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iPad和三顿半,看高客单、高复购的底层逻辑
作者 | 粼粼Twinkle
最近,我越来越觉得需要一个 iPad mini 来记笔记、做画板及展示。于是,我就去了 Apple Store 看机子,拿起手,比划一下大小,样机里也有一些用记笔记的例子,有手绘有列表,确实是我喜欢的模样。可是看来看去,好像就是不够下手的冲动。
然后我就走了……有点郁闷。但在回家的路上,脑海突然冒出一些画面,开始自动播放,拿着这个 iPad,我会如何开展第一件事。很细节的,例如下个素材库软件把图先导进去,下个笔记软件,下个画板软件,把最近的资料做好放在画板里展示,学习如何做分屏等等。
● 小红书博主 © thr33on3 走在路上给表弟解数学题
一下子我就跟这块板子有连接感了!
好像它已经是我生活的一部分,现在只是差了个(付款)流程,然后把它带回家而已。
这件小事让我联想到一个洞察:熟龄消费者,或者高客单品类的消费者,需要更大的信息量,去唤起 Ta 的动机——购买产品并发展新的生活方式。
《2023小红书年度生活趋势》报告里提到,近两年社会对消费主义的反思变多(简法生活相关笔记上涨 242 %),越来越多消费者开始持有「少买多用」的信念。
举个例子,每个人年轻时衣柜里都有一堆各种款式的衣服,但大部分使用率低、积灰率高,最终变黄变皱直达垃圾场;而随着每个人对自己认识越来越深,衣服数量可能还是有那么多,但款式都是差不多的,甚至是同一款式买多件来换洗。
● 小红书男士博主 © 林同同 的衣橱陈列
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与 Ta 所拥有之物,交互时间较长,「消费」对于此类消费者来说,更重要的价值发生在使用阶段,而非在购入前的短暂兴奋。所以,此类消费者会更注重与物品之间是不是有连接感,一种比短暂多巴胺刺激更深层的感受。
心理咨询师崔庆龙曾在他的微博里提到,「生活中要提防一种“假活力”的状态,它表现为情绪上的亢奋,但缺少情感上的持续。一个人行为的持续性必然基于一种中和化的情绪状态,是碾碎了所有情绪空包后,一点点密实起来的精神稳态。」
此时,品牌不应该是一个卖完就走的「甩手掌柜」,而是一个长程陪伴的角色,通过营造有共鸣的「生活叙事」和「五感体验」,帮助消费者形成新的持续性行为,同时获得「复购」的价值回报。
比如说,有一次我跟朋友聊天,她说还没试过一个人去酒吧,有点不好意思。当时我就想,会不会有年轻人没试过一个人去咖啡馆,而通过三顿半的「返航计划」,趁着把咖啡空杯拿去回收这件事,第一次踏进家附近的咖啡馆,并认识了咖啡馆的老板,和那里的狗狗玩耍了一个下午然后愉快回家。
● 去年上海疫情后复工,迎来三顿半的第六季「返航计划」,© 泠奇咖啡 的狗狗出门营业
无论是借助空杯返航计划连接线下几百家咖啡馆,打造不消费也可以进去坐坐的原力空间,还是与全球精品咖啡店合作高端线,与社会学者合作「附近一公里」的主题策划……无一不反映着三顿半「邻里生活」这个文化母题。人们从关上大门就不认识邻居的商品房生活,到咖啡馆变成公共客厅,经历了生活行为和情感的微妙变化。
品牌发起的各种活动,就像为消费者的现实生活提供了一个「实习」的机会。通过这个实习,消费者可以体验到自己是否适合新的生活方式,如何从 0 到 1 一步步搭建自己新的生活习惯。在这个过程中,人们获得的信息量是身体性的,有五感体验、有叙事逻辑。而这是仅仅一个手机屏幕,所无法承载的。
又比如说,过去一年我在线下购买衣物的比例提高了 50%,特别是冬季的、单价高的,都在线下店购入。橙色软件服装类目的退货率居高不下,而社区里的服装小店却卷土重来,那些有了五年、十年网购经验的女孩们,都开始注重面料、版型,真实的颜色、手感,以及最重要的是——「这件衣服穿上去究竟适不适合我」。
立体的五感体验,尤其对于感受力细腻的女性来说,相当重要。举一个极端的例子,最近我在刷时尚新闻的时候,刷到了中国香港设计师 Robert Wun 的首个高定秀场,其中名为 “Rain Coat” 的造型,使用了超过 3 万颗水晶,通过透明丝线手工镶嵌在斗篷和伞的表面,模拟出一种冷雨夜的情景。
● Robert Wun 2023 春夏高级定制系列
当我刚看见这套造型(左),头脑就有一阵惊喜感飘过,用水晶模拟雨点的想法既奢侈又有趣;而身体真正经历震撼的时刻,发生在我看到细节图(右)的时候,鸡皮疙瘩马上就起来了,水晶模拟雨点飞溅的形态就像真的一样,是一种跟大自然连接的震撼。要是在现场,在灯光和音乐的掌控之下,估计我得哭得鼻涕都流出来😂。
