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魏杰关于中国经济未来最透彻的一次思考,信息量很大

魏杰关于中国经济未来最透彻的一次思考,信息量很大

公众号新闻

对于中国的科技创新,魏杰教授判断,下一步会迎来脱钩的镇痛期。魏杰还提醒:“但有一条要注意,凡是美国能搞出来的技术,中国一定能搞出来,没有风险。风险在哪里?美国搞不出来你搞它,风险最大。”


即将举办的2023中国绿公司论坛上,数百位来自政产学研界的专业人士将围绕“产业科技”和“经营创新”两大题进行交流研讨,4月22-24日相聚海南。

作者 | 魏杰(清华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
摘自2023年3月11日魏杰教授在五道口寨都校友会上的演讲及问答 
主持人:今天特别荣幸地邀请到清华大学文化经济学院院长魏杰教授!魏杰教授将为我们做主题为“2023年宏观经济走势分析”的精彩分享。

魏杰教授是1982年到1987年先后获得经济学硕士、博士学位,1988年破格提拔为副教授,1991年破格提拔为教授,1992年为博导。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教授、博导,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经济系主任,原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研究所所长、原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企业战略与政策系主任、教授和博导,原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现为清华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曾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及全国突出一等奖,学术研究卓著,是享有国务院津贴的专家。

各位新老同学、李会长,很高兴今天下午与大家做一点分享。两会基本上结束了,来之前私下问了同学们更关注哪些情况,大致知道在座的想了解哪些问题,围绕这些问题跟大家做一些沟通。大致上有这样几个问题是大家比较关注的:

 问题一 
今年经济增长到底是多少

你们知道有变化,二中全会的时候不是这次两会提法,在两会之前基本思路就是五到六之间,最好是“双五”(5.5%),当时定的是5.5的指标,不是现在5%左右,一左右就有可能4%多。两会的目标和过去相比适当的低调了一点。
两会之前基本判断是5%到6%之间,最少5.5%,为什么当时是这个判断?两个理由:
一是在座的知道经济学有一个理论叫潜在增长力理论,这是国际上通用的方法,用这个方法计算一下中国今年潜在增长率是5%到6%之间,这个理论支持了开始提出来5%到6%之间。潜在增长率推算出来应该没问题。
二是去年只有3%的原因有三个,这三个原因今年大致上消失了,所以5%-6%之间应该没有问题。去年跌落3%有三个原因:
1、疫情。上海封锁之后,把整个产业链、工业链打断了,人流、物流打断了,一下子跌到了全年只有3%的增长。今年显然疫情阻碍因素消失了,应该能恢复到5%到6%。
2、房地产拖累。去年房地产拖累非常大,大家知道房地产企业直接增长贡献7%,加上建筑业15%左右,加上装修之类接近20%。也就是说1/5来自于房地产。去年三大指标全部是负的。投资增长率-14%,销售面积-23%,销售额-24%,一下子把我们拉的太厉害了,房地产拖累了增长,导致增长只有3%。今年房地产政策做了大调整,这个因素对今年不会影响那么大了,应该是5%到6%之间。
3、去年大家预期不好,对未来不看好。出现了一系列提法,大家搞不懂,一会儿讲分配,一会儿讲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搞的房子、资本业很紧张,不看好未来,这些问题今年陆续做了调整,这个因素有所缓解,所以增长不应该太低。
去年(增长率)低主要是这三个直接原因引起的。这三个原因今年大致上都可能会得以调整,今年5%到6%的增长没问题。一是潜在增长率告诉我们可以到5%到6%,二是去年三个因素都可以调整,今年恢复到5%到6%没问题,尤其是5.5%没问题。
为什么两会期间又调了呢?因为二月份数据不好,因为美国全面启动了盟友和中国的脱钩,二月份出口一下子跌了47%。去年增长很大一个因素是进出口,去年经济出口增长9%以上,这样出口经济马上成问题了。出口一旦出现这么大的问题,美国如果继续和中国脱钩,我们研究美国为什么买我们东西少了?不是消费少了,而是不采购我们的东西了。这样下去今年出口很麻烦,所以不敢定高了,稳妥一点好,定5%左右。临时变的原因是出口突然之间下跌。加上今年经济恢复不会一下子那么快,保险一点好,5%左右合理。最后公布的是5%左右。原因就是因为出口的问题,二月份这么大的问题,出现了美国主动和我们脱钩,从第一大贸易伙伴掉到第三大贸易伙伴,美国对中国产品减少,不是美国经济不好,而是对中国产品不采购,主要采购欧盟和东盟的产品,使得我们今年到5.5%难度有点大。加上国内的消费启动不是我们想象那么快,还是稳妥一点比较好,最后公布了5%左右。   
我自己觉得出口如果继续下行可能在5%以下,原因是内需的启动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么容易,有些不是想启动就启动起来,出口一下下滑,5%左右确实比较保险一点,4.7%、4.8%也是5%左右。从调整目标的状况来看,也不是想象的我们今年很快就反弹,不然不会二中全会到两会这么短的时间就调整了。调整指标的目的主要告诉大家今年的日子不是那么好过,尤其是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爆发。有人讲,明天和风险什么时候到来不知道,谁早来不知道。这是给大家解释一下为什么调整目标。
我们开始讨论是双五目标,5%到6%之间,怎么一下子调整到5%左右?原因就是二月份数据出口非常糟糕,我们担心出口继续会恶化。如果出口继续恶化,三驾马车之一,去年很大靠出口,这个马车继续萎缩的话,今年增长不会像大家想象的预期那么好。调整到5%左右的目标也提醒大家不要太乐观,要有一点准备风险的思想。这就是第一个问题,为什么把原来的5.5%的目标调整到5%,背后的原因就是国际的状况恶化的太快、出口掉的太猛,估计很难短时间拉起来,所以调整目标。
 问题二 
国务院机构改革

