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任日本首富的神秘公司,成功要诀何在?公众号新闻2023-02-23 10:02来源丨菁财资本(ID:jcziben)作者 | 葛贤通题图丨摄图网2021年,滝崎武光首次登上日本首富的宝座。在此前,日本首富的位置,基本是在软银集团的孙正义和优衣库的柳井正间来回坐庄。这回,是第一次被一个制造业的老板抢走。说起这位首富背后的神奇公司——基恩士(Keyence,Key of Science,意为科学之钥),也非常有意思。公司是2B的行业属性,加上创始人异常低调,估计不少人还没听说过。但是,这家能把创始人送上日本首富宝座的公司确实很厉害,有很多地方值得深入研究和学习借鉴。基恩士,1974年成立于日本,是工厂自动化(FA)传感器、测量仪器和图像处理设备等产品的综合提供商,被认为是全球传感器及机器视觉行业的龙头公司,产品应用于电子/电气设备、汽车、机械等诸多行业。公司曾连续多年入选美国福布斯“世界最具创新力企业TOP100”的榜单,也是日本最赚钱的企业之一,仅次于丰田。根据日经中文网消息,基恩士2021财年(截至2022年3月)的合并净利润同比增长54%,达到3033亿日元,时隔3年再次创出新高;销售额同比增长40%,达到7551亿日元;营业利润同比增长51%,达到4180亿日元。作为一家制造业公司,基恩士是如何仅凭8000多名员工,创造如此高的营收?又是如何创造了80%以上的毛利率(苹果也仅43%左右)和40%左右的超高净利率?强大的客户价值创造能力关于客户创造价值的能力,其实很多人对此存在误解。有人觉得在2B领域,要么是公司技术特别牛,让客户离不开,比如英特尔的芯片;要么是公司成本控制能力特别强,比如福耀玻璃。先来说说技术问题,基恩士的技术能力肯定是强的,但正如2018年《金融时报》一篇文章所指出的,与竞争对手相比,基恩士在研发上的花费要少得多——徘徊在2.5%占比的研发投入,甚至不及欧姆龙和发那科的一半。而且就专利而言,甚至不到发那科美国专利的1/10;在关键传感器市场,欧姆龙拥有984项专利,而基恩士仅拥有158项。再说说公司强大的产品定价能力和对于利润的执着,基恩士产品定价往往比同行高很多,公司甚至对开发和投放市场的每种产品都要进行纯利润审查。那么,基恩士究竟是如何让客户高度认可和买单的?No.1 丰富的产品线和及时交付能力目前,公司一共生产20多类,总计1000多种产品,几乎所有与机器视觉有关的工业检测、测量产品,基恩士都能做。可以说,基恩士的产品丰富度非常惊人,以至于虽不为客户定制产品,但客户要的,基恩士都有。实际上,在服务客户自动化工厂的过程中,基恩士的理念并不止步于单一传感器产品的设计生产,而是围绕核心传感器(主要是光电类传感器)技术,与时俱进地打造出高附加值产品矩阵,包括测量、控制显微镜甚至机器视觉系统在内。公司官网显示,70%的新产品在推出时是行业或世界首创,持续引领了客户需求。除了产品丰富,基恩士所有的工厂订单都能在一天内,给到报价和方案,这换作是其他制造商,起码需要一周。更离谱的是,这些订单,基恩士都能做到当日出货,并最快在一天内送到各家工厂手上。物流从来不是物流,物流是制造满意度的关键环节。No.2 顾问式销售赋能客户在面对客户进行销售时,公司坚持“直销+极其专业的顾问”模式。基恩士的销售人员是业内公认的高水平,很多都达到了工程师的水准,他们会直接进入客户的生产现场,迅速响应客户的产品需求。而销售人员形成的“需求卡(关于客户的需求信息和知识)”,是公司进行产品开发的重要依据。同时,建立在客户需求基础上的创新产品,又能更好地为客户解决问题,为客户提供新的价值。由此形成了良性循环。而且从公司竞争力角度出发,“know-how”是无形资产,公司会进行自我强化,而外界无法简单地从外部加以理解,也很难模仿和复制。来源:基恩士公司官网此外,为了招募和培育优秀的销售队伍,基恩士在销售渠道和队伍建设上,坚持重度投入。公司财报显示,基恩士最大的开销是包含工资在内的销售与管理费用,2021年达到13亿美元,是其营业成本的1.5倍。因此,哪怕是在所谓的成本高度敏感的2B领域,客户要的真的是“便宜”吗?当然不是。客户需要的,是解决问题或者说能帮助客户自身做的更好。可见,基恩士正是凭借对客户友好的产品、高效的服务和深入的“咨询赋能”,让客户愿意为所谓的高价买单。No.3 聚焦的力量基恩士是一家很有耐心、很专注的企业,常年在一个细分领域精耕细作,直到达到较强的影响力,甚至是垄断地位。因此,基恩士在其细分领域,拥有很强的品牌溢价能力。成立于1972年的基恩士,早期其实是为电线制造商提供自动线切割机,到1974年开始开展传感器业务,创始人后来在发现其高附加值属性后,于1982年剥离了自动线切割机业务,专注传感器业务。聚焦传感器赛道后,公司更是进一步选择了制造业中不多见的“轻资产”运作模式(Fabless),聚焦产业链的研发设计、销售和服务环节。由于经历过两次失败的创业,创始人滝崎武光对企业拥有工厂的优劣势体会深刻。他权衡利弊后提出,把生产外包出去,只保留研发设计、销售和服务环节,会更有利于做强公司的核心能力,并轻装前进。而基于生产外包,基恩士可以根据每个商品的特性,在全世界范围内选择最佳的生产线;也可以大量采购原材料,以规模降低原材料价格。