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唐山,正义必须伸张
唐山事件,是关乎女性安全和公共安全的恶性事件。
事件经由简单“粗暴”:6月10日凌晨,河北唐山,一家烧烤店内,一男子骚扰一用餐女子被拒绝后,伙同几名成年男性对该女子及其朋友进行长达四分多钟的暴力殴打。
相较于以前其他恶性伤害事件,这次事件中肆无忌惮的暴力和为所欲为的张狂,更令人震惊,短短几分钟的暴行,击穿了现代文明社会的基本底线。
视频曝光后,旋即引爆全社会的义愤,许多人真切、具体地感受到,某种脆弱的心理平衡,正面临被打破的威胁。
公安行动也回应了公众的正义诉求,6月11日下午,36小时之内,9名涉案人员已全部归案,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6月11日下午,9名涉案人员已全部归案
这起暴力事件当中,性和性别意识是集体义愤背后的动力之一,所以,这一角度的讨论不可或缺,亦不能回避。目前的讨论大部分亦由此出发,如果我们加以留意,在此前发生的诸多类似事件中,“性别”以及“性”,都作为隐性武器存在。
伤人的不仅是拳脚,也是一种利用性别进行的力量压迫,是强者对弱者的欺凌。在这些引发公众关注的暴力事件中,建立在性别优势上的伤害与暴力,既有自然基础,其社会层面的问题也需被反思。
因为女性权益保护,不只是女性需要关心的问题,保障女性权利,是人类的正义。
并不理所当然的安全感
事件中的女性未曾主动做出任何伤害、冒犯他人的行为,“什么都没做”的她们,却被莫名其妙骚扰和伤害,这刺痛了女性本就脆弱的安全感。
在这些建立在身体优势、突如其来的暴力面前,司法保护是滞后的,女性的“自保”就成为某种隐形的社会通则。
几乎每一个女孩,从小就被长辈千叮咛万嘱咐“不要独自出行”“不要走夜路”“不要去人少的地方”“不要穿着暴露”“裙子太短不好”。
(图源:《她说》独白剧)
对女孩来说,这些意识早已扎根在日常惯性里,随着她们成长,演变为更缜密的自我保护意识、无处不在的警惕与焦虑,犹如精神上的法律,护着她们构筑并维系自己的生活秩序。
但即便这么小心翼翼,那些发生在安全领域的、拥有“完美受害者”的恶性事件仍在上演,哪怕是个例,也足以将女孩们从小信奉的“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等式打破。
无关社会性别,在体格体力上,男性比女性更具生理优势。面对有能力伤害自己的个体,防备和警惕是生物本能。
涉案人员被捕现场
我们的一位男性朋友,善解人意,博学多才,但他无论如何也不能理解:为何独居女性在点外卖时不敢给态度恶劣的外卖小哥差评?
之所以无法理解,是因为他从自己角度出发,不会去伤害一位女性,因而无法理解为何女性要将一个陌生异性视为“假想敌”。
“假想敌”,它概括了那些针对女性愤怒与恐慌的偏见,即便这种偏见是善意的,它也包含一种高高在上的诽谤,更包含一种无知。
自然,这份偏见也可能来自长辈,包括女性长辈,一个婚姻幸福的母亲或姥姥,也许无论如何就是不能理解,为何年轻女孩们会畏惧家暴发生的可能性?在没有这些经历的人看来,暴力事件大部分都是可以规避的。
但如果单一、强势地强调个体女性的自保,甚至是以牺牲女性正当权利为代价,极可能将社会问题转化为个体问题,忽视了整个社会信任与保障被破坏的现象背后,那些更本质的、建立在绝对力量对比之上的深层次动机。
“性别暴力”
唐山事件的视频里,第一个动手打人的男子,最开始想对女子进行骚扰,不成后恼羞成怒,短短几秒钟的行为动机变化背后,是某种自身“权利”受到挑衅的爆发。换言之,他认为骚扰、“抚摸”女性是应该被满足的特权。
6月11日下午,最后一位涉案人员被捕,在逃跑过程中跑丢鞋子
女子的拒绝,斩断了他这种理所应当的优势和特权,就像森林里的狼自封一块领地,在领地内的所有猎物都要收入囊中。
从传统意义上,当一名男子被社会赋予向外发展的特权,他置放“自我”的空间也同时扩张了,不仅仅局限于私领域,而是扩张到公共领域——不仅仅是无人的巷子、包含性意味的夜店和会所,也包括不分性别的餐厅、公交车、公园。
这是心理空间上的前提,再然后,是施暴的动机。
同样是“强者”对“弱者”的伤害可能性,相较于“猫对于鼠”“大人对于孩子”,“男性对于女性”构成的伤害可能性,以及后者对前者具备的本能恐惧,更多时候绕不开一个字:性。