第二个问题,跟大家讲一下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的问题,这次改革围绕三个核心内容:金融、科技、大数据。这是目前经济的三大问题,围绕这三点来推动这次改革。
第一、金融
金融方面动作比较大的是三个:
1、成立金管总局。这部分后面有三个要点:
1)除了证券之外的所有金融活动统一由金管总局来监管。所有的金融机构、金融业务、金融基础设施打破了过去分业监管,全部统一由金融监管总局来管,陆续都划归金管总局负责。除了证券之外所有的金融活动都纳入到金管总局来监管,像支付宝之类的都归金管总局管,而且是穿透式监管,找到自然人投资名单才行,机构不行。这次应该说是力度非常大的一次,打通了所谓的分业金融监管,你们应该很快体会到变化很大。现在金融活动越来越复杂、环境越来越多,原来的效率越来越低,监管不住,风险不断爆发,只好金管总局统一监管,除了证券之外所有的活动由它来打通,穿透式监管。成立后会不断地调整,涉及到除了证券之外的所有金融机构、金融业务、金融基础设施,从过去的分业监管走向混业监管,打通原来的分业局限。
2)地方要搞派出机构。我们对地方金融监管以派出机构为主的监管体系,把地方政府挤出去了。因为监管总局派出机构是金融管理主要内容,过去地方金融机构是为金融服务的,给自己服务又监管,监管不住,这次把牌子摘掉了,由监管总局派出机构来到地方,是监管的主体。地方政府原来机构不再挂金融办的机构,一律撤销,以派出机构监管为主,来监管地方政府的经营活动。因为最近的风险大量来自于地方政府,像河南的小银行都和当时地方监管有关,出了这么多事,所以监管总局未来以派出为主,不再搞地方政府监管,未来的地方监管核心是派出机构为主,而且一旦完成之后,地方政府挂金融牌子的机构都被撤销,不再是目前的状态。防止地方政府不断加大金融风险的因素,地方监管以派出机构为主来监管。
3)全部是公务员管理,监管总局的管理是公务员,一律公务员负责。一旦纳入到公务员另当别论,和过去有重大差异。监管总局所有人员加入公务员,不再按照原来的制度办,全面纳入公务员管理条例。公务员管理条例一旦搞成之后旋转门就解决了,过去体制内的隐性收入出来后慢慢往回拿,这就没戏了,完全按照公务员管理,把旋转门基本堵死了,这部分人可能损失比较惨,统统纳入到公务员管理条例上。
金管总局主要是以上三条,你们以后很快就知道这个调整力度是很大的。
2、央行。央行撤销了大区分行和县支行,所谓的分行和县支行,央行不再监管金融,完全恢复到本职工作,只管货币和宏观审慎监管,撤出对行为监管,基本全部撤销,主要是恢复到对货币和宏观审慎的监管,主要搞两件事:
1)我们到底发多少货币好?货币多了不行,少也不行,多了是通胀和泡沫,少了通缩和衰退,都不行,到底央行发多少货币合理?监控的主要是M2增长速度和民营经济增长速度。
刚才跟大家讨论M2 12.9%,我都很吃惊,因为GDP按照5.5%算,通胀3%,8%,飙到12.9%,按道理M2 10%差不多比较合理,显然货币太多,太多的问题6月份后会显现出来的。重点在管M2增长速度和民营经济之间所谓的关系,这是要重点管理。
2)货币怎么发出来,中国发货币三个口径:一是商业银行为基础,把钱贷给商业银行,商业银行贷给个人,我们叫再贷款通道;二是以有价证券为基础,逆回购、顺回购之类的把钱发出来;三是以外汇为基础把货币发出来。
这三个的投放货币功能和效果不一样,三个投放货币口子哪个比较合理是央行管的。一个发货币,一个怎么发货币,别的功能没了。央行发生重大变动,同时央行全部是公务员管理,过去不是公务员的,是行员,这次全部纳入公务员管理。未来央行的工作人员就是公务员,薪酬也是公务员,变化比较大。这次可能涉及到十几万人,我们县支行所有的人员实际不是公务员,每个县城二十人左右,大部分叫行员,他雇的人,这次怎么办是个大问题。央行变动比较大,宏观审慎管理,监管的职能没了。央行这次改革的力度比较大,尤其是全面走向公务员管理,这是第二个。
3、证监会由事业单位转为国务院直属机构,证监会的工作人员也是公务员管理。上交所、深交所交易所过去是证监会派的,薪酬很高的,一年七八百万成千万,一旦转公务员管理怎么办?影响非常大,因为证监会一旦不是事业单位,收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变化很大。
上次有位同学问我什么是直属机构、什么是组成机构?国务院共有26个部委,财政部、外交部、发改委等26个部委叫组成机构,西方叫“内阁”,这个任命是人大任命的。直属机构是国务院领导任命的,不是人大。组成机构和直属机构差距挺大,真正的组成机构26个部委是内阁,国务院直属机构任命不是人大,而是国务院领导任命的。过去是事业单位管理比较灵活,这次全部划为公务员管理,变动比较大。
经营证券的知道证券系统挺麻烦的是就像猫和老鼠关系一样,有的老鼠猫变的,有的猫是老鼠变的。大家知道怎么回事,没法搞,老鼠变成猫,猫太了解老鼠怎么跑,过两天变成老鼠,老鼠知道猫怎么抓人,这次动作比较大。
金融口以上三条变动比较大。
第二、科技
和金融一样,科技短板越来越显现出来了。重组科技部,未来不再管一般的审批,交给卫健委、工信部、农业部、环保部等,自己不搞了,这些机构都从科技部分到各个职能部门去了,专业机构负责科研经费的评审它的重点是监管。
另外,不再搞技术产业化了,技术产业化交给企业了,不再管了。一般的科研项目评审、科技产业化,科技部不管,重点是关键技术和卡脖子工程,而且对所谓卡脖子工程、核心技术也不是一般的管,而是政策上的管,有四件事由他来负责:
1、科技产业融资由科技部来负责的。钱怎么来,搞科技创新要用钱,钱怎么来?比如说决定每年财政科技支出增长率7%,不能低于这个数据。另外一个是吸纳社会成本进入科技创新,搞一个科创板,这是他们管的,因为它决定钱怎么来。未来对科技用资金退税、减免所得税都由它来管。
2、解决科技创新物质基础。科技创新不是嘴吹出来的,要有物质基础,大科研装置现代化实验室有才行,没这些怎么科研?最近公布暗物质实验室,在地下2000多米,人类发现物质能看见15%左右,85%左右看不见叫暗物质,主要清华和上海交大两个学校承担实验室,那是科技部管的,搞物质基础它来负责组建。
3、怎么调动人们积极性,人们愿意搞科技创新。如果科技创新还是谁搞谁穷,那就无法搞起来。过去靠信仰给个院士,现在没用了,怎么调动人们积极性?制定政策,比如说新提法,技术的实际控制人,参与知识产权创造过程中有贡献了就可以享受经济收益,叫“技术实际控制人”。过去总讲物质财富是所有者,现在讲政治财富所有者,只要你创新了某种知识产权,就可以分享收益了,怎么调动积极性,这个由它来决定的。
4、基础研究科技部负责。科技创新的思维来自于基础研究,摩尔定律这么大的信息产业就是来源于基础研究摩尔定律,基础研究不可能别人搞,国家要想办法、科技部要琢磨,基础研究要全管。
科技部作为未来政策导向,瞄准关键环节和所谓的卡脖子工程,而且从这四个方面搞政策调整。物质基础、钱怎么来、调动人积极性、基础研究。这个调整比较大。科技部未来很多事起很大的作用。
第三、大数据
成立数据集,由发改委来负责。因为数据是生产力,是重要的资源。很多是靠数据的,国家制定政策靠数据,个人消费数据、企业投资数据,我们搞生产过程也是数据,像数控机床就是核心数据,数据就是生产力,成立数据集,要统筹这个要素。这个应该比较大。一旦搞成,一些外资来中国的数据要收回,外资能不能在中国采集数据?一大堆事出来了,估计这个波动也会比较大。
在外面上市企业数据的东西,能不能拿?美国上市要不要把数据给人家?外资在中国的投资涉及到中国的数据能不能带走?都是大问题。
所以,数据集的产生标志着一个新的非常重要的问题。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核心三条,目前经济的核心内容“金融、科技、大数据”,这三个是目前经济社会最主要问题,国务院机构改革大致改的情况是这样。金融、科技、大数据上变动比较大,这是大家关注的第二个大问题。
 问题三 
靠内需,启动消费

