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城自然里,我们如何找到心灵桃花源?
文 | 王菲宇
在《幼年与历史:经验的毁灭》中,哲学家阿甘本忧心忡忡地写道:“现代人的日常生活再也没有可以转化为经验的东西了。”
不仅阿甘本,很多文学家和哲学家都表达过对“经验的灭绝”的担忧。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文化地理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在他们看来,城市化的发展破坏了经验产生的“场所”。当孩子的成长没有河流和草丛,当玩耍的空地变成飞驰的道路,该如何塑造童年记忆?自然景观的一再减少,也剥夺了人们生命中具有情感意义的地理存在,让成长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人,成为了“无地方”的人。
越是经济发展、城市化汹涌的时刻,人们越急于从自然和田园中寻找心灵的慰藉。
1830年代,一批住在巴黎南郊巴比松村中的画家,用乡村风景绘画感动了身处工业革命和连年战乱中的法国人。20世纪后半叶,在“时间就是金钱”和高科技驱动的时代节奏下,一批笃信自然文学的美国作家尝试与一千多年前的中国诗人寒山进行精神的交流。他们羡慕寒山隐居山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渴望摆脱现代社会的奴役,在自然中寻找自己的精神净土。
而在不久之前,用视频展现田园耕种的李子柒,不仅成为了现象级的网络博主,更成为了文化输出的一部分。但在她的出圈背后,可以窥见当代人久居城市的“经验缺失”。疫情持续的几年间,人们对乡野和自然的向往更被加速放大。关于植物、园艺、公园的分享,成为社交平台上快速上升的内容。
这种关注与生态心理学(ecological psychology)的理论有吻合之处。这一学科的理论认为,人类对自然的依赖远远超出了物质的寄托,更有审美、智力、认知上的意义。当经历短暂的创伤后,人们倾向于向自然和环境寻求慰藉。
当然,“环境”一词也许并不准确,写出了《大地之歌(The Song of the Earth)》乔纳森·贝特(Jonathan Bate) 说,“环境”是一个错误的用语,因为它预设了人处于中心且被万物环绕的意象。在这位英国文学批评家看来,某种程度上,自然塑造了人们的表达,甚至塑造了人们的精神世界。自然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当自然在身边时,也许它并不让人在意。只有离开自然之后,才能发现自然留在个体身上的痕迹。
在中国的文化传统里,“自然”一直是重要的部分。古代文学研究领域里有“田园文学”一说,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更在几千年里触动了想要回归田园生活的心灵。从李白嗟叹的“蜀道难”到马致远笔下的“枯藤老树昏鸦”,自然的凶险、温婉、壮美,一直是中国文人写作最直接的灵感来源。从某种程度上说,几千年的农业社会历程,也是几千年自然塑造国人精神世界的过程。而与之相对,中国城市化历程不过两百多年,快速发展尚不足半个世纪,阿甘本所担忧的“经验的灭绝”,正成为当下迫在眉睫的问题。
2023年4月8日,展览《小城之春》将于昆明当代美术馆与观众见面。展览始于由三联人文城市联合策展人崔灿灿展开的城市项目“小城之春”。14位共创人分别进入作为他人和自己故乡的小城,从角落的公园、一事一物、一草一木入手,呈现对于小城的全新理解和叙述。
相比风景和环境都日益趋向同质性的大城市,小城里的自然与风物成为了艺术家感受小城的一个切入点。从冰天雪地的丹东到闷热潮湿的潮汕,从盛产苹果的烟台到河流湍急的湖南永州,截然不同的地貌风景标记了小城地理的天南地北。跟随父亲攀爬的火星山、从小居住的故乡与公园、送一封情书的风……这些自然的存在凝聚了情感、贮存了记忆,从某种程度上说,它们正是阿甘本焦虑寻找的“灭绝的经验”。
在今天的时刻,我们谈论小城和小城里的自然,显然并非简单的田园牧歌式的想象。小城里的自然不仅提供了城市中稀缺的经验,更提供了我们观看故乡、体验生活的入口,提示我们思索:让我们的生活充满色彩的,究竟是什么?
