人生是游戏,不是考试
这是奴隶社会的第 3092 篇文章
题图:来自作者。
作者:李奕,工作过三大洲的前麦肯锡咨询师。目前在肯尼亚种田和卖菜,和本地小伙伴一起快乐创业,不定期分享一些路上的故事。本文来自:李奕在哪儿(ID:whereisyi)。
2021 年结束的时候,我把她称为“改变之年”。这一年,我离开麦肯锡加入肯尼亚的农业创业公司,从三万英尺降落,看到了一个更有深度的非洲,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2022 走到尾声之际,我决定把这一年叫做“进化之年”。我在工作中飞速打怪升级,遇到了更多的困难,磨练了心智,获得了成长。
这个过程并不容易,很多时候我觉得自己仿佛在暴风雨中撑着一艘小船,努力地不被风浪打翻。但充满挑战的过程也往往充满乐趣,有时候需要改变的,只是看待问题的角度。
在这个进化之年里,我想和你分享几个小故事。
一、天真的人可以创造奇迹
二月份的时候我发了下面这条朋友圈:
我的德国实习生今天离开肯尼亚了。一个 20 岁高中刚毕业的男生,三个月里用逆天的速度和执行力,把我们整个团队都惊艳到了。
去年 7 月的时候我第一次拜访了农场附近的几个学校,发现多数都是不给学生午饭的。有的孩子家里提供饭,有的孩子没饭可带就饿着肚子。
实习生来的时候我就跟他说,你工作之余有时间就去走走附近的学校,看看我们有什么能够做的。
他一个人走访了好多学校,和校长老师家长谈判,给其中两个学校建了厨房,培训了厨师,谈下了供应商,做起了午餐项目。目前每天供应 1100 名学生。
昨晚我们散伙饭,我的合伙人评价他像我当初一样天真。
“Marius was naive like Yi, but sometimes only naive people get things done, because they don’t overthink.”
天真+执行力=做成一件看似不可能的事
▲ 今天我们的午餐项目已经开到了五个学校,每天 3500 个孩子
Marius 是个德国小孩,是我的一个德国投资人介绍来的。虽然是投资人介绍,我们也没有降低要求,还是经过了我的面试才同意他来实习。
后来我才知道他的身家背景,是德国最有钱的老钱家族之一,财富传承已经五代,有着可以维基百科出的姓氏。但是他妈妈决定以“普通小孩”的标准培养他,根本没有什么养尊处优,除了在他的教育上愿意花钱,其他都是正常标准。甚至长到 20 岁来肯尼亚,是他人生中第一次走出欧洲。(虽然他告诉我,觉得自己已经被“宠坏(spoiled)” - 但说实话,国内普通中产家庭的小孩可能都比他被 spoiled 多。)
认识他之后,我觉得他“长得很好”:心理健康,有责任心,有社会责任感,也有家族培养出的天生的自信;觉得他妈妈的教育方法绝对是用对了。
很神奇的一点是,他不介意农场相当一般的条件,甚至呆了几个月都没有回一次内罗毕享受城市生活。我问他你想不想去 Safari,他也说没兴趣:“我来这里就是在农场工作的。如果我想看动物,我可以再来。但现在我还有工作要做。”
真是德国好实习生,感动哭老板我本人。
突然想到某个富人说的至理名言,大意是:我希望我的孩子有足够多的钱,让他觉得自己可以做任何事;但不要有太多的钱,让他觉得自己什么都不用做了。
跑题了,说回“天真之人”。其实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overthink。如果凡事都瞻前顾后,犹犹豫豫,真的是大概率做不成。
当初 Marius 想搞这个午餐项目也是被我合伙人各种阻拦,问了无数的“如果”:如果食物中毒怎么办了,如果搞不起来怎么办了,如果后续不能持续怎么办了。后来我说“大哥,你就让他试试呗。我觉得这个小孩可以的。” Just let him do it!
事实证明我眼光没错。但就算我错了呢?不过是放弃一个项目,另寻一个路径,换一个人,从头再来呗。
我的合伙人评价 Yi is naive,也确实不错。我也是个很少 overthink 的人。如今好多人问我为何搞什么非洲农业,我可以说出个一二三四。但这都是马后炮,事实是我刚巧在合适的时间遇到了这个机会,我就抓住了。我没有思前想后,也没有拿 Excel 表计算收益回报,就是觉得这事儿我感兴趣,和我一起干的人靠谱,我能学东西,我就上了。
有时候,把事情搞复杂是因为你还没想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马斯克说要回归第一性原理(first principle)思考问题,其实就是搞清楚问题本质。
我现在最常用的 first principle 是:用爱选择,不是恐惧(Choose out of love and not fear)。如果我犹豫不定,我就问自己:你在怕什么?这些恐惧是真的吗?最坏的结果会怎样呢?