第三个问题,这次明显提出来外资靠不住了,要靠内需,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靠内需。内需重要的内容是消费,消费放到最重要的位置上启动。所以,第三个问题是启动消费的问题。消费目前分为五个组成部分:
第一,基础型消费,吃穿用。用包括五件事“家电、家具、家居、日用品、信息用品”。吃穿用是基础性消费;第二,住房与出行。出行包括高铁、飞机、小汽车;第三,医疗与健康。大医疗、大健康,这部分消费政策调整比较大,过去医美现在放开了,医疗美容都放开了,这部分消费是重要的一部分;第四,文化与教育。最近政策调整比较大;第五,旅游与休闲。
目前把消费分为五大部分怎么讨论启动。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因为疫情影响而萎缩的消费大致上出现反弹,分为四个:1、餐饮;2、文化;3、出行;4、旅游休闲。
以上四个是因为疫情影响,会出现大幅反弹。餐饮最高每年5万亿,估计餐饮、出行、文化和旅游休闲这四个要点差不多在6月份就反弹到2019年的水平,到10月份左右的时候在这个基础上上升3%左右。
第二,常规性消费。政策上做一个调整,比如说吃穿用的用,比如说家电、家居、家具、日用品等,科技创新之后智能化大家都要换。
医疗与健康实际上会持续上升,最近一些政策调整,过去不允许现在允许了,大医疗、大健康,整容问题都放开了,现在漂亮不叫漂亮,叫颜值高。这个逐步放开,政策调整了。教育,今年义务教育不可能放,职业教育放开。职业教育希望更多的社会资本进来,义务教育原则上不放,因为义务教育做三件事:语言、文字、科普,这部分不需要搞太多的课外培训公司,调整差不多,不可能再恢复了。义务教育今年大调整,民营资本大量进入职业教育,职业教育进一步放开,我估计会上升。政策上调整常规性的今年消费,估计5%左右。
第三,对今年消费影响最大的是房地产,房地产是消费中最大的问题,今年有一个提法叫“消费看住房,投资看股市”,消费这部分能不能起来关键是房市的问题怎么办。这是目前讨论最激烈的问题。疫情原因引起的反弹很正常,关键是房地产能不能起来,这是最关键的一部分。从2021年到现在,我们关于房地产的政策不断出台,到目前为止,提了十个要点:
1、强调加大保障住房和廉租房的建设,推动破旧小区改造。对建筑业启动有意义,对新城市年轻人住房有意义。
2、满足商品房市场合理性消费需求。改善需求和刚需都算合理性。
3、房地产产业是实体经济支柱型产业。再次强调房地产是实体经济支柱型产业,再次反复强调。
4、要求目前房地产企业要实现所谓的战略转变,从高杠杆、高周转转向常态性发展,推动房地产企业转型。
5、一城一策。
6、解决出现流动性房地产企业的问题,尤其是优质的头部企业问题,解决恒大之类企业流动性出了问题的企业。
7、保交楼,把钱付了,楼要交给人家。保交楼作为重要政策。
8、房地产税的试点暂停。2020年当时定下来2021年启动房地产税试点,试点五年后,房地产税法交给人大,人大五上五下推出房地产税,原来2027年,现在暂停了。
9、金融16条,保障房地产流动性重组,降低融资成本。首付比例降低、贷款利率降低,现在4.1%左右大幅度降低,最近不定底线了,为了鼓励买房子。
10、税收优惠。一年内卖一买一退所得税,一年内卖掉一套买一套退所得税,鼓励买房者。
到目前为止,这十个要点全出齐了。但是,情况没有预计的好,三大数据还是负增长。投资增长率-13%,销售面积-22%,销售额-23%左右,还是负数。说明今年我们消费要靠房市能不能兑现是目前最关键的一件事。
提出今年“消费靠房市,投资靠股市”,这个提法是去年7月份,提出消费靠房市之后我们专门对房市做了一个调研,发现六个现象,这六个现象未来不一定成为现实,但是我这里跟大家交流一下对你们思考有好处:
1、现在中国房地产市场出现了问题,相比过去最大变动的是市场。已经不是过去供不应求的卖房市场,已经出现了变动,而且出现了大规模分化,除了一线城市、强一线城市供需关系还是表现供不应求,大量的地市以上的城市基本都供过于求,市场发生了变化,不是过去房地产市场。除了一线市场、强一线市场供需关系有的平衡之外,绝大部分供过于求。市场变化是最大变化,所有政策不能依据过去市场,要依据现在市场变化出台政策,市场变化是我们发现最大的变化,房地产市场发生了重大变化,不仅改变了供不应求的状态,而且出现了大面积分化,这个现象非常明显。
2、房地产高杠杆、高周转的基础是快销售。一旦销售出问题这个模式就不行了,这个关键销售是基础,实现高杠杆、高周转必须要快销售。所有的房地产出问题,不是缺钱,而是销售先出问题,才会出现流动性问题。包括恒大,是因为销售出现问题才出现流动性问题。关键是销售问题、市场问题,企业运转的关键市场是基础,一旦市场出问题流动性就有问题了。我们研究过所谓的房地产企业,爆发的点不是先缺钱,是先缺市场才缺钱,没有市场流动性才出问题,说明这个现象很重要,高杠杆、高周转的基础是快销售,这是很关键的一条。
3、房子这个产品有两个属性:一是消费属性住的,一个是投资属性保值。不像别的产品,汽车一过户就便宜了,房子增值保值,一个消费属性,一个资本属性。但是资本属性是以消费属性为基础的,没有消费属性就没有资本属性。过去买房子很多为了投资,现在发现投资不了就不买了,导致房地产市场巨大萎缩,这两个是互为关系,一旦没有消费属性就没有资本属性,而且过去买房子40%、50%为了投资的,一旦没有消费属性就不买了,不是因为消费不行不买房子,投资不行不买房子,这个现象很明显,现实世界里反应非常精彩。
4、中国房子绝大部分只有消费属性没有资本属性了。这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大部分只有消费属性没有资本属性。只有极少数优质房产才有资本属性。最近拿到佛山的数据,最先放开的房子,普通房产量价齐跌,优质房产量价齐升,大部分房子没有资本属性,优质房产量价齐升,但是占的比例比较低。我的研究小组非要搞什么叫优质房产,又搞了此课题,优质和稀缺房产的指标:
1)小区生态环境怎么样,生态环境是人类的重要指标,不是可有可无,这是疫情认识到生态指标的重要性。新冠病毒北京感染率最高,大冬天人很多,没有什么生态,最低的是三亚,生态影响。生态越好的地方优质稀缺,很重要。最近我住在三亚,他们讨论三亚要不要取消限购,领导问了一个问题,一旦放开限购房地产增长多少。海南不是都好,就三亚这个地方,北纬18度,一旦放开增长多少。
2)小区周边的交通环境怎么样,不是私人交通,而是便捷公共交通怎么样。
3)周边配套如何,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文化配套怎么样。教育、医疗、文化配套好不好。
4)房子结构是不是适合现代人生活。如果适合现代人生活是优质的,是所谓的稀缺的,不适合就是不适合。
5)小区文化怎么样。谁住在这里、跟谁住在一起很关键,阶层分化很厉害。这是决定是否优质的重要因素。
研究小组专门搞这个指标,现在只有少数优质的稀缺房子有资本价值,大部分没有资本属性,这是观察的第四个现象。
5、房地产产业出现分化,大规模分化已经逐渐开始。房地产包括三个行业:一是建设不动产,盖房子;二是管理不动产。管不动产行业未来扩张很快,因为不仅管不动产,还要为不动产的人服务,也只有物业管理公司知道谁要什么服务。有的小区自己CT、核磁共振,社区医院都划为物管公司来负责,不仅管不动产,还要为人服务;三是经营不动产。这个行业刚开始,过去这个行业起不来,因为投资容易,今年买明年卖就赚了,现在卖不了怎么办?每家几套房卖给谁,不能总拿在手里,总要回报,现在有一个行业叫经营不动产,经营不动产在西方国家是重要的行业。欧洲家庭酒店比较合算、比较方便。钱一交,密码给你住就可以了,非常方便。大部分经营是中国人,以浙江人为主,房子不是他的,是租别人的,租赁公司也不是他的,也是租别人的,把别人不动产租给他们,租赁也占的比例很高。这种经营不动产实际上在中国已经开始了,我们搞租赁经营条例就是为这个服务。过去谁也不搞原因很简单,买来房子一卖就赚了,谁还经营?没有很大意义,现在不办了,原因是因为卖不掉了,不能总拿在手里,总要有一些回报。现在交给租赁公司租赁三十年能收回成本,能收就行,是一点有一点,这个行业迫于无奈也出现了。
建设不动产、管理不动产、经营不动产,房地产行业的三个行业已经出现了。
6、房地产政策到位的话,可能启动起来的情况对增长贡献有10%左右就算高点了,不可能像2019年贡献20%,最多10%基本到顶了。今年如果房地产政策像目前这样的调整,能够把三指标收一半就是伟大胜利,不可能恢复到2019年的情况,这点认识到才行。“消费看房市,投资看股市”这个提法对的,但不是我们想象的情况,像2019年的贡献不可能了,这是我们发现很重要的情况。
消费看房市这个提法还需冷静(看待)才行,不是一下子能拉起来。消费目前估计6月份开始有所缓解,大致分为这三个层面:
一是疫情消费之后出现反弹,如餐饮、出行、文化、旅游休闲反弹;二是政策调整出现反弹的,大健康、文化教育调整之后出现一些;三是房子,住这部分占的比例很高,到什么生活,大致上目前猜测情况是这样。
如果能做到这个状况,今年5.5%可能还可以。这是第三个大问题,关于关键启动内需,内需关键是消费,目前的应对状况和讨论状态,这是第三个问题。
问题四 
内需看投资

