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刷朋友圈,总看到投资人一会儿跑重庆一会跑江西,好像大家手上都有投不完的钱,市场项目也很热。另一边,也确实像投资界那篇文章,不少VC/PE募资无力,退出无望,事实上就是处于僵尸状态。YiQing的借口真的没有了,让尴尬的投资机构更尴尬了。为了维护和FA的关系,一些投资经理最大的烦恼就是怎么礼貌地拒绝项目。“x总,项目我们非常看好,但是目前公司政策调整,投资比较起来谨慎,领导对于a b c问题还要再验证,本轮应该赶不上了,后续有机会我们再参与。”
“哥,这个项目我真的很喜欢,但是会上讨论的时候确实出现了很大的分歧,老板的意思是再观望一下。咱们保持沟通,希望日后能合作上”
……
不少机构也开始卡出差费用,这群投资经理们没动力出差看项目,个个都在忙着怎么掩饰自己的闲。处于僵尸基金的朋友,都想动一动,却不知往哪走,这是典型的一级市场产能过剩的周期性表现。前两年YiQing最难的时候,某家私募知道环境不好不想出手,又怕投资团队一直看项目又不让投,容易心浮气躁……直接让所有投资团队去各自投过的项目上班……别耽误人家业务就行,私募这边工资照发。春节后放开了,这群在实业呆了一年多的投资经理回到投资岗位,回到出差聊项目的节奏,明显更接地气了。都说投资是个长期的事情,一级市场相对二级市场更是长周期,如果决定要把职业生涯放在一级投资这个行业,必定会经历三五个周期的低谷,如何面对低谷就是一门必修课。除了行业格局、项目业务等大颗粒的尽调信息,细到连项目高管团队各个人的生辰八字,高考成绩,运动爱好,婚育情况等等……他都了解得一清二楚,倒背如流。如此接地气做DD所给予他的回报,就是他投的项目无一出现经营问题,该上市上市该分红分红,和项目高管都处成了兄弟。他自己跟投的项目,少的也有5倍回报了。这样的投资人,没啥周期的影响,时间只会给他带来更大的回报弹性。一级市场有很多参与者,从产业链上看,负责募资的更接近钱,负责投资的更接近项目。越接近钱的角色,收入的确定性越高。比如按照募资金额的2%提成,但难以享受项目带来的收益弹性。
越接近项目的角色,收入的弹性越大。比如投资经理更看重超额收益的那20%,而最接近项目的创业者本身,则享受估值增长弹性的100%。
若你处于一个僵尸机构,想动一动……我给年轻人的建议,就是把你的时间,投向弹性更大的地方去。选定自身感兴趣,资源可触达的产业方向,积累产业insight的知识和人脉,了解产业里面每一分钱是怎么流动的。比如攒着之前投过的项目,多去走访上下游,无论对方有没有投资价值;
或者尝试帮一些中小型企业做融资,从卖方的角度理解企业;
阶段性的把低谷当做起跳前的下蹲,沉下心做投研,打好基础,耐心寻找机会。积累自己的弹性系数,时间一定会给你更大弹性的回报。募资未必是年轻人适合做的事情:比如深圳村民招GP,他们的钱你敢拿不?赚了要carry,亏了可能赔命哦。只要不是啥淘汰落后产业,每个赛道都会因为一些意想不到的事件加速或者转向,拉长十年看,总会有机会让你站在舞台中央。比如AI赛道,有两三年无人问津了。最近ChatGPT的出现,让行业热度又点燃,云从都拉到300亿市值了。
金融科技自18年之后无人问津,如今马云回来了,展望蚂蚁金服如果要上市,赛道热度有机会重启?
游戏从毒药变成文化自信,也就短短一年时间而已。
我知道你很急,但你先别急。
体现一个项目的成长阶梯,一般需要2-3年周期;体现一个投资人的成长,在上面这2-3年之外,前有挖掘项目的时间,后有退出的时间,往往要5年以上才能证明自己。
投资产业方向的真正问题,不在大小周期,而是你能否坚持下去。
要相信自身的选择和努力,远远大于所谓大环境的影响。总之别迷路,往弹性最大的地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