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斯坦福,才是最适合约会的地方.....
曾几何时硅谷是
一个梦幻般的存在,
而斯坦福就是
制造这个梦幻的机器。
高段位约妹
当然是要去斯坦福走走
棕榈大道
无论毕业多久,每次从Palm Drive驶入斯坦福校园,都能感受到一种神秘的力量,让人心生敬畏。在这,你有没有和她草坪上促膝长谈?有没有和她飞个飞盘?
红色屋顶的故事
熨帖的生活中,狂放的梦想。
Hoover清冽的长风,Main Quad异艳的花树,Lagunita隽永的星空;
Pigott剧院宛如魔境的舞台,Meyer图书馆底层忽明忽暗的灯光,Marguerite校车窗外走马灯似的风景;
Lakeside快融化的冰淇淋,Arrillaga刚出炉的薯条;Wilbur的河粉,FloMo的沙拉,Stern的卷饼......
Main Quad的秘密
就好像每一段历史,都只会发生一遍。
《星球大战》的首映电影票、苹果Macintosh的软盘......甚至还有topping不明的pizza……地砖里有许多充满年代感的物件。
把这些地砖都掀开看一看,能读到一部生动的硅谷科技史。
Memorial Church的记忆
见证了太多的爱、慈悲与承诺
Main Quad还有一处著名景点,就是Memorial Church。
这是一个全斯坦福人毋须语言就能够进行沟通的场所,一旦进入这个庄严的空间,一切纷扰便被抛诸脑后,剩下的唯有宁静与平和。
精美细致的马赛克墙面,五彩缤纷的玻璃窗画,富丽壮观的十字穹顶,超然视觉信号之外的美感。
在这个空间里,在台上朗读过圣诗,在台下听过音乐;
参加过婚礼,也出席过葬礼。
重要的人生事件,都在这里发生。
胡佛塔的守望
你未必登上过它的顶,翻阅过塔里蒋介石的日记手稿,但你一定听到过它的钟声,遥望过它的暖灯。
。
塔顶的比利时钟琴总是提醒着我们一天的重要时刻,而每当夜幕降临,橙色的灯光就会在塔顶亮起,为夜行的学子带来些许的温度和光明。
The Oval的印象
Die Luft der Freiheit weht,让自由之风劲吹
肤色各异的少年努力地装着冷酷,却又热切地探索着自我。
一边迫不及待地撕下自己身上的固有标签,一边大张旗鼓地贴上一堆新的。
在反复的迷茫中,打磨出了创造历史的决心——就像中国通总统Hoover,奥斯卡影后Witherspoon,缺德舅创始人Coulombe,硅谷钢铁侠Musk,恶血女骗子Holmes……
Meyer图书馆
正式成为了一段往事
这个高大的图书馆,如今已经变成了一个小公园。
东亚古籍散发出的幽香,忽明忽暗的灯光,让人感到微微的凉意。这种感觉既刺激,又让人沉醉。
曾在它的地下室度过了无数个放学后的黄昏。
罗丹雕塑公园的巧合
没有party的时候,这儿则是另一派景象
盛大的全校性派对是在收藏了无数珍品的艺术馆里举办的。
艺术馆外面,就是著名的罗丹雕塑公园,此刻也被五颜六色的灯光装点成了一个rave现场。闻名遐迩的大型雕塑《地狱之门》在彩灯和低音炮的加持下,实力诠释了什么叫“坟头蹦迪”。
从来没有查过预报,却在这儿看见过三颗璀璨的流星。
Arrillaga的回味
说实话,这里的东西算不上太好吃,作为开放时间最宽容的食堂之一,Arrillaga无疑是最常去的地方。
除去其他几个食堂和Tresidder Union,图书馆边上的Coupa、教育学院的Cubberley、商学院的Arbuckle、校友中心、Bytes、Nexus、Ray’s、李嘉诚中心,甚至是斯坦福医院......走到哪儿都有办法凑合一顿。
唯有Huang Engineering Center二楼的Ike’s三明治和心理学系的Thai Cafe,称得上是遗失的美好。当它们还在的时候,总是嫌麻烦懒得经常去,终于有一天它们相继消失,才晓得追悔莫及。
斯坦福陵墓的传说
也不知道是谁说的,每年万圣节的午夜,在斯坦福家族的陵寝,会有神秘的午夜派对。
斯坦福的传统真的很多,什么喷泉跳水啦,满月之吻……你参加过几个?
纪念礼堂的回响
只是有的时候,大家笑着笑着,就笑出了泪花
每年的春晚都必然会沿袭一些更古不变的核心内容:比如邀请大牛华人教授登台助兴,比如逮到机会就要黑一黑伯克利,比如坚持让福恩园给演员提供把嗓子辣到沙哑的工作餐。
晚会必不可少的小品也很有湾区的特色。除了搬砖工的花式自黑之外,还有对硅谷创新创业泡沫的高明嘲暗讽。
White Plaza的收获
除了春晚之外,斯坦福华人有限的文艺生活里还包括女生协会的晚会,民乐团的演奏会,Sing++清唱团演唱会,以及非鱼剧社的话剧。
虽然硅谷的生活成本很高,但只要你足够真诚,至少友谊和艺术是可以不用花太钱就可以实现的。
沉淀的美,
才经得起岁月的考验。
愿北加州的顶尖学府
能承载你最美的记忆
文字 | 费思
图片 | 来自网络
编辑 | 还是那个MIKI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