第四个问题,内需重要一点是投资,投资的启动是今年一个重点,投资分两部分:
第一,政府投资。政府投资目前定了五个重点:
1、传统基础设施。包括交通、能源、水利,今年力度蛮大的,我估计投资额应该在一万亿以上。
2、新基建。新基建主要包括两个:
1)信息类基础设施建设,如5G网站、宽带网的建设,有建信息高速路,4G也是高速路,但是还不够所谓的工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要5G,这些东西今年仍然是重点。
2)科创类基础建设,如大科研装置、现代化实验室,这些是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像北京的怀柔、上海的张江、安徽的合肥等,这些搞大科研装置和所谓现代化实验室建设,北京怀柔非常庞大的科学城,五大类都在怀柔,一旦建成为它服务的高端人才需要5万人怎么办?大学办到边上,中国科学院大学,到怀柔国家会议中心对面就是中国科学院大学,每年招7000名研究生,为科学城服务的,一旦建成为全国的科技创新服务。企业没有力量建它,但是需要实验、需要用,国家建成为你服务,有的收费、有的免费服务,为了科技创新,这种基建属于新基建类。
新基建今年投资目前看到一万亿左右。
3、城市化建设。分为四个层面:
1)国家建设四大都市圈。大湾区都市圈、长三角都市圈、京津冀都市圈、成渝都市圈。
2)强省会,一些省会要强化它,构建城市圈。
3)区域型中间城市加强城市化。最近第一批省副省级城市,江苏的徐州、河南的洛阳、湖北的襄樊。
4)县域城市化,以县城为中心推动城市化。国务院发的文件很细,要求每个县城要有三甲医院,有标准CT、核磁共振才行。
城市化是重点定的四个层面。
4、生态环境投资。今年要构建国家公园为基础的生态体系,国家公园149个,现在只批了5个,现在逐渐批出来,建设力度挺大。
5、建立一个良好的公共卫生体系,构建一个以社区医院为基础的公共卫生体系,要全面建起来,我们不够。之所以不敢放开,专家有一条反对放开的原因,一旦放开医疗受不了冲击,冲垮了,别的病也没法看了,所以不能放,说明这部分很薄弱。当然最后发现放了也没事,经济学家胡说八道要钱,这些专家要命,更麻烦。这一块要加快建设才行。
政府投资大致上定了五项,今年投资总量20万亿左右,为了拉动经济增长下了决心,地方专项债务到了3.8万亿,基本上都用这部分了,量比较大,这是投资的第一个部分,政府投资。
第二,企业投资。企业投资主要是产业投资,企业投资是这次的大重点。我想和大家多做一点交流,这次研究企业投资的时候发现很多问题我们都要深入研究它,简单的不行,很难拉起来。发现什么呢?发现企业投资有几个原则是比较坚持的:
1、人类社会仍然处于工业文明时代,虽然第四次工业革命进入数字化,但是还是工业文明时代,工业文明时代的核心是制造业。制造业的支撑点是科技创新,这是一条规律,这条规律必须遵守,谁不遵守谁就会衰退。
大家知道,工业文明的支撑点是制造业,英国没有遵守,英国从不落帝国完蛋了,开始靠工业文明起来、靠制造起来慢慢不愿意干搞金融了,赚钱快。到了美国,美国靠制造业起来的,起来以后又开始犯老毛病,偏向科技和金融,制造业离开美国了。但是美国有三个问题解决不了:
1)3亿多人每天用多少自己不生产,要进口,年年贸易逆差。
2)美国中产经济和制造相关人是多数,占70%左右,结果制造业离开之后就业困难、收入减少,美国发达国家要保障生活不能降低,政府年年借债,财政赤字。
3)阶层分化很厉害。金融极少数人,收入不断增长。大量制造业收入减少,越来越有意见,导致阶层分化很厉害。制造业离开没法做了,这个规则中国不能走这个路子,中国不能像美国一样把自己推进去。工业文明的核心就是制造业,不能放弃它。
中国这次反复强调制造业的核心地位,制造业大致上分为三大类:
1、传统制造业。包括六个组成部分:1)农产品加工和食品工业;2)纺织与服装业;3)家具产业;4)家居产业;5)日用层产业;6)信息类产业。
强化传统制造业不能放弃。因为中国这么多人口消耗东西靠进口不可能,要强化所谓的传统制造业地位,我们不能放弃。
2、战略性新兴产业,属于制造业范畴,包括八个要点:1)新能源;2)新材料;3)生命生物工程;4)信息和新一代技术;5)节能环保;6)新能源汽车;7)人工智能;8)高端装备制造。
这些属于制造业范畴,不能放弃它,一旦放弃很难实现下一步的强国理想。
3、现代制造业,包括六个重点。1)航天器与航空技术;2)高铁;3)数控机床;4)核电装备制造;5)特高压输变电制造;6)现代船舶海洋装备。
这三大类制造业中国不会放弃,一定会持续推动,因为我们发现谁放弃谁都会遇到巨大的困难。英国的教训、美国的教训都值得我们汲取,因为工业文明的核心是制造业,人类社会还是工业文明时代,最终的结果还是制造业是基础,没有制造业最后很难保障下一步的发展。所以,制造业仍然是现在的重点。这条不能动摇,企业投资重要导向将是制造业导向。你们搞金融领域的服务对象,也要注意为制造业服务才行。制造业最后重要内容是科技创新,没有科技创新支撑,制造业就不会进一步发展,科技成为重要的问题,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为什么重组科技部?因为现在的科技很麻烦,目前短板太多,美国稍微出手就趴下了。我们最近自己承认的五大短板
1、高端发动机不行,飞机发动机、航母柴油发动机、汽油发动机都不行,传统汽车为什么不行?为什么要搞电动车?弯道超车,发动机搞不出来,只要加高端都不行。
2、材料不行,飞机轮胎搞不出来,材料不行。高铁是设备生产大国,但是轴承搞不出来,没有轴承钢,手机我们是生产第一大国,材料来自于美国,我们搞不出来。简单住酒店烧水壶,烧到一百度断掉,传感器搞不出来,技术上50%进口,一卡脖子整个制造业就跨下了。
3、数控机床不行。制造工作母机是机床,我们不行。现在我们进口德国、日本、西班牙,德国人不错原始密码过来了,日本不给原始密码,买一台要挪用不行,需要他们来,不然就坏了。我们制造业一下很麻烦。
4、信息硬件不行。集成电路、半导体、芯片,这是制造的核心,制造未来方向是智能化和数字化,但是制造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不行。美国最近卡我们很厉害,最近发现美国卡的是高端芯片,手机芯片五纳米搞不出来,航母用的28纳米、汽车,都是传统行业芯片,不是高端芯片。5纳米、3纳米用的很少,大部分是传统芯片,这个事情很复杂,但是有一条这个不行,要研究怎么来做才行。集成电路、半导体芯片不行。
5、生物医药和医疗设备不行。生物医药和医疗设备我们是大短板,很多基础药物搞不出来,常见并药,像降压药,我现在吃的降压药大夫老是换国产,我说别换,还是用进口的,我们没有完成创新,怕换了没有用,这是常见病药,医疗设备连我们的助听器都搞不出来最好荷兰,一个十万,两个二十万,维修站只有上海的。后来知道医疗卫生设备,物理学家发现和医学界没有关系,医学只是利用它。我们物理学怎么没搞出这些东西,它不是药,不是医学界的问题,而是物理学界发现的,我们是短板。
这五条我们是短板,所以国务院提了一个提法,“启动内需和供给侧改革相结合”,因为内需有但是供给不出来。这五条我们内需很大但是搞不出来,这个问题要研究。如果搞不好最终结果很头疼。所以我们才发现,人类社会有一条规律,人类社会仍然是工业文明时代,基础是制造业。我们搞投资、搞内需启动要研究这个问题。
最近学术界长进很快,遇到困难才研究问题,才总结国际教训,发现这是一个规律。我们人类还处于工业文明时代,核心是制造业,不是别的。而制造业发展的核心是科技创新,我们投资必须要研究它。
刚才讨论到今年启动内需一个很重要的是投资,投资分两部分:一是政府投资,二是企业投资。政府投资好说,只要钱到位就行,企业投资就有点问题需要研究了,不是简单的启动企业投资。我们发现企业投资就目前中国来讲有三个问题要搞清楚:
第一,人类社会处于工业文明时代。工业文明的基础是制造业,而制造业发展的核心是科技创新。基本上要贯彻这个原则才行。所以中国现在汲取了英国、美国的教训,中国不会让制造业离开中国,要想各种办法留住制造业,而且中国14亿人口也离不开。所以这个作为企业投资的重点,制造业是下一步政策导向的重点。你们看到二中全会的工报和这次的两会工作报告都可以看到。
第二,企业投资必须要坚持市场经济原则,市场经济不能动摇,企业投资离开市场经济都是空话一场,而且投资一定会出事,坚持市场经济是下一步必须要坚持的原则,如果这个原则不坚持,企业投资起不来。市场经济目前关键问题是处理好政府权力和市场的关系,是下一步的核心,也是改革的核心。
政府拥有两个权力:
1、公共权力,可以收费、发行货币。公共权力引发的,可以征税、可以发行货币。货币成本只有9毛钱,央行从币上买来是2块钱,卖给大家100块钱,这是它的公共权力所在。政府一旦用公共权力,不能随便损害市场利益,要约束政府的公共权力,如果不约束整个投资没有积极性。怎么约束?政府对公共权力使用必须遵循的规律,你只能通过宏观政策来影响整个经济,不能直接干预。所以,未来政府的关键是制定宏观政策,有人叫它“红绿灯制度”,宏观政策包括五大类:
1)货币政策或金融政策;2)财政政策与收支分配政策;3)产业政策与科技创新政策;4)国际收支政策与开放政策;5)社会政策与稳定政策。
中外投资一样,五大类。政府只能通过这五大类政策影响经济,而不能随便干预经济,虽然有公共权力,但不能干预,只能靠五大类政策来影响经济。这样给企业界提出一个问题,怎么分析宏观政策?怎么认识它?能看懂才行。所以经济学有门课专门讲宏观经济政策,告诉企业怎么分析它,怎么看懂央行信息,这是一个新的情况。对政府来讲,不能随便干预经济,只能通过制定宏观政策才行,对企业来讲要分析宏观政策,如果分析不好就叫无序扩张。企业关键是不是与宏观政策这个相吻合。
2、财产权,比如说国有经济归它负责,有所有权,拥有整个国家的国有经济,所有权是它的重要内容,所有权对市场的使用有一条必须公开公正的原则才行。要卖资产必须拍卖,要搞工程必须招标,要搞政府消费必须采购。所谓的拍卖、招标、采购是核心内容,中国必须强化这部分内容,否则市场经济就不是公平公正的,未来中国一定会强化招标、采购、拍卖这类东西,必须要像西方一样才行。这是所谓市场经济做到的最基本的。界定政府的两个权力,公共权力和所有权,如果界定不好没有投资积极性的,最后的结果很麻烦。所以反复强调必须坚持市场经济,这也是这次改革的重点之一,绝不能动摇。而且一定要处理好政府权力和整个经济的关系。这是企业投资讨论到的第二个原则。
第三,法制化原则。一定要实行法制经济,这是保障企业投资的最基本保障,如果没有法制经济的保护谁也不敢投资,所以法制经济是未来的基本方向。但是不是有法律才是法制经济,要强化法制精神,法制精神有三条原则:
1、尊重财产。必须尊重财产,不能随便剥夺别人财产,财产不能搞民主集中制,多数分少数,少数分多数不行,一定要强化这条,财产上不强调多数、少数的问题,必须尊重财产,这是天然原则。法制天然原则就是尊重财产,这是天然法律赋予的权利,保护财产,不能侵犯财产。
2、尊重人权、尊重权利。对个人来讲是人权,对企业独立法人权,尊重人权、对企业独立法人权必须尊重才是法律社会。
3、尊重契约。咱们之间有合同、有规则都必须遵守,不能随意更改,更改了就不是法制精神,一定要尊重契约,法制的核心是契约精神。
有位同学前几年在东北投资,东北每年种粮食就是一季玉米,大量种玉米,玉米梗怎么办?过去火烧点了,污染蓝天,地方政府原则保卫蓝天,就吸引了发电厂,玉米梗给了发电厂,可以发六个月电,搞的不错。现在保护黑土地,玉米梗要打碎埋在地下,没有玉米梗烧了,要停工了,这要尊重契约,原来说好是卖给我的,现在不卖给我要赔偿,不能不尊重契约。成本收入差不多,问题是保卫黑土地把玉米梗打入地下,地下很冷,第二年挖出来还是玉米梗。但是没办法,政府改了,后来说办一个水利发电厂了,还是别办了,不知道哪点又变了。契约精神,而且当时是十年,现在搞了五年就不保卫蓝天保卫黑土地了,那必须赔偿。契约很重要,没有契约不是法制经济。
这三条尊重是核心,尊重财产、尊重权利、尊重契约,这是法制经济,按照这三条设宪法、民法体系,才是法制经济。如果宪法、民法不体现这三条就不是法制经济。所以,下一步让大家放的投资必须全是法制经济。不然过两天提法一变,过两天资本无序扩张要严惩资本,大家很紧张。只有强化法制精神才能启动企业投资。
这次启动企业投资三个问题终于搞清楚了,三条原则终于清楚了,制造业、市场经济、法制经济,这三者不能缺一个,才能保障这次金融启动内需,保障这个经济起来。这是关于企业投资最近讨论的三个问题,你们看一下政府工作报告,体现了这些精神,也是大家最近讨论的一个结果,这样才能保障未来一段时间企业投资能够起来,否则企业不敢投资,也不能在哪投。这是启动内需的第二个部分关于企业投资。
总体来讲,所谓的投资大致上就是这样,我估计应该说政府投资三月份后就能见效了,企业投资六月份能见效的话,九、十月份数字就好一点了,启动不起来很难看,总体来讲要往好一点想,能够启动政府投资和企业投资,这是讨论的第四个问题,关于投资问题,大致情况就是这样。
问题五 
财政和货币政策