神奇的是,每次我选择克服恐惧,都有奇迹发生。
二、影响很多人,站的够高就够了;
做成一件事,站得够高以外,还要钻得够低。
下半年的时候,我们公司来了一个实习生,英国女生 Kasia。管她叫实习生 title 给的其实有点不够,她之前在伦敦的 Blackrock 做 VP,非常资深,因为想要一个离职长假,才来到肯尼亚,帮我管理本地销售团队。
Kasia 最近结束实习,回伦敦过圣诞节了。她走前说,感到最有意义的事情,是我们的一个销售告诉她“你让我更加自信了”。
我很理解她,因为可以正向改变一个人,并得到感谢,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但从 CEO 的角度出发,我在乎的不是一个销售是不是变得更自信了,而是一整个销售团队是不是变得更强了。如果只是一个成员的改变,对整个公司的影响,微不足道。
我曾经觉得人生意义来源于“影响很多人”。问题是:如何去定义这个影响力?影响力可以重于泰山,也可以轻于鸿毛。
一个有着很多流量和话语权的明星,可以很轻松的通过一条微博,一篇文章,影响很多很多人。我写文章阅读量高的时候,也很开心。收到读者的正面评价,听说“你的文字鼓励到了我”,也觉得很骄傲。
然后我发现,影响很多人,站得够高就够了。让很多人看见你,自然可以影响到他们。即使这影响只是短暂的一瞬。
然而,要做成一件事,站得够高还不够。你还得钻得够低。
既然我现在的目标是做一个能持续发展的公司,我想要的影响力是员工有稳定的长期工作和收入。要做好一家企业,我拿到老板的职位,站得够高还远远不够。我得有本事去把事做成。而把事做成,需要钻得够低。
去年《风吹半夏》大火,巧的是阿耐的原著我大概在半年前读过。原著里的许半夏,没事就喜欢钻车间,和技术人员聊天,扫一眼就知道生产加工器械上的问题,漏洞在哪里。
她收废纸,收废铁,对各种歪门邪道都门儿清。而她说的大话:堆场,码头,钢厂,都一一实现了。
回到那句四字箴言:把手弄脏。
每天问问自己:今天钻得够低了吗?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 从零到一的农场和仓库
三、人生是游戏,不是考试
十月份我去了趟新加坡,和传音学院的院长Harrison吃饭的时候,得到了一个金句,“人生是游戏,不是考试。”
离开校园,人生就不再是由考试衡量的了。考试有标准答案,人生没有。
人生更像是一场游戏,有很多不同的玩法,都可以升级通关。会玩的大神看上去毫不费力,而且乐趣无穷。在游戏里,问题不是在等待被标准答案来解决,而是在等待被超越。
再说一遍:“问题不是等待被解决,而是等待被超越。”
因为游戏里这关打完了还有下一关的,下一关往往更难,更有意思。打游戏的我们不会期待着看到分数然后“哇我高分了,结束!”而是期待进入下一个更精彩的关卡。
考试或许有标准答案,而游戏只有不断超越和升级。
我回顾过往,想到过去升级艰难的时刻,回头看看都发现是成长最迅速的时光。这样的时光其实不会永远存在,所以更要珍惜。
打怪升级的过程中,我体验到了一些道理:
学到了不让他人的看法,无论负面还是正面,滞留在我心里,而是让他们穿过我继续流动。
学到了把事看作事来解决,不让琐碎的小事影响我的心态。
学到了寻找自我平静的能量,让自己在暴风雨之下划船的同时也有避风港。
学到了示弱和寻求帮助,让他人来帮我完成我的使命。
学到了把自己当作玩家,一边全身心投入自己的游戏,一边意识到这也只是游戏之一,不必过于当真。
在心态上成为游戏玩家后,我觉得自己仿佛从暴风雨到了游乐场。
我不在暴风雨里划船了,我在游乐场里玩耍。
这一次,一切都变得有趣了起来。
把工作中的体验都想象成游乐场里的不同 rides。压力大到考验心脏的如过山车,重复性的如旋转木马,热闹而与我无关的如迪士尼的游行舞蹈,看看就行不用精神参与……
心态改变,一切都变了。
▲ 2021 到 2023,李奕和不断壮大的团队
- END -
推荐阅读
五年三大洲,从麦肯锡毕业去种田……
一诺:聊聊中年女性的肚子
放养妈妈的“非学霸女儿”
各位读者朋友,一起在文末留言你的想法/故事吧!也欢迎点分享,给需要的朋友们呀。投稿或者商业合作的朋友,请邮件联系([email protected])。
记得点一下在看和星标哦,期待每个清晨和“不端不装,有趣有梦”的你相遇 :)
点“阅读原文”,加入“奴隶社会”朋友圈,诺言社区。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