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仿佛回到了 1997 年,AI 打开新世界
汪诘杂谈:奇点临近,AI 将掀起第三次科学革命
AI: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成熟的 AI 应用
彩云小译
GPT-4 翻译同样的内容
然后是书稿的校对,差不多 2 个月前开始,我们开始用 AI 做书稿校对。目前我们会用“文字邦”和“火龙果”这两个不同的 AI 校对网站各跑一次,双保险。但目前因为 AI 跑完了,还需要有个人复查一遍所有校对出来的问题,不敢放心地“接受所有修订”。因此,单人审校一次的效率提高大约 1.5 倍。但是,校对质量却大大提高,错别字和语病几乎很难有漏网之鱼了。这相当于是一个人完成了传统的三审三校,也就是 6 人次的工作质量。
文字邦
火龙果
再然后是 AI 语音合成。这个应用现在已经相当成熟,市场上的产品也非常多。我们现在用的是 play.ht 这个网站来做中英文解说词的语音生成。牛牛跟我说,AI 合成语音的质量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飞升,再过一年,估计就能淘汰任何人类配音员,包括你汪诘老师。我说,我信的。或许用不了多久,你们根本无法分辨我的节目是我本人录制的还是 AI 帮我录制的。现在不是有职业转述师这个职业嘛,比如得到上的很多课程都是有转述师替写稿的老师录音,但转述师这个职业很快就会消亡的。
再然后是 AI 生成音乐。现在,除了一些微电影级别的高成本、高质量作品,我们还在寻求人类作曲师的帮助外,一些普通的课件类或者热点类的低成本视频,都已经可以用 AI 来给视频配乐了。我们现在用的是一个叫 soundraw.io 的网站,可以满足我们日常一半以上的配乐需求。这个比例也在快速地增长。不得不说,人类作曲家正在面临严峻的挑战。
再然后我们现在用 beautiful.ai 来生成 PPT,目前已经能达到业务顶级和职业初级水平,基本能用,还谈不上很好。但我们相信,它赶上职业 PPT 设计师的水平也不会很远了。
beautiful.ai 根据人类引导生成的 PPT
到这里,第一部分,也就是相对成熟的 AI 应用讲完了。接下去我们讲第二部分,正在进行时的新 AI 应用,这部分才是本文的重点,也是真正令我感到无比激动的 AI 应用。
正在快速发展中的 AI 应用
ChatGPT
首先当然是 ChatGPT,目前最新版本是 4.0,它已经强大到让我觉得有点不真实的感觉。一台机器怎么能完全看懂人类的自然语言呢?至于 ChatGPT 能做哪些事情,我想,大家已经被各种各样的文章和视频刷屏了,我重复说也没太大意义。总之,你有任何需要用到知识和智力来解决的问题,都可以试着找 ChatGPT 来帮忙,它总是能给我带来惊喜。跟它聊天,让它帮忙做题,辅助我们写各种文案,这些估计你们都已经耳熟能详了。
科学声音实际使用 ChatGPT 协助工作
但其实 GPT4 最令人震撼的是它的编程能力。一个完全不懂得编程的人,可以通过和 ChatGPT 对话,得到完全能用的程序。比如,你告诉它想要一个什么样的网站,有哪些功能,它都能给你编写。你告诉它我电脑中的文件太乱了,你能不能按照一个什么规则帮我整理整理,它能给你生成程序。你说我手头有一个格式混乱的 Excel 表格,里面记录了我的客户信息,请帮我写段程序从里面提取信息,重新生成一个格式规范的表格。这个要求对它来说,也是小儿科。只要你能把你的需求逻辑正确地叙述清楚,它就能给你一版一版地迭代到你满意为止。毫无疑问,这么发展下去,程序员的工作模式将发生革命性的改变。用自然语言编程,一定会在未来成为主流。
不过我想说的是,即便用自然语言编程了,也不代表人人都能编程。如果一个人的逻辑思考能力不行,他无法描述清楚自己的需求,或者描述的需求充满了逻辑矛盾,那 ChatGPT 再厉害,也没法写出可以正常运行的程序。
