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袁隆平担心的事,正在吉林发生
上海疫情一次又一次,牵动全国人民的心。
小视最近看到一位不会转账的老人,因为怕用现金会添麻烦(增加传染几率)。
老人写了信,字里行间反复道歉,谨慎小心到让人分分钟想哭:
「一定请不用找零……又给您增加麻烦了,非常非常不好意思……我感到惭愧。」
图源:微博@查微微···
谁能想到,在物资如此丰腴的今天,缺粮、少粮会是什么样的感觉,又会如何让不会转账的老人们陷入崩溃。
正因如此,小视也看到了太多人,在力所能及地为别人提供食物与帮助——
有大姨给楼上没有炊具的租户免费做饭,有小伙给楼下独臂独居的爷叔免费送饭;
图源:澎湃新闻
有人拿出家里的500、600枚鸡蛋,一次性全部白送给了楼里的独居者;
更有人慷慨与邻里互助,在楼下大厅用12罐可乐,换出了一个小超市……
图源:微博@头条新闻
暖心之外,人们不可避免地对饥饿、物资短缺,开始心有余悸。
所以当北京朝阳疫情趋紧,小视身边的朋友第一步就是各种疯狂囤货、囤粮。
疫情时代封闭在家,如果遇上粮食短缺真的很可怕。
而目前,关乎中国粮食安全的「中国粮仓」东北三省,正面临着疫情封闭下春耕的重大考验。
吉林疫情春耕 压力到底有多大?
4月底、5月初,恰好是东北的春耕时节。
种地由谁来种?是人。
但人在哪?全被封在了城里。
原来为了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当地人多数都把孩子送到了县城念书。
年一过完,他们陪着孩子上学,住在城里陪读。但疫情一来,被封在城里的家中足不出户,更别提能回村种地了。
居家隔离到五月,但农时不等人。家里地多的人,更是急得直上火。
图源:快手@A春天A楊屯小米
偏偏还有不少中高风险区还在农村,农户回不去,本来疫情招人也麻烦,现在帮工更来不了了。
于是不少农民在网上求助:
「秸秆在地里,疫情加下雪,加上禁烧秸秆。能不能保证及时下种,还是个未知数。希望有关部门领导,能帮帮我们解决难题……」
图源:抖音@主播说三农
要知道,东三省的粮食产量占到了全国的1/5。一旦误了春耕,后续肯定会影响到百姓的吃饭问题。
所以政府开始想办法,让那些回乡种地的人填资料,给他们「开绿灯」,发回乡通行证。
心焦的农户们通行证是拿到了,但回乡时才发现,村里的大路障早都设在路上了。
往年4月份,是农资配送的关键时刻。
如今农户却面临着各种物资短缺,即便是在网上买到了,村里的路障一设,也根本送不进来。
偏偏年前化肥涨了一波价,好多农户都想等年后降价了再买。现在化肥商家也在家里隔离,谁也出不去,调货也很困难。
不光是化肥,还有种子。种地没有种子,再会做饭的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
所以一天不能播种,农户们悬着的心一天也落不下来。
图源:快手@王姐讲致富
互联网式干农活有多离谱
原本,东北的春耕时间紧迫、刻不容缓。
全社会都该关注,保障农户和帮工回村、物资顺利到田,让春播能够顺利开展。
但让小视没想到的是,农民们恳切的求助,却迎来了很多互联网懂王的所谓「辟谣」——
「4月20日插秧、5月种小麦,有什么着急的?」
种粮食,真的就只有播种这么简单?