美国社会学家肯尼思·费雷罗(Kenneth F. Ferraro)提出 “性伤害的阴影”(the shadow of sexual assault)假说,他曾研究发现,女性较高的受害焦虑多半来自对于被“性侵”的恐惧。
在异性中间发生的暴力当中,“性”可能是暴力的附加品,也可能成为暴力的直接动因。
当它大部分依赖于人的自律而非他律时,处于弱势的女性的恐惧和焦虑就会无处不在,即便很多占据优势的男性,并没有伤害女性的动机和行动,但不能忽略的是,他们仍然占据性别优势,有其便利。
2015年,BBC拍了一部在印度本土禁播的纪录片《印度的女儿》,讲述发生于2012年新德里的黑公交强奸案。镜头里,即将被处以绞刑的主犯不仅毫无悔意,甚至理直气壮说出了这样一句话:
“她不该在强奸时被反抗,她应该安安静静地接受强奸,这样她就不会死掉。”
(图源:纪录片《印度的女人》)
这是极端的例子,但在生活中种种,也不乏对女性“不反抗”的期待和劝诫。这当中,一部分是希望女性服从;另有一部分,则是对上文提到的“自我保护”之善意劝诫:不论如何,先活下来。
即便在今天这类恶性事件发生后,面对许多声称要去练习武术自保的女性,更多务实的声音也会规劝她们“不如练习跑步”,事实摆在面前:你反抗不过的,只能跑。
从或许懦弱的、现实的逻辑出发,在基本人身安全受到危害时,我们不鼓励女性蛮力反抗,但性别暴力和犯罪,难道仅仅指这些吗?
女性遭受性别暴力是一个全球性问题。2021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妇女署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全球大约三分之一(30%)的妇女在一生中遭受过性别暴力。
中国妇女报再评唐山打人
轻则言语挑逗,重则暴力殴打,作为一名女性,不可能感受不到一种冒犯形式是否潜藏着性欲望和要求,或轻或重,都无可规避。因为在冒犯者眼里,这可能仅仅是一种习以为常的、不具有主观伤害意图的日常。
难以遁形的心理优势,本质上也是一种压迫,哪怕是“为她们好”“喜欢她”“想为她做点什么”,也是一个主体对欲望客体的思维,而不是两个独立人格之间的平等尊重与交流。
可是,为什么一定要去“对她怎样”呢?
正义必须伸张
事件发生时,现场还有其他路人。
视频里,清晰可见的,是当事女孩的同行女友最先上阵制止、试图驱打施暴者,视频里其他男性,身份来历未知,他们大多袖手旁观,蔓延到网络上,也有呼吁“不要贸然帮手”的声音。
不能站在道德制高点去指责谁,或许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能保证,事发当下,无论你是男性还是女性,面对那样张狂的、非人性的野蛮暴力,都未必能毫不犹豫“站出来”。
罗翔评唐山事件
他们或许想到自己的家人,爱人,他们可能并不坏,只是不够勇敢。
但“勇敢”本身就是一种道德评判,不适合用来做指控。
其二,是现实中的“旁观者”。
一类是那些心有余悸,反复强调要保护好自己和亲近的女性,避免去深夜的烧烤摊、人少的地方云云。
这是过度自我的观点,放在现实中,或许能成为一个不错的朋友,和平的家人,但你也不必指望他们对推动结构性的公共改变能作出多少贡献。
还有一类,是那些急于站出来,将自己和施暴者撇清关系的“男性”。他们发声的每一个字,都是围绕自己被中伤、被误解的恐惧。他们试图通过强调“我不是那一个”来宣告自己的清白和无伤害性。但这样仍然不足以消除大家的恐惧。
但恰因这样,才愈发凸显出前文所述的结构性优势之牢固、顽强。
如果你不敢伸出手,也不愿站出来发声,至少你可以保持沉默,或者自我反思,在漫长的、无处不在的伤害中,我们是否曾有意或无意参与了一份?或者姑息容忍了另一份?
直视她们的恐惧,珍视我们的愤怒。
编辑 | 陆茗
排版 | 文月
南风窗新媒体 出品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欢迎分享至 朋友圈
投稿、投简历:[email protected]
广告、商务合作:
nfcnewmedia
记得星标!点点在看让理性的声音传得更远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