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12岁之前,这4项检测建议一定要做,否则孩子生病了你都不知道
一个紧急‼️的消息:
亲爱的芽芽妈的姐妹们,微信公众号又改版了,如果没有「星标」,公号文章就会渐渐沉底,我们可能长久失联。
为了我们不再走散,请给我们一个星标,让我们每天都能相见!
方法如下☞
来源:儿科医生鲍秀兰
ID:xiehebaoxiulan
你一年带孩子去做几次体检?
或者说,孩子三岁后,你有多久没带TA去做过体检了?
我知道在很多人的心目中,认为孩子能吃能喝,能玩能睡,健健康康的,不用带去医院做体检。再说现在的体检,套餐多、项目多,靠不靠谱很难说!
可是,孩子的一些身体问题,光靠看,是看不出来的。
有些病在初期的时候没有明显的症状,比如说孩子尿床。
大多数家长都觉得孩子尿床是正常的,或者是水喝多了,或者是孩子年龄小,长大了就好了。所以很少有家长因为孩子尿床而带着孩子去检查的。
但实际上,孩子尿床也是一种病,甚至可能跟1型糖尿病有关,但如果没有做血糖检查,你可能会以为这是正常现象,从而耽搁治疗的时间。
所以,每年带孩子做个体检,很重要!
3岁之前的孩子不用担心,因为你大概需要带着孩子做11次体检,这是监测孩子成长发育必需的流程。
除了一些常规体检内容,比如:身长、体重、头围、胸围等,还有一些特殊的节点需要注意,在下面的表格中,我已经特别标注。
时间 | 检查项目 | 注意事项 |
出生时 | Apgar评分:心率、呼吸、皮肤颜色、肌张力、原始反射。 体格检查:体重、身长、头围、胸围。 检查口鼻、肛门、四肢、躯干等是否存在可见的畸形,是否有产伤等。 | |
72小时—7天 | 常规的体格检查 新生儿听力筛查 先天性心脏病筛查 足跟血筛查 黄疸监测 | 采足跟血主要是筛查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和苯丙酮尿症。如果宝宝患这两种疾病将会导致呆傻、反应慢、发育迟缓等。 |
出生后42天 | 常规体格检查 脐带检查,是否脱落,有无渗血渗液 了解喂养情况,指导母乳喂养 听力检查(初筛未通过者进行复筛) 了解抬头、对视、追视、追听等情况。 | 这次听力检查主要是针对出生后听力筛查未通过的宝宝,进行复查。如果初筛通过,则不需要。 |
出生后2个月 | 常规体格检查 检查腿纹、臀纹是否对称,必要时进行髋关节B超检查 了解抬头、竖头、拉坐、逗笑、追视、追听情况。 | 腿纹、臀纹不对称不一定就是髋关节有问题,也可能是宝宝比较胖,脂肪分布不匀造成的,具体需要医生进行评估,必要时再做髋关节B超。 |
出生后4个月 | 常规体格检查 了解出牙情况、是否有翻身趋势、是否能靠坐、喂养情况。 | 4月龄一般是宝宝厌奶的高发期,了解喂养情况之后,便于医生做出喂养指导。 |
出生后6个月 | 常规体格检查 了解喂养情况后,必要时进行贫血相关检查 了解翻身、坐、出牙、主动抓握、叫名反应、辅食添加等情况。 | 宝宝出生6个月后,从母体内获得的铁逐渐消耗完毕,加上生长发育迅猛,造血活跃,母乳中铁剂含量不能够满足机体需要。所以这个时候需要到医院检查血常规,查一下是否贫血以及贫血的程度。 |
出生后9个月 | 常规体格检查 检查乳牙是否发生龋齿,进行口腔护理指导 了解坐、爬、扶站、发音、抓物等情况 | 从第一颗乳牙萌出之后,就要开始使用含氟牙膏,给宝宝早晚刷牙。以及长出相邻的两颗牙齿之后,开始使用牙线清洁牙缝。 |
出生后12个月 | 常规体格检查 了解出牙情况 评估发育情况,如:爬行、站立、学步、听指令、说话、手部精细动作等 视力检查 | 在1岁—1岁半的时候,囟门就会闭合。注意检查囟门的闭合情况,囟门数值异常或闭合时间过晚,都要进一步检查。 |
出生后18个月 | 常规体格检查 了解出牙及龋齿情况 了解语言和交流能力发育情况、模仿能力、是否能独走等。 | |
2周岁 | 常规体格检查 各项发育能力的检测:乳牙基本长齐、会说简单句子、独立稳定行走、上下楼梯 | |
3周岁 | 常规体格检查 是否存在龋齿、弱视、散光、近视等情况 了解控制身体平衡能力、发展精细动作 了解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 3周岁时,正常情况下的平均体重为13.85千克,身长为94.3厘米,头围为48.9厘米,胸围为50.5厘米。 大部分孩子在3岁时会进入幼儿园,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自理能力,比如:上厕所、按时睡觉等。 |
一整个看下来是有些复杂,频率也很高,但其实大多数内容,我们只需要跟着医生的节奏走,一般不会有所遗漏。
当然,这期间可能会涉及到一些有争议的检查,比如微量元素、骨密度检查等。需要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来做选择,有没有临床症状?需要做检查来辅助医生确诊病情?不能一概而论!