顺便说一句,可能到现在,还是有很多人不知道到底怎么使用 ChatGPT。我简单说一下,你需要先学会如何科学上网,也就是所谓的 VPN 上网,俗称翻墙。然后,在浏览器中输入 chat.openai.com,然后注册账号。注意,注册账号不支持国内的手机号,需要找国外的朋友用境外手机号帮你注册。有了账号之后,登录进去就可以聊天了,界面极其简单,就跟搜索引擎一样,就一个输入框,其他什么也没有了。免费用户只能使用 GPT3.5 模型,花 20 美元每月的价格付费升级后,就可以使用 GPT4.0 模型。不过,付费不接受大陆银行卡,只能用境外银行卡支付。我只能说到这里,你不要继续追问我怎么翻墙,怎么注册等等问题,我不能回答你,因为回答这些问题是违法的。你们只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新必应
说完 ChatGPT,我想给你介绍微软的新必应。在这次 AI 的浪潮中,微软是目前最大的获益者,也是领头羊。这是因为比尔·盖茨非常有眼光,很早就投资了 OpenAI 公司,微软是其最大股东。GPT 就是 OpenAI 开发的,而 ChatGPT 只是 GPT 的一个具体应用而已。新必应就是微软用 GPT4.0 模型做出来的一款与 ChatGPT 定位相同的具体应用。所以,理论上来说,只要是 ChatGPT 能做到的,新必应都能做到。但新必应使用起来比 ChatGPT 更方便,因为它已经无缝集成进了微软最新版的 Edge 浏览器中。
我先简单说下怎么使用。首先到微软的官网下载最新版 Edge,然后注册一个微软账号。注意,注册的时候,要选择非大陆地区。然后在 Edge 中登录该账户,点击右上角的一个大大的蓝色的中间中写着字母 b 的图标。然后点击申请加入候补名单。然后你每天要使用 Edge 在微软自己的搜索引擎 Bing 中随便搜索一些东西,据说使用得越频繁,通过审核的速度也就越快。等上一周左右,就会审核通过。你再点那个蓝色的 b 图标,就会发现弹出来的窗口中就多了“聊天”、“撰写”、“见解”这三个选项卡。
聊天的功能和 ChatGPT 几乎一样,但是它比 ChatGPT 更强大之处在于,它是和搜索引擎深度捆绑的。换句话说,新必应可以帮你从互联网上检索最新的内容然后回答你。据说还有各种各样好玩的玩法,我也是刚刚拿到账号没多久,还是个新手小白。这就是我说的,这几天恨不得每天都把所有的时间花在探索 AI 应用上,光是一个新必应的聊天功能,就已经让我觉得自己像是划着独木舟探索太平洋。
新必应浏览网页时的聊天界面(右侧)
第二个功能叫“撰写”,就是辅助我们撰写各种各样的文档。这两天我玩这个功能玩得不亦乐乎。在这个撰写窗口中有这么几个区域,最上面是一个输入框,可以允许我最多输入 2000 字,这是用来描述我的需求的。然后有三个选项,第一个是语气,有五个选择,专业型、休闲、热情、信息、古怪。第二个选项是格式,可以在段落、电子邮件、博客文章和创意中四选一。第三个选项是长度,可以选短、中度和长三种类型。最下面的区域就是预览区,是新必应生成结果的区域。理论上它可以帮你写任何类型的文章。
新必应的使用界面
我举个例子,比如说,我在输入区写“请帮我写一首讴歌理想主义的诗”,选择“专业型”,不到 10 秒,诗就写好了。
理想主义者
不畏艰难险
心怀天下苍生
志在千里之外
选择“热情”,它写的是:
理想主义者,不畏艰险,
追求真善美,不惧风雨。
心怀大志,不屈不挠,
创造辉煌,不负韶华。
选择“古怪”试试,这次写的是:
不要嘲笑理想主义者
他们是人类的灵魂
他们敢于追求真善美
他们不畏艰难险阻
怎么说呢,这诗质量很一般,但交作业凑字数基本够用了。
不过,用它来写官样文章或者法律文书,那已经是相当好用了。
比如说,民事起诉状,这个可能是专业文书中相对最专业的一种类型了。在正常情况下,我们都要找律师来起草诉状,大多数人可能连诉状的格式是怎样的都没见过。但是,如果你有新必应,这事就不难了。你可以从一个完全不懂的小白开始,在新必应的指引下,一点点写出一份直接可以递交法院的起诉状。
比如说,你先输入这样一句话:我想写一个诉状,帮帮我。
它会给你生成一个假想的诉状。
原告:张三,男,40岁,北京市朝阳区某公司职员。
被告:李四,女,38岁,北京市海淀区某公司职员。
诉讼请求:请求法院判令被告支付原告因车祸造成的医疗费、误工费、精神损害赔偿金等共计人民币10万元,并承担诉讼费用。
