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成为部门里最年长的女生
本文系读者投稿,来稿请投至:
zhuangao2@lifeweek.com.cn
文|读者:杰西
当70后遇见90后
有时我的脑海会闪过一个念头——虽然并不打紧,转念就忘——我疑心自己是本部门最年长的女性。但是没有证据,也不好贸然去问,毕竟体重和年龄都是都市中人讳莫如深的隐私,换位思考,我也并没有很想被反问。
另一个“触目惊心”的事实是,我小团队的两位下属都比我年轻将近二十岁,我们的成长环境和思维模式中间隔着一条无形又醒目的代沟,从70后到90后的距离,大概要比马里亚纳海沟还要深,就像这个同样颇具年代感的比喻。想象一下有一天得知真相的她们,会不会嗔目结舌大跌眼镜,交流起来更加拘谨?反正上次出差时我的身份证应该是吓到了同部门帮我办入住的美少女同事,一位元气满满的85后,她看上去更像一个90后,女生的年龄真是一门玄学。
90后的类型也是花开千朵,各有不同,有的来自热带岛屿,有的来自北极冰川。办公室里有几个美少女每天都叽叽喳喳地聊个不停,她们交流着新买的耳环和盲盒,新聊上的小哥哥,周末去了哪里玩飞盘或露营,再一起点杯奶茶喝一喝,每天都兴致盎然,像春日林间的翠鸟。而有的年轻人却仿佛已被生活毒打到“奄奄一息”,还没年轻过就已经开始老了。每日穿着同样的衣裳,全年不见一件新品,可以说毫无购买欲;午休时间就是裹着毯子趴在工位上小憩,不喝任何饮料咖啡和茶,只喝白开水。有一次团建为了破冰,我问她周末一般做什么消遣,答曰她最大的爱好就是睡觉,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70后要想聊聊旅游、植物、文化、生活方式的话题,就只能去找80后了— 精神上比较接近70后的那一波精神同伴。听说第一波00后已经浩浩荡荡地挺入职场,如果不提前退休的话,作为一位资深前辈,我可能还要在职场中与他/她们擦身而过,想想就很好奇,那又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中年的理想状态
电影《爱情神话》里,马伊琍饰演的李小姐,与我年龄相仿,她有一句充满无奈自嘲的台词:“(我的人生)都是下坡路,能不好走吗?” 但在我看来,她的状态很好呀,一头染成粉色的时髦短发,大气时尚的着装风格,把名牌鞋满不在乎地穿坏而不是供起来充门面,一份体面的广告制片人工作,单身的她拥有独立女性的一切自由,偶尔也可以喝喝小酒,和心动的人谈谈恋爱。(有一种说法,年轻人都在忙着搞钱搞事业,中年人其实正当最适合恋爱的年龄,就像影片中另一位中年女性,美丽的Gloria所说:“我有钱有闲,老公失踪,不要太灵哦。” )
整条街最酷帅的奶奶
西方审美中,似乎普遍对女性的年龄更宽容,至少没看到社交媒体上众口一词鼓吹少女感。我很喜欢浏览Instagram上一些银发时尚博主的穿搭,比如接近60岁的美国博主Grace Ghanem。听说她是一个生物学家,近年来从纯素人转型成为职业时尚博主,是Ins粉丝接近一百万的成功大V,时尚资源优渥,最近还受邀去了巴黎时装周。在她看来,没有什么时尚单品是有年龄限制的,都有自信能hold得住,尤爱挑战性感前卫的服饰单品,时髦得不得了。
B站也有不少中年时尚美妆博主,“五十七岁在日本的姐姐教你学化妆”,“五十二岁提前退休的平价穿搭博主最爱优衣库”,定位清晰,直达目标人群。感天动地,可喜可贺,时尚终于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利,中年阿姨并不都是身披大红大绿挥舞纱巾的单一审美(没有说大红大绿不好的意思)。
我时常和同部门的一位搞怪少女交流购物心得和心头好,从西太后的土星项链,香奈儿的中古包包到一些直男看不懂的中性服饰;还喜欢和另一位追星少女交流共同喜欢的乐队和歌手,全程姨母笑,顺带交换线下演出的资讯;相似的品味偏好比相近的年龄来得重要,如磁石般将人群中的两个人天然地吸引到一处。
又老又年轻的专属快乐
人老一点其实真的挺好,生活的未知数早已一项项落到了实处,没必要想七想八,精力愈发有限,只能更加专注,也会更有成就感。投入地工作,作出满意的业绩,在这个存量时代,长期努力的人正在越来越多的被看见;投入地生活,沉浸于自己的一方园地,过眼云烟皆散尽,只想全方位地感受风平浪静的闲暇。
偶尔翻看旧相片,也会怀念年轻时光和那时的纯真面庞,但仅此而已,我并不想回到过去重启人生,并非因为甘心变成危地马拉食蚁兽,只因增长年岁的每一年,我都收获更多。况且当下的每一天都是我们余生中最年轻的日子啊。
《花束般的恋爱》剧照
大家都在看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