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 源:刘 润(ID:runliu-pub);作者 / 刘润 责编 / 李桑
3月11日,美国前20大银行之一,拥有资产2000多亿美元的硅谷银行,突然宣布破产。这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大的一家银行倒闭事件。随后,地震波及了美国股市。道指下跌345.22,标普500指数下跌56.73,科技股指纳斯达克指数下跌199.46。银行业。再然后,波及到欧洲和亚洲股市,甚至币圈。稳定币USDC和美元几乎脱钩。这到底是发生了什么?怎么说倒闭就倒闭了?这和我有什么关系?我帮你梳理一下。这要从2020年说起。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全球经济遭受重创。3月3日,美联储“紧急降息”0.5%,刺激经济。3月15日,也就是12天之后,美联储再次宣布“紧急降息”。这一次,一步到位,直接下调到:0~0.25%。直接拉到“零利率”。可是,这件事,和硅谷银行有什么关系呢?硅谷银行就在这个时候,获得了大量(几乎)零利率的储蓄。多大的量呢?2020年6月到2021年12月,硅谷银行的存款从760亿美元,上升到了超过1900亿美元。这些钱对用户是存款。但对硅谷银行来说,是负债。几乎不用付利息的负债。也就是无息负债。不用利息,借了很多钱。听上去不错。然后呢?既然是硅谷银行,那是不是当然会投给硅谷创业公司呢?是的。但是,那不是全部。因为硅谷创业公司的贷款需求,并没有同比增长。甚至下跌。那怎么办?硅谷银行决定,大量购买1~5年期无风险国债。无风险国债,听上去挺安全。但就是利率比较低。年收益只有1%。成本是0%,价格是1%。好歹也能赚钱啊。听上去也不错。但是,这批无风险国债,很多都是“持有到期债券”(HTM)。什么是持有到期债券?就是只有到期,才能收回本息。如果提前收回,不但利息没有了,连本金都要损失。啊,这样是不是有风险啊?是的。这确实有风险,这种风险,就叫做:短债长投。什么是短债长投?活期储蓄,就是短债。5年期国债,就是长投。活期储蓄之所以叫活期储蓄,就是随时可能会取走。万一突然所有储户都来取钱,但是银行投出去的钱,5年之后才能收回来,就会出现无法兑付的情况。这就是短债长投的风险。但是,短债长投在银行几乎必然存在。因为理论上,所有储户都可能1天后取款。但是银行放贷,却不可能1天后收回。贷款期限,总比存款期限长。虽然理论上,可能所有储户在同一秒钟,取走所有存款。但实际上,这不太可能发生。只要在账面上保证一定比例的现金,就能应付大多数取款需求。因此,大部分国家的央行,都有“存款准备金”制度。就是必须锁死一部分钱,放在央行,不能用于放贷。中国的存款准备金率,为7.8%左右(加权平均)。啊?为什么啊?为了刺激经济。天啊。那万一储户挤兑,银行没有钱怎么办?银行要自己应对。另外,不还是有储蓄保险嘛。我们以前的印象,是银行是永远不会破产的。但这并不是事实。2006年,中国正式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很多人这才知道,银行作为一家商业机构,也是可以破产的。那如果银行破产了,那我的存款怎么办呢?在中国,不超过50万元的存款,由保险赔付。所以,后来很多人建议,以后要把钱分存到不同的银行。每家不超过50万,就安全了。但是,这对个人可以。对企业的大额存款,是无法操作的。美国的储蓄保险额是25万美元。那硅谷银行有多少存款,超过25万美元呢?90%。那怎么办?只能期待极端情况不要出现。不要出现。不要出现。可是,它就是出现了。这个情况就是:美联储加息+科技业寒冬。2020年,美联储“一口气打完所有子弹”,把利率降到零。2022年,美联储再次“一口气打完所有子弹”,连续加息7次。一次加息一次爽。一直加息一直爽。今年2月,美联储再次加息。现在的利率已经到了:4.5%~4.75%。为什么一会儿降息,一会儿加息呢?降息,是为了促增长;加息,是为了抗通胀。彼一时,此一时。可是,你还记得吗?硅谷银行购买的无风险国债,年收益是1%。如果资金成本到了4%以上,但资金收益只有1%,那不就亏钱了吗?是的。那确实就是亏钱了。只是这个亏损,暂时不会暴露。只有售出债券,才会体现。这就是:未实现损失。但是,福不双至,祸不单行。这时,美国又遇上了科技业寒冬。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大量美国科技公司开始裁员。特斯拉裁员。Facebook裁员。微软裁员。Twitter裁员 ……科技公司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冬。不仅是美国如此。中国也是如此。大量科技公司锁住了招聘,2023年的预算断崖式下跌。美国风险投资业,也总体看衰美国经济。著名的投资机构红杉,发表演讲,提醒所有被投机构,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以前可做可不做的别做。管好现金流。本来很容易拿到钱的创业公司,也拿不到钱了。理解。可是,这和硅谷银行有什么关系?因为它是“硅谷”银行啊。它的储户,大量都是美国科技公司。当融资越来越困难,科技公司们,只好不断消耗自己在银行的储蓄过日子。这无可厚非。但是,这对硅谷银行可不是好消息。这意味着,它那些成本为零的资金,在不断流失。随着科技公司取现越来越多,硅谷银行遇到了巨大的流动性危机。于是,它打算抛售一些资产,来获得资金。但是,还记得那些资产,是“持有到期债券”吗?一旦提前抛售,就会产生巨大损失。硅谷银行抛售了210亿美元的证券,损失18亿元。这一下子,就引发了市场巨大的恐慌。硅谷银行怕不是要出问题了吧?大量公司开始想尽办法,转移自己的存款。仅3月8日一天,提现转移申请就超过了420亿美元。大量创业公司,基金公司,疯狂出逃。而硅谷银行,只有100多亿可用资金。然后呢?然后,硅谷银行一点都不挣扎,立即宣布破产。这件事,用著名孵化器YC Combinator的CEO陈嘉兴(Garry Tan)的话说,这是“初创企业的灭绝级别事件”。为什么?因为大量科技公司的存款,都在这家银行。他们下周,就要付不出供应商的欠款了。下个月,就要付不出员工的工资了。如果拿不回来这些钱,用Garry的话说,整个时代的创业公司,将会从这个星球上消失。随后,包括红杉在内的125家风投机构联合发表声明,呼吁政府介入。并称如果硅谷银行被另一家实体收购,投资者将继续与该机构建立关系。伊隆·马斯克在Twitter上也表示:对这个问题保持开放。还不确切知道。看后面的发展吧。但到目前为止,也许我们应该习得的一个教训就是:不要轻易“短债长投”。唉。很多人都希望改变世界。但是走着走着,就被这个世界改变了。
*了解更多精彩案例,点击下方关注首席品牌官公众号。
首席品牌官 创立于 2013 年,是品牌人成长及经验共享平台,平台包括自媒体、社群、培训和品牌活动。
「首席品牌官」自媒体系“CMO 价值营销自媒体联盟”发起机构、“公关传播行业最具影响力原创自媒体”。投稿、内容合作,请联系「品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