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创新」与「精益」,企业如何从云上要价值?

「创新」与「精益」,企业如何从云上要价值?

公众号新闻
上好云,用好云,管好云,成就新云原生企业。


当前,我们所经历的数字化浪潮,正逐渐重塑着整个社会和经济结构。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将不断释放数字生产力,为整个产业带来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升级。
在这一过程中,作为数字化底座的云,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基础设施角色,更是企业持续创新和精益运营的关键支撑 。能否从云上获取更多价值,将成为企业能否在数字时代拥有一席之地,获得领先的关键。
日前,在青城山下,一场有关云与企业数字化转型变革的论道就此展开。
在华为云联合36氪出品的云上早餐会上,华为云CTO张宇昕、IDC中国副总裁兼首席分析师武连峰、美的楼宇科技研究院CTO程俊及多位产业代表共聚一堂,从“创新”与“精益”,企业如何从云上获取更多价值这一话题进行交流。
现在,我们不妨以视频代入的方式,跟随身处变革前沿的“云原生先锋者”们的思考洞察,管窥企业数字化的路径奥秘。

新征程开始:从“搬迁上云”到“深度云化”

“将线下数据中心服务器里的应用搬到云中的虚拟机中,只是IT基础设施资源层面的变化,数字化转型要真正地落地,就要深度云化,让应用生于云、长于云,以云原生的思维践行云原生。”
当前,基于云服务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已经成为共识。但是,过去只是将线下数据中心服务器里的应用搬到云中的虚拟机中,虽然运维集中,资源更有弹性,一定程度为企业提高了效率和效能,但这只是在IT基础设施资源层面的变化,传统IT理念与架构仍然制约着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张宇昕认为,企业要真正实现数字化转型,也就是深度云化,核心是用云原生的思维来践行云原生。第一是要上好云,上好云使得企业的能力和生产精细化,成本进行精细化管理,使得业务能够创新;第二是用好云,将传统的应用现代化,以适应新的业务发展要求,比如生产与应用交付的模式;第三,保证对云有好的管理,从IT治理、企业安全、确定性运维和FinOps等各方面全面精益用云。
从点到面,从浅到深,持续深度云化的成果,常常就是连锁反应带来量变到质变。
作为企业用云的先行者,程俊分享道,以前美的做中央空调产品设计时,要考虑在极端天气仍然能够正常运行,为保证在零下几十度的冰寒或四五十度的炎热天气中正常工作,研发人员常常要去现场取数据。现在,通过增加感知设备,把空调和环境等数据通过IoT上传到云端,借助数字化平台进行数据分析。这使得产品设计验证摆脱漫长采集与分析流程,最快只需要几分钟或几个小时就可以完成。
程俊表示,随着转型的深入,美的推出了iBUILDING美的楼宇数字化平台,从之前提供空调与电梯等设备的生产商,转型升级为提供楼宇行业软硬一体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服务商。2021年,美的暖通与楼宇事业部改名为楼宇科技事业部,成为了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一步。

美的的成功实践并非个例。企业的深度云化,必然在实现业务重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带动整体业务的协同创新。武连峰基于IDC调研数据,进一步将云给企业带来价值总结为三个方面:其一,是通过云计算将服务器与存储等集中,通过云、多云实现工作负载控制,实现IT韧性,更好地降低企业成本;其二,是通过云,打造企业控制平面,支持多种应用与业务协同,实现业务运营的韧性;其三是创新,通过生态合作伙伴一起完成创新。

创新和精益,

在云上为企业“增益其所不能”

