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4000亿的海康和600亿的大华,将战火延续到了机器人丨焦点分析

4000亿的海康和600亿的大华,将战火延续到了机器人丨焦点分析

公众号新闻


安防双雄在机器人赛道杠上了。


 | 周有辉

编辑 | 彭孝秋

来源 | 硬氪(ID:south_36kr)

封面来源 | 视觉中国

机器人行业的上市潮又添一支劲旅。

近日,安防第二名大华股份(002236.SZ)公告称,旗下正上市辅导的控股子公司华睿科技首次引入外部投资者。八位投资者增资2.6亿元,换得股权12.58%。投资方包括宜宾绿能、无锡芯创一号、合肥国轩高科、朱江明。

这次增资扩股的信号明显,大华股份也想分得机器人上市潮一杯羹。早在2021年9月,大华股份就曾启动分拆华睿科技至境内上市的前期筹备工作。而大华股份的老对手海康威视则在今年3月17日,宣布分拆子公司海康机器人,并向创业板递交了招股书。

两家战火从安防领域延伸到了机器人领域,似有“不死不休”之态。在AI的推动下,海康市值破4000亿,大华破600亿。

华睿科技成立于2016年,2020年整合为大华机器人业务,核心产品为机器视觉和移动机器人,目前还在拓展机械臂,销售渠道上高度依赖大华系公司以及零跑汽车。少量的物流无人化项目还是大华股份自有的富阳生产基地所提供。

不过华睿科技的总体业绩表现仍然与海康机器人相去甚远。

公告显示,华睿科技2021年营收为6.8亿元,净利润为6212万元;截至去年三季度末,营收为4.95亿元、净利润仅为470万元。

而海康机器人2021年营收为27.68亿元、净利润为4.82亿元,去年前三季度营收为28.1亿元、净利润为4.28亿元。

紧随海康机器人大打价格战

华睿科技和海康机器人的架构设计和运营策略几乎一致——借母公司进行业务、资金输血,并用上市公司的供应链优势迅速打开市场。

具体从产品来看,华睿科技业务分机器视觉和移动机器人两大板块。机器视觉主要应用于工业生产、物流场景的读码、定位、测量、缺陷检测等,实现生产过程“机器换人”的数字化升级改造;移动机器人在2020年成立,核心产品为室内物流的潜伏型、叉取型和移载型AMR。

移动机器人、机器视觉产品与大华股份原有安防业务的计算机识别产品交叉很深。例如安防人脸识别的核心技术涉及:图像采集、人脸检测、图像预处理、人脸特征点提取和人脸匹配/识别。这些底层技术和工业、仓储场景所需要的视觉识别类似,能够互相迁移。

大华股份运营管理中心总裁张军昌就曾表示;“把我们这么多年的视频、音频技术积累融合起来,再加上AI软件(灵魂),形成我们的机器人。”依托大华生态发展的效果十分拔群。华睿科技对大华系公司在2021年销售金额就超过1.1亿元,2022年1-9月销售超过3800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华睿科技和海康机器人都拥有安防行业极其深厚的渠道体系,这为其开拓早期的机器人市场打下基础。一位机器人行业猎头对36氪表示:“海康和大华整体文化比较温和,公司大到现在也还是能感受到‘工程师’文化,不是‘PPT先占领市场’的打法,无论对员工之间还是面对客户都有很强的服务心态。”

因此对于行业目前普遍存在且难以解决的机器人售前售后问题,海康和大华相比其他创业公司都有更大的优势。

战略相似,意味着双方在机器人赛道也将重演在安防市场的激烈竞争。两者在安防市场共处于第一梯队,2020年,两家企业在中国市占率合计达64%,全球市占率合计达45%。

在劳动力成本愈发升高的趋势下,机器人业务的增速相较其他创新业务的发展更快,尤其是在2016年-2020年快递物流行业扩张潮下,大华、海康两者都看上了这块“肥肉”,在项目竞标中大打价格战。

一位工业移动机器人公司创始人对36氪表示:“华睿科技目前就是盯着海康机器人打,用降价的方式抢项目。”但是目前来看效果不佳,海康威视和中国电科一直都是海康机器人Top 2客户,供应链和信息系统也是高度依赖海康体系,这使得海康机器人的打法和成本更具优势。

据硬氪了解,海康机器人拿下了大量解决方案项目,也就是向下游集成商提供标准化的产品,由后者部署到客户的实际场景。这一路径的毛利率基本较低,更适用于做大营收规模。2021年,海康机器人的市占率已经达到了12%。

为支撑激烈的价格战,华睿科技的核心业绩指标不甚乐观,应收账款和存货均处于高位,这表明华睿对下游市场还未形成价格主导权。2021年、2022年1-9月华睿科技有存货3.67亿元、3.37亿元,分别占到营业收入的53.7%和68.2%。应收账款为1.93亿元、2.49亿元,对应营收占比28.3%和50.3%。经营现金流净额为-2.33亿元、-0.65亿元。

新能源将是下一增长极?

