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眼中“不懂事的家长”,居然是这样?!
家长也要不断成长,比如孩子没长大的时候我就从来不知道,原来给老师送礼也是一门“学问”。
我家娃正上幼儿园大班,很快入小学。闺蜜以过来人的身份规劝我,让我等孩子入学,一定记得要给小学班主任“表示表示”。
我说啥叫表示表示。
她说就是送点礼。
我说为啥送礼。
她说你得感谢老师。
我说这刚入学就要感谢,还啥都没教啥都没学呢,感谢的是什么,感谢天感谢地感谢命运让老师和我娃相遇吗?
你这还是当年那个和我一起发愿要做最酷家长的女侠吗?
闺蜜一声长叹,娓娓道来。原来直到去年,她两个儿子上学她都没送过礼,家委会她也没参加,前·最酷家长不愿意掺合那些事儿。
可后来她孩子的座位一个学期被调了两次,一次向后,一次靠边。她才从别的家长那里得知,有的家长会给老师送礼给孩子调座位。
她刚开始很生气,但是纠结之后还是捏着鼻子参加了家委会,再遇到“活动”,她也凑份子参与,孩子座位虽然没往前调,但也没再往后调了。
(《三十而已》)
闺蜜说:我当不起最酷家长了,我是三个孩子的妈妈,孩子是我在这个世界的人质,我一身的软肋。
“你送了,马上态度就不一样。”
闺蜜的话让我难受了很久,晚上睡不着,索性上网搜“给老师送礼”,直接给我看到焦虑:
给老师送礼避雷
高情商送礼指南
真正的高手这样送礼
最受老师喜欢的礼物榜单
给老师送礼时怎么说显得真诚
有一位深受困扰的家长发了个求助贴,说教师节给老师送购物卡被退回,这位家长不确定是老师真心不收礼,还是自己送的礼不入老师的眼,评论中各位老师和家长现身说法,给出了非常具体的“指导”。
其中有一个六年级的小朋友也侃侃而谈,总结他目睹父母给老师多次送礼的经验,字里行间透着满满的人情世故和“优越感”。
(《黑暗荣耀》)
这个小朋友轻车熟路地指出这位家长的问题:
1、送礼也忌讳“临时抱佛脚”。不能指望送一次就解决所有问题,最开始你就得跟老师处好关系,主打的就是一个“先下手为强”“先发制人”;
2、送礼的方式不够“贴心”。购物卡是什么?那是金额直晃晃地印在明面上的一张卡啊!你和直接送钱有什么区别?俗不俗?老师想收都“不方便”!你不会送点礼盒吗?还能编两句瞎话,“也是别人送我的,家里人都用不上,老师您就收下吧,不然真是浪费了”,如此老师才能“勉为其难”收下,皆大欢喜;
3、送礼没有把不同“价值”的老师区别对待。这就不多说了,都不知道给班主任额外的关心,还能指望你成什么事?
小朋友炫耀自己得益于父母擅打点,在班里经常能压成绩更好的同学一头,最后还说了一句让我生理不适的话:你孩子成绩再好,做家长的不懂事也没用!
我本来在评论区打了很长一段话,但最后删掉了。那只是个12岁的孩子,我能说什么呢?
我只是为他所在的那个教育环境感到遗憾。
我不会送礼,起码是在孩子毕业前,我不会给任何老师送礼。
因为给老师送礼这事,本身就是个悖论啊!
一个会因为家长舔不舔而对孩子差别对待的老师,能是一个负责任、有操守的好老师吗?
如果你也知道大概率不是了,那你给孩子博求这份特殊照顾,还有意义吗?
或者说,孩子从这种老师身上能学到什么?你确定不会起到反效果吗?
当然我知道,大多数送礼的家长其实自己也很反感这一举动,他们并不追求特别关照,只是害怕会因为自己不随大流,而让孩子成为那个另类。
他们的内心活动大致是这样的↓↓↓
和我闺蜜一样,他们只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被公平对待。
只是,当有人花钱买优待时,公平也不再免费了。
但我必须要指出一个盲点:你们知道一个普通的、正常的、没毛病的老师,有多烦这类家长吗?
老师,和医生一样,你送礼送红包对于他们来说根本不是“意外收获”,而意味着“麻烦的开始”。
第一,这事它有风险。
就算当老师的自己铁骨铮铮誓死不收,但万一家长是个大嘴巴呢?你说你送了,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到时候我该怎么自证“可我没有收啊!”;
第二,这事它耗时间。
有些家长为了让老师敢收礼,花式送,伪装成快递、夹贺卡里、夹作业本里,隐藏手段适合去当地下党。老师们也只好花式退回,为了不伤家长自尊,甚至还要发个微信,打个电话,耐心解释,寒暄拉扯。
给老师找这么多事,和为你加班有什么区别?
拜托,老师也很忙很累的啊!
(《青春派》)
我听到过不止一个教师亲友表达过他们的困扰。他们希望得到家长的尊重和配合,但有些家长,不仅年节变着法送礼,平时沟通也总是客气过头,姿态卑微,这时就不仅是尴尬的问题了,沟通也会变得很低效。
这些家长在沟通之前就做出太多预设:我说出我的想法,老师会不会不高兴,我表达我的诉求,老师会不会觉得我很麻烦。
他们永远在奉承、迎合、讨好,两分钟能说完的事一定要给他们拐弯抹角拉到半小时,他们没法描述客观事实、讲述真实感受,在这些没有意义的内耗中,真正的教育问题反而可能被忽视和耽误。
家长姿态卑微,老师回以小心翼翼,双方都难受。
关键是,老师也并不会因为你卑微,就高看你孩子啊!