“虽然,处于不同数字化升级阶段的企业,想要的具体价值内容不同;但是,云为企业带来的价值可以分为两大类,一个叫做精益,一个叫做创新,而且很多只能用云来实现。”
创新与精益,是所有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都必然关注的话题,既相辅相成,又各有所指。在云上,这一对辩证关系也有了新的深意。
在美的楼宇科技的数字化升级过程中,用云实现远程数据采集,借助数字化平台改变了传统研发模式,加速整个产品迭代周期,既有效率的提升,也有模式的改变,实现了精益管理。在这基础上,产品从单一业务扩展到全局解决方案,实现多业务发展,这种更大层面的改变则带来了业务创新。
程俊以深圳梅林大厦的数字化改造为例介绍。该大厦从建成到投入使用已超过20年,在数字化升级过程中,美的楼宇为其提供节能改造的数字化服务,将大厦空调等设备接入到云端,通过云端智慧算法优化,管理空调帮助节能,实现能耗降低10%,并持续优化节能中。
梅林大厦的数字化改造实践是众多高能耗老建筑的一个缩影。美的楼宇科技通过打造能源管理系统、碳管理系统等云服务,在云上能源管理领域不断影响着更多用户,其背后带来的业务创新与效率调优,正是云上价值释放的生动佐证。

基于美的和众多企业的上云实践,张宇昕将云为企业带来的价值总结为两个大类,一是精益,二是创新。例如,美的从空调等电器的制造,逐渐拓展了许多新业务、新业态,云让这一创新过程的价值收获更加可观,此为创新。同时,云上的研发效率、管理效率提升,也让整个企业的运营和管理更加精益。
“创新与精益的关系,就如同开源与节流。基于这两个方面,企业在云上的业务价值就得到了更大的释放。”张宇昕说。
对此,武连峰同样指出,精益其实是如何用最优的成本实现业务的最大化,创新则更多是用创新的产品、服务、手段、方法,实现业务最大化。对任何一家企业而言,二者都是不可分割的。
武连峰表示,过去十年业界强调的数字化转型,是技术和业务结合做试点创新,可称为数字化的1.0阶段;五年前,随着技术跟业务结合的范围扩大和程度深化,技术与业务规模规模创新,进入化数字化2.0阶段。从数字化业务阶段到数字化优先策略的转变,表明我们进入了“数字化业务时代”,云给企业带来的价值逐渐显现,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带来了最优解。

所以,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从来都离不开云,只有大胆地开展业务全栈创新,才能真正释放云上的价值。正如张宇昕所说,上云其实是给企业打开了一个空间,让企业拥有更多的想象力,做以前不能做的事情,让企业增益其所不能。

蓄力远行,成就新云原生企业

“用云原生思维践行云原生,成就新云原生企业,是企业数字化战略成功的唯一路径。”

据Gartner预测,到2025年,云原生平台将在超过95%的新数字计划中作为基础,而在2021年这一数据只有不到40%。如何真正用好云,实现云上的高效创新,从云上要价值,成为了所有企业关心的共同话题。

“所有企业都希望抓住未来产业高速发展的机遇,成为数字化变革浪潮中的一员,我们也终将从数字化转型中受益。但是,如何真正做好数字化转型?”张宇昕指出,上云之后的“深度云化”,意味着企业不仅要关注业务拓展、用户体验,更要关注云上创新和精益运营,上好云、用好云、管好云,这是企业数字化转型成功的唯一路径。

针对企业在深度云化过程中遇到的上云、用云、管云的难题,张宇昕深入介绍了分布式云原生基础设施、应用现代化、数智融合、IT治理体系、企业级安全、确定性运维和FinOps等多项云原生创新实践,帮助企业更好地从云上要价值。

这一思路也与CNCF(云原生计算基金会)发布的2023年云原生预测不谋而合。在该预测提出的2023年云原生技术创新趋势中,关于云成本管理的FinOps被普遍认为将成为行业主流实践,开源SBOM将成为无处不在的技术共识,将有更多初创公司和项目投入解决开源安全问题……这一切的背后,都呼应着对于用好云、管好云的全面认知。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副所长栗蔚同样认为,在数字时代,企业其实就是一个“数字生命体”,而云计算就是“中枢神经”。云计算可以实现企业各部门的数据智慧处理、业务软件贯通、流程IT再造等。只有先把“中枢神经”建设完整了,才能让所谓的智能算法、智慧营销等发挥作用。

