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糖抢了谁的饭碗
这是半佛仙人的第904篇原创
1
前段时间看了个论调,挺有趣。
一群人说代糖不安全,等等,听完我就傻了。
因为我自打肩膀断了不跑步之后,我的体重一直在200斤以上,能这么胖,不是没有原因的,高碳水高脂肪外加不好好睡觉整天冲浪以及久坐少运动,缺了一样都不行。
很多人问我40岁后的人生规划,我总会觉得很搞笑,因为我都不确认自己能活到这个岁数。
我目前的人生中唯一积极向上的部分,或者说最后的倔强,就是饮料要么不喝,喝就只喝代糖的、0卡的。
谢谢代糖,救我体重,救我血糖,如果不是代糖的发展,我已经冲着300去了。
谢谢代糖,我家的家具也谢谢代糖。
很多人说代糖不好。
我抓紧时间去查了一堆资料,觉得这事儿挺荒诞的。
首先声明,代糖无论如何,是比不过白开水的,这个大家没意见吧,要健康,肯定还是喝白开水。
但同样的,风险这东西得看跟谁比,怎么比,什么剂量比。
如果代糖有风险,甜味剂是罪恶的,那糖怕不是要下地狱了吧?
不对,还得在十八层挖个停车场。
首先聊代糖的安全性。
我觉得“代糖不安全”这五个字,没有任何意义。
不是说代糖安全或者不安全,而是这五个字,没意义。
这五个字跟 “学历史的都会刨坟”,“搞化学的都是恐怖分子”,“山东人都会挖掘机”一样,充满了刻板印象和偏见,因为我们山东人不只是会挖掘机,还会吃葱。
当你讨论代糖安全不安全的时候,第一件事是,翻译翻译,什么叫代糖啊?
从没有一个物质,大名叫代糖。
代糖其实是一种概念,指你不想吃糖或者不能吃糖,但又馋,所以用了各种各样的方法来替糖给你甜味。
有人说代糖不安全,所以要少吃或不吃代糖,但没告诉我,到底是哪个代糖不安全,代糖的种类可太多了。
是高倍甜味剂还是低倍甜味剂不安全?
是天然甜味剂还是人工合成的甜味剂不安全?
是糖醇,还是磺胺类不安全?
话不说全,就营造出了一个发展了一百多年、诞生了一系列成果的领域,应该一棒子打死的氛围感。
又有论调是,人工合成的甜味剂不安全,糖精甜蜜素有风险,致癌。
那更说不通了。
第一代人工甜味剂,糖精,是1879年发明的产品。
第二代人工甜味剂,甜蜜素,是1937年发明的。
1965年第三代,阿斯巴甜。
1967年第四代,安赛蜜。
1976年第五代,三氯蔗糖。
1993年第六代,纽甜都出来了。
就是第六代纽甜,也是2003年经过无数试验后才正式被批准为新的食品添加剂物种,迄今也快二十年了。
有没有一种可能,这东西各国能允许它添加至食物中,应该是通过了测试的。
你说糖精钠,甜蜜素,有风险,这个我查到了,确有其事,但抓着这俩说代糖都是丑恶的,约等于说整个蘑菇产业都该死,因为确实有些种类的蘑菇你吃了之后会死。
约等于说人类就是恶心的生物,因为确实人类物种多样性,有些人的XP太多样了,都有人到孟加拉蜥上了,除非他们是蜥蜴人除魔师,不然没法解释。
更何况,代糖又不仅仅是只有人工甜味剂,天然甜味剂也海了去了,甜菊糖苷、木糖醇、赤藓糖醇、塔格糖、麦芽糖醇这些产品,也多。
人工合成产品不好,关天然甜味剂啥事儿?
除此之外,咱们得讲科学吧,阿拉伯糖,赤藓糖醇,纽甜和糖精钠的分子式,除了都有碳链之外,有,也就是卡巴斯基与巴基斯坦的关系。
有什么关系?
有个基巴的关系。
2
看到这里,你以为我在夸代糖?
