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政府助推“两瑞闪婚” 瑞银宣布30亿瑞士法郎收购瑞士信贷

政府助推“两瑞闪婚” 瑞银宣布30亿瑞士法郎收购瑞士信贷

财经
“就瑞信而言,这是一次紧急救援。”双方“闪电”达成协议得益于瑞士政府的斡旋,但瑞银收购瑞信的主要原因或是基于其商业战略和资源优势、行业竞争格局等多方面的考虑。
作者:欧阳晓红 胡艳明
封图:图虫创意






又是一个48小时!但不像硅谷银行那样“闪崩”,而是“闪婚”——可谓两行合并后将缔造总投资资产逾5万亿美元的“两瑞恋”(新实体)。

监管仿佛在与时间赛跑:3月17日(上周五),瑞士信贷集团(股票代码:CSGN.SW/CS.N,简称“瑞信”)股价再度暴跌之后,3月19日,在政府等相关部门支持下,瑞银集团(UBS Group AG,简称“瑞银”)宣布,已达成协议,将以30亿瑞士法郎(约32.3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瑞信。

瑞银表示,瑞银计划收购瑞士信贷。此次合并预计将创建一家总投资资产超过5万亿美元的企业和可持续价值机会。它将进一步巩固瑞银作为总部位于瑞士的领先全球财富管理机构的地位,其总投资资产超过3.4万亿美元,在最具吸引力的增长市场开展业务。

根据交易条款,瑞信股东每持有22.48股瑞信股份将换取1股瑞银股份,相当于0.76瑞士法郎/股,总对价30亿瑞士法郎。瑞银从交易中获得250亿瑞士法郎的下行保护,以支持标记、购买价格调整和重组成本,以及对非核心资产的额外50%下行保护。预计到2027年,这两项业务的合并将产生超过80亿美元的年度成本削减。两家银行都可以不受限制地使用瑞士国家银行(瑞士央行)的现有工具,通过这些工具,它们可以根据货币政策工具的指导方针从瑞士央行获得流动性。

据悉,此宗并购案的谈判由瑞士联邦财政部、瑞士国家银行和瑞士金融市场监管局(FINMA)联合发起,收购得到了他们的全力支持。

“此次收购对瑞银股东来说很有吸引力,但我们要明确一点,就瑞士信贷而言,这是一次紧急救援。我们已经构建了一项交易,该交易将保留业务中的剩余价值,同时限制我们的下行风险。”瑞银董事长Colm Kelleher表示。其解释,收购瑞士信贷在财富、资产管理和瑞士全能银行业务方面的能力将增强瑞银发展其轻资本业务的战略。该交易将为客户带来利益,并为瑞银的投资者创造长期可持续的价值。

瑞银首席执行官拉尔夫·哈默斯(Ralph Hamers) 表示:“瑞银与瑞信的合并将巩固瑞银的优势,进一步增强我们为全球客户提供服务的能力,并深化我们一流的能力。此次合并支持我们在美洲和亚洲的增长雄心,同时扩大我们在欧洲的业务规模,我们期待在未来几周内欢迎我们在世界各地的新客户和同事。”

瑞银投资银行将通过加速实现全球银行业务的战略目标,同时管理瑞士信贷投资银行的其余部分,从而加强其在机构、企业和财富管理客户中的全球竞争地位。合并后的投资银行业务约占集团风险加权资产的25%。

瑞银预计,到2027年,该交易将增加每股收益,并且该银行的资本化率仍远高于其13%的目标。此外,瑞银宣布,Colm Kelleher和Ralph Hamers将分别担任合并后实体的集团董事长、首席执行官。

值得一提的是,瑞士信贷董事长Axel Lehmann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倒闭的美国地区银行引发的金融不稳定在错误的时间袭击了该银行。

而在这之前,瑞银曾提出以至多10亿美元要约收购瑞士信贷,但遭到瑞信的拒绝,认为其报价太低。

受金融风暴冲击、深陷困境的瑞士信贷股价近几周暴跌,3月15日(上周三)股价下跌21%,而后停牌。该银行披露在其2021年和2022年的财务报告流程中发现了“重大缺陷”。瑞信最大的股东沙特国家银行称不会再购买瑞士信贷的任何股份。如此,叠加近期美国硅谷银行和Signature Bank的相继倒闭,导致市场对全球银行体系更广泛脆弱性的不确定性——当瑞信再现警告信号后,这种担忧加剧了。尽管瑞信的问题早于当前危机,其在2022财年结束时亏损近80亿美元。包括瑞信本身以及一些高管和顾问最近也与丑闻有关。

外媒报道称,瑞士政府帮助促成了这笔交易,其明确目标是在周一(3月20日)早上亚洲市场开盘前完成合并。作为协议的一部分,瑞士国家银行——向瑞士信贷和瑞银提供高达1080亿美元的流动性援助贷款。

另据外媒报道,预计瑞士政府还将通过免除合并前通常需要的六周等待期来加快交易速度,而且瑞士当局不要求瑞银获得股东批准。

正如,瑞银表示,该交易无需获得股东批准。因为,其已获得FINMA、瑞士国家银行、瑞士联邦财政部等核心监管机构的预先同意,及时批准该交易。

事实上,双方“闪电”达成协议得益于瑞士政府的斡旋,但瑞银收购瑞信的主要原因可能还是基于其商业战略和资源优势、行业竞争格局,以及对瑞信困境驰援等多方面的考虑。


如瑞银所言,此项收购可为其带来可持续价值机会;可进一步巩固瑞士在全球金融市场上的地位。加之,瑞信是瑞士第二大银行,其拥有的客户群和资产也将成为瑞银的重要资产。包括此次收购还将加强瑞银在投行领域的实力。


