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奸商们浑水摸鱼,唯恐天下不乱
1
当我们抗疫进入第3个年头,几乎所有大城市,开始设置核酸采样点,常态化、大规模核酸检测时,百业暂停。
核酸检测产业,已经超越了2021年的疫苗产业,成为了各行各行的标杆。
别人都在隐忍收缩,保住现金流;
只有核酸检测产业,在逆流而上。
以2022年集中带量采购、价格和利润已经大幅下滑的采购价格,即每支10混1的管子平均每人份报价8元来计算,
深圳的常住人口超过了1700万,3天(72小时)每人要做至少1次,一个月下来每人要做10次、全市总共1.7亿人次,单月费用超过了13.6亿元。
1年12个月,一个深圳市的核酸检测费用,就会超过163.2亿元。
不说二线及以下城市,就计算下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座城市,2022一年贡献千亿元的核酸检测成本。
巨大利益之下,有人铤而走险。
寄生在核酸检测产业链上的奸商们,成为最不希望疫情结束的既得利益群体。
当我们以科学的态度,来评判任何专业领域的检测技术标准时,有4个金指标,缺一不可:
一、真阴性,不能检测为:假阳性;
二、真阳性,不能漏检为:假阴性;
三、不能遗漏检测样本,使得检测过少;
四、不得过度检测样本,将毫无意义的样本混进来。
然而,最近密集披露出来的核酸检测涉刑案件,一个不漏地,将所有可能的坏事,全部命中。
2
5月27日,「平安北京」发布一则通告称:
北京金准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在核酸检测过程中涉嫌违法犯罪的行为,北京警方已对该公司立案侦查。
这家公司,所犯何事呢?
自今年4月25日以来,为牟取非法经济利益,违规将多区采集的“5混1”、“10混1”核酸样本,采用多管混检的方式进行检测,人为稀释样本,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
5混1、10混1的检验方式,本来是科学的多管混检的方式,他们为什么还要继续稀释样本呢?
这里面的门道可深了。
首先,我们都知道,阳性人群在整个城市里的比例是很低的,不说多了,把500万人份的,以10人一管的方式混合,那也要检测50万管。
这工作量确实很大。
工作量大,就要配备更多的检测人员,每个人就对应一份薪资的开支。
既然本来就只有少数的潜在阳性案例,那把10人一管,混成20人一管,甚至100人一管,需要检测的员工数、劳动量,不就大幅度下降了吗?
如果真的有一根管子显示阳性了,原来只需要拉10个人出来重新复检即可,现在需要把20个人、100个人拉出来复检。
折腾的是无辜参与稀释混剪的人。
节省开支、折腾老百姓,只是奸商们图谋之一,但是更深的图谋却是:
放任真阳性案例蔓延。
我们都知道,核酸检测的阴性、阳性之间的区别,并不是泾渭分明的,而是一种连续变化的CT值。
当CT值高于某个标准,那就是阴性;
当CT值低于某个标准,那就是阳性。
如果把混检的样本进一步稀释,其中有1个人是真实的阳性,病毒被过分稀释后,CT值定为35,依然检测不出来,那就会被判定为阴性。
真阳性,被判定为假阴性,会有什么后果呢?
真阳性的人,自己认为是阴性,各种核酸检测的健康码也会显示为阴性。
他就能以阴性绿码,畅行无阻。
这样的后果就是,很多人在无意识之中,被感染,后续被检测为阳性。
毕竟,全市、全国的核酸检测公司多的是。
只要一人被检测出真阳性,全区、全市,几十万人、上百万,甚至逾千万人被迫提高检测的频率,为全行业带来几十亿元的市场规模蛋糕。
他们能不刀口舔血、铤而走险吗?