不,我只是讲一些读过高中就该知道的基础道理。
我不觉得代糖是十全十美的,代糖问题多了去了。
牛奶是十全十美的吗?照样有人乳糖不耐,我一喝牛奶就变成喷射战士。
花生是十全十美的吗?照样有人会过敏到窒息。
没有任何一个事物是完美无缺的,就如糖一样,本来是好东西,只是万万没想到人们物资丰足的时间能这么快,人类居然能吃糖吃出问题来。
代糖这个东西也一样。
它是科学发展进步到了一定程度才诞生的成果,它诞生的开始,就宣告了糖这种甜蜜的诅咒可以被解除,未来研究甜味剂这个领域的科学家们,就是努力在安全性、口味、甜度、能量、价格等多个维度下,为人们在蔗糖果糖等传统呈甜味的物质之外,努力探寻出更多可能。
这我就挺知足的了。
我相信如果有些产品被证明不适合广泛食用,或者有种种缺点,那就证明这是一条歧路,大家应该探寻别的方向,继续前行。
因为技术一定要迭代,科学一定要进步。
科学的意义,就是让人类能有得选,能既要又要。
如果再让我重返那些糖上瘾的日子,以我现在的状态,我闹不好会死。
所以我还是一个结论,代糖不完美,但糖是真操淡。
一个结构式上一个位点是给电子的甲基乙基还是甲氧基、还是吸电子的硝基,是左旋还是右旋,理化性质都有可能天差地别。
某种代糖到底有没有安全风险,需要对它的某一特定结构式进行长期控制变量,进行针对性研究。
一个不安全就否定了整个领域,这种充满误导性又无科学依据的发言。
这种行为我愿称之为因噎废食,削足适履,孩子和洗澡水一块泼,便秘就用电锯开眼。
青霉素诞生了,未来或许会有人产生抗生素耐药性的问题,但这是人滥用工具的问题,而不是罪在工具本身,并不意味着人类就应该重新靠免疫力跟病菌你死我活。
代糖也一样,是个度的问题。
3
那顺着“代糖不安全”这个论点,随后往前翻许多媒体的论据,我觉得很荒诞。
很多论据是,哪些哪些专家,哪个哪个大学,做了个XXX的研究,证明了代糖是有XX风险的。
讲实话,我看到这种思维方式,我想笑。
讨论科学问题时,不给引用出处的,一律按放屁处理。
给了引用出处,却是一个统计学内容,那就是看一乐,我可是正儿八经写过统计学笑话的男人,统计学是这个世界上最能公开造假的学科之一了,只要你不要脸,取数够无耻,衡量标准够主观,什么结论你都可以得出来。
就拿很经典的什么一项法国十万人的研究证明代糖或增加患癌风险,以此得到结论,代糖不安全。
我帮找下原文。
这则科技日报在2022年3月30日第004版刊登的《食用代糖或增加患癌风险》表示,
研究拿到了这些人的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病史、饮食、生活方式、健康数据等数据,得到这些人中有3358名新发癌症病例,诊断时平均发病年龄59.5±12.2岁,证明代糖或增加患癌风险。
我为什么说看一乐?
大哥,且不说它这个实验控制没控制变量,考虑别的因素。
你就看这个小六十岁的发病年龄,就算是啥也不喝,他也是癌症高发期,你不信你去问你身边卖保险的,这个年龄还卖不卖他们重疾险?
这个年龄是能让保险公司有保费收都不愿意拿的群体,你猜猜看保险公司傻还是不傻?
如果照这个算法,到了这个年龄发病,他们家邻居的狗下崽子了,也会导致他癌症高发。
他吃奥利给也导致癌症高发。
他凌晨三点在厕所里变后空翻变吃鸡蛋灌饼,也会导致癌症高发。
甚至我再给大家举个例子。
比如说大家做对照试验,一千个天天喝手磨咖啡的,和一千不喝咖啡的,跟踪调研后发现前者更健康。
你能证明手磨咖啡有利于身体健康吗?
