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让你变蠢。
面试上,HR问小李,有什么个人业余爱好。
小李正要回答,HR问,介意让我看一下你的D音账号吗?
HR拿着小李的手机,不断地滑了二三十条视频,把手机换了小李,说:我大概了解了。
是的,上面这个不一定是一个真实事件,但是,它可以是一个真实事件,因为大数据对你的了解,超过了你自己。
今天来聊一下:信息茧房。
这个是什么呢?这个词诞生已经超过百年,但是最近比较火,是因为互联网把它的特点无限放大,它就是表示你在被动接受信息的话,你的信息面将会越来越窄,最终就如一个茧一样,把自己包在里面,只看到自己想看的,思想从而也变得封闭。
当下的互联网产品,设计的逻辑基本上都是按照兴趣推荐,你越感兴趣,越是给你推荐,从而导致你越来越看不到你兴趣之外的世界。
你喜欢看大长腿,X音会不断给你推荐大长腿,你喜欢看游戏解说,那新闻系统就会不断给你推荐游戏解说,你喜欢看八卦新闻,那么APP就会不断给你推荐八卦新闻。
如果你的核心资讯全都是来自这些网络APP,那结果就非常可怕,你了解的世界,都是大数据给你安排的世界,而不是更加接近真实世界的世界。
而你身边的另一个人,哪怕和你生活轨迹大差不差,但是他对世界的认知,仅仅是因为大数据的不同,接收到的信息,看到的观点和角度,和你完全不一样,但是也是有严重的偏差和倾斜性,看到的都是自己喜欢看到的。
越是年轻的人,这种认知偏差就会越严重,因为他们一出生就活在这个被安排好的互联网资讯世界里。
我们年龄稍大点的群体还好,因为那时候还有报纸,有杂志,有不同的电视新闻,我们没有得根据自己的爱好而选择今天看到怎样的新闻,因为电视播什么,我们就看什么,所以看到的东西比较综合,不会因为我就是爱看八卦,然后电视台天天给我放八卦新闻,导致其它事情都一无所知。
有时候,我收到一些年轻门友的提问,会发现他们对某一些非常基本的,基础的知识或者认知,都处于接近空白,我是非常震惊的,这些很大可能就是互联网的信息茧房效应。
----------------------
打破信息茧房,朋友圈子不要太单一
我比较幸运,这些年我认识了好多不同领域的人,或者说是大佬,通过交流获得很多不同领域,不同角度的观点与认知。有工业设计的,有营销的,有开设计工作室的, 开超市的,搞快递的老板都认识几个,今天线下和一个川藏越野的大佬聊了差不多2个多小时,虽然我不一定会去越野,但是妥妥吸收了好多这方面的实用知识,起码知道去年晓波几个人开车去青海,就是非常业余,连厚衣服都不知道准备。
也可能是性格使然,我的求知欲特别强,我遇到一个不明白的问题,就会立即去搜索,立即去了解,不能让一个我想知道的问题陪伴着我过夜。
例如,惠州这段路为什么高速有时候120,有时候110,有时候100的限速。在被罚了一次之后,我马上百度得到了科学的答案,是因为道路的路况决定着能不能上到120,例如高频的多弯道的路段,降低限速是为了行车安全。
例如,为了了解为什么美丽国今年发射了韦伯望远镜上去,和哈勃有什么不同,顺道又去学习了什么叫宇宙射线红移,再看了几个小时相关的天文知识。
但是,
在信息茧房待久的人,就会非常抵触新知识,觉得他没听过的观点都是错的。
我试过给老家的朋友的实体店出过很多非常有爆点的营销策略,但是他一个都没有用,而我跟他说他和别人合作搞某个生意做法有问题,他也不会认可,最后店关了,和别人合伙的生意也赔钱了。
哪怕现在关系还是不错,但是我也不会再在他的事业方面给什么意见了,不是我小气,而是我知道他不会听。
就如有一些上班族的同学,遇到什么工作上的不顺心,就会埋怨公司怎么怎么不好,因为他身边全都是上班的,没有人试过给他讲一个老板角度去如何看待事情,那他的思维成长就真的很慢,甚至是没有成长一说,随着年龄工龄增大,偏执只会越强而已。
----------------------
要打破信息茧房,兴趣面要广
我的兴趣面,真的非常广,从小喜欢美术,高中大学搞乐队,高中甚至练了一年舞蹈,工作搞设计,搞电商,平时爱摄影,爱看关于宇宙的电影和知识,这些是指比较投入时间的,还有很多没有怎么投入时间的,很会研究一下。还有一个比较特别的爱好,就是喜欢和各行各业的人聊天,了解他们的真实状况。最典型就是几乎每一次坐出租车,都会和司机聊天。
你的兴趣广,那么就更容易交朋友,毕竟可以聊得东西多。
例如昨晚深夜,给这位同学聊一下关于怎么选择入门吉他。
例如和在澳大利亚做音乐的同学聊他的作品。
不要觉得奇怪,因为我们以前是一个乐队的,我是会一些编曲的。
例如最近给老姐分析一个看起来很划算但是没产权的特殊房产。
----------------------
要打破信息茧房,需要保持思考与总结
除了日常写公众号,有大量的内容,其实我是不发公众号里的,要么是自己记录自己的思考,要么就是发一下朋友圈,因为公众号我觉得必须很长篇才值得发,两三百字的,发发圈就好了。
例如这篇摸鱼,我就是发了朋友圈,后来才扩展开来发公众号《摸鱼,是对公司最大忠诚。》
例如关于老家宅基地的思考,是2年前写的了,也不曾发到公众号,今晚就发一下吧。
可以给各位在四五线小县城有宅基地的同学一些些参考。
-------------
要打破信息茧房,要大量课外阅读。
如果你已经工作了多年,在工作中已经无法有重大突破,
记得
除了专业书籍,
一定还要看跨领域的书,
不要把自己的脑袋只安装一种思维模式。
这10年来,基本上每年我最少最少看5本需要费脑子的书,多的年份,是超过10本的,但是这个阅读量对于我仰望的大佬,五分之一都不到。
如果你老是依赖互联网的APP来获得你的新的认知,那么你将永远无法获得。因为你得到的全都是你喜欢的,已知的,认可的信息。掉入信息茧房,你将会浪费很多时间,错失很多机会,可能甚至白过了你的人生。
一定要多了解不同阶段的同行,不同领域的朋友,不同时期的历史,你才会有一些新的观点。
可能今天这篇文章,就是你打破信息茧房的开始。
不要让互联网让你不知不觉中变蠢。
-------------------------
往期精华文章导读:
追剧学海报设计?《梦华录》来了!
在税后23万的国企,应该跳槽吗?
大家都这么穷,就不要相互伤害了。
-END-
越努力,越幸运。
这里是庞门正道。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