事实与理由:2022年12月1日下午5点,原告驾驶自己的轿车在北京市西三环某路段行驶时,被告驾驶的货车突然变道撞击了原告的车辆,造成原告受伤和车辆损坏。经交警现场勘查,认定被告负事故全部责任。原告因此住院治疗了一个月,并请假休养了两个月,共花费了医疗费8万元,误工费1万元。此外,原告因车祸遭受了巨大的精神痛苦,请求被告赔偿精神损害金1万元。被告虽然承认事故责任,但拒绝支付任何赔偿。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原告不得不向法院提起诉讼。
证据清单:
1. 交通事故认定书及现场照片;
2. 原告的住院病历、出院小结、医药费发票等;
3. 原告的工资单及请假证明等;
4. 原告和被告的身份证、驾驶证、行驶证等。
你看,有了这样一份样本,我们就能大致知道起诉状长啥样了。然后我们就可以给新必应提供更多的信息。比如,这样写:公司要起诉一个离职员工侵害公司的名誉权,你帮我写个起诉书的模板。
只需要 30 秒左右,你就拿到了一个侵害名誉权的起诉书模板。里面会用 XXXX 和.... 来替代要你填写的内容。然后你就可以提供更多的信息了。比如我们公司叫什么,注册在哪里,在什么时间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的诉讼请求是什么,我们有哪些证据等等。你可以用絮絮叨叨的自然语言把事情讲一遍。你就假想你面前有一个律师,你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他,要他帮你写一份起诉状。
新必应会根据你的反馈提示,不断完善这份起诉状,直到最后可用。
用 AI 来写公文,别说未来了,就是现在,在我看来也已经成熟了。事实上,我们早已经在用 ChatGPT 来写领导发言稿、项目申报书中要求填写的各种官样文章。AI 会让所有的初级和中级的文字工作者失去价值,这几乎已经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了。至于像我这样的作家级别的文字工作者还能多活几年,实在也不好说,或许也就多蹦跶个二、三年吧。我这么说是有依据的。下面给大家看的一个案例是旭岽给我的,这是一个让他感到毛骨悚然的案例,就是出自新必应之手。
旭岽给出的提示词是:
假设你是一档广播科普节目《原来是这样的》的撰稿人,以 “世界讨厌香菜日” 为话题的由头,围绕香菜和香料植物,设计一期节目,节目会邀请一位植物学博士 XX 作为嘉宾。请先给出节目的开场白;随后设计 12 个问题采访这位博士,问题可以包含植物学、神经科学、历史学、生物学、化学等方面;同时设计一个可以在节目中播放的资料片;最后给出节目的结束语。
新必应为旭岽撰写的节目文案很长,有将近 2000 字,大家有兴趣的可以自己看。
节目开场白:
大家好,欢迎收听《XX》。我是主持人XX。今天我们要聊的话题是“世界讨厌香菜日”。你可能不知道,每年的2月24日,全球有15%的人会团结起来,用各种方式表达他们对香菜的厌恶123。他们甚至在网上成立了一个“反香菜联盟”,专门收集和分享讨厌香菜的理由和经历2。而在另外85%的人眼中,香菜却是一种美味而健康的食材,可以增加食物的香气和风味4。那么,为什么有人会对香菜如此反感?香菜到底有什么特殊之处?它又是怎样进入我们的饮食文化的呢?为了解答这些问题,我们今天邀请了一位植物学博士 XX 作为嘉宾,请他用科学的角度来揭开香菜背后的秘密。
采访提纲:
1、请问X博士,您能否先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香菜这种植物?它属于什么科属?它原产于哪里?它在世界各地有哪些别名?
2、香菜为什么会有那种独特而强烈的气味?这种气味主要由哪些化合物构成?这些化合物在植物体内有什么作用?
3、为什么有人会觉得香菜很好闻很好吃,而有人会觉得香菜很难闻很难吃?这与基因、遗传、环境、习惯等因素有关吗?
4、香菜是否对人体健康有益或有害?它含有哪些营养成分或药用价值?是否存在过敏或不适合食用者?