在这桩案件中,有一个细节值得高度关注。
曾经在河南省许昌市,另一家核酸检测公司:金域医学,员工被警方批捕,事后定性为员工个人行为。
但是,这次的北京金准医学,被警方逮捕的却是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王学刚,而不是单个涉事员工。
上海人民为了防控疫情的大局,已经付出了长达2个月时间的居家的代价。他们既要测试抗原,又要接受核酸检测。
黄浦区的一个小区,在一天之内测出13个新冠核酸阳性案例,在居民表示匪夷所思之后,申诉不通过,依然接受转运到方舱隔离,然而,在未经过任何治疗、时间间隔也很短的情况下,他们的复检结果,无一例外全部为“阴性”。
在经历惊魂32小时后,警觉的居民们,首先发出了对检测机构:中科润达的强烈质疑。
然而,他们发现得还是太晚了。
因为,在此之前,中科润达核酸检测公司,已经在全上海,布局了超过300个常态化核酸检测站,采样点分布在虹口区、黄浦区、浦东新区、宝山区。
那之前的假阳性案例,又有多少本来就是真阴性呢?
只要人为编造1个假阳性案例,就能搅动一座城市,牵动数百万、上千万人焦虑的心脏,就能凭空变戏法,营造出市场规模几十亿、上百亿资金规模的分钱游戏。
这些奸商们,想想就激动,晚上都能睡不着觉了。
在这种恶劣的手法面前,我突然觉得,过度检测,也不是什么坏事了。
比如,在荒无人烟的高原隔壁,骑行百里,去为一个牧民检测核酸。
过度检测,出动的无非是核酸检测公司的人力,医保基金再为为数不多的被检测人,支出点钱而已。
在放任阳性蔓延、把真阴性编造成假阳性的案例面前,过度检查现象,仿佛就是活菩萨了。
5
我翻阅了下,各城市对核酸检测奸商公司的处罚,手段不一、严厉程度不一。
安徽省合肥,只是暂停了涉案公司的合作业务;
河南省许昌,只是对涉案的个别员工立案侦查;
上海市,对中科润达的假阳性案例调查还没有公告;
只有天子脚下,千钧雷霆,对公司背后的实际控制人刑事拘留,并且对主管要员进行审查、调查。
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在过去的2年半时间里,为数不少的人,因为故意不戴口罩、隐瞒行程、错漏核酸检测,甚至「恶意返乡」,而被行政拘留,甚至被按照妨害传染病防治罪而入刑。
那么,核酸检测产业链上的奸商们,动动手指,影响的则是数十万人,甚至上千万人,对一座城市、全国的防疫形势,牵一发而动全身。
其恶劣行为,比单个人所能造成的危害,要大上无数倍。
那除了暂停合作业务资格,没收违法所得之外,是不是也应该按照妨害传染病防治罪,而判决刑期呢?
我研究了下,刑法第三百三十条规定了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量刑范围,即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有四种情形之一,引起甲类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最高才7年刑期?
好像不太够。
你觉得呢?
写在最后:
从基层农村出发,在清华大学完成研究生教育后,明哥走过12年深入商业风云、直面资本运作、驾驭浮沉股海的历程。
房价变迁、P2P网贷、瑞幸咖啡造假、长租公寓爆雷、中国银行「原油宝」、蚂蚁集团IPO、恒大爆雷……地产巨头刀尖起舞、互联网寡头纵横捭阖、资本人物掀起权谋大戏,在明哥笔下,纤毫毕现,无所遁形。
埋头赶路的上班族、披荆斩棘的创业者、商海沉浮的企业主,还是股海中杀伐决断的股民,云集而来,抱团前行。
作为领路人,我们为2240+个读者解答了人生命题,重塑了底层逻辑,在职场、资本市场、房市中助力弯道超车,改变了一批年轻家庭的财富轨迹。
明哥邀请你加入私密知识圈子:知识星球。 7大篇章:商业真相、投资入门、稳健投资、房价解析、下一代成长、人生规划、思维重构,共1000+精华文章等你垂阅,随时和明哥一对一问答。 长按上面的绿色图片,识别图中的二维码,付费加入。老用户续费自动8折。 下载知识星球App,用微信登录,使用更顺滑。
辛辣、深度的文字,见证波云诡谲的时代。
没关注?请点击,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