栗蔚表示,对于企业而言,上好云、用好云、管好云就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三个阶段:基础阶段、实现阶段、和售后阶段。三者并非割裂的,而是具有一定次序但可交互发挥作用的关系。例如企业数据迁移上云时,可同时进行数据计算、数据分析、综合利用计算资源,减少资源浪费等。在数字化的过程中,云计算将作为“中枢神经”角色发挥作用,企业作为可扩张、集成的有机生命体,才能在数字世界中获得“数字身份”,富有“数字灵魂”。

基于IDC与众多行业企业的调研交流,武连峰指出,企业管理层在数字化转型中,核心需要探究明确自身转型的诉求所在。以行业经验看,企业数字化变革已有多种成熟路径,如业务流程重构、用户体验重构、产品和服务重构、商业模式重构以及社会责任重构等,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所处的阶段,明确哪些负载模块可以上云创新,哪些可以后续再移,是否采用多云策略,安全工作如何筹备等等。

“上云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持之以恒的过程。”武连峰表示,任何一家企业上云还需考虑合作伙伴选择、多云协同与精益管理、数据安全与业务稳定等等,这些路径最后都归根于企业的数字化“内功”,全面拥抱云化则是必然选择。

为加速云原生技术与产业的融合,华为云、CNCF、中国信通院及业界云原生技术精英联合成立了全球化原生交流平台——创原会。成立两年以来,创原会全体会员及产业伙伴持续实践、碰撞创新,沉淀了一系列优秀的数字化经验。

张宇昕表示,在过去两年多,创原会逐步探索到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成功路径,而且已有许多伙伴、客户沿着这条路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只要持续上好云、用好云、管好云,相信所有的企业都能成为新的云原生企业,也必然会取得数字化转型的成功。”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爱马仕橙」与「蒂芙尼蓝」于一身的AJ1来啦!只要$150赢得「创业市场」,从这六点思考线下常春藤暑校在北京,「藤校教授、学分项目、社团公益」夏天不见不散!全球锂电池市场风起云涌,企业如何争锋?贴了几十年的「创口贴」,居然贴错了光子的质量研发Birthbath和光波导AR眼镜,「雷鸟创新」完成过亿元首轮融资丨36氪首发2023年最具价值的「创业者社群」招募中数字经济时代,企业需要建立“数智价值链”「创口贴」「创可贴」竟然不一样?90%的人都用错了!天贝怎么吃?云鲸张峻彬:「死磕创新」是赞誉也是重负|36氪专访后疫情时代下,企业如何快速重启增长?|36氪2023开年大课2022年末家常菜从云辇到自动驾驶,看中国创新企业的困局六度智囊:全球化视角下,企业如何与信息差博弈?【超强干货】留学生回国求职何去何从,海归就业如何提升个人竞争力?看这一篇“自救手册”就够了这些企业可申请认定创新型企业总部!我市出台创新型企业总部认定和奖励管理办法潜在超百亿BD收入,这家企业如何领跑创新药第二程?如何判断,你的企业是否有价值?52年定级后部分高级干部晋级情况当数据安全成为「必答题」,企业需要怎样的创新产品?深耕中国百年,一家跨国医疗企业如何引领创新范式 | 品牌新事追回失去的三年,企业如何撬动增长“拐点”?渡十娘|1995年的「血」与「沙」智库观点 |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路江涌:后疫情阶段,企业如何应对不确定性和不连续性? ​ChatGPT的前世今生:OpenAI的技术「执拗」与「豪赌」从云原生到大数据,如何打造 AIGC 新引擎?1月信贷、存款双创新高,企业居民预期错位一起见证更多OpenAI式的奇迹发生丨2023「创新集」专栏启动青山资本|食品企业进线下渠道的「常见错误」与「科学姿势」Ai工具如何赋能企业?企业如何做到品牌即品类?答案尽在新榜连麦!数字化转型坡道,企业如何正确踩下油门?告别2022,迎接2023内容即品牌,企业如何通过内容营销带动增长?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