不过,代工模式同样存在隐患——最关键的生产环节不在自己手里,如何保证利润不被生产商抽走?比如芯片行业的代工巨头台积电,有很强的议价权,每年都要喊几次涨价。这就要说到基恩士的另一个技能:管理生产商。基恩士成立了一家工程子公司,从母公司承接了大概10%~20%的应急订单生产。剩下的90%左右,则由20多家代工厂共同完成。而且,基恩士选择的很有技巧,都是中小厂,这些生产商在其面前没有什么博弈能力。公司在产品设计上,也很有技巧,虽然公司产品种类众多,但很多产品的基本组成元素具有很高的通用性,这样一来,基恩士在供应链上可以进一步议价,以进一步保证其利润。此外,基恩士把不同的产品分别外派给不同的生产商,由于对方只是生产其中一个物件,也就不会出现偷技术的情况。对于员工资产的重视基恩士和很多优秀企业一样,非常重视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和培育,但基恩士的模式相对比较完善和科学。No.1 解决员工意愿问题: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基恩士是一家以员工薪酬高而闻名的公司。根据日本经济新闻网在2021年8月的统计,基恩士是日本企业中,平均年薪最高的公司,2020年公司员工平均年薪高达1751万日元(约103万人民币),相当于日本上市公司员工平均年薪的3倍。据悉,基恩士每年还会拿出一定比例的营业利润,以每年4次的一次性收入和月奖金的形式发放给员工。No.2 解决员工能力问题:员工培育体系除了“高薪”激励,基恩士在员工培训和管理模式上,也下了很大功夫——设有完善的培训体系,会针对中高层管理人员,进行不定期的领导力与团队管理能力培训,以推动公司长期稳定发展。比如新人培训,包括入职培训、OJT培训(On-the-Job Training)、定期跟进培训、区域业绩及市场分析培训等,具备体系化,可以让新人快速接手工作,更高效地为企业创造利益。职业发展培训,包含MDP(Management Development Program)、领导力培训等,具备针对性,可以为员工带来更广阔的晋升空间,从而获得更多个人利益,也可以降低企业人才流失率。No.3 解决员工管理问题:创造高效工作的支持系统基恩士很早就实现了全电子化、软件管理模式,能高效支持销售人员对客户的管理,和对销售机会的跟踪,从而更好地实现团队协同工作。公司销售人员在一天工作结束后,需要把当天成果输入到CRM管理系统(该系统由基恩士自主研发,日本团队管理运营),不论是成功还是失败的客户,都需要录入,并随时更新。No.4 平等开放的公司文化当然,更核心的,是基恩士不同于其他典型日本企业的内部等级森严,而是在公司推行扁平化的企业文化,允许所有员工畅所欲言、平等发言,从普通职员到部门总监,只要员工要求合理,就可以直接沟通、一同处理事务。而且,基恩士打破了很多日企传统的晋升模式,提拔员工主要不看在职时间长短,而是遵循能力至上、公平晋升的准则。新人在进入公司后,只要有能力、够努力,同样可以迅速晋升为销售主管甚至销售经理。公司官网披露过一个真实案例:从普通销售人员晋升为销售主管,最短用时1年8个月。因此,这种平等和唯业绩才干论的文化,让基恩士能更好地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创始人的格局和视野基恩士有现今的巨大成就,离不开创始人滝崎武光的格局。滝崎武光是一名连续创业者,在创立基恩士(原名“励德电机”)前,已经有两次失败经历,并从中得出不少经验教训,比如不能过分依赖某个大客户,这对公司之后的企业发展策略产生了重大影响。当然,除了“术”的层面,更核心的是滝崎武光对于“道”的领悟。滝崎武光深刻明白:留住客户的唯一方法,是信赖。因此,在基恩士的公司文化中,极其强调对于客户附加价值的创造。滝崎武光虽没有上过大学,但他的格局和视野不小。一方面,公司在1986年更名为Keyence(Key of science),并在转型后的第二年,就完成了敲钟上市。从改名中,我们可以看出公司追求美国式公司的先进管理文化。此外,创始人也懂得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力量。另一方面,创始人的精神品质,往往对企业文化的形成有着重大影响。滝崎武光本人平易近人,更是以“节俭”著称——出差不坐头等舱、商务舱。白手起家打下的江山,也没让儿子接班。2000年,滝崎武光将社长职位转给佐佐木道夫,转而担任董事长;又于2015年卸下董事长职务,现为公司名誉董事长。为了避免裙带关系和招聘录用时的不公,滝崎武光还规定所有公司员工三代之内的亲属不得在公司内任职,这项规定同样适用于其自身。 小 结事实上,每次重大的外部危机,对于企业都是一次大考,会给科技、商业带来一次洗礼和变革。谁成为日本首富并不重要,但是世界范围内哪些公司的表现卓越,甚至能够卡住我们的脖子,都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参考文献:1、《论会赚钱,苹果都卷不过它》2、《从高职生到身价2460亿,这位新首富很正能量》找靠谱商机,关注创业邦视频号!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