不能,你有没有考虑过前者可能比后者更有钱,他物质条件在这里,他支撑的起天天喝咖啡,他就是生活的好,所以容易比后者更健康?
这不典型的归因谬误吗?
很明显让他健康的不是咖啡,而是钱。
所以真的,统计学这东西真的是任人打扮。
同样的信息差问题,在我研究时反复出现,我发现许多内容正主没定论的论文,很多人直接帮科研人员给代糖判了死刑。
比如这个结尾的英文,大家看一下。(To establish a causal link, replication in other large-scale prospective cohorts and mechanistic investigations are needed. )
论文的意思是,可能不安全,需要大规模的调查研究。
科研找到“可能”不难,一锤定音,证明“能”,很难,因为科研是很严谨。
代糖不是绝对的稳妥选择,我知道,代糖有问题的论文我看的很多,但直接就此归纳出一个它不安全,这不对啊。
这科学家需要研究几年几十年的路程,不能我们一张嘴,就到了。
甚至有些论调是让我真的觉得迷惑了。
比如,什么你喝无糖饮料也会胖,因为这玩意有甜味,诱导着你的大脑分泌胰岛素,让你消化了更多碳水,所以更胖了。
大哥,这我是真傻了。
首先,你喝的无糖饮料,到底是无甜味饮料,还是代糖饮料,还是无蔗糖饮料?
你喝一个没有蔗糖但是有乳糖的产品,最后发胖了,是糖的问题还是代糖的锅?
你食欲大开,多吃了半盆米饭,那到底是代糖让你胖,还是碳水让你胖?
代糖不绝对安全,但因为糖造了孽,枪毙了代糖,这多少有点让我迷惑。
围绕着主流观点,我查了一些文献,以比较常用的三氯蔗糖为例吧。
顺着这样一篇文献去翻,找到了其中发现大鼠饲喂三氯蔗糖后,有益肠道的菌群减少的论文;
随后更刺激的文献,如sasaki研究发现,三氯蔗糖200mg每公斤体重喂养大鼠,能造成大鼠肠胃和肺部的DNA产生损伤。
不光是三氯蔗糖啊,其他39种添加剂的研究他都做了。
看起来很恐怖对吧?
可但凡你上过高中,对逻辑有基础的理解,都很难得到三氯蔗糖对人体确实不安全的结论。
因为结论是,对人暂时无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对小鼠有影响,不能证明对人体一定有影响。
狗还不能吃巧克力呢。
另外,任何东西,抛开剂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
喝水过多还能直接喝死你呢。
一算剂量问题,我甚至想笑。
还是拿上面那个论文。
假如我是个八十公斤重的男性,每100mL无糖可乐中三氯蔗糖的含量是17mg,就算小鼠实验的结果对我也适用,我每天只需要喝1882瓶无糖可乐,DNA就会出问题了。
大哥,我每天都能喝上快一吨水了,肺叶子都能喝漂起来了,我会在乎代糖有没有问题吗?
我先考虑考虑的是基因锁的问题,我都得推推眼镜感慨一句凡人的智慧啊。
4
以这个思路反推。
现在有许多论调告诉我,代糖不安全,代糖不好。
且不论一个荒诞的结论,一堆无法实锤的论据,究竟是怎么营造出代糖不安全的结论;
是不是要暗示我,你喝代糖就是假自律,屁用没有,想喝甜的,还是得喝含糖饮料。
大哥,真想纯求健康,我就只喝白开水了;
我要是因为这个思路,重新成了含糖饮料的奴隶,那就是因为脚痒,怀疑有脚气就直接截肢了?
科学家头都熬秃了,就为了让你放心吃口甜的,你对得起人家的头发吗?
代糖有问题的论文,茫茫多。
但糖有问题的论文,更多。
不提与学术用词重复的问题,但以这文献量来看,有糖饮料是真够下地狱了。
好家伙,撒旦背后都得纹有糖饮料的名。
向下滑动查看
打开具体论文来看,这他娘的不对劲啊。
代糖有风险还是有待研究,而且还得分不同的成分,而糖有风险这都是定论了,到底是谁把奥利给都泼前者裤子上的?
