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最新解读来了!

最新解读来了!

财经

中国基金报记者 刘明 见习记者 马嘉昕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该如何解读报告的深意和政策方向,中国基金报记者采访了银行、券商、私募等多家机构。

受访机构普遍表示,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5%的GDP增长目标,符合政策资源的可承受力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为推动高质量转型预留了弹性空间。而提高财政赤字预算,表明在经济复苏背景下,财政继续加力提效,可以为确保今年的经济复苏保驾护航,增强经济稳定性。

受访人员和机构分别是: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红塔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郭磊,增量研究院院长、经济学家张奥平,恒立基金总经理潘焕焕,深圳道谊投资董事长、投资总监卢柏良以及联海资产

5%左右增长目标兼顾必要性和可行性


中国基金报:你如何看待今年将经济增长目标设定为5%左右?

温彬:在去年3.0%的基础上,今年设定5.0%左右的增长目标,主要兼顾了必要性和可行性。

从必要性的角度来看,今年需要“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特别是要解决近1200万新增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为民生改善和风险防范创造良好环境,都需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水平。

从可行性角度看,经历疫情三年冲击之后,外部环境恶化、人口增速下滑、市场积累消耗较大,我国潜在经济增速有所放缓,5.0%左右的增长水平与潜在增速大致匹配。

此外,5.0%的增速目标属于“对今年政府工作的建议”,从政府换届和工作交接的情况考虑,设置更为稳健的目标可以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今年实现这一目标可能性较大。

李奇霖:今年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体现出“质在量先”的发展思路。

“2022年全年经济增长3%,基数不高,完成5%压力并不大,5%的增长目标是偏稳妥的。”

今年之所以将经济增长的目标定为5%左右,可能是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考量:

一是出口压力,我国外贸从2020年、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对经济增长的支撑在2023年将大概率转为拖累。二是要为高质量发展留有空间,不走房地产驱动的老路,目标如果设定的过于高,怕应对出口下行压力而不得不把宏观杠杆率拉高。

按5%的目标增速,意味着今年经济发展质在量先,“房住不炒”、遏制地方隐性债务新增,避免为短期增长目标积累中长期风险,财政积极和货币过于宽松的预期均需修正。

郭磊:政府工作报告关于GDP的目标是“5%左右”,而我们前期预期是“5%以上”。

我们理解政策表述主要考量是为外部环境不确定性预留空间,同时希望继续传递高质量发展的信号。从资产定价角度来说,这一目标设定可能会带来一定的预期上的短期影响,即金融市场需要进一步观测后续信号,为有关政策力度、增长斜率的假设寻找一个锚。

不过,GDP目标和当年GDP能够实现的增速还是两个概念。作为同样低基数的两个年份,2021年GDP目标是“6%以上”,但当年实现的实际GDP最终增速是8.4%。2023年的GDP目标是“5%左右”,但目前测算中性情形应该在5.7-6.2%之间。

潘焕焕:2023年提出5%的增长目标,虽然低于部分机构预测,但参考历史经验数据看,较大经济体的GDP总额到了一定规模后,增速都较难维持在5%以上,中国提出5%的增长目标依然具备挑战。在此背景下,今年经济增长目标设定更为审慎,符合现代化进程需要,有助于稳预期强信心。

此外,5%的经济增长目标也体现了为应对化解风险和外部不确定性预留了空间,当前经济发展仍面临着复杂的外部环境、外贸出口下滑、民间投资信心不足、历史风险化解等等诸多问题,因此设定这个适度审慎的5%的发展目标,应该是体现了发展和防风险的平衡,或者说,5%的目标是反映了发展的数量和质量的平衡。

卢柏良:定在5%左右的增长水平,更符合政策资源的可承受力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毕竟,过去几年受疫情等复杂困难环境的影响,不仅企业和家庭的资产负债表需要修复,政府部门也过多地消耗了政策资源,因而也需要时间进行一些积蓄和补充。

研发强度和对青年的关怀印象深刻


中国基金报: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哪些您印象深刻的,为什么?

