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3000亿 成都高新区如何破题高质量发展公众号新闻2023-02-20 14:02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在此过程中,国家级高新区承担着引领示范的作用,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在2022年成都经济总量跨越2万亿元的过程中,成都高新区成为重要的增长引擎。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成都高新区实现GDP3015.8亿元,迈上新千亿台阶;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13.6亿元、同比增长8.5%;成都高新综保区进出口总额连续5年全国第一。这也意味着成都高新区逐渐实现从“规模扩大”到“量质齐升”的转型升级。成都高新区2月19日,成都高新区召开2023年工作会议,全面贯彻成都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调研成都高新区的指示,紧紧围绕市委“九个有力有效、三个特别注重”要求,动员全区上下在高质量发展中“挑大梁、走在前、作示范”。其中提及,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力争通过3年努力,转型发展实现重大突破,高质量发展取得重大成效。这也为成都高新区的下一步发展提供重要指引,在成都跨越2万亿,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成都现代化建设的启程之年,作为排头兵的高新区如何率先突破尤为重要。GDP突破3000亿元三大主导产业支撑有力2023年初,成都率先在全国打开局面,官宣“2022年经济总量进入2万亿俱乐部”,成为当年唯一完成万亿级跨越的城市。作为全市产业发展的主阵地,成都高新区发挥了重要的引擎作用。过去一年,其克服疫情等各种因素的不利影响,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促发展,经济规模迈上新千亿台阶,2022年GDP突破3000亿元。从经济总量上看,成都高新区直接贡献了全市14.5%的经济总量,承担起“挑大梁”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其主导产业发展动能十分强劲,给经济的“量”“质”齐升提供了重要支撑。围绕电子信息、医药健康、数字经济三大主导产业,2022年成都高新区的“建圈强链”成效不断凸显。在电子信息产业方面,富士康成都园区年产值首次突破2000亿元,成都高新区获评2022年全国第三代半导体最具竞争力产业园区;在医药健康产业方面,产业规模突破1200亿元、同比增长20%,在科技部全国生物医药园区综合竞争力排名中位列第三;在数字经济产业方面,实现营收1431.4亿元、同比增长8.9%,建成四川省首个智能驾驶示范场景……成都高新区交子公园金融商务区与此同时,成都高新区还引进落地京东方成都车载显示基地等链主龙头企业投资百亿级项目4个,未来的增长潜力有望进一步释放。“市场主体是国民经济根基所在,稳住市场主体就是稳住经济大盘的‘牛鼻子’。”成都高新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该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着力培育市场主体、激发市场活力和创造力。2022年,成都高新区市场主体规模快速增长,市场主体累计存量达33.14万户、同比增长25.8%,其中企业20.54万户、同比增长20.64%。这也是成都高新区能级不断跃升,经济活力持续释放的直观体现。尤为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成都高新区新增上市企业8家,科创板上市企业达到10家,全区上市及过会企业总数达55家,位居中西部第一。今年开年以来,成都将高质量发展作为关键一招,更好统筹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作为排头兵的高新区,也将进一步承担“挑大梁、走在前、作示范”的使命。突出高质量发展主题“最大变量”到“最大增量”2月15日,成都市委主要领导在成都高新区与领导干部座谈交流时指出,要始终突出高质量发展主题,推动高新区站位新起点取得新进步,“要在构建科技创新体系、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上引领示范”。从“引领示范”的维度看,成都高新区兼具产业集群优势和创新优势。截至目前,成都高新区已经汇聚各类人才75万名,平均每年新增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成为全市重要的创新引擎。成都高新区科技金融大厦目前,成都高新区聚集省级以上创新平台436家,其中国家级平台61家;累计培育国家级孵化器18家,在孵企业达1.7万家;拥有高价值发明专利12972件;成为全国双创氛围极浓、双创生态极优的地区之一。成都高新区科技创新局此前透露,四川省科技厅日前发布的2022年备案四川省瞪羚企业名单中有62家企业入选,其中31家来自成都高新区,其创新引领作用可见一斑。