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悠悠,三相流芳
西溪东临大海,西襟淮扬,怀抱滩涂,背靠盐田,极目远眺,一座座烧盐灶台平地而起。西汉时期,西溪因盐兴镇,成为江淮名镇;唐朝上元年间,位列全国十大盐监之首,被誉为“淮盐之根”;乾隆年间,更是呈“烟火三百里,灶煎满天星”的鼎盛之景。作为海盐文化发祥地之一,西溪以自身的地域文化为骨干和血肉,书写着极具地域性特征的海盐文化脉络。
“谁道西溪小,西溪出大才。参知两丞相,曾向此间来。”西溪繁荣发展的逻辑,既有历史的厚度,又有文化的深度。范仲淹这首《至西溪赋诗》无疑道出了西溪的地灵人杰,这里曾是宋代吕夷简、晏殊和范仲淹三位宰相任职过盐仓监的“福地”,深厚的海盐文化孕育了流传千载的三相情怀。
北宋真宗咸平五年,吕夷简到任西溪盐官之后,察访民情,广纳民意,“大储放利”,完善了西溪盐仓的储运设施与管理,得到了朝廷的嘉奖。不久便被调任京师,平步青云,后官至宰相,深得宋仁宗欣赏。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首流传千年的《浣溪沙·春恨》便诞生于此。二十三岁的晏殊被朝廷派任到西溪盐仓监,在任职期间,在海边的高墩上建一“避潮亭”,供渔民盐民躲雨避潮歇脚。晏殊还在此创建了集讲学、藏书、祭祀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晏溪书院,朗朗书声中传扬着源远流长的海盐文化,润泽了西溪这片因盐而生的土地。
北宋天禧五年,范仲淹到西溪任职盐官,此时,吕夷简手植的牡丹花开如云,此情此景,范仲淹诗兴大发,题诗“阳和不择地,海角亦逢春。忆得上林色,相见如故人。”范仲淹始终怀抱着远大的人生志向,注定要以其高标准的姿态演绎其浮沉传奇的一生。
他在西溪建造了与文人一起聚会、讲学、谈报国之心的“读书亭”;为解决百姓水上交通难题,范仲淹又在两河的汇合处修建了“八字桥”,有“一步两顶桥,两桥通三岸”的美誉。
他在常丰堰的基础上修建起另一道捍海堰——范公堤,这是他留给西溪的一座为政丰碑。此外,他还在西溪修缮盐仓、整理账务、榷盐惠民、赈济灾荒、兴办教学……他始终践行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与担当。之后,在晏殊的举荐之下,范仲淹开始了他的立朝生涯,走向了广阔的仕途。
吕夷简、晏殊、范仲淹曾因盐与西溪结下不解之缘,在此留下独特的历史文化脉络,共同构建了历尽千年而不衰的三相精神,影响了无数的文人志士。千年来,以范仲淹忧乐精神为代表的三相文化逐渐融入东台西溪的文化基因中,涵养了东台西溪的地域气质,让世人的目光纷纷汇聚到这颗“黄海明珠”。
如今,西溪充分挖掘三相精神背后的文化价值,复建晏溪书院,开办“西溪讲堂”,打造廉政教育基地,创作京歌情景表演《范公吟》、情境戏剧《范仲淹》……让世人循着历史的痕迹慢慢回溯,触摸三相文化的记忆肌理。东台西溪抓住三相文化的家国情怀与民本思想,融入文旅融合发展的逻辑,三相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与韧劲,推动着东台文化与旅游高质量发展。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