卢柏良: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几个数据感到很亮眼。首先,中国的研发强度已经从2.1%上升到了2.5%;科技创新的贡献率超过了60%;专精特企业达到了7万多家。

一个基本的共识是我们的经济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阶段,创新驱动、科技进步是必然的选择。而这些都必须以高强度的研发投入为前提和保障。2.5%的研发投入强度意味着去年我们的研发资金总额超过了3万亿。这个数字可能是GDP位居我们之后的10个国家的投入之和。

潘焕焕: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与党的二十大及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一脉相承,对于今年的经济目标设定、政策发力、重点工作布局等方面的表述整体符合市场预期。

其中,感受比较深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国内生产总值发展目标设定为5%左右,相对与市场预期,较为审慎和稳健,体现了发展和防风险的平衡;

第二是把扩大消费放在更突出的位置,面对当前我国投资已经达到瓶颈、出口承压的境况,拉动消费就成为经济发展的最重要抓手;

第三是产业政策平衡了发展和安全,强调了科技安全、产业链安全、资源安全、粮食安全、国防安全等,为应对变局中的国际环境,全方位多角度提升我国发展和稳定的安全保障能力;

第四是报告中多处强调了对青年人的关怀,比如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等;

第五是高水平推动的对外开放,努力提振外企信心,强调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积极推动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等高标准经贸协议,主动对照相关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继续发挥进出口对经济的支撑作用,做好外资企业服务工作,推动外资标志性项目落地建设。

上述提法中,要求对照国际规则和标准,扩大制度型开放,意味着国内相应的制度将进一步跟国际接轨,同时也强调了外资标志性项目的落地,从制度规则和代表性项目两方面来提振外资信心。

第六是突出强调了防范金融风险,把金融风险放首位、其次才是房地产风险和地方债务风险。

财政刺激力度积极但不过度发力

为经济复苏保驾护航


中国基金报:你对财政政策加力增效,拟按3%赤字率和地方专项债怎么看?

李奇霖:虽然今年设定3%的赤字率目标较2022年高出了0.2个百分点,但考虑到2022年预算外资金填补了财政缺口,该年一般公共预算实际赤字规模是5.69万亿,实际的财政赤字率是4.7%。换句话说,2023年的赤字率目标仍是偏稳健的。

同样,地方债发行目标上,2023年的地方债发行目标为3.8万亿,规模超出2022年的3.65万亿,这份目标同样也是偏稳健的。主要在于,考虑到部分2021年的专项债发行挪到了2022年,并且用了过去限额没有用完的部分,2022年实际的专项债发行在5万亿。因此,2023年所对应的专项债实际发行量不一定比2022年高。

专项债目标偏稳健主要考虑到了债务增长的可持续性,谋求重大项目资金支持的续接和地方债务防风险的平衡。整体来看,2023年的财政状况会好于2022年。

一方面,房地产过快下行的风险将得到遏制,对财政的拖累没那么大了,经济增长也会修复,税收端的情况会好于2022年;另一方面,支出端用于防疫的规模会下降,增值税留抵退税压力也没2022年那么大。

温彬:今年的赤字率拟按3%安排,高于上年的2.8%,主要体现出了财政支出强度上的“加力”。而不超过3.0%,主要是为了保持财政可持续和今后应对风险挑战预留政策空间。

今年的3.8万亿专项债发行目标,一方面体现出了“财政政策加力提效”导向下的“尽力而为”,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了“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导向下的“量力而行”。

专项债虽然不计入赤字,但会受到地方政府债务率(债务余额/地方综合财力)的约束。截至2021年,地方政府债务率已高于100%,已经达到警戒线水平。而且,2022年专项债规模已经突破20万亿元,远高于政府基金预算收入,可持续性也需关注。

潘焕焕:这一点与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完全吻合。

首先,体现了“进”,即“加力”。财政赤字目标从去年的2.8%提高到今年的3.0%,专项债由去年3.65万亿的目标值提高到3.8万亿,发挥财政政策在经济发展中的托底作用,在经济刺激中的传导路径短、起效时间快、具有乘数效应的优势,在经济进一步走弱的现实中加强刺激力度;

其次体现了“稳”,坚持了3%的赤字底线,体现了把财政安全放在一个较为核心的位置,防止通胀预期。赤字率与专项债目标提高并不多,3%的赤字率在在国际上也属于较低的水平,3.8万亿专项债相较去年计划增加了4%左右,因此专项债增长与经济增长是相匹配的,也体现了适度加力,可以看出财政刺激力度积极但不过度发力,不求一时之功,不为后期治理留下包袱和隐患,力求政策协同,增加财政刺激效力。