第五个问题,关于财政和货币政策问题,是这次两会讨论最多的。
第一,财政政策更加积极,赤字率今年到3%,去年是2.8%。地方专项债务3.8万亿,去年只有3.65万亿,今年进一步借债,进一步搞赤字。财政政策今年确实更加积极,赤字率进一步提高、负债进一步增加,尤其地方所谓的债务,财政专项债务进一步增加。财政政策今年大致上比去年要更加有力度一点,因为要保增长,这是财政政策。
第二,货币政策今年更加宽松,因为二月份M2增长到了所谓的12.9%,2016年来最厉害的一次。原来一月份12.6%,二月份12.3%,现在12.9%,远远超过预期,大量钱出来了。货币政策从目前来讲希望能钱多一点,因为要启动经济没问题。现在思考的问题是财政政策这么积极、这么借债,货币政策这么印钞票,要研究一下怎么推动增长是关键,能不能实现原来的目标是一个关键。把钱要导向到应该去的地方才行。目前决策层的意识很明晰,想把更多的借来的货币、借来的钱更多通过股市的方式、资本市场的方式导向对经济的刺激,这是第一个状态。
最近说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中有一条就是资金供给和资金需求。我们总讲投资,但是投不了资,要求达到一定比例才能借债,资金的供出关系不对称,供给侧问题。有一条办法就是股市。今年第二句话是“投资看股市”,今年股市要有一个比较大的行情,支持的是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更加宽松的货币政策,支持资本市场今年有较大的发展。目前决策层很清楚,两会之后要全面推动股市繁荣是它的主要政策导向。目前放出来的政策有五条:
1、修改上市制度。从审核制转向注册制,审核制是政府决定谁上市就谁上市,注册制是资本说了算,注册制今年全面推开,条例出来了,深交所、上交所、北京交易所基本启动了,让更多企业上市、更多好企业上市。最近企业调研,比原来更难,以前是摆平一个人,现在要摆平资本,要求数据真实,资本很苛刻。很多企业没这个数据就没法搞。但是有一条好企业会进一步上市,过去审核制把一大堆破企业上市,现在注册制确实有利于好企业上市,估计会进一步推动股市扩容。
2、今年进一步推动退市制度,垃圾股离开股市。资源退市、价值退市,股票跌到1块钱以下退市,违规退市,一旦发现财务造假,不经过ST退市,今年算了一下差不多退市50多家,6月份以前。这个对净化股市有好处,这条今年会很严厉。
3、要强化对上市公司的监管。这次证监会成为国务院直属机构,重要一条是对证券投资方面的监管越来越严厉了,对上市公司的监管比过去要更厉害了。不能忽悠投资者,忽悠投资者不好办,谁还敢买股票,破企业一上市三板斧,股票减持、股票质押、收集破烂资产,都是套现走人,股市永远好不了,今年强化强制性分红。
今年新证监会一个巨大的政策是强制性分红,投资买你的不分红算什么?中国永远是投机型机制,炒股票,美国分红。中国长期不分红只有炒股票,永远投机,稳定不下来,老百姓不敢入市,这条今年新的证监会会强制性推动这条,要么退市、要么保障对投资人的回报,很严格,央企都跑不了。今年这一条对中国股市有好处。
4、让中长资金进入股市,保险资金48%必须进入股市,社保基金基本要进入股市的,因为股市不稳定没有中长期资金,都是短期炒资不行。最近外资进入中国的力度很大,北上资金就是外资,每天超过100亿股市一片飘红,外资资金进入中国不再中国办企业,一个好的企业股票、一个好的房子、一个国债,这个资金力度蛮大。我研究过外资对股市的投资,大部分中长期投资,有的企业分析很厉害,看中中长期,只要中长期在,没有什么问题。下一步国家让保险资金大量进入股市,不要进投资了,保险公司很多搞房地产,一塌糊涂,现在强制性进入股市,不能搞这种投资了。
5、修改刑法时把两件事纳入刑法体系,财务造假、欺诈上市,一旦发现就坐牢,过去是行政处罚,对完善股市有好处。
股市目前释放的信号是五大信号,今年更多的货币导向到所谓的股市。
有关领导反复讲“消费看房市、投资看股市”,大量资金出来未来走向上一定是朝这个方向走,会进一步推动这个方向的发展。目前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真正见效的话要看股市怎么样,股市如果到6月份左右还起不我,估计财政和货币政策带来的不是推动增长,带来的是风险越来越大。股市问题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要搞货币政策必然推动它无路可走,才能真正推动增长。
当然,目前决策层希望股市扩容,让更多企业上市,老百姓要求指数提高,指数高了好一点,但是决策层不希望指数涨太快,希望更多企业上市,融资推动增长,这是想做的事情。
这次证监会改革,一个是为了风险,一个是为了提高效率,进一步强化效率让财政货币政策进一步起到推动作用。这条是下一步我们要加速推动的一件事。
我记得去年制定今年政策的时候强调“投资看股市”,想通过这个中介把大量资金推到这个方向上来,这就是和大家交流的关于目前财政货币政策,大致情况是这样。
最后一个问题,政府报告讲的一个问题,化解金融风险的问题。化解金融风险仍然是今年的重要任务之一,是金融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化解金融风险我们的风险压力比较大。
大家知道,我们的金融体系包括六个组成部分:
第一,银行体系。银行目前的压力有三个:
1、有一些银行呆坏账太高,运转不下去,最近正式批准辽宁两个银行破产,我估计今年可能还有几个银行正式批准破产。当然,还是要强化一下这方面的问题,不能继续让这么多银行出问题,目前的压力就是这样,运转不下去,不是一个两个。正式公布的300家银行,有风险压力是300家,一部分银行运转不下去了。
2、银行资本进入太低,就是空手道,一旦出问题自己解决不了就推给社会、推给政府,资本金比例太低。
3、漏洞太多,去年抓的银行高管突破100人,最近不断暴雷,制度有问题,不然怎么出事,一定制度上有漏洞才会犯错,制度上严谨的话不会出错。
银行制度风险化解三件事:
1、要求所有政府负责任,解决当地银行,出了问题先拿地方政府问责。最近地方政府也害怕,温州银行实际破产了,但是浙江省政府负起责任了,让浙江农信社接管了,没有推给银保监会,很多银行地方政府搞银行重组并购就是为了解决问题,要求地方政府不能无限度的破下去,要追查责任,而且出了问题包商银行是基本的范例,按包商银行的原则处理。
2、要求所有银行出资人追加资本金,所有银行股东追加资本金,达到指定的比例,出问题自己化解。
3、加大银行制度的调整。
新的金融监管会首先做的一件事就是修改银行的管理制度,堵漏洞。第一个风险方向是防止银行出事,这是最近在讨论的。
第二,非银行金融机构。所谓的保险、信托、券商、期货、金控公司、其它(如平台经济),原来没有设计的都是按照其它类,比如微信支付。这部分问题压力主要在信托上,信托背后是房地产,大量出事的信托去年1000多亿不能兑付,基本都是房地产基金,暴雷差不多暴完了,今年5月份基本上过去的事就结束了。
2、保险公司,一些开发商办的保险公司,保险公司陆续出事,今年保险公司和信托仍然是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重点,今年也不允许它再出问题了。以前银保监会托管的4家今年基本上处理完了,这部分目前把重点放在所谓的信托和保险公司上,还有金控公司,金控公司民营泛海、国有华融,今年直接划给所谓的金管局了,最近讨论一个条例就是金控公司的,我参加过几次征求意见,害怕它出事,今年不能出事。
第三,债券市场。债券市场是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余额110万亿,发了债没有还的还有110万亿,目前债券市场两个风险点:
1、政府隐形债务,主要是地方融资平台。隐形政府债是非常大的风险点,中央不兜底。经济发达地区可以解决问题,但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解决不了。现在基本上几条:一是卖地,卖地还债,为什么政府对房地产那么大劲?地不卖哪来钱还债,但是如果启动不起来就展期,典型案例是贵州的案例,100多亿展期二十年,前十年只还利息,后十年还本,这是展期,最麻烦是宣布承兑公司破产,破产就是破债,这比较麻烦,政府债没事,但是隐形政府债是引爆点。今年承兑的2/3到期了,是大头。这是国务院遇到的一个非常难办的事。要么卖地还债,要么展期、要么破产,可能今年会引发一大堆的麻烦事,这部分问题估计6月份以后越来越尖锐了。
2、信用债、企业债,企业债差不多有30万亿的余额,估计8万亿左右比较麻烦一点,也和房地产有关,企业债也和房地产有关,房地产仍然是今年引爆金融风险最主要深层的原因,今年企业8万亿左右6月份之前会出一点事,怎么解决它?这部分是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怎么弄是大问题。
债券市场目前压力最大的是有一部分企业债还存在着风险,另外一个隐形政府债风险比较大、压力比较大。估计六月份以后一些会陆续暴露出来。现在看来如果政府欠金融机构钱基本都会展期,个人钱以及公司钱最后是不是转向长期的债务也是展期的意思。
第四,资本市场。资本市场是我们看好要今年导向和引导化解风险的问题,目前来看机会大于风险。
第五,外汇。外汇目前两个压力,一个是所谓的外汇总量,一个是汇率。外汇的总量现在还在31000亿左右,马马虎虎说的过去,但是外汇结构里面很有意思,外汇三部分构成:一是自己进出口赚的钱;二是借别人赚的钱;三是外资带来的钱。
自己进出口钱是小头,大头是借别人的钱和外资带来的钱。我们自己赚的钱顺差问题上出口会大幅度下滑,逆差难度比较大,进口减的比较多,还能赚点钱回来,但是外资离开的钱比较大,我们只能靠借债弥补。借债的钱还是美元,美债不断的抛,通行货币还是美元,所以不允许外资把钱撤走,已经开始在约束了,害怕外汇总量减的太厉害。
