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人眼中是神仙眷侣,看起来彼此照顾、相敬如宾,实际上同床异梦、貌合神离?“ta的条件跟我挺匹配的,门当户对。”“年纪到了,差不多该有个伴了。”“在外漂泊,有个人在身边,至少显得没那么孤单。”“也没什么爱不爱的,过日子嘛,平淡是真”......在日常相处中,你们各自都把钱算得很清楚,努力维持一种“谁也不欠谁”的平衡状态;你们在家庭事务上友好协商,在生活琐事里彼此谦让,但你们却难以在午夜梦回时谈论彼此心碎的时刻,甚至从不把脆弱的一面暴露在对方面前。如同两个十分有契约精神的同居室友,你们默契地履行着自己在亲密关系中应尽的“义务”,而这仅仅是因为,你觉得自己应该这么做。如果,你在亲密关系中曾有过类似的状态,那你可能进入了一段假性亲密关系(irrelationship)。“假性亲密关系”作为在前些年流行起来的词汇,虽然不属于专业的心理学术语,却也十分准确地概括了很多人在亲密关系中的状态。心理学者曾奇峰曾说过:“在普通人际关系里,我们会有所压抑,但在亲密关系里,我们可以‘胡来’。”而假性亲密关系则是,我们面对自己最亲密的人,都难以“胡来”。在这样的关系中,我们难以撕下伪装的面具,把最本真的面貌暴露给对方。我们看似亲密地生活在一起,却从来没有真正走进对方的内心。在心理学的视角中,造成“假性亲密关系”的原因与原生家庭有一定关联。发展心理学家玛丽·爱因斯沃斯在依附理论中引入了“回避型依附”和“焦虑型依附”这两个概念,指的是一个人在其幼年时期的情感需求若没有得到养育者积极、有效的回应,则容易在亲密关系中发展出“回避依附”或“焦虑依附”的情感依附模式。比如,一个小孩如果在伤心难过的时候没有得到父母的安慰,反而招来一顿责罚甚至打骂。长此以往,ta就会认为自己的情绪和需求是不重要的,甚至是错误的。又或者,父母自己也不会表达内心真实的感受,习惯性地通过情感剥削和权力控制的方式对待小孩。为了不受到伤害,小孩在与父母的相处过程中逐渐建立起一套自我防御机制,变得难以袒露和表达真实的自我。而当这样的情感表达模式沿用到与伴侣的亲密关系中时,就会出现“假性亲密”的情况。因为认为自己的真实情绪是不重要的,所以也从不主动进行自我表达,久而久之便切断了与伴侣进行深度沟通的途径。因为害怕真实的自己会被忽视和否定,于是竖起一道高高的心墙,用冷漠和疏离进行自我武装,从而从根源上消除被伴侣伤害的可能性。因为从来没有被全然地接纳过,所以也不再相信有人能够爱一个不那么完美的、会伤心会愤怒的,真实的自己......然而,真正的爱从来都是勇者的游戏,因为恐惧和不信任所建立起来的假性亲密关系,从来就没有触及到爱的核心。爱一个人,意味着把最真实的自己袒露给对方,而这其中也包括你的怯懦、自私、鲁莽和拧巴。在某种意义上,爱就是交付自己的软肋,把伤害自己的权利交给对方。只有充分接纳、承认自己的每一种情绪,每一个面向,才有可能看见和拥抱对方那个同样千疮百孔的灵魂。也只有相信真正的爱从来都是无条件的,才有可能撕破假性亲密的面具,去爱得肆意、尽兴。本期测试,帮助你探索你与伴侣的亲密关系模式,并为你提供促进关系深化发展、规避“假性亲密”的行动指南。愿你在爱中,做一个不用伪装的小孩,既能与伴侣享受鲜花、美景和烛光晚餐,也能共度每一个窘迫、暗淡的时刻。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847982
https://zh.wikipedia.org/zh-hans/%E4%BE%9D%E9%99%84%E7%90%86%E8%AB%96
作者:叮咦叽
责编:kk,叮咦叽
▽ 点击阅读原文
测测你的亲密关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