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愤怒就没有正义,但只有愤怒更不会有正义
人的愤怒是有价值的,
但我们也不能成为愤怒的奴隶。
“没有愤怒,就没有正义。”
唐山打人事件后,罗翔的这句话火了。
很多人对此做出了解读,
不过对这道题的标准答案,
也只能由罗翔本人给出,
今年的B站毕业歌会上,
罗翔为即将毕业的大学毕业生送上了致辞,其中有这么一句:
人的愤怒是有价值的,
但我们也不能成为愤怒的奴隶。
这句话适用于任何人,
但尤其适合当下的年轻人。
01
当下,
似乎有很多正当理由让年轻人愤怒。
比如,今年即将毕业的首批00后大学生,
就会很愤怒别人问他们大学干了啥。
毕竟“青春才几年,疫情占三年”,
毕业后再相见,
甚至需要他们戴上口罩才能再相认。
当年大人告诉辛苦读书的他们:
上了大学就好了。
现在,他们发现并不是——
不但没有就好了,
而且在疫情反复的冲击下,
放缓的经济让他们面临更严峻的就业压力。
此时他们已更广泛地接触到真实世界,
触碰到罗翔口中那些“没有被阳光照射到的地方”,他们更会愤怒,
因为年轻人总会发自内心地觉得:
这世界,不应该是这样子的。
02
唐山打人事件后,
有一些很“冷静”的“过来人”
惊诧于年轻人的“愤怒”,
觉得这是“少见多怪”,还太天真。
去年B站那场刷屏的演讲《我不想做这样的人》,里面有这么一句话:
我不想做一个隐身的人,
需要挺身而出的时候,
他藏在人群里。
需要解决问题的时候,
他消失在所有人的视线里。
这就是年轻人的天真,
当这份天真与参差的世界撞个满怀时,
他们必然会愤怒。
天真会出错,但天真绝不是错。
有人说,许多个人加起来,就是时代,
我要说,这一个个天真加起来,
这便还是一个热血的时代,
也许,这就是罗翔所说“人的愤怒是有价值”所在。
03
不过,
有时候年轻人的这份愤怒也会失焦。
前几天,某个品牌服装直播间的主播,
被一些涌进来的粉丝给骂哭了。
仅仅是因为因为唐山那几个打人者穿了这个品牌的服装。
一如罗翔在毕业歌会的演讲中提到的,
“真正的勇敢,是对良善的坚持”,
而这些网暴者只是“成为了怒气的奴隶”。
这还并不是最可怕的。
发达的互联网,
不但会放大社会中的各种不公现象,
也会放大年轻人愤怒的情绪,
进而为情绪所绑架——
这世界是不是就是这样了?
这世界是不是只能这样了?
这时候他们的愤怒,
只是为了遮掩他们的不安,
在不安的情绪中沉沦,愤怒过后只有丧。
用罗翔的话来说,
就是无法逻辑自洽的丧上加丧,
让自己分裂,无法有尊严地面对生命。
04
什么才是自洽的呢?
罗翔诚恳地给出了答案:
只有良善,才能让我们自洽,
才能让我们告别虚无与虚荣,
告别忧伤与emo(伤感),
才能让我们有尊严地面对生命,
面对生活中无法掌控的明天。
只是年轻人的不安并非毫无理由。
看过一个调侃,
我们的老一辈人,
可谓是世界上含盐量最高的“咸鱼”,
因为他们完整经历了中国高速发展的四十余年,
亲身经历了世界经济史上最翻天覆地的变化。
只是时代悄然换了个档,
加之不期而遇的疫情袭来,
时代的发展失去了某些连续性,
使年轻人与上一代人之间,
失去了某些共同的参照物。
上一代人的经验,肯定帮助了他们,
但未必能帮得到我们。
甚至有人说,
这或许是他们给年轻人挖的最大的坑。
05
但是也大可不必为年轻人担心。
你能想象得到,
年轻人开始在B站追马克思么?
你能想象得到,
年轻人在B站对《觉醒年代》的解读,
让编剧龙平平自愧不如么?
…………
时代变了,年轻人也在变,
他们没有被四十余年高速发展带来的惯性裹挟——他们察觉到到世界并不是只能这样子,学会慢了下来;
觉悟到一往无前并不是生命唯一的使命,
前行的参照物,
不再是成功的企业家,明星偶像,
而是在作家莫言、律师罗翔,
或者是崔健这样更具备人文气息的创作者身上,找到了退身之所,
愤怒的不安情绪得到抚慰,
重新获得内心的安定。
06
时代变了,
年轻人也没变。
下了班就葛优瘫,日常EMO,
嘴里不是佛系就躺平的,是年轻人。
可当需要有人挺身而出时,
站出来的,也是年轻人——
2021年河南暴雨,
洪水中7小时用轮胎救出32人,
是尚在读大二的魏春雨;
2022年上海疫情封控,
B站的00后up主@拉宏桑,临危受命,
成为楼长,被百万粉丝围观,
甚至为央视报道…………
网络会放大社会的不公,
却也遮蔽不住那些人性的光芒——
在真正的考验面前,
其实你永远可以相信年轻人。
一代年轻人有一代年轻人的愤怒,
这些愤怒的情绪是有价值的,
这个价值在于我们如何选择。
如罗翔所说,
他们依然选择相信良善。
07
最后再讲一个故事吧。
一位顾客去唱片店找一张冷门的古典乐唱片,许久未找到,
这时一位年轻店员过来,
熟练地帮他找到想要的唱片,
顾客很感兴趣地问:
“你从小喜欢古典乐么?”
年轻人笑着摇头:
“起先不懂,做了这份工慢慢学的。”
又问:“现在呢?”
“少一点钱我也愿意干。”
“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年轻人又笑了:
“存够钱,去国外听演奏会。”
你看到了什么?
我看到的是:
你靠近什么,你就会得到什么。
而这也是罗翔老师对年轻人的期许:
保持愤怒,但相信良善,并靠近良善。
也是朴树在毕业歌会中,
为同学们送上的祝福:
我想你们需要非常的顽强,
顽强而有底线,尽量有底线。
愤怒,可以得到抚慰与宣泄,
我们可以想象得到,多少离愁别绪,
化作那些跟着B站毕业歌会合唱的无数年轻脸庞上的点点泪;
我们也可以想象得到,那点点泪里的光,
闪着良善的光,纵然前路迷茫,
但他们终究来日方长。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