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深耕中国百年,一家跨国医疗企业如何引领创新范式 | 品牌新事

深耕中国百年,一家跨国医疗企业如何引领创新范式 | 品牌新事

公众号新闻



 文 / 语叔 

苏州十梓街,属于苏州古城道路的拓宽,因为是顺着水道,所以蜿蜒曲折。

但这条街对于老苏州而言,其实意义极为深刻。


苏州十梓街


因为1883年11月8日,中国近代史上首个西式现代化医院就在这条老街旁边诞生。当时由美国传教士柏乐文与蓝华德共同创建的这个苏州博习医院,创造了中国近代史上多个医疗领域的第一。


尤其是首任院长柏乐文,不光开办医学班培养学生,还将许多西方最新发明的技术,例如消毒法、麻醉术、X光机等介绍到中国,成为事实上推动中国现代医疗技术发展的先驱者。


其中,1897年苏州博习医院就引入了X光机,这在当时也是轰动一方的大新闻。这台漂洋过海、当时最先进的医疗设备,不光在苏州挽救了无数老百姓的生命,同时也真正拉开了中国医疗设备发展的历史。


更有意思的是,这个来自GE医疗的X光机,居然成为它与中国难舍难分“百年情缘”的开端。


技术能力上,从第一代X光机到世界第一台商业回旋加速器、全球首台全身磁共振影像系统,再到两位推动医学影像革新的诺贝尔奖得主,GE医疗始终走在行业的技术前沿。


另一方面,无论是曾经被哈佛商学院奉为经典的“GE医疗反向创新”模式,还是到今天依托全球资源而构建的“开放融合式创新模式”,GE医疗一直在探索医疗设备领域新的产业链模式。在这个过程中,GE医疗扎根中国的多重实践,成为其商业范式的发展基石。


如今,GE医疗在全球销售的CT机,三台中有两台产自北京工厂;GE医疗全球每两台磁共振设备就有一台产自天津工厂;而超声设备,其全球有40%的产品产自中国。


这是一个国际企业与中国共同成长的奇迹。


1月4日,GE医疗已完成从GE集团的拆分,独立上市。


有意思的是,在GE医疗独立拆分上市之前,国际知名医疗企业已经出现“拆分上市潮”,但GE医疗的这次举动,在顺应历史潮流的同时,其实可以算作在中国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医疗企业“拆分潮”


最近几年,医疗企业不约而同地选择将相应的细分业务独立拆分上市。


比如西门子集团,1999年和2013年就将自己曾经的核心业务——芯片业务和通信业务独立出去,只留医疗业务。随后在2018年将医疗产业集团在法国拆分上市。


再比如强生集团,2022年11月13日宣布剥离保健业务,并以新的身份独立上市;


另一家诺华医药也拉开分拆上市的大幕。2022年三季报中诺华医药宣布,将拆分仿制药业务部门山德士直接上市……


医疗企业热衷拆分上市,有着深层次的原因。


一方面,从企业自身角度来看,精细化管理可以实现“术业有专攻”,有效提升资源的配置。


从70年代开始,越来越进步的人类医疗水平和科技水平,倒逼医疗产业产生了越来越细分的市场架构。


在这样的情况下,单靠大而全的组织形式并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为了应对在各个细分市场的挑战,很多大型医疗企业开始追求将细分经营的业务独立,形成灵活且多样的组织来应对市场发生的新变革。


另一方面,对资本市场来说,拆分上市的公司增多也为资本市场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企业间的良性竞争也促进行业加速发展。


由于中国第一台X光机就来自GE医疗,因此中国媒体普遍对于这家企业的拆分上市抱有很大的兴趣。


中国引进的第一台成套X光设备 
图源:新浪科技


去年2月,GE发布了2021年年报,报告显示,GE集团总营收711亿美元,而在航空、医疗、再生能源、电力四大业务板块中,只有医疗实现了正增长。


从IPO文件能看出,GE医疗上市后将通过创新推动内生增长,专注于精准医疗,从精准诊断到精准治疗再到精准监护,其目标是推进个性化、互联互通和更富同理心的医疗关爱。精准医疗、数字化、以患者为中心的全路径诊疗方案将是其未来发力的重点。