瑞银方面称,该交易巩固了瑞银作为瑞士领先全能银行的地位。合并后的企业将成为欧洲领先的资产管理公司,投资资产超过1.5万亿美元。

对瑞银而言,收购瑞信,可使其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务的版图,增强瑞银在全球金融市场上的影响力;而对瑞信来说,收购意味着获得了更多的资金支持和业务整合,有助于解决公司目前面临的财务问题。

瑞银作为全球知名的投资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极具战略和资源优势禀赋。其在全球范围内的投资和业务拓展能力,以及在金融科技和数字化转型方面的优势,可能使其更有能力应对瑞信面临的问题,并为后续的整合和重组提供支持。

行业竞争格局来看,瑞士银行业竞争激烈,瑞银和瑞信作为两个主要竞争对手,瑞信危机也可能使之面临其他竞争对手的收购或合并,这可能迫使瑞银采取行动,以避免在市场份额和竞争力上被其他竞争对手超越。如此前,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称,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 AG)正在密切关注瑞士信贷的情况,以寻求收购瑞士信贷某些业务的潜在机会。

不过,诸多合并机遇之外,收购后可能的裁员问题亦备受关注。瑞信近年陷入困境,业绩低于行业平均水平,2022年瑞银创造了76亿美元的净利润,瑞信全年净亏损79亿美元。如此,其或不可避免地需要进行重组和裁员;业界认为,瑞银集团收购瑞信之后,预计将裁员数千人。外媒报道,瑞信裁员9000人是瑞银收购的前提。

或许,不只是裁员问题,由于两家公司的规模不同,合并后可能需要大量的资源来实现整合。此外,整合过程中可能难免会存在公司文化差异和管理压力。如此,这次收购也存在些许挑战,但无疑有助于整体提升瑞士在全球金融市场上的竞争力。



老股民陷炒股骗局:巨额浮盈后无法取现,1个月被骗100万硅谷银行危机“魅影”地方财政缓慢修复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瑞银32亿美元收购瑞士信贷《更多的诗歌》:35:走到半路,只违背了一条戒律瑞银30亿瑞郎收购瑞信;张兰回应国外欠债9.8亿;知名蛋糕巨头所有门店暂停运营;李开复要建中国版ChatGPT公司...见证历史!全球震惊:瑞银宣布收购瑞信!见证历史,巨头倒下!瑞银30亿瑞郎拿下瑞信,5万亿美元“巨无霸”诞生!金融领域大地震!张兰回应海外欠债9.8亿;李开复加入中文版ChatGPT大战;瑞银30亿瑞郎收购瑞信;华为最新“天才少年”26岁年薪百万丨邦早报危机蔓延!澳洲股市开盘断崖式暴跌,瑞士信贷暴跌 24%!全球金融危机或重现?英镑上涨!瑞银“低价收购”瑞士信贷!中英航班继续增加,最低票价不到2000!早报 | 瑞银30亿瑞郎收购瑞信;知名蛋糕巨头所有门店暂停运营;张兰回应海外欠债9.8亿;李开复宣布筹组中文版ChatGPT公司瑞士信贷,率先退位斯洛文尼亚博希尼湖(Lake Bohinj),有山有水瑞银“被迫”掏出30亿瑞郎,德银成“瑞信第二”言过其实一周回顾 |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四部反垄断法配套规章 瑞银集团收购瑞士信贷银行我被授予女王禧年勋章!“两头婚”在国内悄然出现,“两头婚”逐渐增多?你能接受吗?百年超级银行倒下! 瑞信30亿瑞郎被瑞银收购, 将获1000亿援助贷款绝美挪威荷兰夏日之旅(四)田园风光-峡湾山村Utvik瑞士信贷:老大种树,老二挖墙,老三背锅瑞银收购瑞信被指仍存问题,分析师称瑞银自己或无法独善其身香港金管局:本地银行业对瑞士信贷的风险承担不大瑞银:收购瑞信将造成170亿美元财务冲击早财经丨张兰团队集体离职?合作方回应;瑞士信贷股价跌近53%,第一共和银行跌逾47%;法国延迟两年退休的改革法案正式生效见证历史!瑞银宣布四折收购瑞信!在瑞士信贷的巨大损失中,谁是冤大头?谁又幸免于难?瑞士信贷“失血”,将成下一个硅谷银行?瑞士央行拟“输血”紧急救助,可否助其逃离漩涡?瑞银收购瑞信生变?瑞士总检察长办公室发“调查令”百年瑞信被被瑞银集团以30亿瑞士法郎收购|首席资讯日报早报 | 多家医院医生:本轮甲流高峰基本过去;见证历史!瑞银30亿瑞郎收购瑞信;国际知名民调机构:中国人幸福感全球最高瑞银集团以30亿瑞士法郎收购瑞士信贷银行换个角度,慈禧才是伟大领袖民族脊梁“俄罗斯央行有74亿瑞士法郎的资产在瑞士,已无法动用”瑞士信贷重启 SPAC IPO瑞士监管部门推动瑞银收购瑞士信贷早报 | 美股收涨,瑞士信贷跌近53%,第一共和银行跌逾47%;日本首相访印,或将提所谓“印太新计划瑞银宣布收购瑞信,5万亿美元财富管理巨无霸诞生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