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骂得再狠,我也要为他洗白

骂得再狠,我也要为他洗白

社会

鲁迅先生写于上世纪的“孔乙己”,竟然在2023年复活了?


正值繁忙春招季,但今年的毕业生发现情况不大对劲,招聘会现场门庭若市,简历也递了一份又一份,但,“怎么到现在还是零offer呢?”


      图源:小红书   


这问题不问还好,一问才知道“海投一百家,offer没一个”的情况不止一个人有。


      图源:小红书   


最终,一张河南高校招聘会上的图片中止了这场讨论,海报上,赫然写着招凉菜师傅、洗碗工等岗位。


      图源:网络   


看上去很讽刺,但实在让人笑不出来。


有大学生在网上无奈发出感慨:


“都说学历是敲门砖,但慢慢我发现它也是我下不来的高台,更是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


这句话激发了大家的创作欲,“孔乙己文学”开始盛行。


有人希望自己从来就没读过书,有人为过于现实的薪资水平感到无奈。


   图源:网络


言语之间,尽是困顿与不解。


这代年轻人,似乎都陷入了“上不去,下不来”的两难境地。


一时间,网络对其议论纷纷。


有人指责,有人共情。


“孔乙己文学”背后,我们究竟应该看到什么?



孔乙己文学,无病呻吟?


有关“孔乙己文学”的讨论里,吃瓜群众分为两派。


一方挥着手积极响应,称自己就是“当代孔乙己”,穿着长衫、站着喝酒,既得不到心仪的功名,也抹不开做体力活的脸面。


      图源:小红书   


另一方则旗帜鲜明地指出:孔乙己文学中的“长衫”,不过是毕业生能力不足的遮羞布。


“找不到工作,是你太懒;有能力的人,早就在心仪岗位上大干一场了。”


      图源:小红书   


甚至还有人指责,这是“眼高手低”“自命清高”,挑三拣四到最后,连温饱都保障不了,是“活该”。


总之,反对派认为,“孔乙己文学”不过是毕业生放不下学历虚荣和身份傲慢的产物——


“机会一大把,是你不珍惜,只会在网上无病呻吟。”


      图源:小红书   


然而,事实真是如此么?


小时候,我们接受的教育是“知识改变命运,勤奋成就未来”,这是学生时代颠扑不破的真理。


换句话说,只要好好学习,你想要的,都会在未来等你。


      图源:小欢喜   


为了在学习中胜出,大家吃了不少苦头。


《小欢喜》里的英子,被妈妈严格控制、逼迫考清华,得了抑郁症。


      图源:小欢喜   


《小舍得》中的子悠,辅导班、奥数比赛连轴转,只因要实现“阶级跃升”。


      图源:小舍得   


但苦归苦,总会有一个声音告诉你——熬过去就好了,考上好大学就会有光明的未来。


然而,等大学生毕业后,看到的现实是什么?


2022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了1076万,规模首次突破千万,创历史新高。


而智联招聘发布的《2022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为了在激烈竞争中找到工作,毕业生已经开始主动降低就业期待。


2022年应届生的平均期望月薪为6295元,较去年下降6%;平均签约月薪是6507元,去年则是7359元,下降了12%。


      图源:智联招聘   


薪酬低了,工作压力却没变小。


还记得那些此起彼伏、亦真亦假的裁员新闻吗?


还记得称“996”是“福报”的资本家吗?


这,或许才是让年轻人崩溃的地方:


寒窗苦读数十载,最后才发现,自己得到的回报,并不似此前被告知的那般丰厚。


面对现实与期待间的落差,又有多少人能泰然自若,不焦虑、不恐慌?


说这届年轻人“眼高手低”,倒也不见得。


很多人早就迈出了“脱下长衫”的那一步。


有人退出高薪教培行业,迎接地摊经济,做了自由自在的流动小商贩。


      图源:小红书   


有人放下985学历,听从内心的声音,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厨师行业。


      图源:小红书   


有人厌倦做不完的工作汇报,成为一名奶茶店店员,从此实现“奶茶自由”。


      图源:小红书   


不少年轻人,已经在这种职业选择中收获了满足和快乐。


但也有一部分人,正是在进行了尝试后,才发现自己变成了被大家看不起的“孔乙己”。



读了这么多书,就这?


