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巴蜀 || 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印发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打造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和协同创新示范区。”
“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到来,意味着教育发展有了新的方向,在这新时代的变革中,巴蜀中学勇立潮头,用实际行动书写着一所名校的责任与担当,为成渝经济圈的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BASHU SECONDARY SCHOOL
成渝
联动
资源融合开创新篇
改革创新文脉相承
2020年10月20日,重庆市巴蜀中学校与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基于政策背景,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此次战略合作,有效促进了成渝地区基础教育的深度融合,推动成渝地区优质学校的跨省域合作。
|2020年10月20日,重庆市巴蜀中学校与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校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两校自签订战略合作以来,充分发挥名校的辐射作用和带动作用,加快优质教育的普及化、生态化发展,在运营模式、办学品质、拔尖人才培养等方面不断创新,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育协同发展,实现教育的共赢,为成渝教育添砖加瓦。
目标协同
科技赋能现代教育
九十载峥嵘岁月,同根同源文脉相续,重庆市巴蜀中学校和四川省西充中学情谊根深叶厚,交流源远流长。1939年,巴蜀中学迁至西充县,在西充中学旧址大佛寺办学。抗战胜利后,巴蜀中学迁回重庆,西充继续办巴蜀分校,1950年合并入西充中学。一直以来,西充中学也在弘扬“公正诚朴”的巴蜀校训,历经风雨,成为四川省一级示范学校。
现如今,在新时代背景下,西充中学加入了巴蜀云校,与巴蜀中学再度相聚携手,打造跨区域的线上教育。
但,巴蜀与四川的“教育渊源”远不止于此。
自2020 年4月起,巴蜀中学积极探索5G+智慧教育的未来教育实践应用场景,巴蜀云校应运而生,现与四川的成都、乐山、眉山、雅安、宜宾、南充、西充、泸州、广安、达州10个地级市23所学校签订了友好合作协议,以促进教育的资源融合与共建共享。
教学资源融合联动
以“十二个同步”的方式,让四川合作地区教师和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提升合作学校的办学水平与办学质量,响应国家号召同步开设强基课程,提供五大学科竞赛辅导,丰富教育资源。巴蜀中学充分发掘成渝双城历史文化因素,为学校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等方面提供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做法。
技术赋能课堂教学
巴蜀中学帮助四川地区合作学校不断完善既有教学体系,基于信息技术的“双师+”课堂,不断提升课堂交互性与临场感,完善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跨时空信息化教学新样态,推进成渝两地之间合作型、开放型、跨时空教学文化的生成。
教研科研水平精进
搭建教研网络平台,整合线上与线下协同共进,巴蜀中学现已实现与合作学校进行同步教研,也与友好合作学校之间形成了不同类型的联合教研共同体,通过同课异构、专题讲座、座谈交流等方式开展多种形式的协作教研。
师资队伍素养提升
巴蜀中学为四川合作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变革性驱动力量,将数字技术与教师队伍建设深度融合,拓宽教师未来的职业发展路径。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巴蜀中学与四川合作学校定期召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相关会议、论坛,组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联盟。
教育生态创新构建
顺应成渝两地传统教育信息化转型趋势,强强联手利用新技术赋能学校管理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创建教育新场景。
“破立”
并举
科技赋能现代教育
数字化正在催生新的学习革命,智能时代高等教育人才需求的改变呼唤育人方式的创新。巴蜀中学作为教育部首批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校,将持续紧密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积极探索教育高质量高水平发展的路径。
成渝地区定位的升华为学校带来了更大的机遇与挑战,不仅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提升办学质量,为区域发展培养优秀人才,还需要双方的基础教育办学协同发展,形成高水平教育集聚,进而带动周边城市群的高等教育齐头并进发展。巴蜀中学将积极承担名校的责任与使命,进一步思考利用数字化手段,更好地促进环境育人、资源育人、教师育人以及教学法育人,重构数字化育人新范式。
BASHU SECONDARY SCHOOL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育协同发展行动计划》中提出,“强化重庆、成都两个国家中心城市的教育辐射带动作用,重点提升成渝发展主轴的教育。”
巴蜀中学紧跟时代步伐与国家方针政策,将持续探索成渝经济圈的基础教育如何成功实现协同发展,努力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的重要推手,迈开前进的大步伐!
· BASHU ·
特别提醒:巴蜀中学微信公众号原创文章,
如需转载,敬请联络。
THE END
供稿|巴蜀云校
编辑|杨梅 余萌
审校|戴金洪 刘欣 陈劲松
总编|宋杰
热文回顾
无论走到天涯海角,您终是巴蜀人!
巴蜀中学
地址 : 重庆市渝中区北区路51号
电话 : 023-63002371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