卢柏良:去年财政赤字率2.8%,今年提升到了3%,去年专项债3.65万亿,今年安排3.8万亿。表明尽管疫情放开、病毒消退后,压制预期和抑制消费等经济活动的约束消除后,市场消费、投资的力量会自然地进行恢复性增长,经济活力将重新恢复,加上去年的低基数,今年基于市场自发力量的增长应该是比较确定的。在此格局下,财政仍然不松懈,而是继续加力,这可以为确保今年的经济复苏保驾护航,增强经济稳定性。

预计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仍有发力空间

以体现“精准”要求


中国基金报:如何看待今年货币政策的实施?

温彬: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虽然,报告对于货币政策的着墨不多,基本上延续了去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表述。我们可以结合“权威部门话开局”发布会上央行的表述来展望今年的政策脉络。

在价格政策方面,央行表示要“坚持以我为主”、“统筹短期和长期”以及“统筹国际与国内”三个原则,保持正利率和向上的收益率曲线,不大水漫灌、不大收大放。由于今年“我国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经济循环将更为顺畅”,进一步降息的必要性降低。

在总量政策方面,易纲行长表示,“用降准的办法来提供长期的流动性,支持实体经济,综合考虑还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由于降准已经变成常态化的流动性调控方式,后续仍可能继续使用,一是可以提供长期流动性,二是降低金融机构的资金成本。

在结构性工具方面,央行指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余额有6.4万亿元人民币,占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规模的15%左右,总体上是适度的比例和水平”。预计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仍有发力空间,以体现“精准”这一要求。

我国消费占国民经济的比重

有进一步增长的空间


中国基金报:你对报告中提出的,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怎么看?

李奇霖:消费是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目前看,消费回升的主要动力主要源自于疫情防控优化后的消费场景修复。

过去几年,我国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而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置条件,当疫情防控优化带来的集中报复式消费释放完毕后,后续消费的增长趋势将与收入和收入预期同步,这意味着2023年消费会比2022年好,但总体看,消费恢复的空间同样是偏稳健的,明显上升的可能性不高。

从消费政策看,抓手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大宗消费,通过税收减免等刺激措施提振新能源汽车、绿色家电等耐用品消费;第二个是利用节假日,搭建消费场景,配合消费券和现金券,以激活旅游、酒店、电影、体育、餐饮、展览、演出等服务消费

张奥平:当今国际形势充满不确定性,全球化逆流、地缘经济割裂所带来的全球产业链调整与重配、和平红利下降,将成为一大长期可能性。

短期来看,2023年外需不足则更需内需发力。长期来看,以内需为主导、内部可循环是大国经济的主要特征,发达国家多是以内需为主导的消费国。

中国作为拥有14多亿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人群的经济体,人均财富提升空间及内需释放潜力巨大,更应以我为主、主动作为,抢占发展先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潘焕焕: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国内的高经济增长目标主要依赖基建、出口和消费。疫情三年后的财政状况很难再继续大幅提高基建规模,而出口能否增长也依赖于海外市场的变化。用排除法来看,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放到优先位置是更合理的布局。

我国消费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还低于发达国家,有进一步增长的空间,这就是优先发展消费的合理性。另一方面,疫情在过去三年,特别是2022年确实是大幅抑制了消费,居民储蓄在2022年也相应地有超大幅度的增长,这就为后续消费的反弹提供了可行性。

当然,这并不是说通过刺激消费来发展经济是很容易实现的。消费增长既需要居民手中有能花的钱,也需要居民对未来职业发展和收入增长有良好的预期。这就是说,优先发展消费其实就是优先改善就业环境。增加有效就业仍将是今年和未来几年的经济发展的重点。

卢柏良:今年全球经济增速可能从去年的3.2%下降至1.7%左右,而放缓最大的地区以西方经济体为主。这些经济体是我们最重要的贸易伙伴,随着它们经济减速甚至衰退,我们今年的出口面临着挑战。因此,提振内需更成为重中之重,摆到更优先的位置是自然而然的选择。包括汽车、家居、旅游、出行、餐饮等都有巨大的挖掘弹性。

房地产政策主要是托底

房住不炒的总基调不会发生变化


中国基金报:你对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发展怎么解读?