借债只能借用发达国家,不能借用发展中国家债,发达国家一借还是美元,总量上还是暴露的,不止风险,结构上会麻烦一点。
外汇的第二个是所谓的汇率。目前汇率估计6.5到7.3之间波动,做美股投资的知道实际上汇率对我们总体应该不是太大,原因是没有放开,资本不能自由流动,只能影响进出口企业。因为你们搞经济的三不理论,三件事不能同时实现:一是货币政策的自主性;二是汇率基本稳定;三是资本自由流动。
这三件不能同时,要选项,中国选的是第一和第二项,汇率基本稳定、货币政策独立性,没有选择资本自由流动,美元进不来,所以只能影响进出口企业,对总体影响不大。没有放开这部分,现在成了影响汇率风险的重要一条,没有真正放开,影响只是所谓的进出口企业。出口企业要贬值,去年三月份之前升值压力太大,升值把利润压没了,这部分进口企业有点影响,加上目前美国美债这部分影响比较大。美元加息、减息引发的计算出了问题。
汇率我估计再贬值的可能性不会很大,影响不是太大的原因,总体上很难割中国韭菜,不像日本,日本割的厉害,我们这里还没这个问题。这种风险有时心理影响比较大,虽然没有直接影响,但是有一点心理影响。中美之间目前的交锋在什么地方?美国希望中国再买美国美元,因为人民币买了美元,美国拿人民币在中国进口东西便衣,买东西通胀下来,过多的美元流到中国来,这样一举两得。
中国现在不愿意这么做,不愿意买所谓美元。实际上美国目前解套最主要办法,向中国的大国买美元,直接把过多美元的情况解决掉,中国不愿意,不可能。美国和中国交易,你买美元了台湾是你的,中国说台湾本来就是我的,怎么能是你的。这个风险可能中国不会承担了,不想这样搞,外汇方面我建议大家你们做国际生意的还是要注意一下风险,到了一定程度很难讲真的市场经济规则了,掠夺式的政策都会出台,因为只要较上劲,国与国之间很难讲经济规律,掠夺性、战争性的问题都会出来。外汇风险对总体影响不大,但是对进出口和国际所谓的投资人还是影响的,这是第五个外汇。
第六,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目前两个挑战:
1、金融业态的挑战。中国目前大陆承认的互联网金融两件事有贡献,一个是记账功能、一个是支付功能。记账功能带来的重要的网上银行很方便,二是支付功能,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很方便。但是大陆不承认把互联网金融作为投资业态。因为互联网金融对于防范风险没意义,500多P2P都完蛋了,投资业态没有防风险功能,投资的核心是防风险。所以平台企业想做投资功能基本上停止了。像蚂蚁上市的中止就是这个原因,后来平台企业提了六个问题回答一下再讨论一下怎么办?
1)到底是金融还是科技?要回答清楚,不能说是金融科技,是科技,这是伪命题。金融利用科技也是金融,不能叫科技,科技和金融必须回答到底是金融还是科技,科技是哪一种科技?是利用互联网技术还是互联网真正创新,像集成电路、半导体、芯片,搞APP是创新不是科技创新,真正的互联网创新是集成电路、半导体、芯片,硬件科技创新,你是哪一种?
2)金融的话资本充足率多少?够不够?不够是整改的问题,不是上市的问题。
3)你是哪一种金融?普惠金融、市场金融还是高利贷,把你利率告诉我,一看比高利贷还高利贷。
4)你的金融是个贷还是企业贷?是消费贷还是所谓的企业贷?
5)防风险机制是什么?银行有担保问题,这就是防风险机制。你不承认可以,但是是哪一种?信用是哪一种信用?是过去还是未来信用?过去欠你钱都还,不一定未来还,未来信用是核心,各种数据。你没有数据随便贷款,大学生随便一贷就可以1.5万,谈恋爱期间为了满足女孩子需要随便贷款,叫校园贷,后来放美丽贷。当时发现的时候已经600多亿不能还了,都是大学生怎么办?后来叫停了校园贷、禁止了美丽贷。美丽贷小孩不要钱整容,但是要配合裸照,不还就公布裸照。因为你没有防风险机制,要设计才行。
6)穿透式监管,拿出企业自然人名单,谁是最终股东要自然人名单,不是法人名单。
这六个问题回答完之后才考虑要不要上市的问题。最后结局是平台经济把互联网金融作为投资业态是不认可的,六个问题回答完之后发现是整改的问题。蚂蚁可以上市,但是不能在科创板上市,因为搞清楚了,有些提法上是模棱两可的,所谓金融科技,金融利用科技也是金融,不是科技。所以京东也撤了,不再申请了。
2、货币制度挑战。互联网一个重要技术是区块链技术,区块链技术强调多中心、保障交易的真实性,有人用它推出新的货币制度,就是所谓的虚拟货币制度,全世界使用的是法定货币制度,只有主权国家可以发货币,以国家信用为基础,虚拟货币个人可以发货币,这是另外一种新的货币制度,要不要认可?所以我给很多人讲世界都认为法定货币下,虚拟货币不是币,充其量高科技游戏。中国国务院正式在去年发文,虚拟货币中国是违法的,挖矿机全部要清理,挖矿机的制造商通通全部清理,2020年有一件生意很好做,倒硬盘,70一个可以卖4000,我一个学生在做,我提醒千万别搞库存,拿到就卖,不知道哪天出来是违法。全面清理挖矿机,查数字企业,查电表,一看电表就知道你是搞挖矿的,全部违法,生产挖矿机的企业也是违法,基本没戏了。最近抓了江西副省级的人,因为开发区把挖矿作为技术创新来搞,中国界定是违法。所以建议大家这方面别琢磨投资,做不成了。因为世界上包括美国都没有认为法定货币制度过时。新的货币充其量是一场游戏而已,赌博一样,不是新的创新。玩一玩可以,别当做真的投资。
互联网技术基本上中国已经回答了两个问题,一个是不承认互联网技术作为投资业态存在,一个不允许所谓新的虚拟货币在中国实行,这个风险讲清楚了,凡是设计的别参与。
目前中国关于金融风险的讨论基本上是这六个组成部分,都做了一些政策调整,我自己看法是产生系统金融风险可能不大,因为地方65万亿,对中国来讲这么庞大的国有经济也不是太大,而且最终大家都愿意展期,问题不大。但是,中国经济仍然有风险,建议大家提高警惕,因为被你撞上一单就是系统性的。还是有风险,但是系统风险不会产生。国务院反复强调,有风险,提醒参与者要注意,别撞上,一撞上一个就是系统性的。所谓的化解金融风险大致目前讨论的就是这样。国务院提法重点背后的重点还是房地产和所谓的地方债这两条是重点,这两条最后还是房地产或地方债,地方债和房地产有关,信托也和房地产有关,都是房地产信托出了问题,还是房地产。
建议大家房地产投资最好别掺和,要住还是要买房子的,要住一定要买,还是要买房子住,但是千万别琢磨投资。这次谈房地产纯粹为了化解风险和让房地产软着陆。潮水来了把你冲上岸就别下去了,顺着上来就行了。背后还是房地产,很多和房地产有关。还是为了化解风险,不是别的。
刚才讨论买房子,住还是要买的,买好的住,别老琢磨投资,如果琢磨投资建议慎重一点。估计作为投资来讲这个时代已经过去了,不要再被陷进去。政府报告讲到最后的时候,还是点所有风险来源是房地产和地方债,实际上背后都是房地产,今年化解难度可能会大。
当然,最后政府工作报告避开了所谓承兑债,在两会之前讲了谁的还是谁抱走,不兜底。只讲地方债务在控制期内,实际上隐形债务比较大,化解风险比较重要。
今天到此结束!
 问答环节 
提问:魏老师,我是十五期的同学。您刚才说的制造业很关键,我比较关心我们的人口结构和制造业之间的关系。今年人口是负增长,这个数据如果十五年之后基本上年轻人劳动力非常少,又强调制造业,科技发展之后其实没有什么年轻人去工作,现在大量在搞制造业,以后设备什么的也是个问题。
魏杰:人口问题中国有两种声音,一种声音人不要那么多,人均资源太少了。现在人一少有点紧张,因为过去劳动力红利,现在没有劳动力没红利了。未来人口减少不是都成老人,都在出生。而且中国未来方向是智能化,智能化是制造业的方向,不像是粗放式制造业,智能化越来越重要了。美的有一个文章,美的一台空调人工成本只要10块钱,我蛮吃惊的,去过一次发现就是无人车间,智能车间不要人,哪有什么人工成本?未来制造业所谓的生产活动无人车间越来越多。我们国家目前在人工智能上这部分叫行为人工智能,人不干的把机器人干了。我们传感器不行,智慧人工智能可以。人思考,不要机器人帮你思考。
未来制造业大量的推动方向是智能化,不要像我们这么多所谓的简单劳动力,越来越少了。日本是典型案例,日本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差,充其量在人口结构上老人多了一点而已,这很正常。中国人口太多了也不好,人均资源太低也不行,人均资源高也没意义。我们最大的问题是养老费用太高,目前问题养老费用受不了,而不是没有人干活。最近老龄化的费用马上断档,这与我们政策有关。过去搞国企改革时大的人下岗了,下岗的政策交够15年进入养老体系了,本来一个人20周岁要交的,只交15年,一个人少缴25年,现在问题出来了没钱了,只有划拨国有资产进入养老金,今年的办法还是划所谓的优良国有资产进入养老金,可能要划30万亿才能保障养老金支付。所以,现在老龄化的问题不是害怕没有年轻人干活,而是养老成本比较高。
最近在职人员有意见,很多人拿养老比每个月干活的还要多,比如说公务员一个月两万多块钱很多。很多人干活一个月没有两万多元,要交所谓的养老金。最后提出养老金要少交,今年要降了,再交下去年轻人受不了。所以养老问题是大问题,不是制造业没人。
提问:魏教授,首先非常感谢魏教授。我是12期的,做股权投资。为什么感谢魏教授,2019年特别认真读了魏教授《中国经济的未来》。我做投资选择方向最重要,我非常认同魏教授说的新的造福赛道是科技,从那个时候开始布局了海光信息、华大制造等一堆非常硬的科技项目,这几年带来非常丰厚的回报。跟着魏教授走可以赚大钱的,一定要认真听魏教授的声音。
现在我们还在很认真投科技,包括半导体。现在对我们这块影响非常大的因素是中美博弈,我觉得一个是比较直观的体验在科技领域。对整个国运来讲中美博弈也非常重要,这方面再解读一下,中美博弈对科技以及对国家经济的影响。
魏杰:我们要承认科技美国还是老大,我们各种研发的基础、力量差的很远,估计会在有一段时间影响我们。中国没办法走到这步了,为什么要搞科技部再造?科技部未来要拿政策出来,比如说现在大量企业投资压力很大,因为科技回报有时很慢,或者是时间较长,科技部要搞政策比如说退税,未来科技投资企业税上可能会适当的减免这是政策要定的,尽量给中国科技企业给一点所谓的喘息机会,压力很大。企业要以盈利为目的,不是基金。
