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冠军企业为什么需要“隐形”?
南山工业书院的创办人林雪萍先生今天在他的微博透露了这么一个信息:
Force Distance Times的这份报告我还没有看,但这个话题其实在很早之前就跟不同群体有过讨论。我们在五年前就比较深入的讨论过“制造业隐形冠军”这个话题,并在当时引起了“隐形冠军”(Hidden Champions)概念的提出者,德国Hermman Simon教授的关注。在2018年与Simon教授的交流中(《与赫尔曼·西蒙教授的交流》),作者提出的最后一个问题和得到的回答是这样的:
问题四:关于中国制造业发展
这是一个非常个人化的问题。中国中高端制造业如果发展,对日本和德国的影响会很大,因为中国有广阔的市场,甚至有时可以用市场去引导规则。您是否对此有所担心?
回 答:
我认为中国制造业企业是德国隐形冠军企业的主要竞争对手。两方面看:其一,如你提及,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而德国人已经在中国有很好的定位。单就太仓而言(对于中国来讲,这是个小城市,只有70万人口),就有280家德国企业和大约200个工厂。中国人进入德国市场主要依靠收购德国企业(过去三年收购了162家)。这是一个正常的全球化过程。100年前发生了同样的事,美国人也收购德国企业。在1980年代,看起来日本将要主导全球,但其实并未实现。
这是一个很委婉的提示,德国此前已经历过若干次“逆全球化”风潮,包括一二战时期,以及战后美国对日本、西德的贸易争端。1980年代在与日本开打贸易战的同时,美国对西德的贸易争端也在台面上。但最终西德平稳度过,日本则进入“失去的二十年”。
欧洲国家并不太喜欢美国这个盟友(盟主),但战后体系建立在美国霸权基础之上,欧美核心利益有诸多捆绑。西德(及统一后的德国)与日本不同,在制造业的选择上尽量避免与美国发生“直接冲突”,选择走差异化路线。德国经济学家沃尔夫冈·史特雷克认为,由于本土市场有限且欧洲他国长期存在关税壁垒,德国并没有足够的建立规模化生产体制的市场需求,因此美式“福特主义”最终没有成为德国的选择。德国倾向于寻求自己的比较优势,强调工业品的优质化和定制化。(《全球化下的莱茵模式》)
在“隐形冠军”的研判上,很显然德国的研究者是将“隐形”和“冠军”并重考量的。Hermman Simon教授在1980年代通过大量的乡土调查,总结出德国存在大量的“不知名的、在利基市场具有全球主导优势的中小企业”是德国制造业成功的关键。
在最初阅读、收集相关资料时,作者的关注点一直是为什么这些德国企业选择“隐形”,为什么为了隐形甚至选择放弃许多市场化融资手段(避免信息披露)?但在这个讨论并未引发关注,部分研究者和官方机构转而选择了另一条思路,也就是把国内本属“隐形”的中小企业归总起来,列到各类“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和所谓“小巨人”清单上,全部公布出来。作者后来也了解到,在包括本公号在内的极少数国内研究者于五六年前引发这个话题后,随着官方对制造业的重视,很快出现了将关键中小企业“清单化”的建议并最终成为政策选择。遗憾的是,据了解,这些建议者很可能并未像作者一样关注和思考过为什么要“隐形”这个问题。
并非只有部分研究者和官方机构如此,企业也是一样。过往三四年,因被美国各类制裁而通过不同途径咨询过作者的企业至少有十家以上,很普遍的情况是,尽管这些企业在作者看来很显然早应有所准备,但几乎每一家都表现得非常意外。
在两三年前,在与企业、官方智库机构和官方部分机构交流时,提出“隐形”、“避其锋芒”这样的观点不但不被重视,反而会被嘲讽,被认为是“不够勇敢”。但到了今天,但凡被制裁的企业,无论规模大小,有无更好的、“勇敢的”方案快速解决自身的问题呢?
“隐形”这个选择是一种智慧,支持“隐形”需要更大的智慧、决心和毅力。“隐形”不是委屈求全或者“投降”,而是基于专业判断的战略选择。“隐形”这个选择对企业而言不是问题,但对部分机构去填报自己的“成绩”、宣传自己的“功劳”的确会是一个问题。
有朋友问过我,如果中美争端不断,那美国接下来可能的制裁领域和目标会是什么呢?我的回答很简单,站在美国立场,最简单的思路就是把我们的各类重点企业清单理一遍,就能确定了。很显然,他们的确已经发现了这条简便的路径。
企业的选择其实是比较痛苦的。作为中小企业,即便在一个细分领域处于龙头,稍加打击也会覆灭。所以,在利基市场再具重要性的冠军企业,也不得不考虑尽量获得官方的支持,这些支持体现在商业运营便利、融资便利等诸多方面。但要获得这些便利的前提是成为某个公开清单中的一员,于是还没有暴露、不想暴露自己的企业就必须做出艰难的选择,要么放弃重要支持,要么提前或被动的暴露自己。所以某些公开的企业清单,除了好看、便于宣传、能够让微博上一些人多喊两声“厉害了”之外,还有什么真正的意义呢?难道不公开这些清单,这些企业就没法获得支持吗?
中小冠军企业为什么要“隐形”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就跟“游击战丢人吗?”的回答应该类似吧。目前这些问题的公开讨论仅能达到这个层次,毕竟,再复杂一点,各方就都看不懂了。过往几年各方有title的专家那么多,相信完全有能力提出更好的建议方案吧。
以上。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