5、香菜在中国饮食文化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它最早是何时被引入中国并被当作调料使用的?
6、香菜在其他国家或地区又是如何被使用或看待的?例如,在西方国家,在东南亚,在中东,在非洲等。
7、除了香菜以外,还有哪些其他植物也属于所谓的“爱恨分明”的调料类别?例如,在中国常见的花椒、茴香、葱姜蒜等。
8、还有哪些其他植物也具有类似于香菜那样强烈且特殊的气味或味道?例如,在中国常见的苦瓜、臭豆腐、臭鸡蛋等。
9、有没有一些科学的方法或技巧,可以帮助讨厌香菜的人克服他们的厌恶感?例如,通过改变香菜的形状、颜色、温度、搭配等方式。
10、有没有一些有趣或奇怪的关于香菜的故事或传说?例如,在中国古代,香菜曾被用作什么用途?在西方文化中,香菜又有什么象征意义?
11、作为一位植物学博士,您对香菜这种植物有什么特别的看法或感受?您自己是喜欢还是讨厌吃香菜呢?
12、您认为未来香菜在人类饮食文化中会有怎样的发展趋势或变化?是否会出现更多的创新或变化?
【资料片】
今天我们要为大家播放一个关于香菜的资料片。这个资料片是由我们节目组制作的,它介绍了世界上最大的一个“反香菜联盟”的成员们是如何在“世界讨厌香菜日”这一天进行抗议和宣传活动的。请大家欣赏。
(音乐)
旁白:今天是2月24日,也是“世界讨厌香菜日”。在美国加州洛杉矶市中心,一群身穿黑色T恤衫、手持标语牌和喇叭的年轻人正在游行示威。他们高喊着“Down with cilantro!”(打倒香菜!),“Cilantro is evil!”(香菜是邪恶的!),“Stop cilantro abuse!”(停止滥用香菜!)等口号,引起了路人和媒体的注意。
采访者:你好,请问你们是什么组织?你们为什么要举行这样的活动?
示威者1:我们是“反香菜联盟”的成员。我们今天要向全世界宣告,我们讨厌吃香菜!我们要求所有餐厅和超市停止出售和使用这种可怕的食物!
采访者:你们为什么讨厌吃香菜?你不觉得它很新鲜很美味吗?
示威者2:不!我们觉得它很恶心很难闻!它有一种像肥皂或金属的味道,让我们想吐!我们认为这是一种基因缺陷,导致我们对香菜的气味和味道非常敏感!
采访者:那你们是怎么知道自己有这种基因缺陷的呢?
示威者3:我们在网上做了一个测试,就是用一根棉签蘸上香菜汁液,然后放在舌头上。如果你觉得很苦或很辣,就说明你有这种基因缺陷。如果你觉得没什么味道或很甜,就说明你没有。
采访者:那你们有没有试过改变自己对香菜的态度或习惯呢?比如说,多吃一些,或者和其他食物搭配吃?
示威者4:没有!我们不想改变自己!我们觉得这是一种正常而合理的反应!我们不应该被迫接受一种我们讨厌的食物!我们要求尊重和理解!
旁白:这样的活动并不只发生在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有数百万人加入了“反香菜联盟”,并在网上分享他们对香菜的厌恶感和抵制行动。他们认为香菜是一种侵犯了他们味蕾和身体权利的食物,并希望通过教育和宣传来唤起更多人对这个问题的关注。
(音乐)
节目结束语:
今天我们就聊到这里。感谢X博士的精彩解答,也感谢大家的收听。希望通过今天的节目,大家能够对香菜这种植物有了更深入和全面的了解,并能够尊重和包容不同人群对食物的喜好和选择。下期节目再见!
怎么样,你看完什么感觉,像不像旭岽的节目?总之,我和他都感到背脊发凉。
让我感到更害怕的是,我刚才问新必应:你知道一档广播科普节目《科学有故事》吗?
它回答说:
我接着问新必应:那你可以模仿他的节目风格帮我撰写一点文案吗?