总体来讲,下一步影响科技创新会在未来有镇痛期,跟你一旦脱钩,正在搞的技术跟它在一起可能会更快一点带我们走出来,一旦脱钩直接就扔下来了。原来跟前苏联合作一样,投资带走了对我们压力蛮大的。
但有一条要注意,凡是美国能搞出来的技术,中国一定能搞出来,没有风险。风险在哪里?美国搞不出来你搞它,风险最大。世界没这个技术它才做,把自己做死了,已经有的技术一定能做出来的,这就是时间的问题,应该问题不大。我估计凡是美国人能搞出来的,最后中国差不多也搞出来。时间问题,包括芯片一样,美国芯片主要是高端芯片我们不行,5纳米的手机我们不行,但28纳米生产基本打通了,大部分是用28纳米以上的,像汽车、航母、卫星、飞机都不是小的,中国还是一个很庞大的传统芯片的使用国。大量的纳米使用国。美国搞了半天才发现控制不住我们,因为手机我们不做了,你不做我们不买你们企业也不行。这条可能对中国有影响,但是影响不是我们想象那么大。我觉得你们搞科技投资的,还是要强化投资,风险有,但是不是太大,只要美国能搞出来我们一定能搞出来,别搞美国也没有的,这个风险太大。
我们出问题是因为世界没有搞的我们搞它出风险的。真正他们有我们在搞不是我们想象那么大的。比如说钢铁,钢铁中国是老大,高端钢铁是以钢铁为基础,中国能想办法搞出来。如果世界都没有这种技术,风险蛮大。凡是已经成熟的技术我们现在没搞出来都能搞出来,因为原理最终会发现,风险不是很大。
国务院对深圳搞科技投资一直很赞赏的,在某种意义上讲,原来你们比上海搞的好一点。但是最近政策的调整,信息类的集成电路半导体类的主要放在上海了,主要是临港开发区,最近保险公司搞了三千亿,保险公司长期资金全部砸向芯片,在上海临港工业区,我估计是时间的问题。如果你们搞这种投资,西方有的技术你投应该没问题,一定会突破没风险。但是它也没有要注意了,都出现这个问题上。
提问:魏教授好,我是16期的,做LED显示照明,有两个问题:第一,地缘政治升级估计会影响投资,到底会影响多大?第二,过去中国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增长,会不会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说法,全球经济未来三十年怎么走向?
魏杰:现在有两件事谁都没法回答:
第一,俄乌战争,谁都输不起,俄罗斯输不起,输了就解体了,北约输不起,一输没有脸了,所以找不到平衡点、缓冲点,到最后很头疼。俄罗斯输的话,真是核战,俄罗斯讲了俄罗斯活不好要世界干什么?俄罗斯这个民族会真来。北约输不起,一输美国背后的霸权没了,终结霸权了,未来看不到一个希望,都输不起的时候无法平衡,打起核战把中国一定卷进去。美国在讲你是不是给俄罗斯支持,到处找我们把柄,往里卷,中国不想卷进去。
第二,台海问题。台海问题麻烦点在于有些台湾人不愿意回来,又不能独立,独立大陆没有脸,两个都输不起。台湾的意思是坚决不回来,反复找美国来干预,美国和它的盟友,包括日本、韩国宣布,一旦出问题会参战,这个风险谁也控制不住,这是地缘的风险,说不清楚,我蛮担心这个事,擦枪走火的问题。台湾问题到底多大,台湾回来对我们多大益处也说不清楚,这样刀光剑影,美国一旦参战,从道义上讲是我们的东西,没问题,一定要回来。风险讲很大,真要打起来搞不好又弄的很头疼。所以,这两个问题现在是无解。可能影响最大的地缘政治就这两个问题。
所以,我一再讲,现在明天和风险哪一个先来我都不知道,因为谁也说不清楚。
我觉得今年总体来讲,人们的各种担心一直没有消除,包括现在人们对下一步也还没有消除,很担心要不要投,而且美国最近通过了六个法,其中一个法是冻结中国人所有在美国的资产,无路可逃,一旦爆发战争,把钱转出去也没用,照样给你冻结,有点不知所然。
这时心态上应该躺平,不管了。躺平了反而没事,越琢磨越睡不着觉,我的意思是躺平不管了,车到山前必有路,不然想不通,怎么琢磨都没有办法,而且政治家来定的,你又定不了,唯一办法就是躺平,爱怎么就怎么着,今天有饭吃有喝就行,明天怎么样不管了。不然烦死,我知道内部消息比你们更多,更烦。不管明天怎么样。
今天地缘政治很复杂,我很头疼自媒体,新民主主义太旺盛,很担心有时会出问题。我觉得我们应该自信,但是强化自信也不行,什么都自信,有时还要琢磨一下怎么来处理好一点。我估计你们也挺难受,从哲学思考的问题大于经济问题,别想那么多了,就这样,今天能做就做这样,至于哪天地球毁灭与我没关系。别想买黄金好还是买什么好,想那么多干什么,黄金买也没用,改朝换代也没用,不用想那么多。地缘政治我们都决定不了。
提问:经济走势呢?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魏杰:不一定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一般来讲一个国家从开始起飞到最后一百年左右,英国和美国不都这样吗?现在才衰落,已经经过一百年了,我们刚刚开始。中国从国运来讲还有红利,红利挺大。世界转一圈回来发现还是中国有红利。很多移民半天发现还是中国好,最好把人放在国外赚钱在国内。还没到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时候,最起码你这里没问题,至于后代怎么样再说。美国人走到一定之后忘乎所以,制造业不要了,赚这个钱好,印美元不就完了。我们没到那个时候,到哪天印人民币就完了,就快出事,现在你就放心。
提问:感谢魏教授!您刚才分享今年会通过消费和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投资这一块货币已经非常宽松了,但是资金传到实体经济这块比较困难。请问一下之后会不会出台一些政策和措施更好地传导实体经济?
魏杰:现在金融口也有一个供给侧改革的问题,我们现在货币需求供给也不对称。从投资来讲要资本金的,银行给你贷款债务配套,我们没有资本金供给,靠你一点点赚不行。因为我们股市不发达、资本市场不发达,这次终于想明白了,资本市场不是一个简单问题,而是一个金融供给的问题。这次资本市场发展作为重要内容,这次资本市场的推动力量不是过去所能比的。今年改革之一把间接援助为主改为直接援助为主。美国很有意思的是美国国家债务很大,但是一般企业没有债务,我们企业债务很大,宏观负债率281%,政府小头企业是大头,全是负债怎么投资?钱不能用。主要是资本金供给不行,要把它大变革,要改变金融供给体系,全部要搞才行。不然的话都给债务资金用不成,而且带货有要求,有资本金比例才行。下一步资本市场改革是一个大问题。我估计新证监会成立以后会全力以赴想办法扩容资本市场,因为这样才能保证最后社会资本金转为投资者,否则无法转投资,投资起不来。钱很多用不成的原因是我们都是债务,没有资本金,应该会做一个调整,我估计调整期差不多两三年左右时间,今年已经开始全面推动它,让更多企业能够上市。我们把上市不要想那么复杂,实际上企业都可以琢磨上市的问题,只要觉得你行,认可你就行了,这样才能转换目前的状态,不然钱出来用不成。这次对资本市场推动的几条措施看到了这一条。所以金融改革一大改革是证监会为什么非要划到金管局之外?证券不就是股票和债券吗?划出来原因就在于此,很明显对资本市场的推动力度比较大一点。
提问:魏老师好!今天听了您讲的很多地方收获非常大,我现在在富士康工作,涉及到制造业、又涉及到台海关系,这边有两个数据,一个是今年二月份全球富士康营收环比下降39%,同比下降11%,这是一个经营数据。二是现任的董事长刘扬伟最近刚去河南,见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立刻又见印度总理莫迪,针对这两个数据和这两个事件,请魏老师做一些评价。谢谢!
魏杰:你是鸿海的吧,我还是鸿海讲席教授,鸿海是完全受地缘政治影响的企业,台湾企业没办法,影响比较大。说句老实话,按照我的想法,这种所谓芯片企业一定不要全听美国的,市场在中国。
提问:不是芯片企业,芯片是台积电,我们主要给苹果配套。
魏杰:鸿海配套还是在中国市场,凡是市场在中国的别太听美国的话,印度有多大市场?我估计还是没有中国市场厉害,中国市场还是比较大一点,印度这几年上得很快,印度有些问题很难解决,收入差距太大、贫富差距太大,高端消费很少。中国现在这几年政治上对消费都很厉害。我觉得你们好像还做了一部分芯片。
提问:在青岛有做了芯片的组装厂。
魏杰:凡是市场在中国的建议...,但是你们也没办法的,这种企业美国影响力很大的。我的看法包括台积电、包括鸿海一旦爆出问题首先死的是你们这个企业。目前在全球转悠,实际上不用离开中国大陆,迫于无奈不得不想办法离开,你们这么多年发展很大问题是依赖大陆市场,大陆市场占的比例高。你们还会进一步收缩,恐怕还会有点问题。我不知道你们中国公司和总部的联系大不大,不知道你们原来想没想逃避一下。有些企业原来是美国全面控股的企业,都变成新加坡控股,逃避这个问题。硬盘生产实际上美国也是老大,但是很多到中国都不是美国企业,都变成新加坡企业,为什么?这样才有大陆市场,美国企业内部限制你,大陆也没办法用,改变了股权结构。
这几年改变股权结构的企业很多,你们董事长还有一点别的想法,想竞选台湾领导人,另当别论。五年前我给很多在中国的外资企业曾经提醒它。第一,改变股权结构,逐渐摆脱美国为主的状态,中美一定走到这一步,不是现在,提前修改了。硬盘企业在中国做的比较好,实际上还是美国企业,但是股权结构不是美国的。既躲避了监管又在大陆没什么问题,活的很好。鸿海没有改变不知道什么原因,可以变为新加坡企业,不一定非要台湾企业。下一步地缘政治会导致很多企业股权调整,而且一定要提前调整,据我知道很多企业都在调整。美国资本家知道离不开大陆市场,但是美国这样决定就这样自我调整,没有调整应该影响蛮大的。
中国的数据公司一成立,别说你们,很多企业苹果的数据都给中国拿来,想一想什么结果。所以要做一点调整才行。
主持人:再一次感谢魏院长对我们的精彩分享!