在移动机器人和机器视觉市场,一个明确的信号是,快递物流行业过往产生的巨量需求已经趋缓,而下一个波增长将来自于新能源、半导体。在零跑汽车的带动下,这或许是华睿科技的竞争机会。

本轮融资中直接出手2500万元的朱江明,正是零跑汽车现任董事长,大华股份的创始人之一兼原首席技术官。

零跑汽车脱身于大华股份汽车电子部门,体量庞大的汽车业务不仅为华睿科技提供了验证产品可行性的场景,也是大华股份另一个创新业务——华锐捷汽车电子的重要供应商。2021年,华睿科技的投资方之一国轩高科更是与零跑汽车达成合作,为零跑汽车的A00级车型T03供应电芯。2022年,零跑T03交付量为6.19万辆。

另一个资方宜宾绿能股权投资合伙企业,其大股东则是宜宾国资委。在引入宁德时代之后,宜宾已逐渐成为“锂电之都”。截至2022年11月,宜宾动力电池的产量占全国总量12.6%,占装车量23.85%。

可以预见,下游大客户带资进场将为华睿科技进军新能源行业提供优势。

36氪在此前已对机器人行业在锂电的应用做过报道。保守估计,每1GWh的锂电池产线会用到约100台机器人。而国内锂电池的生产规模还在持续增长,据工信部统计,2022年全国锂离子电池产量达750GWh,同比增长超过130%,其中储能型锂电产量突破100GWh。

在机器视觉方面,机器视觉检测技术同样可以应用到电池的全周期生产,在尺寸测量、外观缺陷检测、字符识别等方面代替人工作业。受锂电扩产潮影响,机器视觉行业也迎来增长。以已上市的公司中报业绩为例。2022年上半年,奥普特、凌云光均在新能源领域实现翻倍增长,前者新能源行业收入同比增长132.46%,后者较上年同期增长108.16%。

据了解,华睿科技主在锂电领域的应用已覆盖前段、中段及后段,应用于制浆/制片、制芯、组装、化成分容及打包等环节。例如针对涂布和分切等工艺,华睿科技推出锂电行业定制AMR,实现原材料高效搬运。窄体叉取AMR支持最小通道2.2米,规划算法支持窄通道双向路避让,智能感知进高精度到点矫正,实现库容率越来越高。

不过,行业还处于技术探索阶段,价格战就已出现。

一位机器人公司创始人告诉36氪,工业领域更多解决的是搬运问题,例如生产物料转运和流通,而仓储物流领域主要解决的是存储和取放需求,因此在仓储物流积累的软硬件技术并不能全然迁移到新能源行业。

而一位投资人对36氪表示,B端行业的特殊属性要求创业公司需要先拿下标杆客户和案例,因此不少机器人公司开始免费部署、低报价的方式拿项目。

对于华睿科技,冲击上市之路仍然漫漫。

36氪旗下官方账号
真诚推荐你来关注👇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蔚来要赢未来,但不能输了现在丨焦点分析25亿元打水漂,西门子暂停这一手术机器人业务|焦点分析杉杉品牌创始人郑永刚去世,从「服装大王」到锂电池材料龙头丨焦点分析咬牙转型光伏一体化,这家设备龙头一年狂砸400亿|焦点分析三驾马车行驶缓慢,但小米找到了提高利润的方法|焦点分析新松机器人:国内机器人技术创新发源地我国本轮流感高峰在部分省份开始下降;德国研发机器人照顾老年人丨科技早新闻又一家海康威视子公司冲上市!三年营收超70亿,拟募资60亿海底捞的第二曲线不是外卖丨焦点分析【外汇商品】股汇共振可能延续到3月底—2023年3月人民币走势前瞻及衍生品策略《满江红》与岳飞哈佛:Data Science,New Year’s Resolution国家预算花费的方向法国巴黎,卢浮宫藏品窥探众拓机器人:用匠人精神铸造德标桁架机器人危险逼近:当商家把广告预算移出美团丨焦点分析AI的下一步,已经卷到了机器人|一周硅秘[咋舌]热破纪录! 破坏性强风、大冰雹大雨将袭! BC破18个天气纪录 失控大火延烧20平方公里!机器人取代人以后的一天。。市值蒸发500亿元,「PC之王」英特尔告别忧伤2022|焦点分析海康机器人冲刺创业板:9个月营收28亿 拟募资60亿石头科技进入洗烘一体机市场,耗时3年的产品能否突围丨焦点分析优必选科技冲刺「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中国人形机器人迈入新阶段|氪金·大事件A轮融资1200万欧元,“手术机器人之父”称其产品为全球采血机器人的新标准【海外案例】宁德时代300多亿的净利润,有些烫手|焦点分析特斯拉2022年报:盈利超通用+福特,中国区营收增速大幅放缓丨焦点分析ChatGPT成了机器人大脑?机器人的下一个大风口是...医保要为「试管婴儿」买单,但行业短期还吃不到红利丨焦点分析世界首例|阜外医院窦克非团队成功应用微亚医疗血管手术机器人完成世界首例全程机器人辅助冠状动脉造影机器人会“遁地术”?意大利理工学院蚯蚓仿生机器人可用于探索和救援AWE观察:洗地机新品牌涌现,这个赛道未火先卷丨焦点分析短短三年儿子打入机器人“奥运会”比赛?法拉盛专业级VEX机器人课来啦!王传福、余承东、李斌、李想罕见同台:智能电动车的仗怎么打?丨焦点分析特斯拉:不计得失抢市场丨焦点分析代祷》韩大火延烧530座足球场面积!101处建物毁损,酿1死多人伤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