「BCG 波士顿咨询公司曾做过一个调查,美国 51% 的奢侈品消费群体,其实更热衷于奢侈品附加的服务。也就是说,(更在意的)不是你买的那个包本身,而是去买包的时候,他们给你端上的香槟,或者买完包之后在你生日那天给你寄的贺卡。」
● 长沙女装品牌 MAISONBLANCHE 玫颂布澜诗,举办的玻璃画会员活动
这些借由场景、产品、服务人员带来的五感体验,就像一场剧本杀那样,给消费者提供了一个扮演「理想角色」的机会。消费者也借由这些体验,即不同的环境装潢、不同的香味、不同的服务话术等等,去识别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最终导向的都是「我是谁」的终极命题。
总结:
我们在讨论品牌内驱力的文章里曾提到,要把品牌做「厚」,就要提高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相处质量」。品牌要争取在更多内容触达、使用触达的时刻,让消费者拥有「共鸣体验」。
区别于营销里常说的痒点、痛点,并非那种在消费者表意识里激起欲望或恐惧,然后给予满足或平复的短暂性情绪刺激,「共鸣体验」是一种更为持久的精神感受。这种触动身体的「共鸣体验」,才能在人的大脑里形成更强的记忆回路,驱动消费者形成新的生活系统,扮演新的生活角色。这也使得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绑定更加深刻、更加长久。
而单一的短视频、直播、种草贴,对此无能为力。面对成熟的消费者,品牌需要搭建大型的「3D 地图」,产品就像是道具,体验就像是置景。溢出 2D 屏幕之外的,丰富而立体的信息,才是打动这类消费者的有效法宝。
添加刀法小花藤,🎁了解更多刀法更多品牌营销干货内容及新人福利~
与20000+品牌操盘手一起探讨:最新趋势洞察 · 营销底层方法 · 高效运营模型 · 热门案例拆解,共同洞察商机!
「品牌观察」花西子 | 拉面说 | 诗裴丝Spēs | 叮叮懒人菜 | 泡泡玛特|阿芙精油|三顿半 | 波司登 | Ubras|完美日记 | MAIA ACTIVE|AMIRO|JOVS | CHALI茶里|每日盒子|气味图书馆 | 柏瑞美 | 理然 | 内外NEIWAI | JUNPING | 亲爱男友|走岂清酿|黄小猪|永璞|爱慕|UNISKIN|宜家|醉鹅娘|安克创新 | 小满茶田 | 观夏 | Seesaw | 网易严选 | Pidan | 玛丽黛佳 | BOP | 牛毛黑黑 | 大人糖|幼岚 | 薇诺娜 | 白小T | 酵色 | TOP TOY | 官栈 | GOSKI | 麟珑茶室 |菲诺| 佩枪朱丽叶 | Dewy Lab淂意 | Lyre's|YIN隐|珍味小梅园 |WonderLab |Babycare |吾岛|Warby Parker|珍田家|好望水|食验室|朝日唯品|珍妮花|李宁|Pinpoint|蓝系|PMPM | 杰士邦 | 优时颜 | 一帐|挪瓦咖啡|田园主义|九牧王 | 诗与万花镜 | 认养一头牛 | 嫚熙 | abyb | 瑷尔博士 | 正浩EcoFlow | 古良吉吉 | 追觅 | BuffX|久生Joyzone|HomeFacialPro | SMEAL | Babycare | Hedone | Keep | Vesta | Songmont山下有松|百丽时尚|好望水|五菱|三顿半
「营销案例」618 | 双11 | 梦华录 | 天价雪糕 | 品牌黑化 | MANNER联名 | 东方甄选 | 盲文营销 | 奈雪发币 | MBTI | ESG | 饮品动销 | 宝洁翻车 | 圈层营销 | 私域VS会员 | 社交营销 | NFT | 播客 | 熊猫拿铁 | 明星营销 | 种草种树 | 流星雨直播 | 99大促 | 无性别营销 | 男二号法则 | 剧综营销 | 播客营销 | 七夕案例|创始人IP|梯媒营销|品牌x名导|操盘手合集
「平台方法论」抖音 | 淘宝天猫 | 视频号 | 小红书|快手 | b站 | 得物 | Tik Tok | 知乎
「赛道观察」儿童零食 | 咖啡 | 设计师家居 | 底妆 | 睡眠经济 | 足部护理 | 植物肉 | 宠物经济 | 男士理容 | 头皮护理 | 烘焙 | 燕麦奶 | 速食 | 无性别 | 美瞳 | 护发 | 代餐 | 无水护肤 | 滑雪装备 | 内衣 | 配饰 | 预制菜 | 健康零食 | 厨房家电| 新中式茶饮 |情绪品牌|香氛|头发彩妆|居家健身 | 中产餐桌|雪糕|潮玩|VR/AR|益生菌|中式滋补|可持续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