在自然风物里,感受与小城的情感连接
巴比松派画家让-巴蒂斯·卡米耶·柯洛(Jean Baptiste Camille Corot)说,他的绘画总是从他看不见的东西开始,而以看见的东西结束。他的画面上是春天吐新的绿树、秋天落日的余晖,而在这些自然之景后面,是对纷乱世事里宁静心灵的期盼。
和让-巴蒂斯·卡米耶·柯洛一样,“小城之春”的许多共创人,也将对故乡和童年的回忆,藏进了图案、文字和影像中。
回忆故乡四川古蔺县,设计师黄扬总会想起小时候。生活在医院的家属宿舍区,生活空间虽然拥挤,但是记忆里却是浪漫的。几乎每户人家前面都有一棵无花果树,有大片的公共空间。
他记得小时候总去玩耍的河流,湍急的河水把小孩子的烦恼也冲洗干净。他还记得在一个周日的下午,父亲带着他去爬红色的火星山——一座由红色的风化石组成的山。那天下午,陡峭的山体成为了父子面前的大难题。他将对故乡古蔺县和童年的的回忆用极简的图形凝聚在八张海报中。
黄扬《内江大千园 开园于2009》
导演陆庆屹记忆里的贵州罗甸,有一座像半球一样的山。后来因为建水库,附近没有整块的山头供大家整体搬迁,整个村子因此而离散。在陆庆屹的眼里,近乎恒定存在的罗甸像是《百年孤独》里的小镇马孔多,但没那么多爱恨情仇,多了一层桃花源的意味。他用影像记录下自己的这片精神家园。
陆庆屹《罗甸的春天》
在的“众方纪”里,内蒙古草原的风、云和草地都重构了音乐人陈鸿宇关于额尔古纳的童年记忆。这个精神建筑一样的存在距离陈鸿宇从小生活的梁西村60公里之遥,像是草原上茕茕孑立的黑色方块。陈鸿宇将其形容为一个漂浮的方舟、一个世界末日的避难所、一个精神的自留地。
陈鸿宇《众方纪》
从2012年开始,厉槟源每次回家都会在家乡的一座桥上来回翻跟头。这是一座没有名字的桥,厉槟源不知道这座桥的具体年龄,只知道这座桥从他出生起就存在了。不知是不是因为厉槟源不断施加压力,终于有一天,这座桥完全垮掉、倒塌了。艺术家历时几年的行为艺术被记录下来,形成了《直到桥梁倒塌》。
厉槟源说,自己的很多的作品都撷取了发生在日常社会中的一个场景或片段,他展现的不是某个故事,而是生活中的某个事实。通过行为艺术,厉槟源将身体融入家乡的土地与河流,去探索这里的自然变化和情感迁徙。
厉槟源《直到桥梁坍塌》
小说家颜歌已经离开故乡郫县十几年了。她现在定居在英国的一个小城。当火车行驶在东安格利亚广阔的田野,车窗外金黄色的油菜花便会让她想起故乡郫县,那里的春天来得稍早,却同样是这般油菜花炫目到令人无法睁眼的景致。
颜歌还一直在写着有关郫县的小说。每次思念故乡的时候,她只需要打开电脑,回想着成都平原春天的样子——空气、湿度、植被、声音、人们说话的方式,一字一句地打出“平乐镇”的故事。
颜歌《我一次次把平乐镇写进小说里,修建成故乡的拟象》
小城里的旧经验与新表达
1948年,导演费穆拍摄了电影《小城之春》。“像是喝醉,像是做梦,这时候,月亮升的高高的,微微有点风”。电影里玉纹的画外音,描绘的是眼前的风景,也是她难以开口的心事。小城里的爱情故事,是几个年轻人的苦恼,也凝聚了大时代里的家国困惑。
七十多年后,在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下,小城的风、声音和画面,都成为了小城在这个时代的一种拟像,传递着大城市里人们日渐遗忘的经验,也在新的语境下创造新的叙事。
从2018年开始,小河开始了自己的“寻谣计划”。2021年的“陆上寻谣”从小河的故乡、河北邯郸出发。深入邯郸寻找歌谣的过程困难重重。小河因而有感,旋律消失的背后是记忆的断裂。
