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个新闻凑在一起挺敏感的
我是老徐。
聊一下近期几个大新闻,风向有点不对劲。
1、上周末,前央行行长周小川罕见公开评论养老问题。
在《财经》举办的某经济论坛上,周小川说不要认为养老问题还有拖延的机会,再拖下去以后只会更难。
老徐总结了下他的观点,主要有几个,包括:
1、我国老龄化现象严峻,养老金缺口大;
2、目前社保的养老金只能保基本,别太大期望;
3、养老还是要回归到个人,尤其是对生活质量有要求的。
这让我想起那句横幅上的:养老不能只靠政府。
周小川的话还是有份量的,虽然他已经退下来,但此刻发声肯定不是无脑为了热度。
应该是有些东西已经没法改变了,只能先吹吹风。
这个我觉得没啥好骂的,中国人口那么多,也才发展几十年就要面临如此庞大的养老问题,能保证个基础就很好了。
靠政府养老还要过得滋润,这个不现实。
2、在校生可能会越来越少。
早上有个消息在刷屏,说2035年义务教育在校生或减少3000万,这个新闻让港股和A股的教育股通通下跌。
这个数据来源是北师大一个副教授团队的研究,他们根据现在的情况通过模型演算出来的。
有媒体认为,甚至数据会比这个还要悲观。
3、低生育率的影响,已经开始了。
据报道,武汉多所幼儿园为了抢夺生源,想出了诸如学杂费打折、老学生立减5000等五花八门的优惠活动。
最夸张的是是当地一家央企幼儿园,前几年只有内部职工的孩子能读,现在因为生源不足,居然也开始对外招生了。
不止如此,有专家预计,受生源减少的影响,未来不少中学和高校将走向倒闭。
这个专家也非危言耸听。
据官方数据统计,我国去年出生人口创下新低,跌破了1000万,比大学招生数少了40多万。
以目前的教育资源来看,未来新增人口少了,无论是义务教育阶段还是大学肯定是招不满。
那关停合并也是符合现实情况。
当然,有的人会觉得这样挺好,人少了大家福利也就上来,这样还不用到处卷。
理论上是对的,但这些人忽略了经济的基本原理。
钱多人少福利自然好,但钱少人少,只会一步步走向衰退,这点相信老读者应该都听我讲解过原理,就不多加累赘。
4、全国现有房屋居然高达6亿栋。
是栋,不是间。
当然,这个数据包括了农村自建房、商业大厦等等。
但还是挺夸张的,我们的人口也才14亿,平均下来一栋楼都住不到3个人。
虽然肯定不能这样算,但也足以引起一些重视。
最近我在星球回答得最多的问题就是读者提问自己名下几套房子该不该合并置换,我基本都是给出「应该」的回答。
因为房子越多,一线城市虹吸效应越大后,只会出现两级分化。
我们是社会主义,以后政府会想更多的办法帮助贫穷的人兜底,让他们都有自己的房子可以住。
但政府不可能提供豪宅给他们吧,这也会变成普通的房子越来越多。
这对国内大部分基层百姓来说是好事,也值得我们骄傲,当然对于已经有房产的人来说就是个挑战。
物以稀为贵,这个道理在房子领域也一样。
考虑到这里读者较多,我就不多言,相信有产者应该已经能看懂,我们在星球讲更多,有兴趣的可以加入。
综合这几个来看,不知道你们发现了点东西没有。
一是新生人口减少,进而引发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有些影响已经悄无声息开始发生。
无论对于国家还是我们而言,都不算好事,毕竟距离发达国家我们还有一段距离。
相信国家已经发现,但改善非一朝一夕能完成,接下来我们要做好心理准备。
二是养老问题。
这两天有个热搜,说一对上海丁克夫妇存了300万,两人决定提前退休,用这300万的利息每个月养老。
没有房贷车贷孩子,每个月花1万省点应该也没有多大问题。
这件事也让我们在讨论,现在年轻人提前退休的心态越来越坚决,再综合我刚刚提到的周小川的言论。
基本上可以确定,想要有姿态养老的,还是努力靠自己吧。
社保那点钱,就别想了。
老徐的读者不少都跟着买了储蓄险作为养老,在星球也经常有人提问买哪个好,我经常分享最新的产品。
说个题外话,
考虑到有的读者没有在星球,你们有兴趣的可以加下我们团队中的保险专业人士「默默」的微信,我经常也是把星球读者关于保险的咨询交给她。
这个有兴趣自己加下,因为也不收费,纯公益接受读者咨询,希望添加的时候备注下地区,礼貌点。
拉回正题。
综合这几个新闻来看,有些东西已经非常明确,当然,考虑到舆论安全问题,老徐也不愿意讲得太直白。
但可以肯定的是,大家的心态要稍微改变一下。
以前大家说国家要居安思危,现在我们个人跟国家的命运绑定得越来越深,就轮到个人居安思危了。
毕竟现在新闻看的是别人的故事,但后面,我们可就是故事的主角了。
预防失联
欢迎添加我私人微信聊
还请添加时备注下城市
近期文章
政策对市场的影响我会在星球聊得比较深入和直接,包括A股,港股美股等,尤其是房子话题,有兴趣加入可以在公众号后台回复:星球
对了,关于保险其他问题,可以看看我写的科普文章:保险科普贴(内含最新清单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