这些关于含糖饮料对人体好不好的文献,我就不挨个附上了。
就拿刚刚提到的菌群来说,代糖好歹是有影响,到你糖这儿直接指标异常了。
甚至我下楼跑了一天,随便买了几瓶有糖饮料,然后看着配料表算一算,我是真的傻了。
世界卫生组织都摁着头呼吁减少糖摄入,每天低于25g糖,三岁以下孩子别摄入游离糖。
但大哥你这一瓶有糖碳酸饮料的糖含量,就直接把人一两天的糖摄入量都干穿。
别的什么果汁,什么酸奶的含糖量,更是能高到妈都不认识。
代糖可能不安全。
但这些饮料果汁等有糖饮料,是特么真要命啊。
合着这些卖有糖饮料的厂商,国籍在联合国里?
甚至提到含糖饮料要收税了,各个国家的从业者又开始疯狂抵制了。
大哥,这就没劲了。
关于糖吃多了不健康这事,有糖饮品厂商、资本们比谁都知道,怎么到加糖这一步时你们又装傻了呢?
合着不关乎你们的饭碗,我的健康就不重要;
关乎你们饭碗了,我靠代糖来自律或者说麻痹自己,就是不爱惜自己了?
再往下查,我还发现了一些有趣的资料,关于美国糖业协会的黑历史。
比如说他们当年是怎么赞助了一些科学研究,将糖造成冠心病风险的影响淡化的。
然后冤枉到脂肪头上。
又是怎么用钱开路,让糖增加心脏病和中风危险的研究淡化掉的。
实际证明,60万美元,就足够收买部分科学家的良心了。
我英语不好,就不把这些内容一五一十的翻译出来了。
但我真的挺想说一句。
代糖不是好东西,但糖更得下地狱。
要健康我只喝水,俩我都不碰。
我都沦落到喝代糖的地步了,你还告诉我代糖不好,请你滚出我的生活。
普通的食物还得没说就是零卡,代糖饮料赤裸裸的敢直接营养成分表标注0卡,你总不能说人家不懂广告法?
5
代糖问题真的不少,代糖肯定是不如喝水健康。
但能被大规模冲起来,背后不就是因为正在抢有糖饮料的饭碗嘛。
虽然几乎所有的有糖饮料厂商都有无糖产品线,但掌握高质量代糖的供应链,这个成本可太高了。
再往下一查行业数据,我更觉得有趣了。
这是这几年国内代糖产品中甜味剂使用变化趋势。
其中有个代糖,眼不眼熟?
对,赤藓糖醇。
先说这玩意,安不安全?
是糖醇,就有腹泻的风险,但它已经是目前甜味剂中最安全的之一了。
它不是个新鲜东西,是经过酶发酵的产物,而巧的是人体内并没有相关代谢的酶,它进入机体后,也不能够被发酵利用,最后就随着尿液排出体外。
可以说是前后走高速,半点不停留。
在这里还是放两个文献,它对牙齿也无危害。
既然它安全,极低热量,为什么以往没有广泛应用,现在大热了?
贵啊。
它甜度是蔗糖的0.6-0.7倍,五块钱蔗糖能产生的甜味,它需要23块钱,更别提果葡糖浆这种逆天玩意了。
快五倍的成本差距在这里,它怎么跟蔗糖比?
更别提怎么跟阿斯巴甜这些动辄千万倍蔗糖甜度,极高甜价比的高倍甜味剂比?