未来,GE医疗计划为大多数医疗诊断发挥枢纽作用;专注设备业务的发展,并开拓利润可观的服务业务;提供医学影像、超声、生命关爱和药物诊断、服务和数字化解决方案。


但其实,GE医疗与中国的关系远远比宣传中的更为广泛。甚至可以说正是由于GE医疗在中国市场的不断发力,才有机会抢到了发展先机,最终使GE医疗也赢得了资本市场的青睐



先机与浪潮


1979年,中国首款购买的国外顶尖的颅脑CT就是来自GE医疗。这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次对外购买高水平的医疗器械,当时犹豫再三的国际企业不在少数,但GE医疗却敏锐地把握到了机会。那时GE医疗的相关负责人不光给中国的采购代表团一个非常优惠的价格,还提出了一系列保障方案。


而且,为了维护设备,也为了拓展中国市场,1979年GE医疗作为GE集团的先头部队,开始探索中国业务,也成为那个时代第一批进入中国的跨国企业。同样,GE医疗的决心和魄力不只是抓住先机进驻市场,还有研发制造的“国产化”。


运作中的GE医疗工厂


早在1990—1991年,GE医疗与当时的航天部和卫生部合资成立了航卫通用电气医疗系统有限公司,这是GE在中国成立的第一家合资公司。随后,在1991年合资公司正式运营之后,GE医疗顺势开启了国产化的进程。


“那时候国内的零部件供应商都不满足GE医疗本身对产品质控的要求,我们不得不想方设法帮助企业优化自己的生产,提高技术能力。”据GE医疗中国首席技术官孙旭光介绍,尽管当时寻找合适的供应商很费劲,但也就从那个时候开始,GE医疗一直将在中国本土生产作为在中国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坚持执行。


随后在1996年,GE医疗在无锡成立了超声和生命关爱产品生产基地,开启了包括心脏、全身、妇产超声在内的全线超声系列国产自研、自产之路。


到了2014年天津磁共振生产基地建成投产时,GE医疗完成了涵盖北京、天津、无锡、上海四大全球生产基地的布局,也是当时首个在中国建立既能做磁共振磁体又能做磁共振系统的医疗器械厂商。


自此,GE医疗中国的自主研发和国产之路越走越快,不断向市场推出高水平的优质医疗产品。


自2019年率先提出“全面国产”的战略,GE医疗目前在华生产基地的规模、体量、研发规模、渠道渗透、人才培养等各方面都是本土化程度最高的一家,逐渐成为中国高端医疗设备行业不可多得的外资本土化案例。



范式与实践


在GE医疗历时30余年的国产化实践之中,GE医疗发现跟中国本地行业深度融合,居然给自己带来了更多的价值。


因为深度融合,反而比较容易让企业提升自身的实力和技术水平,能帮助GE医疗在中国研发乃至生产更具技术实力的产品,进而占领更高水平的市场,这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也正因此,尝到甜头的GE医疗想方设法让生产国产化进化到科研、生产落地中国一条龙,用创新带动产业,帮助中国成长中的“专精特新”企业,最终带动整个产业链的整体技术提升。


GE医疗工作人员正在进行生产调试工作


其中最关键的,就是GE医疗还将生产线的国产化作为与行业融合的重中之重来落实。


一个经典的案例是:是GE医疗的“测试隧道”(Test Tunnel)产品国产化。


作为全球第一条由GE医疗中国自主研发的、可以实现机器人无人化操作的产线,相较于500位检验员规模的手术机工厂,Test Tunnel只需要15人,即可以实现年产量2000多套产品,是一个非常高效的生产系统。


在全面国产化之后,受到中国供应链的成本优势加持,GE医疗仅2017年到2019年期间就出口了三套Test Tunnel,成功带动更多海外企业提升生产效率。


当然,仅依靠中国供应链的成本优势还不够,GE医疗与供应链合作伙伴不仅仅是商务合作关系,更是互相成就、共同成长的关系。


比如一家位于辽宁的铸造材料生产企业,因在铝合金铸造方面的高性能技术获取了GE医疗的认可,进而开启了合作,但该企业早期生产技术能力有限,无法达到GE医疗的大批量订单需求的标准。


为此,GE医疗派驻工程师到该企业所在地,帮助他们完善生产工艺、改进生产流程,最终在帮助该公司顺利完成订单交付的同时,还向他们输出了精益管理理念,助推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如今,20多年过去了,这家企业已从最初与GE医疗合作时的六七名车间工人以及5亩厂房,成长为拥有超520名车间工人以及150亩生产厂区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此外,这家企业的合作伙伴已不只有GE医疗,还包含其他跨国大型医疗设备企业,走上了世界的舞台。面对现在的成绩,企业负责人表示,正是因为业内都知道GE医疗对供应商选择的高标准以及在合作期内的倾力培养,让他们成为了多个行业头部企业竞相追逐的合作对象。


