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好,常读本号的朋友应该发现了,本号今天比较“破天荒”——把头条给了一则带货推广,茶叶不错的,亲测好喝(虽然我离也不常喝茶,也不太懂茶,离陆羽差得远,不能作为标准),喜欢喝茶的朋友可以买一点,照顾一下卖家的生意。
在开号之初,我曾经跟大家许诺过,本号的头条,不到万不得已,我尽量只发原创的文章。
但今天,我食言了,因为确实到了有些“万不得已”的时刻了。
最近一段时间,我的商务频繁告诉我,公号的广告越来越不好接了。原因我想可能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公号自身的趋冷(我在《公众号,还有几年写头》一文中谈过的),另一方面是去年经济确实不太好,延迟反应到当下,就是还在花钱做广告扩张的商家少了一些……怎么说呢,我真心希望后一种因素能占比多一些。因为经济有坏的时候,就会还有好的时候,总比一直凉下去要好得多。
但不管怎么说,眼下的艰难是需要度过的,所以我近期会听从意见酌情在头条放一部分推广,这样我能多一些收益,也增加一些推广的浏览量。
当然,考虑到读者的感受,一个星期我更七天文章,头条推广不会超过一篇,这一天我会在次条上更一篇短一些的请假文,跟大家谈谈心。
请大家体谅我目前的处境,理解我的这次选择,干这行确实不太容易,且最近特别不易,我到无心卖惨,只是想先把这段对付过去了再说吧。
所以今天是第一篇次条短文,做一下昨天那篇文章的回应好了。
昨天《愿今日已自居“孔乙己”的年轻人,不要再当明日的老栓》一文,引发的争议其实蛮大的,有读者不满我把板子打在了自居“孔乙己”的学生和雇员身上,说:学生和老师、雇员和老板权利是平等的,凭什么只允许老师在讲台上乱讲、老板肆意宣传“996福报”,学生和雇员就没有对等的反制权么?学生和老师、雇员和老板是平等的,单纯用道德说教去要求一方无条件服从另一方,显然是一种PUA是不对的。博弈的一方,哪怕身处弱势,也应该有自己的反制权。但这种“反制权”最好的呈现方式应该是什么?我觉得应该是彼此选择,而不是互相毁灭。比如你就业时,不慎遭遇了一位“黑心老板”,天天要你996,还不给你发相应的加班补贴。对你来说最有效、最便捷的反制措施是什么?当然是立刻从这家黑心公司里辞职,另找一份你觉得更合适的工作。而不是天天找这个老板死磕,让他给你涨工资,或者去网上义愤填膺的喊什么“资本家挂路灯!”那样效率也太低了。同理,假如你在学校选课、听讲座,觉得课上的老师讲的话实在是太片儿汤、或者三观不正。你最好的抗议方式是什么?当然是退课、退场,另选一个有料、三观正的课程去填充你宝贵的学习时间,让那个不合格的老师自生自灭,因课程不达标被学校末位淘汰。而不是去学什么《罗织经》,像来俊臣、索元礼一样投书举报老师。这些论断的原因,基于这样一个常识——学校是知识的买卖场,职场是劳动力的买卖场。在这两个买卖场当中,如果你作为学生雇员,感觉老师或者老板过于强势、让你不舒服了,那原因一定是他们作为知识的售卖者和劳动力的购买者存在“竞争者不足”的优势,所以才能凭借一定程度的垄断性对你“店大欺客”。这时候,作为弱势的一方,你最明智的博弈方式就是善用选择权、并呼唤建立一个有更多选择的市场,通过制造更多选择、消解强势方的垄断性优势,重新拉平你与他们的地位。而直接试图毁灭对方,这样做看似“解气”,实则是缘木求鱼的,因为你此时的弱势地位,本来就是因为选择性不足造成,而这样做的结果是在消除自己原本就所剩不多的可选项,等于加剧了你自己的困境。最终,当劳动力市场上只剩下一种工作时,你不愿做也得做。当知识市场上只剩下一种宣讲时,你不想听也得听。你难道会觉得这种境遇,会比你现在更好吗?这个道理,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本来应该是最懂的,因为现实天天在教育我们。