版权声明:文章来源摘自2023年3月11日魏杰教授在五道口寨都校友会上的演讲及问答 。本微信号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如果您认为此文涉及侵权或标注与事实不符,请告知我们。

12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法国吃货重磅!全文来了,信息量很大!《更多的诗歌》:29: 洗衣妇送回换洗的衣服关键时刻!王国斌最新重磅发声,信息量很大!王国斌最新重磅发声,信息量很大!最透彻的十个人生感悟,最好背下来十分亮眼!这场发布会信息量很大→信息量很大!刚刚,秦刚重磅发声!全面注册制落地!兔年如何开个好“投”?公募重磅解读!信息量很大...部长回应了!信息量很大→秦刚今天启程出访,信息量很大!刘鹤达沃斯最新讲话视频,信息量很大!刘鹤最新重磅讲话!信息量很大全面注册制刷屏!十大基金重磅解读来了,信息量很大!信息量很大!首场发布会要点→信息量很大!刚刚,证监会重磅会议!全力以赴抓好全面注册制改革,稳步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美国宾州葛底斯堡国家军事公园,晚秋田园“很可能来源于……”刚刚,关于新冠溯源研究,这场发布会信息量很大!刚刚,国家发改委回应!信息量很大刚刚,中疾控通报,信息量很大!秦刚出访菲律宾,信息量很大!这场新冠溯源发布会,信息量很大魏杰:中国经济的关键问题李家超发声!信息量很大!宾州新希望小城(New Hope),远远望去狗生最复杂的一次思考如何应对"提前还贷潮"?今年信贷重点投哪里?这家大行回应来了,信息量很大楼继伟等发声,信息量很大!信息量很大!央行官员最新讲话突发利空!600亿白马一字跌停,60多万手封死!刚刚,易纲重磅发声!信息量很大中方促成,信息量很大!鼓励工业大省勇挑大梁!支持企业从事科创活动,用梅西解释ChatGPT....两会首场“部长通道”信息量很大国资委主任张玉卓谈央企:高质量发展是首要任务…信息量很大刚刚,国家发改委回应!信息量很大,事关工作和“衣食住行”《山居续忆》:第二十九章:我最早的“日记” —— 有关我出生后头两年的记录 (四)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