事实上,给年轻人套上长衫的,并非他们自己,而是社会的偏见。


有一位211毕业的网友在面对严苛就业环境时,决定去奶茶店就职,但招聘方一看其学历,就将其“秒拒”。


“一来就问哪个学校的,问了又觉得我不能吃苦,不稳定不能长久干下来。”


      图源:豆瓣   


话虽委婉,但多少能听出点“你读了这么多书,就干这个?”的讽刺意味。


评论区的网友热情支招:


“不要说自己是大学生,拿着高中毕业证装高中毕业。”


“工作经历改成流水线、收银员、服务员。”


      图源:豆瓣   


合着在用人单位心中,学历不仅不是敲门砖,还成了最大的障碍?


简直是一出黑色喜剧。


这些现实背后的“操盘手”,是近年愈演愈烈的“读书无用论”。


有人认为,读书是为了找一份“体面的工作”,如果做门槛低的职业,不如不念书。


有媒体报道过辞掉大厂高薪工作、做自由摄影师的985毕业生。


她的职业选择曾被母亲质疑:“你四年大学生涯为了啥?既然最后选择这种不需要文凭的职业,为啥一开始还要上大学?”


但在更多人眼中,学习的目的,有且只有一个——变现。


如果无法变现,学历则毫无用途。


在新闻中,你会看到“985毕业,赚得没有做直播的表姐多”的无奈吐槽,也会看到“10岁男孩辍学当网红,卖力宣传自己”的奇特新闻。


      图源:网络   


人人都盯着头部网红的“流量神话”,用“快手粉丝量最多的30人里面没几个大学毕业的”作为论据,用“读书无用论”强化互联网的幸存者偏差。


而他们的目的也达到了——在2018年新华网所做的95后职业观调查中,有超过一半的人希望能成为主播和网红。


      图源:新华社   


“成为网红能赚很多很多的钱,也不用每天写作业写到22点之后。”


甚嚣尘上的“读书无用论”,戕害的不止是不谙世事的小朋友,还有这群向往美好未来的大学毕业生。


“我可以脱下长衫,但社会准备好了吗?”


当努力读书的年轻人因环境严苛找不到工作时,读书无用的社会偏见又让他们无法心安理得地站在蓝领岗位上出力。


即便勇敢踏出一小步,也会被“你读这么多书,干这个太浪费”的言辞浇灭信心。


我想,“读书无用论”的内涵,并非看上去那么简单。


它的本质,是用“不读书也能赚大钱”的个例,制造“高学历没有高收入”的落差感,引人掉入“唯金钱论”的成功学陷阱。


或许,这种野蛮的社会期待、专断的价值取向,才是伤害年轻人的根源。



孔乙己里,批判的不是读书人


知识还能改变命运吗?


如果时间倒流二十年、或者十年,大多数人的回答都会是肯定。


可惜,时代不同了。


当经济发展增速放缓,各行业从高速发展期进入沉淀期时,工作岗位便会有节律地缩窄、变得越来越有限。


但教育水平没有下跌。这些年,高学历人才逐渐扎堆、供需无法匹配,毕业生面临的是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以及不内卷就无法突破的阶级固化。


纵有理想主义者的雄心壮志,可我们的确很难再为一句“知识改变命运”的口号,无视眼前血淋淋的现实。


但是,这一切并不意味着“学习无用”,更不等同于“读书没有价值”。


在《平凡的世界》中,路遥通过对话体现孙少平的痛苦:


“谁让你读了这么多书,又知道了双水村以外还有个大世界——如果从小你就在天地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那你现在就会和众乡亲抱同一个理想。不幸的是,你知道太多了,思考的太多了,因此才有了这种不为周围人所理解的苦恼。”


      图源:平凡的世界   


然而,也正是因为孙少平读过书,才懂得思考自己存在的意义、以及身而为人的价值。


这本身就是一种“信仰的飞跃”。


许多年轻人,其实已经在试图改变、试图创造。


2020年,山东90后公务员韩雨决定辞职,用自己的知识创办一家有别于众人印象的养老院。


在这里,老人会将自己打扮得光鲜亮丽,坐在椅子上表演“手势舞”,还会做手工、丢手绢,在锻炼身体协调能力的同时增长乐趣。


      图源:网络   


同样是养老院,25岁的樊金林已经创办了四家。


他在养老院内部组织了“老人电竞战队”——几位老人会定期坐在电脑前解说、参与游戏,周围则摆着智能家居设备,场景颇有“科幻感”。


      图源:网络   


樊金林本人,则手握心理咨询师、养老护理员多种证件,为创业做足了准备。


创业并不是唯一的选择。


硕士毕业的超超在发现梦想离自己太远后,决定脚踏实地,去火锅店做保洁,在她看来,“只要我喜欢的、想做的工作,没有什么是十恶不赦的。”