阿斯巴甜这种甜味剂成本过低,有糖饮料厂商也喜欢这种甜味剂,因为真便宜。
赤藓糖醇的问题是贵,但赤藓糖醇配合三氯蔗糖,解决了口味、成本、安全性、热量的问题后,消费者的认知一变化,就真的能撬动有糖饮品的棺材板了。
你看看现在的0卡饮料配方表,非常清晰的变化。
过去是有糖饮料掌握了甜的定义权,现在定义权正在发生变化。
增速不会说假话。
进而整个无糖市场规模都开始随之增大。
再看向糖产业,逐渐走势渐颓。
这里要提一个食糖消费的问题。
无论中国还是美国,六成的食糖都用于工业消费,其中工业用糖的九成用于饮料类、罐头、速冻米面等产品。
过去食糖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力,靠有糖饮料推动。
而这部分市场,也正是代糖产品的主要市场。
代糖和有糖,大家的确到了对峙的时刻,对有糖饮料厂商来说,更恐怖的一点在于,对标日本,国内无糖饮料的增长空间实在是太大了。
市场就这么大,你死,我活。
讲白了,这就是屁股战争。
而高倍甜味剂市场规模逐渐走高的同时,天然甜味剂也开始抢占代糖市场。
前面说了,代糖里面也一大堆良莠不齐的产品,也得卷。
按照赤藓糖醇的生产商三元生物测算,未来赤藓糖醇一个产品的市场空间高达417亿元。
6
这时候,其实事情反而有逻辑了。
代糖好不好,已经不是单纯的科学问题,其实就是商业问题。
而且还打着健康的幌子。
过去玩儿糖赚钱的时候,怎么没人提健康啊,都忙着数钱呢?
现在代糖和糖的战争,逼的都得做无糖产品线,得涨成本了,就开始一个个提起裤子装艺术家了?
上一个这么装的还在卖酒呢。
哦对了,说不健康,酒是全世界人民公认的不健康。
我这里说了第三遍了,代糖跟水比,不健康,要健康建议喝白开水。
但代糖怎么着也比糖健康。
甚至再想一层,我觉得我都有点委屈,大哥,我是指望着喝无糖饮品减肥吗?
我是想喝甜的又不敢胖,我都沦落到喝代糖了你还跟我讲不健康。
甚至我都不在乎健康。
就是我累了,我想喝点甜的,代价能小一点,能爽一点而已。
这一口甜水,就是我快乐的来源,它就是我的一个念想。
爽这么一下,就能够让我回过血来。
你别说更高级的欲望,那我掌控不到啊。
我都沦落到真糖不敢玩命喝了,现在靠喝代糖来安慰自己,你站得高一身白,对我说代糖不好,这样不是真自律。
我特么用你给我解说?我用你管我?
你先把我列的论文列表读一遍再说。
代糖和糖的战争还会无尽的持续下去,但重要的是要让消费者有的选。
我今天自律,喝白开水。
明天馋了,喝代糖。
后天放飞自我,那我就喝有糖。
重点是喝什么吗?重点是我有机会选。
有糖饮品跟无糖饮品打成什么样,死多少个厂商我都不在乎,我要的是,我有得选。
所有试图干扰消费者选择权的厂商,该死。
全文参考资料来源如下:
【1】.【东兴证券】“无糖”系列报告(二):代糖的崛起
【2】.Cathrina H. Edwards, Megan Rossi, Christopher P. Corpe, Peter J. Butterworth, Peter R. Ellis, The role of sugars and sweeteners in food, diet and health: Alternatives for the future,Trends in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Volume 56,2016,Pages 158-166, ISSN 0924-2244,
【3】.张佳欣,适用代糖或增加患癌风险, 科技日报,2022年3月30日第004版
【4】.Eloi Chazelas, Charlotte Debras, Bernard Srour, Léopold K. Fezeu, Chantal Julia, Serge Hercberg, Mélanie Deschasaux, Mathilde Touvier, Sugary Drinks, Artificially-Sweetened Beverages,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the NutriNet-Santé Cohort,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Volume 76, Issue 18,2020,Pages 2175-2177,ISSN 0735-1097,
【5】.赵淑芹, 鲍忠剑, 蒋鑫,等. 人工甜味剂三氯蔗糖生物安全性的研究进展[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8, 34(22):3.
