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常说这4句话,是在向你“求助”,你能听见几句?
点击上方蓝字👆“萨提亚实用心理学”关注我,加★星标★
微博上有这样一个热门话题:抑郁的孩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多?
根据《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中公布的数据显示:
18岁以下的抑郁症患者占总人数的30%,青少年抑郁症患病率已经达到了15%-20%。
一位心理科专家针对这个问题说:
现在的青少年的抑郁并不是简单的“不开心、不想上学”这么简单,多半的原因是亲子关系所致。
父母给孩子压力太大;对孩子的关心太少;太过忽略孩子的感受。
这些行为日积月累,是让孩子抑郁的根源。
其实,孩子的问题并不是一天爆发,早在他们的语言中就在不断“提醒”父母重视。
尤其是这四句话,其实是孩子在向父母“求助”,很多父母却没读懂。
前段时间去朋友家,看见她女儿闷闷不乐。
问她为什么,她解释:这次考试成绩退步了,被老师批评了。
经过一阵劝慰,她却一点都没有听进去,还说:我感觉我很笨,感觉什么都做不好。
朋友听完,对女儿又是一番数落,说她“什么都不会做,学习还差劲”,惹得女儿躲进了房间。
当时,朋友只是感慨“这孩子太脆弱,一点都说不得。”
想必很多父母在听到孩子说“我什么都做不好”时,第一反应是忽视。
然而,这句话并不是一句简单的情绪表达,潜台词是在说“我很无助”。
心理学上有一种说法叫“习得性无助”:
孩子接连不断地受到挫折,而自己无论做什么都没法改变,便会感到自己对于一切都是那么无能为力,最终丧失信心,陷入一种无助的心理状态。
如果父母经常这样说:
哎呀,你怎么这么笨? 这都做不好,你还能做什么? …
孩子听得多了,他就会开始怀疑“我是不是不行?我究竟该怎么办?”
随之而来的是孩子心中对自己的负面评价,“我不行,我什么都做不好,我什么都不如别人”的负面心态,人也会越来越悲观。
其实,让孩子尝试胜利和成功的滋味才能让孩子丢掉“我不行”的包袱。
知乎上有一位网友说:初一的时候学习很差,经常考试倒数。当时我觉得自己很笨,什么都学不好。
爸爸发现后,让他扔掉辅导书,并这样说:
“这些题目都太难了,你不会做会更加难受,也不会坚持做很久的。”
后来,父亲每天陪着他做教科书上的题目,还故意挑一些简单的来和他打赌:如果限定时间内全做对,就给他买个要了很久的一个飞机航模。
第一次,他错了两道题,爸爸为了让他开心点,还是给他买了航模。
就这样,每次父亲都会选很简单的题目给他做。
那时,他问父亲为什么不给他出难题,爸爸说:由易而难,一定会越来越好。
后来,他在学习上兴趣越来越浓。
他很感谢父亲,这样说:
自己没自信的时候,做一点自己轻易能够做到的事情,就能提升自己的自信心。
当我们发现孩子有自卑情结时,就要给他成就感,让他们知道自己有能力,有价值,他不比别人差。
生活中有一部分孩子会经常说这样的语言:
“算了,反正我说什么你也不会听。” “反正做什么都是我的错。” “反正是你说了算,何必来问我。” …
孩子总是会把“反正”挂在嘴边。
其实,这两个词表面代表着“期待落空时的反抗形式”,背后却代表着“恐惧和害怕被拒绝的执拗”。
有一次,儿子和他爸爸约好第二天去游乐园。
结果第二天爸爸爽约了,儿子为此闷闷不乐了一周。
那一周无论爸爸和他说什么,他都不理睬。
后来,爸爸每次想要陪他的时候,他都会说“算了,反正你说的话我不相信”。
这句话,用另一种解释可以是“你说的话我还能相信吗”。
孩子只有在经历过被拒绝、被不信任以及被另行安排后,才会处处显得小心翼翼。
从心理学上来说,这就是因“需求被忽视”而出现的一种逆反心理。
最容易给孩子呈现两种状态:
一方面因为妥协而没有主见,没有自我决策能力,过得压抑而自卑;
另一方面你越不让我做的事,我偏要做,形成破罐破摔的局面。
父母应该读懂孩子“反正”背后的潜台词:
“反正你不会”的潜台词就是“我期待你会”;
“算了,反正我又不能做主”其实是想说“我希望自己做主”。
孩子希望父母能够看见、尊重自己,而不是遇事就被安排。
一位教育学者曾说:
“在一定范围内允许尝试、失败和做得更好的自由,这是孩子学会自己做事的不二法门。完美主义不仅是美善之敌,也是成长之敌。”
孩子都是在不断地试错中成长、在不断地尝试中提升,父母要学会的是给机会,而不是武断专横地阻止。
看见孩子表达“反正”后的真实需求,并做出合理的改变,这样才能从内心缓解孩子的恐惧与压抑。
看过这样一个视频。
妈妈推门而入,看见儿子正躺着玩手机,就唠叨:
“又在这儿玩手机,不知道把房间收拾一下,衣服丢得到处都是。”
说了半天,儿子并没有理他,她有点生气:
“喊你收拾呢,我又不是保姆,整天给你做这做那的。”
孩子一听也急了,“那你别做别看了呀,我爱怎么样就怎么样,不关你的事。”
从男孩的这句“不关你的事”的背后,我更多地窥探到了“你已经越界,别再管我了”的意味。