温彬:报告指出“房地产市场风险隐患较多”,并称既要“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防止无序扩张,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发展”,也要“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可谓是双管齐下。

今年以来,官方重申了房地产业的支柱产业地位,在各项政策叠加发力之后,房地产市场已有好转。从市场端看,根据统计局数据,1月70个大中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上涨城市数量达到36个,自2021年9月以来首次超过下降城市数。不少一二线城市二手房价格涨幅更为明显,市场活跃度持续提升。

从融资端看,根据央行统计,今年1月,房地产开发贷款新增超过3700亿,同比多增2200亿;境内房地产债券发行400亿,同比增长了23%,房企的资产负债状况已有改善。

展望后期,虽然新房成交尚未明显反弹,但从二手房到一手房、从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的传导效应有望逐渐显现,进而打破“房价下跌-销售走弱”的负反馈,有助于整个市场企稳。

李奇霖:今年针对房地产,提到的仍然是“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防止无序扩张,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发展”,这意味着部分头部房企的资产负债表风险需要控制,以防止风险向金融系统无序蔓延。但同时又提到了“防止无序扩张”,这意味着不会无限救助,要控制好道德风险,不会让房企回到通过预售资金快速回款、快周转拼规模的老路。

换句话说,房地产政策主要就是托底,防风险,房住不炒的总基调不会发生变化。

潘焕焕:报告的主基调是推动房地产平稳发展。供给端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在需求端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在风险防范方面,强调了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防止无序扩张。

对比往年的相关表述,对稳定房地产的态度更加明确。房地产的产业链条长,相关上下游行业众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重要的地位,理解后续仍然会有更为积极的促进房地产供需两端复苏的政策出台,做好保交楼之外,预计销售端、开工端都将有相应支持。

此外,在风险化解上,强调了改善优质和头部企业的资产负债状况,因此,在头部地产企业的整体融资环境会进一步优化。

卢柏良:吃穿住行,住始终是老百姓最重要的生活部分。这些年关于房地产方面的调整,主要去其过度金融化的虚火。应该说,防止过度金融化的调整已经达到了目的,现在回归房地产正常发展的轨道上来,回归到刚性需求主导的轨道上来。今年二手房的需求值得期待,新房需求下半年会更加明朗。

联海资产:房地产和相关的上下游产业(如建筑业,家电,相关服务业)占中国GDP的1/4强。平稳发展的房地产业对实现5%的经济增长目标和改善就业都是非常重要的。 

我国有上亿的流动就业人口,超过2亿的灵活就业人口。相较于高科技行业,房地产对这部分人群就业支持更强。很长一段时间,经济和就业还是需要依赖于房地产业的平稳发展的。

通过举国体制来推动全面的科技攻关


中国基金报:你对今年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发展,有什么看法?

李奇霖:在国际关系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科技创新必须独立自主,必须得集中力量,加快实现核心技术攻关。结合本轮的机构改革强调要“完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统一领导的体制”,今年的产业政策会明显加大“卡脖子”领域的投入力度,实现科技、产业链的自主可控,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制度优势。

同时,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结合 《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中提到的要讲数字经济“纳入到各级干部的考核标准”,数字经济将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点转型方向,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及与数字经济相关的重大项目建设将成为今年未来数字经济发展的主线。

潘焕焕:在科技创新方面,重点突出了完善新型举国体制,这也是与高质量发展是吻合的,新型举国体制是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通过政府力量和市场力量协同发力,是集合国家科技力量、社会资源共同攻克重大科技难题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其特征是充分发挥我国制度优势,并综合运用行政的和市场的各种手段,发挥好政府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的组织作用,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目前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还不高,尤其是基础研究投入只占到研发投入的6%,而发达国家通常是15%到25%。报告体现了加大政府在科技创新中的带头作用,企业发挥主体作用,两方面结合来提升中国科技创新能力,我们认为,国家将通过举国体制,国家组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方式大组织、大力气、大投入来推动全面的科技攻关。

卢柏良:创新驱动、科技创新是中国经济产业升级,结构优化的必由之路。外部发展环境存在恶化的不确定性,我们发展科技只有更多借助自己的力量,除了加大研发投入外,科技创新的社会生态的塑造尤为重要。思想、创意、专利、技术、管理、资本、市场、商业化、产业化…需要一个行之有效的大生态。我们希望今年在产权保护、利益激励、可持续性发展等方面有新的举措出台。

消费、科技制造、国企改革等都值得关注

中国基金报:从政府工作报告来看,你认为今年有哪些投资主线和机会?

