骂得漂亮,我要为这热搜用力鼓掌电影1年前最近,一则视频在网上疯狂转发——「合肥教育名师陈宏友讲座中被学生轰下台」单看标题,就知道事情不简单。教师之所以被轰下台,是因为他宣扬功利性内容。一时之间,网友热议。相关词条也随之霸榜热搜。 其实,教育问题登上热搜不是新鲜话题。顶着「教育名师」的名头,在中小学「讲课走穴」的现象也早已屡见不鲜。大部分情况下,这些老师并没有成体系的理论基础。只是凭借一张文凭加上嘴皮子,就能成为行走教育界的「香饽饽」。而他们的言论,也不管有没有道理,能给学生打鸡血就行。 鱼叔不得不真诚发问一句——现如今,教育的底线已经如此之低了吗?陈宏友,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方向是教育改革。现任合肥师范学院副教授,区人大代表,安徽省高等院校首届「省级教坛新秀」,北京师范大学第十批荣誉校友。 光看头衔,陈宏友的履历算是真金白银,不是大家印象中的那种江湖骗子。据说,在遭遇这次「滑铁卢」之前,类似的讲座他已经做了一千多次。那问题来了,这次究竟为什么翻车了? 陈宏友被邀请参加的,是一所中学高三的感恩主题演讲。演讲开始前,由于PPT出现故障,他索性来了一段「即兴演出」。也就是新闻中提到的功利性内容。读书赚钱论他说,学生们读书就是为了钱,不要谈什么理想抱负。因为金钱就是力量,有钱就有一切。 改良基因论他说,我们成绩好的人最好要找外国人结婚生子。因为这样可以让我们杂交出更好的精英。 反同言论他还说,青春期对异性有好感是正常的,但是对同性的感情就是不正常的。无论是将学习的目的功利化,还是用粗鄙的词汇物化女性,以及对性少数群体的不尊重。说实话,在鱼叔看来,陈宏友的这些发言已经不能仅用「功利性」来概括。身为教师,即便以开玩笑的口味表态,也无法掩盖他言论背后的腐朽和愚昧。 用个人狭隘的价值观去评判并影响学生。更可怕的是,陈宏友的本职工作,是在师范学院培养教师。正如网友所说,教育队伍出问题危害极为严重。这样的人本就不配为人师表。也无怪此番发言导致学生忍无可忍,直接冲上台抢夺话筒,对「名师」大肆批判—— 他!眼里只有钱!崇洋媚外!努力学习是为了什么?是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短短一句话,引发台下学生的欢呼。随着事件发酵,合肥官方媒体发布通报,成立调查组对陈宏友展开调查。而后,合肥师范学院也迅速做出反应,对陈宏友做出停课处理,并从学校官网上删除陈宏友的相关信息。 而对于上台抢话筒发言的学生,学校发声明表示他依然照常上课,并未受到任何影响。大部分网友都在为这次事件的处理方式表示认同。看起来,事情似乎已经告一段落。不过,它所引发的话题依然让人深思。 有庐江中学的毕业生接受采访,表示这并不是陈宏友第一次来学校公开演讲。在此前的演讲中,陈宏友已经表现出偏激,有鼓动性的发言。「演讲中,主讲人给我的感觉是他会刻意抬高自己,贬低学生可能是想以此激励他们好好学习,考高分。」 可见,这样的教育观念虽然会在大众舆论层面遭到大肆吐槽,但在社会现实中是长期被默许的。甚至还可能受到积极的欢迎。2021年,衡水中学张锡峰高考前的演讲曾引发热议。身为高三学生,他公开表示:「我就是一只来自乡下的土猪,也要立志,去拱了大城市里的白菜。」 抛开言辞粗鄙,甚至还有侮辱性质不论。张锡峰的「土猪论」,本质上就是「通过努力学习改变命运」。实际上,这种功利性的读书论自古就有。宋朝便有一首广为流传的「劝学诗」,出自宋真宗赵恒。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这首诗的含义相当直白了,目的就是为了劝天下百姓多读书。你说它错也好。可在那时的语境里,它又是真真切切的事实。在古代,想要吃穿不愁,做人上人,也几乎只有读书考功名这一条路。即便是在今天,好好学习,考取名校,也被广泛认为是跨越阶级,成就人生的不二法则。 因此,虽然嘴上不愿承认,但许多人学习的根本动机,就是为了改变命运——找个好工作,拿到高工资,过上富足而又体面的生活。2005年,有一部名为《高三》的纪录片。纪录片将镜头对准福建一所县城高三毕业班。 一开始,老师就说出了无数中国学生的心声——录不到大学,就呆在农村的话确实,世世代代都很难有好日子过为了过上好日子,老师在课堂上用打鸡血的方式,鼓励学生必须拼命。高三这一年,一定,大家要有吃苦的准备。你们不是什么天之骄子,你们也必须经过这样的阶段。 学生们起早贪黑,立志考上大学。「再怎么死,我死也要考上大学」孩子们的家长,也希望孩子能努力向上爬,不要像自己一样辛苦种地。 拥挤的教室,桌上成堆的书。僵化的教育下,学生沦为做题机器。升学率这些简单的数字,在学生眼中,和他们的未来息息相关。 对于广大出身贫苦的学生而言,功利性读书似乎没有什么不对。高考几乎是他们走出大山、走出小镇的唯一可能性。他们很难拥有多余的选择和机会,找到其他的出路。将读书等同于改命,从社会层面来看,是一件很悲哀的事。同时,又是一个让人感到无奈的现实。 