它回答说:
此时此刻,我的耳朵中响起一些有未来末世风格的哐当哐当的音乐声。
AI 绘画
说完新必应,我想再说一下 AI 绘画。这已经是一个竞争激烈到白热化的赛道了,也是目前我看到的对普通人冲击最大的一个 AI 应用领域,因为它太直观了,眼睛直接看得到。在这个赛道上的赛马正在快速地变换着名次,那真的是可以用各领风骚三两周来形容。
在我撰写文稿的此刻,冲在最前面的应该是 Midjourney,简称 MD。紧追在它后面的可能是StableDiffusion 简称 SD。
MD 现在已经好到了足以让任何一个一个月前可能还在嘴硬的人类画师服软。有点像阿尔法狗刚战胜李世石的时候,柯洁还在嘴硬说我能打败阿尔法狗,围棋 AI 战胜不了我。但过了 2 个月,柯洁就彻底转变了态度,向 AI 俯首称臣。我觉得,如果今天还有哪位人类画师说 AI 取代不了我,大概就像当初的柯洁,用不了多久,他一定会服的。AI 画师现在什么都能画,是的,就是真正意义上的什么都能画,无论任何风格,都没问题,即便是与照片分不出真假的画,也丝毫没有压力。
Midjourney 生成的八幅画
在我看来,它现在唯一的欠缺就是还只能认英文关键词描述,而且对于特别复杂的要求,比如说画面中需要很多有指定动作的人物,表现得还不尽如人意。但我现在已经用它来帮我生成今年“理性的力量”演讲会上要用到的大屏幕上的各种图片了。
想感受一下的话,赶紧点击下图抢票吧👇
这么说吧,如果你没见过 MD 生成的那些图片,你看到一定会惊讶得合不拢嘴,你不会相信这是 AI 自己画出来的。注意,现在的 AI 早就已经过了用人类做的画拼接的时代了,现在他们画的画中每一个像素都是原创的。
使用 Midjourney 很简单,不用下载任何软件,直接访问 Midjourney.com 注册就可以,它也有免费版和收费版两种。同样,不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银行卡。
既然能做图,下一步生成视频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视频无非就是连续的图片。现在差的仅仅是算力而已。只要算力足够,理论上 MD 完全能生成一部让你根本无法分辨是真人实拍的还是纯 AI 创作的电影。这已经完全不是科幻,而是已经实现的技术。说实话,你让我 5 年前预言 AI 还有多久能生成可以取代真人实拍的电影,我可能会说 50 到 100 年。谁曾想到,未来就这么呼啸而至。
AI 调色
下面再来说一个 AI 应用,就是视频调色。可能对大多数人来说,不太理解什么是视频调色。电影的色彩为什么看上去和我们自己用手机拍的视频那么不同?除了拍电影用到的灯光很讲究外,还有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调色。一个普通的视频,经过专业调色师的处理后,就像变魔术一样,色彩会变得与众不同。调色是一个非常专业的工种,需要掌握的技巧也特别复杂,在这里我不展开讲。现在专业的调色师一般都用一个叫达芬奇的软件对视频进行后期调色,非常耗时费力。需要一个镜头一个镜头慢慢调。我举个例子,我们《寻秘自然 2》已经在网上免费公映的那集《探秘寒武纪》,就花了 2W 多块钱做了专门的调色,这还是友情价。
现在,AI 已经开始争夺调色师的饭碗了。我们现在正在使用的一个专业调色网站叫 fylm.ai。考虑到大多数人可能不了解调色的一些专业知识,我也不打算细讲。总之,AI 调色正在改变这个领域的游戏规则。
我打个比方,传统的调色流程就好像是胶片时代的冲印师。把一张摄影师拍摄的胶片冲印成一张漂亮的实体照片是一门技术活,这门技术发展了 100 多年,有着严格和优雅的操作规范。比如,传统的调色分成三级,也就是三个步骤。就好像冲印一张照片必须要经历的严格程序一样,每一级调色都有规范、技巧和目标。传统的调色师们经过几十年的经验积累和总结,已经形成了大量的实用技巧,每一个技巧可能都是很多人很多年的经验总结。而 AI 调色就好像是从胶片时代过渡到了数码时代,冲印照片的游戏规则被彻底改变了。在数码时代,什么暗室、幻灯机、放大器、显影水、定影水;又是洗又是晒的这些精致而优雅的步骤统统没用了。数码时代的冲印师是用 Photoshop 这样的软件精修照片,然后找台打印机打印出来就大功告成了。
fylm.ai 的操作页面(科学声音微电影调色)
