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马光远:印钞机仍然轰鸣,物价为何反而下降?

马光远:印钞机仍然轰鸣,物价为何反而下降?

公众号新闻

作者:马光远
来源:光远看经济

全文2841字,预计阅读需6分钟。


2月份的宏观经济数据在陆续公布,其中,有两个数据引发了很多人的关注:一是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月份物价数据,二是央行发布的2月份的金融数据。


这两组数据的共同点都是:超预期!金融数据超预期的宽松,而物价数据超预期的下跌。


先看一下2月份的金融数据:在1月份金融数据超预期的基础上,2月份的金融数据继续超预期:


首先,社融新增31600亿元,预期2.08万亿,去年同期1.22万亿,同比多增19430亿元。增速9.9%,比1月份上行0.5个百分点,远超预期;


二是新增贷款1.81万亿,预期1.43万亿,远超预期;


三是M2同比12.9%,高于1月份的12.6%,远超预期,创下2016年5月以来的最高值。


特别要提及的是,在2月份的金融数据中,企业中长期贷款新增1.11万亿,同比多增6048亿,这很显然和春节后各地拼经济上项目有一定关系,在政府项目的带动下,投资需求在复苏。


二是居民中长期贷款新增863亿,同比多增1322亿,这是时隔1年两个月以来居民中长期贷款首次转正,这在某种程度上和房地产市场的复苏有很大的关系。这两点必须提及,因为在后面分析物价的时候要谈到。


与金融数据远超预期的增长相反,2月份的物价出现了远超预期的下跌。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即CPI同比上涨1.0%,远低于1月份的2.1%,也大大低于预期。环比下跌-0.5%,创历史最低。CPI同比涨幅大幅度回落,和春节错位,猪肉价格下跌,以及蔬菜价格等有关。


环比下跌,主要原因在于食品价格由上月上涨2.8%转为下降2.0%,影响CPI下降约0.38个百分点。特别是猪肉价格下降11.4%,猪周期对CPI的影响比较大。但是,要提醒的是,居住价格即房租价格环比上涨0.3%,这是2021年4月以来环比涨幅最大的一次。


再次提醒房地产复苏的现实。


从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即PPI看,同比PPI下降1.4%,降幅比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同比降幅扩大,主要是受上年同期石油等行业对比基数走高影响。环比PPI由上月下降0.4%转为持平。


其中,生产资料价格由下降0.5%转为上涨0.1%;生活资料价格下降0.3%,降幅与上月相同。其中,生产资料PPI环比由跌转涨,依然和春节后复工复产拼经济有关。而生活资料价格下降0.3%,和上月持平,说明消费仍然很弱,政策需要发力。


一方面是印钞机的持续轰鸣,一方面是物价的超预期下跌。


这背后的原因,和笔者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的“寒热症”有很大的关系。我需要不断提醒,在分析前两个月数据的时候,一定要记住春节的错位,春节的错位是影响很多数据,导致数据出现超预期背离的原因之一。


我在上一篇文章说,寒热之症,要对症下药,有些病看起来是热感冒,其实是体寒导致。比如,居民消费问题和民间投资的问题,关键在于一个预期,这是货币放水短期解决不了的,预期的改变最关键。因此我们看到了印钞机的轰鸣与物价下跌同时出现的景观。


但是,除了看大数据大指标的趋势,还要看里面的细分项。


魔鬼在细节,经济的要害也在细节。


比如,在金融数据里,我特别提醒大家关注企业中长期贷款的增加和居民中长期贷款时隔1年零2个月之后的首次转正,前者和春节后各地上项目拼经济有关,而后者和房地产市场触底回暖也有关。


这样的细节,在价格数据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比如,在CPI环比中,房租价格环比大涨,在生产价格环比中,生产资料价格环比上涨,而生活资料价格虽然持平,但仍然下跌0.3%,说明消费仍然疲弱。


这些细节如何不仔细观察和分析,就难以观察到中国经济在政策的推动下悄然的胎动。作为一个观察经济的猎手,需要的是对细节的敏锐,而不是大而化之的数据。否则,就会闹笑话。


比如,在2月份的物价数据公布后,我看到很多学者在惊呼中国要再次进入通货紧缩(说再次,是1998年中国曾经有过3年左右的通缩周期)。


坦率而言,看到2月份的物价数据就认为中国出现了通缩,这是连通缩的基本概念都没搞清楚。通缩,是相对于通胀而言的,对于通胀,大家都很熟悉。但是,对于通缩,很多人可能很少经历过。但通缩也是一个普遍的经济现象,在很多国家出现过通货紧缩的现象,比如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但不是价格下跌就是通缩。在经济学上,通缩有着严格的定义,指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全面而又持续的下跌。


这里面需要强调两点:一是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全面下跌,二是持续的下跌。所谓持续的下跌,虽然目前没有统一标准,但一般认为,CPI持续两个季度环比下跌就认为出现了通货紧缩。


按照这个标准,中国目前的CPI和PPI的表现并不符合经典的通缩概念。CPI无论是同比还是环比并没有出现持续两个季度下跌的情况。2月份CPI的数据一方面和春节错位以及基数有关,另一方面,仍然是受到了猪周期的影响。但,必须承认,消费弱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从PPI看,也不符合经典的通缩的概念。PPI同比在疫情以来出现了持续的下跌,这和整体解决受到巨大的不确定的冲击有关,而环比数据在1月份已经回升。