只是,现实如此,便是对吗?就算是倾尽所有,考上大学,人生就能得到改变了吗?纪录片《出·路》中,咸宁高中的徐佳是复读三年的勇士。连续两年497分,让他有过想要轻生的想法。顶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他终于考上了湖北工业大学。 按照老师的说法,跨过高考这个坎,剩下的就是享受。然而,四年时光转瞬即逝,生活并未让徐佳松口气。徐佳奔波于宣讲会之中,家庭条件要求他必须快速找到工作。问题是,工作并没有那么好找。「专业不对口,学校又不行,去了也是炮灰」 好不容易找到工作,签下合同的那一刻,徐佳并未感受到轻松。而是有种「一下子把自己卖出去的感觉」。应试教育或许真的能训练出高分学生。 但问题是,僵化的教育体制真的能为学生未来铺平道路吗?改变命运,当然可以成为个人学习的动力。但,这种功利性的追求,不应该成为学习的意义所在。而功利性的宣扬,更不应该成为教育的内核。亚洲国家中,印度的学生同样背负着巨大的考试压力。 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就曾试图对功利性的教育体制进行讽刺。痛斥应试教育,没有教给学生真正的知识和人生目标。片中最让人同情的,便是出身在贫穷家庭的拉朱。父亲瘫痪,母亲退休,姐姐因为家里拿不出嫁妆,一直嫁不出去。拯救家庭、改变命运的重任,全都落在他一人身上。 读书考试成了拉朱唯一的出路,他的学习生涯一直处在对失败的巨大恐惧之中。直到一次,他遭到校长施压,面临被学校开除。在感受人生无望之下,决定跳楼。好在,他被抢救回来。16根摔断的肋骨,已经死过一回的他在两个月内思考清楚了一件事—— 如果我被拒了,我也不后悔我这一生仍会去做些有价值的事我们学习,并非是为了用考试分数来实现自己的价值。而是通过这个积累知识和培养思维的过程,推动自己去找到人生的方向。受到儒家文化与科举制度深刻影响的,还有我们的邻国。 韩国电影《兹山鱼谱》,虽然是一部古装片,但它试图以现代的角度重新探索读书的意义。昌大是一个偏远渔村的渔民。身为「两班」(韩国士大夫)的私生子,在等级森严的朝鲜,从一出生他就是贱民。为了向父亲证明自己,昌大立志发奋读书。 然而,在人均文盲的小渔村,读书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即便认识文中的字,他也无法理解文章想要表达的内容。更别说,身为贱民,入仕根本就不可能。流放至渔村的「两班」丁若铨问过昌大,读书是为了什么? 昌大的答案很认真地回答——「我想活得像个人」活得像个人。这句话的潜意识是,做个渔民,做个贫穷的渔民,他不像个人。只有读书入仕,才能改变生活中的一切困境,才能活得像个人。 不仅如此,他还要以学问作为武器,将朝纲在渔村普及,让所有和他一样的底层百姓过上好日子。在丁若铨的帮助下,昌大读书的名声传到了父亲耳朵。他的名字也终于被父亲计入族谱,拥有了参加科举的权利。凭借刻苦的学习,昌大顺利考取功名。然而,现实的残酷却给他带来接二连三的打击。 他心中的王并未给百姓带来保障,官吏中饱私囊,侵害百姓利益。昌大这才认清了官场的现实,选择辞官。用尽半生,他终于意识到——若不能按照所学的来生活,起码得按照自己的性格来活 入仕为官,最初是昌大读书的目的。当他真的踏上这一步之后,选择不再为自己所学束缚,索性从中挣脱。读书的初衷沦为过客,正是人之渺小,认识到天地之广阔才是读书真正的意义。当功利目的变成学习的根本诉求,那知识和学问只会沦为工具,而丧失其本身的意义。究竟怎样的教育才算得上好的教育? 德国的纪录片《巴赫曼先生和他的学生》为教育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他生活在一个德国工业小镇上,学生都是家庭经济不富裕的移民。在巴赫曼先生看来,教师的责任不在于让孩子们考名校。对于他而言,培养学生成为身心健全的人才是教育的意义。 与此同时,他也没有忽略升学对于学生未来的影响。每逢期末,巴赫曼会给学生评级,为他们定下更高的目标。并与学生家长共同探讨,寻找适合个体发展的未来。教育的终极目的,绝不是为了培养普世价值中的精英。 这一点思考,在我们国家是存在缺失的。在许多家长和老师眼中,教育是为了让孩子跨越阶级,过上与自己不同的人生。那么,考上大学之后呢?走入社会之后呢?如果失败了之后呢?他们没有给出答案。学生需要的,可能只是《死亡诗社》中的基汀老师。带着学生聆听死亡的声音,反思生的意义。 学会独立思考,寻找真正发自内心所期望的价值实现。或许很多人对他的话视若罔闻。或许这样的老师最终会被体制所驱逐。但他终究会在学生心中种下了理想的种子。 正如影片最后一幕,不少学生依然在座位上无动于衷。当然,他们可以这么选择。但总会有人,选择站上课桌。全文完。 如果觉得不错,就随手点个「赞」和「在看」吧。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