至于3岁以后,很多宝宝开始入学,每年的学校体检就成了爸爸妈妈们的“保证金”,认为孩子没什么明显症状,就不需要额外做什么检查。
但实际上,学校体检大多是对孩子身高、体重等进行的常规检查,并没有血常规、尿常规、B超等项目。而对于一些儿童常见疾病,只靠基础体检是检查不出来的。
所以,在孩子身心发育的重要阶段,爸爸妈妈们要合理规划孩子的每一次体检,确定体检的频率,筛选体检的项目,记录孩子的体检数据变化,做到防患于未然。
那三岁以后,除了常规检查之外,有哪些项目是孩子体检时必须要做的?
血铅含量检测
大部分人都知道“铅中毒”的危害。
简单来说,“铅”这个元素人体一丁点都不需要,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又经常会接触到一些潜在的铅暴露源。
还有,儿童铅中毒的发展过程是非常缓慢的,早期的临床表现也仅仅是腹痛、多动、学习成绩差等,并没有太多特异性。
但是,铅对儿童神经系统的损害常常难以逆转,国外大量研究表明,儿童血铅水平每增加100μg/L, 相关的IQ值下降1~5分。也就是说,铅真的会让孩子变笨!!
目前来说,血铅水平的筛查是发现高铅血症儿童最主要的方式。
根据卫生部印发的《血铅临床检验技术规范》,血铅水平筛查一般会采用末梢血(也就是扎指头血)和静脉血来确诊。末梢血采样比较方便,所以用于群体筛查,但如果末梢血检测血铅超标,则会复查静脉血来确诊。
根据《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分级和处理原则》,其中以连续两次静脉血铅水平为100-199ug/L作为诊断高铅血症的标准;而连续两次静脉血铅水平≥200ug/L就可以诊断为铅中毒,需要进行驱铅治疗。
所以,2岁以后,儿童铅中毒的早期筛查、早期发现尤为必要!
25-羟基维生素D含量检测
在孩子的生长发育阶段,缺钙一定是所有家长都逃不开的命题。
从钙摄入到钙积累,这里面有一个重要的角色,那就是维生素D,用来促进钙的吸收。
在钙摄入满足钙需求的前提下,维生素D含量不足,那钙吸收的比例就会下降,孩子的钙积累也会受到影响,从而造成缺钙的状况。
所以缺不缺钙,不能光从钙摄入下手,还要看看体内的维生素D含量充不充足。
一般来说,2岁以前,为了预防营养性佝偻病,医生会建议宝宝每天口服400IU的维生素D来保障体内的维生素D含量。
但是,2岁以后,因为没有特别强调,往往大多数爸爸妈妈们会忽略掉给孩子的维生素D补充。
而维生素D缺乏,会导致孩子出现骨骼改变,颅骨软化、肋串珠、O型或X型腿等症状,也可能出现骨软化症,导致全身性肌肉和骨骼疼痛。
所以,做25-羟基维生素D含量检测来筛查孩子体内的维生素D含量很有必要!
如果被诊断为维生素D不足或缺乏,那么需要在医生的建议下,在后面几个月的时间内提高补充剂量,进行补充治疗,之后再恢复正常推荐剂量。
正常剂量为1岁之前每日推荐摄入400IU,1岁以后每日推荐摄入600IU。通常情况下,维生素D建议终生服用。
口腔检查
28%的3岁儿童至少有1颗龋齿,而对5岁的儿童来说,这个比例增加到50%,所以良好的口腔护理非常重要。
检验日常口腔护理有没有效果的方法就是口腔检查。三岁以后的儿童建议每年一次常规牙科检查,针对检查的结果进行治疗或调整口腔护理的方法。
像日常的涂氟和窝沟封闭来预防龋齿,爸爸妈妈们大多比较了解,即使没有专业的医生问诊,在网络上也能查到大量的资料去帮助理解。
但是,乳牙期间一旦发生龋齿和地包天等问题,常常被爸爸妈妈们忽略,认为孩子5岁以后,乳牙掉落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这种错误的理解往往让爸爸妈妈们错过了孩子牙齿治疗或矫正的最好时间。
因为乳牙牙质薄、钙化差,一旦龋坏,发展速度很快。如果发展到根尖周炎很可能会影响恒牙的发育和萌出,而且越拖延,治疗起来越麻烦。
而乳牙地包天的矫正也应该在孩子3—5岁(乳牙全部萌出,换牙还未开始)的窗口期,才能促进恒牙形成正常的咬合,尽可能减少对面容的影响。
这些问题都应该在孩子3岁之后的常规牙科检查中被预防、被发现、被治疗!
视力检查
3、4岁左右的孩子,大多数已经能够听从指示,配合医生完成全面的视力检查,描述出他们看到的东西,视力测试的结果比较可靠。
比方说散光问题。孩子一两岁的时候,你带孩子孩子去检查,遇到散光的问题,只要度数不深,医生会跟你说大多数孩子都会有散光,这是正常的,不用太担心,做好日常的观察监测就可以了。
但如果3岁以后,孩子依然有看东西重影,或者眯眼看东西这些情况,那说明孩子大概率是真的有散光了,无法再通过眼睛的发育来调节,那么就要及时去医院检查,早发现,早干预,治疗的效果也会更好。
包括如果父母有近视、散光、弱视的情况,孩子出现类似情况的风险就会增加,更需要全面的视力检查来预防孩子的眼睛问题。
如果确定了孩子的视力有散光或者弱视等问题,每半年就要带孩子去医院复查一次,根据结果进行调整。
除了以上4种检查建议爸爸妈妈们纳入孩子体检项目之外,还有一些血常规、尿常规、粪检、B超、血糖等检查,对孩子早期贫血、肥胖症、性早熟等疾病都有重要的筛查作用,建议在一年一次的体检中,作为常态项目去检测,记录孩子的检查数据,做到早预防早治疗!
联系我们
微信: caicaitong/schoolmum008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