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电动车补贴潮或将引发过剩危机
”
现在全美各地正掀起一轮电动汽车补贴潮。各州为电动车公司推出激励套餐,用于兴建电动汽车工厂。随着各州争相吸引投资者,美国国内的竞争可能还更激烈。企业补贴监督机构Good Jobs First在去年一份报告中显示,各州对于电动车的补贴已是该机构自1980年有记录以来见证的规模最大的补贴潮。虽然补贴的激增也会引发浪费问题,但未必这会是最糟糕的结果。即使可能付出产能过剩的代价,但对于美国来说,在电动车这样的关键行业,拥有自己的制造实力也同样重要。《经济学人·商论》长期关注全球企业大趋势,欢迎订阅浏览系列文章。APP内搜索“电动车”获取更多产业洞见。
《经济学人·商论》持续关注全球大趋势,欢迎订阅浏览。订阅商论,即可免费加入【吴晨主编领读社群】获取完整解读
锲而不舍
中国汽车品牌试图攻入西方市场
第二次会有好运吗?
欢迎打开商论App订阅后阅读完整文章
欢迎在商论中搜索关键词【电动车】,阅读更多相关文章
多年来,中国在电动汽车的生产和购买上已经领先全球。2019年特斯拉在上海设立了超级工厂,柏林墨卡托中国研究所(Mercator Institute for China Studies)的研究者认为这带来了典型的“鲶鱼效应”,类似于苹果在中国生产iPhone给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带来的益处:本土供应商不得不提高自己的水平以达到国际标准,结果加速了向电气化的转变。中国的电动车制造现在对全球化市场有多重要?
《经济学人·商论》2022-04-19
Save globalisation! Buy a Chinese EV
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家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成为出口大户。咨询公司中国汽车洞察(Sino Auto Insights)的涂乐说,股票市场的分析师们正在渲染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出口潜力,希望这会造就类似特斯拉那样的估值。但中国大部分电动汽车出口都是由纯外国品牌(如特斯拉)或者是中外合作的品牌(如宝马)达成的。去年有29.6万辆中国造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往海外,是2020年的四倍多,其中外国品牌占了大部分。由于美国的高关税,这些车最爱的去处是欧洲和东南亚。
中国最大的那些电动汽车公司正采取各种出口策略来迎头赶上。国有企业上汽集团正以2007年收购的英国经典跑车品牌MG的名义进军欧洲,将自己的身份隐藏在迷人的八角形铭牌后面,这可能是它去年在欧洲的销量突破5.2万辆(其中许多是电动汽车)、较前年翻了一番的原因。比亚迪和希望挑战梅赛德斯等豪华品牌的蔚来已经把对电动汽车友好的挪威作为进军欧洲的跳板。华盛顿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entre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的斯科特·肯尼迪(Scott Kennedy)说,它们在东南亚的策略是“农村包围城市”,也就是在西方公司不敢涉足的地方销售低成本电动汽车,以加强供应链。出租车车队是比亚迪等公司积极争取的目标。
直到最近,人们还认为这些低成本品牌没什么可能做到发展中市场和发达市场通吃。中国的电动汽车市场上有一大批陪跑的品牌,迫切需要整合。这些公司缺乏全球竞争对手的海外销售网络。不过它们有自己的内在优势,包括能获得世界上最好的电池供应,有时也拥有比欧洲竞争对手更先进的软件。中国也越发重视国际安全标准。
如果中国的电动汽车制造商能茁壮成长起来,带来的益处将不仅限于汽车市场。
订阅《经济学人·商论》
与全球百万精英同步阅读
🎉订户专享福利
主编领读 · 订户专属社群
✓每日主编精选文章推送 & 主编解读
✓与商论主编沟通交流
全年商论英语学习社区
✓译者领读
✓每日一词+学人习语+译者课堂持续更新
海量商论中英双语往期内容
✓超过3000篇双语文章+译文
✓超过一万分钟主播朗读原文
✓双语纪录片
*入群方式:完成订阅 - 关注微信服务号【经济学人全球商业评论】并后台回复关键词“订户入群” - 添加小助理企业微信等待审核后被邀请加入商论订户专属群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