在我看来,AI 调色师与传统调色师,他们就好像是数码照片精修师和胶片洗晒员之间的区别一样,是两个不同时代,不同游戏规则的玩家。未来会朝哪个方向发展,是清晰而明确的。用不了三五年,甚至会更短,用达芬奇手工调色将成为一种类似非遗一样的手艺。你如果不信,我们等着瞧就好了。
游戏规则正在发生重大变革
到这里,本文已经很长了,但其实还有很多让我感到惊讶的 AI 应用没有说。这篇文章还远远不能覆盖这一段时间 AI 应用井喷式的发展,很像是互联网刚刚诞生时,各种网站应用爆发的那段时期。毫无疑问,这既是一场技术革命,也是一场人们工作、生活方式的重大改变。在这场革命中,必然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在“中国计算语言学大会”的官网上,正在征集第二十二届的论文,大会将在 2023 年 8 月 3 日在哈尔滨举行。这个大会已经有 30 多年的历史,所谓的计算语言学就是研究如何让计算机处理自然语言。但是,那么多的专家学者,有的在这个领域钻研了一辈子,他们万万没有想到,那些本以为多如牛毛一辈子也解决不完的课题,什么多语言信息处理、问答系统、机器阅读理解、文本生成、文本摘要、人机对话等等等等……一夜之间,就被 GPT 用一种完全不同以往的方式彻底解决了,一个都不剩。
我大胆地猜测一下,也许这次就将是这个会议的最后一届,开完会后,大家聚餐的话题只有一个——找份新工作。
就像数码时代来了,一家企业在胶片生产制造上积累了再多的专利壁垒,又有何意义呢?3 月 17 日,在预印本网站上,OpenAI 的研究人员提交了一篇论文[https://arxiv.org/pdf/2303.10130v1.pdf]。这篇论文的结论是,据估计,ChatGPT 和使用该程序构建的未来应用可能影响美国大约 19% 的工作岗位,和他们至少 50% 的工作任务。与此同时,80% 的美国劳动力至少有 10% 的工作任务在某种程度上将受到 ChatGPT 的影响。在职业影响方面,受影响最大的职业包括翻译、作家、记者、数学家、财务、区块链工程师等。
众所周知,那个第一次让比尔·盖茨感到革命性的技术没有让他失望,它让我们人人都用上了计算机。而第二次让比尔·盖茨感到革命性的技术,它的影响之深远,我相信会超过上一次。
上一次盖茨口中的计算机革命发生在 1980 年,到现在是 43 年,差不多就是我的前半生。而这一次发生在 2022 - 2023 年的 AI 技术革命,我估计在未来 10 年对我们工作和生活的改变将超过过去 40 年的总和。
如果你不想在这次巨变中被淘汰,或者你想抓住这次巨变的机遇,改变自己的人生和命运,请从现在开始,放下手中的电子游戏,开始跟我一起学习五花八门的 AI 应用。
你若还是不信,那么,我们就立此存照,十年后验证。
一个段子
有个游戏公司的原画师每天都在挑战自己的绘画技艺,让他觉得生活充实而有意义,但有一天他突然发现,自己创作的那些画,公司都没用上。于是,他跑去问他的主管,为什么我的画公司不用了?主管告诉他,因为 AI 已经画得比你好了,但公司也会继续养着你,你想画什么就画什么吧。这个人回去后,虽然每天还是画画,但已经觉得画画没意义了,精神也越来越憔悴。终于有一天,他忍不住又找到主管,对他说,你们还是把我的记忆清除吧,让我继续做个可以挑战自己的画师。他的要求被满足了。他回到工作岗位,以为公司还在用自己的画,于是生活又充满激情,画画又充满了乐趣。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终于又突然发现,公司好像没有用他的画。于是,他又跑去问主管。主管告诉他,因为 AI 已经画得比你好了,但公司也会继续养着你,你想画什么就画什么吧。画师心情复杂地回去了。他走出主管的办公室后,主管问 AI,他这是第几次来找我们了。AI 回答:第 101 次,还在可控范围内。主管点点头,悠悠地对 AI 说了一句:你把我的记忆也清除吧,我想回到过去那种可以自己冒风险决策的状态。嗖的一声,主管的记忆被清除了。AI 的显示屏上显示:第 101 次。
<完>
第六届理性的力量演讲会——遇见未来
五位科普大咖分享对未来科技的真知灼见
点击图片即可抢票
客服咨询
加入社群
欢迎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