【6】.ABOU DONIA M B, EI MASRY E M, ABDEL RAHMAN A A, et al. Splenda alters gut microflora and increases intestinal P-glycoprotein and cytochrome P - 450 in male rats[J]. J Toxicol Environ Health A, 2008, 71( 21) : 1415 - 1429.
【7】.SASAKI Y F, KAWAGUCHI S, KAMAYA A, et al. The comet assay with 8 mouse organs: Results with 39 currently used food additives[J] . Mutation Research,2002,519( 1-2) : 103-119
【8】.Djésia Arnone, Caroline Chabot, Anne-Charlotte Heba, Tunay Kökten,Bénédicte Caron, Franck Hansmannel, Natacha Dreumont, Ashwin N. Ananthakrishnan, Didier Quilliot, Laurent Peyrin-Biroulet, Sugars and Gastrointestinal Health, 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2021,,ISSN 1542-3565,
【9】.Michael D. Kendig, Kyoko Hasebe, Róisín McCague, Frances Lee, Sarah-Jane Leigh, Ria Arnold, Margaret J. Morris, Adolescent exposure to a solid high-fat, high-sugar ‘cafeteria’ diet leads to more pronounced changes in metabolic measures and gut microbiome composition than liquid sugar in female rats,Appetite, Volume 172,2022,105973, ISSN 0195-6663,
【10】.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5). Guideline: sugars intake for adults and children.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11】.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Regional Office for Europe. (2019). Ending inappropriate promotion of commercially available complementary foods for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between 6 and 36 months in Europe: a discussion paper outlining the first steps in developing a nutrient profile model to drive changes to product composition and labelling and promotion practices in the WHO European Region.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Regional Office for Europe.
【12】.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Regional Office for Europe. (2021). Expert meeting on improving drinking-water consumption for decreasing the intake of sugar-sweetened beverages and reducing plastic waste: meeting report, 27-28 February 2020, Moscow, Russian Federation.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Regional Office for Europe.
【13】.Sugar Industry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Research: A Historical Analysis of Internal Industry Documents.JAMA Internal Medicine,2016,176 (11):1680
【14】.Sugar industry sponsorship of germ-free rodent studies linking sucrose to hyperlipidemia and cancer: An historical analysis of internal documents[J]. PLoS biology, 2017, 15(11): e2003460.
【15】.【益普索】消费者减糖行为和态度研究
【16】.【国金证券】基础化工行业研究:代糖:消费升级趋势下,产品百花齐放
【17】.【东北证券】C三元(301206):赤藓糖醇全球霸主,0糖时代隐形冠军
【18】.Palinthorn Nagsuwanchart, Siriruk Nakornchai, Sroisiri Thaweboon, Rudee Surarit,Mogroside, palatinose, erythritol, and xylitol differentially affect dental plaque pH in caries-active and caries-free children: An in vitro study,Pediatric Dental Journal,Volume 31, Issue 3,2021,Pages 242-247,ISSN 0917-2394,
【19】.Riina Runnel, Kauko K. Mäkinen, Sisko Honkala, Jana Olak, Pirkko-Liisa Mäkinen, Rita Nõmmela, Tero Vahlberg, Eino Honkala, Mare Saag, Effect of three-year consumption of erythritol, xylitol and sorbitol candies on various plaque and salivary caries-related variables,Journal of Dentistry,Volume 41, Issue 12,2013,Pages 1236-1244,ISSN 0300-5712,
-----------------------
公众号:半佛仙人(ID:banfoSB)
B站:硬核的半佛仙人
微博:半佛仙人正在装
知乎:半佛仙人
这是一个神奇的男人,你完全猜不出他会写出什么,他自己也不知道。
点击关注下方账号,你将感受到一个朋克的灵魂,且每篇文章都有惊喜。
-----------------------
感谢你的阅读,下面是1个抽奖链接按钮,5月9日晚上19点开奖,一共1888元,666个红包,感谢大家的支持。
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阅读、在看和转发,点我参与抽奖!点我参与抽奖!
【我爱这个魔幻的世界】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