基于此,笔者认为,从目前CPI和PPI的数据看,似乎通胀暂时不用担心,毕竟有稳经济的一系列举措和猪周期。但必须提醒,考虑到今年各地财政吃紧的状况,在货币宽松的背景下,通胀的长期隐忧依然需要警惕。我从来没有见过,一个国家在印钞机轰鸣的情况下,没有出现通胀的情况。


通胀可能迟到,但不会缺席。


当然,也可以肯定地说,从目前的数据看,通缩问题暂时不需要担心。可以观察两会后一系列政策落地后的效果。


但提出通缩的专家有一点提醒是对的:那就是通过对可能出现的通缩的提醒,让管理层意识到,需求不足和债务风险仍然是中国经济目前最大的两个问题。而这两个问题,都是可能导致通缩的两大主要原因。


从通缩形成的机理看,按照凯恩斯学派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如果生产者对投资的预期不好,就会导致投资需求下降,从而带动生产资料价格的下跌,进一步引起物价的下跌。而消费者如果对经济前景的预期不好,消费需求就会下降,从而带动物价的下跌。物价的下跌,又会导致实际利率的上升,从而使得现在消费显得比将来消费要贵,从而使得消费者推迟消费,进一步导致消费下降,物价下跌。


我们可以看到,如何扭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下跌,这是今年的头等大事。同时,按照费雪的“债务—通缩陷阱”理论,债务和通缩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


在经济的某个时点,如果企业存在过度的负债,而过度负债会导致债务的清算,在面临债务清算的压力下,企业因为销售困难会导致产品价格的下跌,进而导致企业利润的下滑和破产的风险。


这是我们为什么强调,在今年拼经济的大周期中,高度重视债务风险的重要原因。


要高度重视房地产企业的债务风险,帮助优质房企解决融资问题,要高度重视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避免经济陷入费雪的“债务-通缩陷阱”。




为了防止读者朋友们走丢,
请大家关注我们的矩阵号“经济生活杂谈”
如果你不想错过我们的文章


或者加经济学人小助手为好友,

加入微信群,建立更深度的阅读连接。

 经济学人小助手 



丨近期热文丨

江同志与《满江红》

沈腾在春晚挖的坑,价值10个亿!

老龄化全球第一的日本,新冠死亡率震惊全球

突发的巴西大动乱,给中国提了一个大醒

2023兔年春晚,先火出圈的竟然是它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美联储印钞机彻底停了?美国历史性一幕:12月M2史上首度负增长印钞机仍然轰鸣,物价为何反而下降?太猛了!1月中国印钞机狂转大放水,背后有三大隐秘信号金融机构改革,1月印钞机加速,这些释放了什么信号?震惊金融圈!7000亿巨头宣布:开除!立即生效!超级"印钞机"突然熄火,咋回事?做空风暴来袭来自司马光的一封信农信社一把手,竟成“烟酒老板”!烟酒成“家庭印钞机”!超乎想象!4个月"暴赚"14600亿,这10人"手握"印钞机!他"包"下全球首富冬日贺岁兰印钞机的轰鸣声:钱都去哪儿了?热搜!泰国贵到去不起了吗?机票直冲4000,物价狂飙!约旦自驾游(3)- 死海, Madaba,摩西升天处深夜爆雷!7900亿芯片巨头狂跌,发生了什么?拜登愤怒回应:见鬼去吧!美国罕见一幕,超级印钞机熄火?央行的印钞机又飞了起来信贷回升,物价温和,全力拼经济陈书婷、高启兰同是江南美人,为何反而都有浓烈的东北气质?中国唯一与佛同名的城市,冬天22°+,物价穿越回10年前,太适合去这过神仙生活!启动核能印钞机,再印20万亿美金!白宫:美元与美国民众利益挂钩美国物价飙涨只是“暂时”?通胀出现减缓,物价已难回到疫前……战鼓轰鸣,一场20万亿的大决战……“陈舒婷”、“高启兰”同是江南美人,为何反而都有浓烈的东北气质?美国印钞机停转,60多年来第一次!意味着什么?曲蔓地我的印钞机再聊家附近的菜市场的特点-1.2023“印钞机”转的都要冒烟了,但钱去哪里了?“也许你应该不吃早餐”,物价飞涨,有媒体支招了。日本新冠疫情后经济复苏,物价全面上涨,单人搬家费用竟然需要20万?瓶装饮用水,大自然的“印钞机”筹备2023春节晚会罕见!中美印钞机同时发出异常信号,世界面临重要变局刚宣布对华免签的东欧小国,美到无需加滤镜,物价低过东南亚,却不足1%的国人去过!澳联储遭抗议者围攻!澳人工资暴跌,八大学子苦等救济,没饭吃没地睡!澳人崩溃,物价猛涨,疯狂加息,实在是活不下去...又挖到一座云南冷门小城,风情不输版纳,物价便宜到哭,却低调到全网0攻略!如何在存钱罐和印钞机中寻找投资机会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