寻谣计划在浙江金华,摄影:PonyBoy
2019年,居住在燕郊的艺术家葛宇路想给居住在北京海淀牡丹园的女朋友写一封信,让风帮他送这封信。手持电风扇、带着可以拍摄的GoPro,背着两块总重11公斤的硕大电池,葛宇路用67个小时、总共8天的时间完成了这段69公里的路程。在这个名为“吹往北京的风”的行为艺术中,风成为了浪漫的使者,也扮演了跨越边界的重要角色。
葛宇路《吹往北京的风》
文那来到泉州晋江,和当地妆佛非遗传承家族一起做木雕,在闽南浓厚的民间信仰和传统积淀中,创造着新的神仙故事。在她看来,晋江的神仙代表了回不去的故乡。多年之前,远方的人循着海洋的踪迹来到这里,将对故乡的思念化为一个神明的形象。她把代表故乡的海洋画在了神明的身上,让内心的记忆成为身体的印记。
文那《藏海厝》局部
与泉州代表的海洋文明不同,在千百年的时间里,大多数地区的生产和和生存围绕着土地展开。以土地为中心,人们与周围的世界发生着各种关联。作为土地的附属品,房屋是居住的载体,也呈现了人们当时当下的审美和精神追求。
建筑师吴林寿从深圳回到家乡湛江,为父母设计建造了一套新房。城市里房屋的组织规则尊崇各种法律法规,而在乡村里,又有另外一套基于血缘关系和宗族的组织方式。吴林寿把自己在故乡的建造经历视为调研。他将这些调研和经验用图纸画下来,形成了10幅画,成为“小城之春”展览的一部分。
吴林寿《边界生长》
艺术家李青的《杭州房子》和《湖州房子》记录下两地自建民房中美学的拼贴。杂糅而山寨的样式与郊区的周遭环境交融,这是全球化语境下小城居民对世界的想象。
李青《湖州房子》
建筑师李涵用纸模型描绘平谷的街景,纸的脆弱柔软和这座北京周边的县城拥有相似的气质。在城市化浩浩荡荡的时代大背景下,这个北京周边的区域呈现出时光倒流一般的安静,仿佛被快节奏生活遗忘的须臾片刻。
李涵《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用地方的符号重新展开故乡
作为小城共创人之一的刘钊,用自己的视觉设计重现了小城街头的感触。在为本次展览设计视觉呈现的时候,刘钊特意将文字进行拆解,用正常的文字替换偏旁部首,以此还原小城市里特别的城市招牌风景。
刘钊说,相比大城市的千篇一律,小城市招牌上的字体总是能带给人意外和惊喜。那些看似不经意的随机组合,将一个地方的文化、语言和城市画面化成了符号。而更多的艺术家,则是从家乡的符号出发,将家乡平铺成更大的图像。
刘钊《城市招牌体》
大学毕业后,山东人张晓来到重庆工作。他的摄影系列《他们》记录下重庆这座城市魔幻的表情。之后,他用四年时间行走了一万八千多公里,拍摄了《海岸线》系列,记录下从广西东兴到鸭绿江的海岸线。
在完成了这样的宏观叙事之后,2013年,张晓回到故乡山东烟台台上村。他将这视为一个对自己来说极其重要的节点。回到故乡,不仅仅是地理意义上的回归,更是精神上的一种回望。
在烟台,每个人的生活都似乎与苹果相关。所有人都在种苹果,丰收季节,满载着苹果的卡车成为了这里蔚为壮观的景象。从苹果出发,张晓创作了一系列艺术品。
张晓过往作品《紫气东来》
在过往的作品《紫气东来》里,张晓用4000个真的苹果做了一个楼梯。《紫气东来》展出时,有人给这一作品取了很多其他的名字。无论是“平步青云”还是“平平安安”,这些名字呈现了苹果在中国文化中凝聚的美好祝福。