昨天的文章提到“资本家挂路灯”这种思潮在时下年轻人中的兴起,很多人说这是因为眼下职场是在太“卷”、老板们天天逼着员工996,还不给加班费。但他们很少再多问一句,为什么年轻人会如此之“卷”?归根结底,还不是因为劳动岗位供给量不足,导致劳动力市场成为一个偏向购买者(老板)的买方市场导致的么?所以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之道,应该鼓励更多的购买者(老板)进入这个市场,以重新拉平这个供需平衡。而不是动辄喊打喊杀,把原本已经不足的这部分人再清一些出去,那样只会加剧供需的进一步失衡,让“好工作”更加稀少,让996和内卷进一步加剧。所以你看从前几年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到今年总理给民营企业家吃定心丸,鼓励他们“坚定信心再出发”,国家的思路其实一直是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的——有更多的企业家下场招人,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给年轻人选择,职场“内卷”才有可能逐步减弱乃至消失。所以身为年轻人,身处这场时代之潮中,最明智的做法是什么?善用选择的力量,而不是善用毁灭,呼唤更多而不是更少选项的诞生。某个工作,如果你做的不顺心、觉得老板对你剥削太重;某个老师或朋友和你三观不合,实在不想听他说话。腿长在你自己身上,你走就是了么!何必非得跟这个老板、这个老师死磕到底呢?约翰·弥尔顿说的好:“就让真理与谬误在苍穹下自由的战斗吧,看看谁将获得胜利!”年轻人相比老年最大的优势就是拥有更多选择的可能性,所以我希望更多年轻人也在自己人生中能“扬长避短”,多去使用选择、善用选择,而不是执着于死磕乃至毁灭。另外还有人说:小西你说话避重就轻,企业家越来越少了,好老师越来越少了,这难道是年轻人骂出来的么?再说我就生活不顺,说他们两句排解一下,能对大势起到多坏的作用。我提他们说两句话,又能有多少好的影响?这个道理,也是我做了自媒体之后才逐渐懂得的。我靠每天码字为自己挣饭吃,也算是个创业者了。而我在自己这小小的“创业”过程中,真实的感到,每个读者、每个受众给我的反馈,都会对我下一步的努力,产生小小的变化——当有更多读者看懂了我的文章,并愿意支持我、鼓励我的时候,我就是觉得干劲十足、文思泉涌。而当某篇文章涌进来太多的傻x攻击谩骂的时候,我就是觉得人性如此凉薄、人间不值得、写作不值得。是的,这个世界凉薄还是热忱,常识是普及还是衰微,对每一个为它更好而奋斗的人来说,都是如此重要。正如鲁迅笔下老栓的麻木不会让志士夏瑜的一腔热血变得不值得珍重,却会因无以励来者,让其变得更加稀有一样。我们每个人,对这个世界的好坏,都负有一份小小、但却不可推脱的责任。人类历史上,偏激的口号被人喊多了就梦魇般实现的例子比比皆是——正如伟大的常识因被普及广了,最终成为共识的例证同样繁多。
我们是用热忱、用勇敢、用理性、用对自由和繁荣的向往去给真理的明灯添一把火?还是用凉薄、用胆怯、用偏狭、用对他人和世界的仇视让凛冬的脚步更进一步?请允许我用圣奥古斯丁的一句话,结束这篇已经写的太长的请假条吧。原文一句我大学时学到的拉丁文 ,可惜我已经不记得了,但翻译成中文,大约是这样的——是的,我们怎样,世界就会怎样。还是那句话,权利的实现,在选择中,而不在毁灭里。而那选择,就在你我手中。至少对我来说,我的文章只给我选择、并选择我的人读。我把我的写作,您的阅读,也看做一种我们彼此权利的实现。这也是为什么我今天一定要把这篇文字放在次条上的原因吧——我只看重那些知我、懂我、愿意支持我走下去的读者的选择,而不再需要那些对我凉薄的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