作为产业发展的主战场、创新强区,成都高新区已经逐步打通从科技创新到成果产业化的完整链条。今年,成都高新区将继续实施“岷山行动”计划,推动揭榜挂帅项目转化落地,力争攻克“卡脖子”技术和产品。在加速建设天府绛溪实验室等重大创新载体外,还将大力实施中试跨越行动计划,力争聚焦主导产业落地高能级中试平台,打造全国科技成果中试首选地。作为成果放大器、企业孵化器,中试基地的打造将进一步贯通创新链,赋能上下游产业的发展。据悉,成都高新区2022年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报数突破2000家、达到2253家,增长54%;同时,净增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000家,创下历史新高,全区有效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4000家、达到4320余家,增长30.4%。这既是成都高新区创新动能的直观体现,亦是成都持续性的企业培育政策的成效凸显。今年,成都高新区将在大企业大集团、本土培育企业等方面开展专项行动,力争新增上市企业10家、上榜企业60家、上规企业455家、高新技术企业820家、上云企业、上楼企业实现新突破。成都高新区夜景“成都高新区将始终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牢固树立‘科技即产业’的理念,在科技工作体系、创新能力、创新载体建设三个方面集中发力,让科技创新这一‘最大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探索公园城市“高新路径”打造人产城融合的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成都高新区2023年工作会议强调,要锚定方向强力攻坚,以“十大重点突破”推动成都高新区各项工作开新局。这也是接下来一年全区打造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的重要突破口。具体来看,包括建圈强链、做优做强新区功能、稳增长核心支撑、科技创新、数字经济赋能、城市建设、开放协同、商贸服务、营商环境、社会事业十个方面重点突破。在创新和产业发展之外,城市建设以及营商环境的打造被摆在突出位置。近年来,成都高新区以新发展理念为“魂”、以公园城市为“形”,成都高新区不断推动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内涵式进阶。作为全省经济强区、开放窗口,如何让公园城市建设创造出优质、便捷的工作环境,乃至推进人产城的有机融合是成都高新区的重要命题。产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城市功能的重要基础、市民就业的重要依托。在人产城的融合过程中,成都高新区持续构建的“天使基金、产业基金、股权投资”全生命周期产业基金生态成为重要的“媒介”,今年全区将新增天使基金40亿元、产业基金600亿元。这也将进一步推动其产业结构的升级,提升区域对高端人才的吸纳能力。欧洲中心(摄影 余书瀚)在产业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外,成都高新区正在成为人产城融合的高品质生活宜居地。2022年以来,成都高新区以天府大道为门户流量入口,在锦江下游统筹策划“中和·芙蓉江湾”项目,加快芙蓉岛运营、中和老码头建设等,通过生态修复、有机更新、场景赋能等手段,逐渐探索出公园城市形态与城市空间融合发展的高新路径。比如,未来科技城将在“功能转向”上寻求突破,注重从主抓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向聚人兴产和城市建设并重,夯实“国际一流应用性科学中心、国家未来先进制造业基地”核心功能。随着成都大运会的临近,成都高新区也迎来智慧城市建设的“窗口期”。“我们将以筹备大运会和助力成都创建文明典范城市为契机,通过‘微网实格’和智慧城市建设,推动城市现代治理提质提效。”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力争通过“地上一座城、地下一座城、云上一座城”推动城市有机更新,打造公园城市社区场景,建设15分钟服务圈,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衡优质供给。比如,目前全区18到45岁人口占常住人口比例超过50%,具有国际人才多、青年人才多、高层次人才多的特点。今年将新开办幼儿园1所、中小学2所;新投用三甲医院1家、新开工三甲医院1家,解决创业群体后顾之忧。“以‘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为统揽,我们将构建高品质生活供给服务体系,打造人产城融合的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助力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文/淡烻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