      图源:B站   


表面上看,她似乎屈服于生活,但内里,她却完成了自我的和解与超越。


“因为人生,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啊。”


三战考研均失败的弗兰西丝柯,决定去新西兰打工。目前,她正在帮房东建房子,用每天工作两小时换取对应的体力劳动报酬。


      图源:IC photo   


她突然发现,原来“只要有手有脚,就可以赚到钱”。她认识的木工告诉她,“我很喜欢把一个东西建造出来的感觉”,她由此也有了更深的感悟,在一次采访中,她表示:


“我们对于价值的判断是不是出了一些什么问题,必须要坐在办公室,清闲地完成一份工作,并且有还不错的薪水,这才是被推崇的,每个人的压力都很大,要达成很多目标才能过上一种好的生活,可这又是谁来规定的呢?世界不应该是这样的。”(《看理想》)


那么,世界应该变成什么样?


我想,它会真正接纳“高学历打零工”“读完本科做蓝领”,而不是用“读书无用”的论调对众人极尽讽刺。


它会相对应提高工人收入、完善加班津贴与劳动保障,用切实行动让大家看到“脱下长衫”之后的可能性。


它会接纳任何脱离社会时钟、看上去“失败颓丧”的人,并给他们安慰与鼓励——因为,没有人能规定任何人是“失败者”。


它不会讽刺“孔乙己文学”是傲慢、是无病呻吟,而是看见他们身上的可能性。


努力生活着的年轻人,不应该再被嘲讽。


这个社会,也应当为年轻人做点什么了。


当我们重新回到《孔乙己》的文本时,就会发现:


鲁迅先生想要批判的并不是文人本身,而是对文人冷漠、无情的社会。


参考资料:

1、《看理想》,三次考研失败,我决定去新西兰摊煎饼了;

2、《新华社》,95后的谜之就业观,你看懂了吗?


18 / Mar / 2023


策划:视觉志

编辑:林晓风&安然

微博:视觉志

点击阅读原文可以来微博找小视玩呀~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李大伟 |《文人生意经》苹果要出iPad折叠屏了!iPhone还得再等等……帮他洗澡、做饭、打扫!32岁纽约男禁锢少女 还逼她们去接客骂得漂亮,我要为这热搜用力鼓掌大学生把女同学挂上黄网被开除,我要骂骂帮他洗地的人。看的真爽!骂得好!即使挨骂,我也要告诉你去屑洗发水的真相!杨迪与相恋17年的女友分手,这事被骂得莫名其妙“浪姐4”被骂得最惨,私底下却是人生赢家?她晒出3个娃送的礼物,网友直呼“太治愈”!一半市井烟火,一半绝美海景,这个飘满果香的“过气网红”小城,值得再打卡一次!重磅!旅客只因忘了这件事,入境时竟被重罚$3000+,被遣返,甚至可能三年不得再次入境!2023年来澳一定要注意这些事情求科学反驳:西医事故致死超过其他意外致死的总和这些老景点,为什么值得再去一次?“您儿子学习不好,不是因为他傻,只因为他是男孩!”今年最意外的网红大战,都盼她撕得再响点小野洋子,终于明白列侬为什么爱你如此痴狂···当孩子说“别人有,我也要有”,你的回答影响孩子的价值观春节催婚报告:论狠,江浙沪只能排第二特朗普被起诉反而受益、默多克五婚告吹…这是本周值得再看的新闻明明买了会员,为什么在电视上看剧还得再买一个会员?已销10万+!这个东西会腐蚀孩子皮肤,商家说得再好也别给孩子戴给强J犯洗白,我真服了!“拄着双拐,我也要站到讲台上”挥屑如雪?即使挨骂我也要告诉你的真相!没有一句脏话,却把我骂得体无完肤……《狂飙》高启强的原型:下手更狠,比张颂文还变态有了权力后,就懒得再装了HPV疫苗打一次有多久保护期?过了保护期还得再打一次?《狂飙》高启强的原型,下手比电视剧更狠,演戏比张颂文还绝……315曝光了“苦情剧直播”和“天价药书机”,我妈说得再加一个“儿童电话手表”[电脑] 还在混乱中, 小架子到了, 有点欢喜, 桌面4.0还得再等等《更多的诗歌》:33: 在高达天际的海岸前沿饺子算不算中国的“国吃”? NO,那是央视对中国人肚子的绑架!!激增846%!麻州人也要为此付钱!降薪一半,我也要继续干物业 | 寻业中国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