这种例子,在GE医疗中国很长一段的供应链管理过程中比比皆是。也正是因为对于供应链的重视和投入,GE医疗现在已经形成了自身国产供应链的发展优势。


现在,GE医疗北京工厂的2000多个元器件由600多个本土供应商提供。无锡工厂已培育超300家本土供应商,均分布在以无锡工厂为圆心的200公里范围内,并由此构建了3小时快速响应的供货模式。


无锡的超声主机已实现100%本土研发、100%本土采购和100%本土生产;麻醉机达到了70%的国产化程度。而GE医疗国内产品零部件国产化率已达到85%以上,其中64排CT国产化率为100%,16排CT国产化率为85%,手术机国产化率为95%以上……


如今,GE医疗无锡研发中心和工厂已发展为GE医疗在全球最大的超声系统研发和生产中心,实现100%本土化采购生产。


也正是因为强大的国产供应链能力,GE医疗才能在2020年武汉雷神山、火神山建设现场急需设备的背景下,用三天两夜就赶制出相应的设备送往现场,保证了国家重点工程的按期进展。


GE医疗北京工厂为雷神山加急生产“深度天眼”CT



结论


国际管理学知名专家彼得·圣吉说过,企业真的要做好,“就需要考虑自身所在的环境、考虑到我是谁、我在哪里。这是所有企业都面临的共性问题”。


GE医疗在中国的成功,固然有这家企业一直以来对科研投入坚持的因素,扎根中国并想方设法扶持中国供应链企业崛起,其实才是GE医疗在中国成功的关键。


毕竟,推动供应链企业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过程,就是带动整个中国相关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而带动产业链升级的国际企业,必然也在其中享受到融合发展的巨大红利。


因此,“全球化企业携手国内生态伙伴,共同走出的中国特色创新之路”,这个GE医疗在中国发展创新范式,其实对所有国际企业进军中国市场都有着参考价值。


实际上,这个范式的核心就是想办法实现与相关行业的发展融合,最终利用长期发展规划去创造价值。


这不光对国际企业,对中国企业来说也是有意义的。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高西庆:新范式下的ESG投资亚朵登陆纳斯达克;又一家跨境电商上市;「关东煮一哥」冲击上市;吉利旗下皮卡品牌雷达或将IPO丨IPO留言板NeurIPS 2022 | 生成式语义分割新范式GMMSeg,可同时处理闭集和开集识别年终盘点:这一年,科技创新事业取得全面发展特别策划|生态品牌新范式: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不可操作炒作“新冠生意”的医疗企业,终于有人开始反击它们了!医疗企业LP,怎么选GP?MPV专业户上汽大通,如何引领MPV未来趋势?佛罗伦萨:夜咖啡,2分钱导游,圣母百花殿2022数字医疗技术及应用创新大赛:与医疗深度对话,驱动数字医疗技术创新转化即时零售增长新范式,美团闪购“2022品牌商金牌案例榜”揭晓出海“圳”当时 硬核科技走向世界的新范式毛泽东在延安整风期间说了什么都想争高端引领,卡萨帝:从高端引领到行业引领疫情下,整理收纳订单为何能增长200%? | 品牌新事看独角兽十年沉浮,共创产业新范式丨创业邦年会倒计时1天CVPR 2022 | LAS-AT:一种基于可学习攻击策略的对抗训练新范式东方汇理资产管理大中华区主席钟小锋:继续深耕中国市场,更好地服务投资者NeurIPS 2022 Spotlight|生成式语义分割新范式GMMSeg,可同时处理闭集和开集识别后面地摊经济新玩法:年轻人和他的后备箱集市 | 品牌新事在东南亚,中国企业是如何突破日韩包围的?| 品牌新事帝瓦雷CEO Lebouchard 表示将持续深耕中国音响市场丨36氪专访深耕中国市场40年,百事如何以“匠心精神”践行本土化策略?adMare 正在启动一个国家 Tx 加速器,以支持加拿大最有前途和创新的早期医疗企业“在中国,为中国” 日产汽车以创新产品和技术,持续深耕中国市场CVPR 2022 Oral | LAS-AT: 一种基于可学习攻击策略的对抗训练新范式深耕中国 “长期投入”带捷豹路虎进入新增长阶段AI for Science的上半场:人工智能如何重新定义科学研究新范式?恍然已经是东京人了VideoMAE:简单高效的视频自监督预训练新范式|NeurIPS 2022AI新范式下的创新机会探索 | 活动报名这3亿人催生的4000亿经济,新国货品牌这样深耕 | 品牌新事超5亿人使用的酷狗蝰蛇音效,如何引领听感升级?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