随着时间的变化,作品里的苹果腐烂,露出了楼梯中的钢针和钉子。在美丽的外表下,暗藏了许多危险,这又与西方文化语境中苹果的寓意相重叠。张晓选择不对作品进行过多的解释,他希望观众能够自己在作品中进行解读。
张晓说,从海岸线这样宏观视角之下的大范围叙事,到故乡的苹果,他的艺术创作完成了“面”到“线”,从“线”再到“点”的过程。故乡的苹果让这个点成为了一个符号,变得模糊和多义。张晓无意去直接展示中国乡村生活里的苦。他更希望通过苹果,从抽象的层面去展现这个时代现状。“我希望它是朦胧的,委婉的,正如苹果本身的种种隐喻。”
张晓《恭喜发财》
建筑师、艺术家梁琛的故乡在丹东。丹东位于鸭绿江的下游,是鸭绿江的入海口。鸭绿江的上游是长白山,拥有非常茂密的原始森林。山海的交汇塑造了丹东这个城市最初的形态。作为木材运输的枢纽,丹东是在木头上形成的城市。因为频受洪水侵扰,丹东的山上有天后宫,也有佛教的寺庙和道教的道观,自然造就了这个城市最初的文化格局。
为中国最大的边境城市,丹东一江之隔就是朝鲜,二十世纪前期的历史和城市化进程 ,给这座城市披上了某种神秘色彩,也让“边境”成为了这座小城身上的符号。在“小城之春”展览里,梁琛营造了一个小的空间,像是边防哨所与酒店空间的层叠。层叠里有“墙外之音”,灵感源于住在酒店里常能听见的房间之外的声音。这种模糊的声响与丹东这个特殊的地点联系在一起,承载了更多的想象。
梁琛《前哨》
“小城之春”展览开幕
展览时间:2023年4月8日-6月5日
展览地点:昆明当代美术馆9层
昆明滇池路国家旅游度假区海宏路滇池湖岸花园公园1903凯旋门9楼
策展人:崔灿灿
出品人:聂荣庆
联合发起人:崔灿灿 贾冬婷
主办单位:昆明当代美术馆、三联人文城市
展览合作:坪山美术馆、千渡长江美术馆
展览开幕论坛:
小城桃花源:从自然到心灵
论坛时间:2023年4月8日,16:00-18:30
演讲嘉宾:
厉槟源
“小城之春”共创人
河流里的身体、回忆与情感
李青
“小城之春”共创人
自建房,小城中美的历程
雷平阳
诗人
写作一生的生活画卷
曾仁臻
建筑师、艺术家
在自然中寻找身体
对谈嘉宾:
崔灿灿|“小城之春”策展人、联合发起人
聂荣庆|昆明当代美术馆馆长
主持:
贾冬婷|“小城之春”联合发起人
策展人,写作者。作为当今艺术领域最有代表性的策展人,主要展览和活动从2012年开始有上百场,涵盖艺术、建筑、设计和电影等。
策展人:
崔灿灿
出品人:
聂荣庆
昆明当代美术馆(CGK)联合创始人、馆⻓。写作者、当代艺术收藏者、云南艺术学院客座教授。
三联人文城市&三联中读执行总编辑。2005年加入三联生活周刊,专注建筑&城市报道,2020年策划第一届三联人文城市奖。
联合发起人:
贾冬婷
共创人(点击头像查看更多内容)
主办方
三联人文城市
三联人文城市是由三联生活传媒创立的内容品牌。以第一届人文城市奖为起点,确立了偶数年举办人文城市奖、奇数年举办人文城市季的双年模式,希冀在中国城市化从量变到质变的节点上,推动公众启蒙,激发公众参与,促进未来中国城市的社会价值与人文关怀。
昆明当代美术馆(CGK)立足于云南的历史脉络和地域风情,连接东南亚的地缘关系,通过客观地梳理云南与中国、乃至世界的当代艺术的互动,呈现艺术在地域性和历史性中的思考和实践,成为一座强调文化多样性和城市自然的当代美术馆。
昆明当代美术馆
▲ 点击进入三联人文城市官网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