卢柏良:结合政府工作报告和市场,基于数字化建设、智能化和安全相关的软件和设备;基于内需发力的家居建材、基于低碳的新能源、基于长期品牌消费的白酒、基于疫后复苏的泛场景消费等等都会有不错的机会。不过,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随着注册制的全面启动,以及投资标的日益国际化,A股投资越来越呈现公司差异化定价,行业整体配置性价值或许在下降。

潘焕焕:一是,本次政府工作报告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提到要着力扩大内需,多渠道的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大宗消费,推动生活服务消费恢复。整体表述更为关注消费长期命题,预计后续像消费、汽车等重点领域的进一步改善仍有空间。

二是,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加快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支持平台经济发展。年初以来,多地陆续出台了数字经济、半导体、绿色低碳等领域产业政策规划。预计后续新能源、芯片、信创等领域有进一步的发展空间。

三是,报告指出,要逐步化解房企风险,促进房地产平稳发展和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对地产调控偏松的方向仍未发生变化,结合年初以来二手房市场逐步回暖,商品房成交数据不断企稳,再结合稳增长扩内需的政策基调,预期后续地产链相关行业,包括家电、建材以及上游资源品行业有进一步上升空间。

四是,报告也多次提及了外部环境和安全,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加强国防科技工业能力建设,军工行业的高景气仍值得关注;

最后,国企改革也会有很多投资机会,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了两个毫不动摇,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从历史和现实逻辑来看,重组将是重要手段之一,通过重组瘦身,资产注入,强强联合,部分上市国企有望收益。另外,市值已经列为考核央企的一项指标,国企会进一步上市公司市值,也相应公司带来积极因素。

编辑:舰长
审核:许闻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

突发:“B站崩了”!重磅利好刷屏,如何影响A股?最新解读来了!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重磅解读来了!9000字重磅解读来了!《山居续忆》:第二十八章:东归南渡记 —— 一张过期的招聘广告改变了我的命运 (一)中央重磅发布!万字重磅解读来了又有大消息!重磅解读来了万亿级赛道大爆发!近万字重磅解读来了速看!哈尔滨这项新政解读来了!重磅政策利好!万字最新解读来了硅谷银行破产引发恐慌!最新解读来了伦敦豪宅业主噩梦解除,泰特美术馆败诉!英国律师解读来了《流浪地球2》这些细节能实现吗?解读来了!重磅!全面注册制来了,中概股全线大涨!IPO会不会暴增?市场影响多大?券商增量收入几何?看最新解读法新社摄影师镜头中的2022|聚焦“冲突中的个体”证监会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有何重要信号?业内最新解读来了中央重磅发文!引爆这板块,最新解读来了!重磅新规刷屏!最新解读来了XBB会引起严重腹泻吗?专业解读来了!儿子回家想吃想学的家常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研不端行为调查处理办法》解读来了!美联社摄影师镜头中的2022|“世界在颤抖”超预期利好!重磅解读来了2023年物价上涨压力大不大?权威解读来了!《更多的诗歌》:21: 这世界并没成为跛足突发:“B站崩了”!重磅利好刷屏,如何影响A股?最新解读来了!基金圈新动向!首席经济学家做起了基金经理,是个例还是新趋势?业内解读来了新冠高峰后出现肝损伤的小高峰?解读来了意外!周末突发重磅利好,最新解读来了!“靠前发力”!最新解读来了最新!7000字重磅解读来了官方通报胡某宇系自杀,多位律师独家解读来了XBB会引发新的感染高峰吗?解读来了!信息量很大!中央最新定调,重磅解读来了!期货业重磅利好!自营有望放开,还有保证金融资等多项突破,业内最新解读来了全面注册制刷屏!十大基金重磅解读来了,信息量很大!突然大爆发!最新重磅解读来了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