实际上,种地要经历大大小小各种问题,有太多耗时的步骤了——
如果在旱田播种,首先要处理秸秆问题。被雪泡湿的秸秆80%都在地里,秸秆的清运就是个大难题,然后还要整地。
路障设在那里,农机进不来,化肥一买就是论吨称,如果去生搬也不现实。
在央视新闻中,白岩松直接用了「可怕」两字来形容目前吉林春耕的严峻程度:
「吉林市种子到户率目前有88%,但化肥到户率只有60%,这和往年相比简直是个可怕的数字。」
图源:CCTV13《新闻1+1》
如果是种水稻,那还要涉及到插秧的育苗、备土、弄大棚的时间。
种地,绝对是一个环环相扣的大工程。
农资、生产、运输,整地、播种、相关服务……哪一环都不能出问题,哪一环都要耗费时间。
吉林现在就是要在疫情当前的情况下,跑赢时间,不耽误春耕的一分一秒。
图源:CCTV13《新闻周刊》
互联网种地人,信口开河的本事真的一绝。他们又说:
「既然缺物资,像城市里一样统一配送物资不就得了?」
夏虫不可语于冰。
不一样的种子,需要不同的农药化肥来配合。
分类配送,根本不现实。统一配送,又会直接影响到生产。
让自己家辛辛苦苦种的地,生产力因此受损,直线下降?相信没有一位农户能同意。
接着,又有更多键盘侠跳出来「辟谣」说:
中国粮食安全不需要担心,没有问题,现在都是机械化运行。
图源:b站 央视农业
结果直接被央视农业怒怼:
「机械化不假,但机器和机器不一样。
只有北大荒、新疆棉田,才能用美国那种平原式机器。
目前因为地形限制,很多耕地都是小块的,必须要农户自己的机械生产。」
图源:图源:b站 央视农业
小视想说,情况紧急就是紧急,没有什么不能承认的。
反而是某些人反反复复质疑、进行所谓的「辟谣」,无异于要破坏春耕生产,要陷更多的人于粮食危机。
中国农业发展至今 有多不易
中国农业是很强。中国农业能够养活14亿人,同样不假。
因为作为农业强国,中国粮在世界上都堪称「奇迹」。
连联合国都说,中国解决了占世界1/4人口的粮食问题,从一个受援国成长为捐助国,是一个奇迹,是对人类的特殊贡献。
图源:豆瓣 电影《袁隆平》
然而我们能做到粮食的自给自足,背后又有多少人,付出了多少辛苦?
这背后是我们先辈曾经付出的血淋淋的代价。
曾经三年粮食危机,让人们意识到什么叫「饥饿是人类最大的敌人」。
图源:电影《袁隆平》
当年全国性饥荒的时候,人们开始吃树皮、野菜、豆壳、树根。
甚至观音土、麦子苗、棉花种……
图源:电视剧《海棠依旧》
只有真正经历过饥荒的人,才知道粮食的珍贵。
电影《袁隆平》中,年轻的袁爷爷看着因为天灾受到饥荒的人们的处境,深感抱歉。
他说,「说实话,是我这个搞农业的对不住你们。」
图源:电影《袁隆平》
于是才有了袁隆平等院士,下定决心,宁愿背负被骂和误解的压力,不断努力「把论文写在地里」:
「我最大的愿望,是饭碗要牢牢地掌握在我们中国人自己手上!」
于是才有了国家每年都将中央1号文件,永远都关注在三农问题上。
于是才有了中国粮食的奇迹,我们用占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近20%的人口。
随着粮食的丰盈,我们等来的却是一代又一代人,对饥饿的轻视,对浪费的习以为常。
虽然见面嘴上打招呼的还是那句熟悉的「吃了吗?」但日常生活里,我们浪费的粮食又有多少?
1000亿斤!这相当于1亿多人一年的口粮!
太多人因此盲目自大,以为有中国粮食「奇迹」,就永远再不会饿肚子。
但不要忘了,除了小麦水稻外,大豆等关系着大家粮油蛋奶关键的作物,目前仍然靠进口。
要知道在部队里,新兵浪费粮食,军官是要带头吃新兵的剩饭,更是会受到全员吃泔水的惩罚。
「一粒粮食能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
图源:央视新闻《面对面》
小视无法忘记袁爷爷的那个梦——
「实验田里超级杂交水稻的穗子比扫把还长,子粒像花生那么大。
我非常高兴,就和我的助手在稻穗下乘凉。」
我们是该为中国农业感到骄傲,感谢那些为中国农业付出的人。
是他们守护了14亿人的饭碗,让我们不再挨饿。
目前,小视也看到了最新消息:4月28日0时起,长春将逐步解除全市社会管控。
越来越多的农户回归到了土地边上,东北的春耕正在有序开展。
我们还应该持续关注直到春耕顺利完成,更要时刻铭记历史教训。
点个「在看」,拒绝浪费粮食,居安思危!
不要让袁隆平爷爷的努力付之东流。
图源:电影《袁隆平》
参考资料:
b站 @央视农业 《有饱给我发视频,说他们在辟谣。我一看,不太对劲吧!》
CCTV13《新闻1+1》共同关注:疫情下的春耕,吉林怎么耕?
29 / Apr / 2022
监制:视觉志
编辑:Haruka
微博:视觉志
点击阅读原文可以来微博找小视玩呀~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