还有一类让老师极度头疼的家长,与上述“舔狗家长”恰恰相反,他们太不拿老师当回事。
他们也会送礼,而且是很主动地送,但这些礼都明码标价:补课,换座,评优,当班干……
(《显微镜下的大明》)
他们不是讨好,他们是在做交易,如果达不到目的,他们也会毫不犹豫撕破脸。
这也是那么多老师吐苦水说工作难做的原因,因为总有那么一群奇葩觉得:既然你的工作就是替我教育孩子,那你就活该受着我的颐指气使,呼来唤去。
一个幼教老师曾跟我聊过她遇到的最难缠的家长:一个小女孩的妈妈。
这位妈妈,要求孩子把在家吃的各种营养品都带到学校去,标明每天吃几次,分别几点吃,吃多少量,要求幼教老师按时按量喂,不仅如此,还得拍照片给她看。
幼教老师向家长解释幼儿园不可以喂这些东西,家反应激烈,大闹一场,但最后因为不占理也不得不退让,不过她要求幼教老师,至少在每餐的米饭上给她女儿撒一些黑芝麻。
幼教老师破例答应了。
有一天,幼教老师忘记拍照,这位妈妈直接夺命连环call:今天给我女儿撒芝麻了吗?你不拍照我怎么知道你有没有撒?这么点小事你都做不好,别的事情你能做好吗?孩子交给你这样的人,我们做家长的怎么放心!?
这种家长对其他家长也不会友好,他们是精致利己的典型,习惯把自己放在世界中心,只看得到自己孩子的需求,要求其他人配合、让利,服务于他。
只要能赢,他们会抢跑,也会伸脚绊别人。
(《小舍得》)
。。。
但我想说的是,家长是什么样子,孩子其实是感看得到的,不仅看得到,还会耳濡目染,有样学样,就像那个六年级便深谙此道的孩子。
家长们或许以为,自己的隐忍也好,手段也好,都是为孩子好,可以为孩子磨出一个锃光瓦亮的未来,但却忘了,他们的卑和亢,就是孩子童年感受到的全世界。
老师会变成导师、领导,同学会变成同事、同行,孩子也会学会用同样的方式去“经营”。
且不说一个汲汲营营的人是否会收获一个快乐的人生,当一张购物卡一套礼品盒已经解决不了问题的时候,又该怎么办?
即便予取予求,也总有人送的更多。
大家还记得江西“周公子”吗?公然在朋友圈秀背景,秀关系,秀特权,甚至直言自己的父亲通过打点关系得到晋升许诺。
在被调查之前,几乎没人敢相信那是真的,直到看到官方通报才感叹,原来这世界上真有人会这么坑爹(多来点,体制内需要这样大义灭亲的“人才”)。
其实“周公子”不是傻,他只是习惯了,他从小的生活环境就是这样的,他父母长辈都是这么做的,那就是他所认知的世界的常态。
一个大家族的经营,让他在本该朝气蓬勃的年纪带着老气横秋的市侩,每个人在他眼里都带着括号:
张三(爹妈是XX单位XX职位)
李四(他叔伯大舅二姑妈是XXX)
王二(跟领导关系好)
刘ber(他家有人脉关系网,得跟他套近乎)
……
没有家长愿意把自己的孩子变成这样的人吧。
中小学校园,是人这一辈子最纯粹的集体生活环境,等到了大学,走入社会,再想体验那种无关家庭背景和人脉关系的竞争合作、人际交往,怕是没那个机会了。
不要让大人的盘算毁了孩子一辈子难得的纯真幻梦。
每一分不当的获利,都损害了他人的利益,每一次屈服和退让,都让歪风邪气更进一步。
不要这样。
臧鸿飞在奇葩说上有过一段令很多人动容的发言。他说,他看着他的孩子,小小的身体,背着大大的书包走进校园,就像一个矮小的战士冲进战场,他很难过,他不知道他能做什么,所以他可以不要自尊,不要体面,他可以卑微到尘埃里去讨好老师。
他说,这就是为人父母,就是卑微。
我可不是臧鸿飞的持方。
去年9月1日,当我第一次看着我的孩子背着小书包,跟我挥手告别走进幼儿园的时候,我也很感触,但我不觉得他像战士,也不觉得那扇门里面是战场和敌人,我觉得他更像一个小小的探险家,那扇门通向一个充满未知的奇妙世界,他将和他的伙伴一起勇敢地去探索。
我知道他一定会遇到困难,但我不觉得他矮小羸弱,朝阳把他的影子拉得那么长,看起来那么强壮。
我不想卑微地哀求别人让他通行,也不想摆出厮杀的架势为他清道,我想做他的伙伴,陪他一起去探索,去收获,去成长,直到他走向我到不了的地方。
- END -
欢迎点击关注↓↓↓
女子无才便留德 由旅居德国的硬核妈妈无才姐创办。
无才姐,一位才华有限而热情无限的宝藏妈妈,用有趣的灵魂,抵御育儿路上的鸡飞狗跳;穿越众生喧哗,守护温暖与爱。
本文由@无才编辑部 团队原创,作者羊羊。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