在孩子的成长期,会有一个心理特征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
但是很多父母偏偏爱对孩子的事指手画脚,总是对孩子管这管那的,整天唠叨没完。
这些,到了孩子眼里就成了束缚。
孩子说“不关你的事”,其实并不是故意顶撞父母,而是保护自我边界的表现。
有心理学者提出,孩子有2次的“分离──个体化”历程。
第一次:出生后到2岁的幼儿时期,孩子从与母亲共生体逐渐转变为与母亲分离,孩子会产生“自我”的概念。
第二次:在青少年期间,孩子在与外在环境、他人互动中,开始想要拥有自我的信念和价值观,进而发展出心理的自主能力,成为独立的个体。
很多父母并没有给孩子这样的机会,却总是试图去控制并改变孩子的思想和行为。
恰恰是这种束缚,给了孩子太多窒息感。
所以,当孩子说“不关你的事”时,父母应该反思一个问题:
我是不是不够尊重他,是不是把他逼得太紧了。
父母与孩子之间要保持“界限”:一种是行为界限;一种是心理界限。
父母不要什么事都去阻拦孩子,只要不破坏原则,就当个旁观者,这是行为界限。
允许孩子有权利保留自己的秘密,她可以选择告诉父母,也可以选择隐藏。
当孩子能够明确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及意愿时,父母也需要做到“不越界”。
尊重孩子的人格;尊重他的隐私;让他决定一些事情。
家长只有看到这一点,才不会被一时的愤怒冲昏头脑,盲目地责备孩子。
一个老师讲过一个学生的案例。
班上有个孩子平时少言寡语,在班里没什么好朋友,成绩也一塌糊涂。
有一次,他找来孩子家长,想交流一下,没想到妈妈总当着整个办公室老师的面批评他孩子。
当时孩子就低着头说:“都是我的错,我不该这样”,然后默默听着,不吵不闹。
后来才发现,原因在他的父母身上。
父母经常吵架,有时候两人因为吵架心情不好,就朝他撒气,没来由地打他骂他。
他的妈妈每一次吵架,都会说:都怪你,要不是你,我早就走了。
美国知名心理医师贝弗莉·恩格尔在研究儿童和成人创伤领域中发现:
孩子在潜意识中希望一切都能在掌控中,一旦孩子受到伤害且无力自保的时候,屈辱感和羞耻感便会产生。
他们的第一反应是通过“认错,来减少自我的伤害”。
本质上,习惯说“都是我的错”的孩子多半都是“讨好型人格”。
因为孩子的思维方式一旦成为习惯,会把周围一切不好的事都归结为“我的错”,这里面带着讨好和谨慎,就是想通过“揽错”来博取别人的喜欢。
微博上一位网友谈到“讨好型人格有多缺爱”时,这样说:
我已经习惯了认错。
从小到大,听得最多的话就是“都是你的错”。
她说:好像妈妈从小就对她有怨言。
爸爸不回家,怪她不会讨好;
考试没考好,怪她贪玩;
爸爸妈妈吵架,也要怪她为什么不帮忙。
于是,每次只要家庭有争吵,她就会当和事佬“你们不要吵,我以后会听话的,都是我的错”,然后自己去把家务都做了,看到妈妈笑了,她才松一口气。
经常被指责的孩子最容易在冲突面前说“都是我的错”。
因为,这些孩子对于温情和赞赏有极度需求,想用这样的方式换来别人的赞赏和认可。
因此,慢慢会因为获得别人的目光而去牺牲自我而成全别人。
心理学家认为:在成长过程中,孩子最重要的就是获得价值感和满足感的需求,这样可以避免去“讨好”。
父母要谨记:
千万别逼孩子认错,要“多肯定、少指责”,在父母情绪上头的时候,分清事情的对与错,千万不能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的意见。
摒弃打击和否定,如此,孩子才不会太过在意他人评价,更不会寻思着如何讨别人喜欢。
05
青春期孩子的痛苦来自同学和老师的种种言行,但最终父母才是孩子的“陪伴者”和“治愈者”:
孩子被负能量包裹时,父母的肯定是孩子获得价值感的动力;
当孩子困在执拗的反抗中,父母就要学会“放权”给孩子,给他期待;
孩子在父母的言行中不断反抗时,父母就要学会尊重他,为孩子提供关爱;
千万不要盲目指责孩子,否则缺爱的他一生都在寻找。
我们要在孩子成年之前,与他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他才不会有那么多的问题。
孩子一出生就是心系太阳的,父母永远都要用目光去注视他,让他一生活得精彩。
-END-
本文首发平台:萨提亚育儿(ID:satiryuer),传播萨提亚、NLP、催眠、家排、NLP教练技术、亲密关系等实用心理学,与大师相遇,让心理学快速改变你的人生,转载仅限微信公众平台,请联系授权。
我们的视频号每天都有导师分享一个心理学内容视频!
欢迎大家收看和关注,也请点在看和转发支持!
记得关注视频号,欢迎关注和点赞留言参与讨论!
关注萨姐,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你的每一个“赞”和“在看”,我都欢喜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