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一技”,且这技能的岗位一般人还无法替代,让硬核“工科学子”在近几年从金融、经管、计算机等这些热门专业里,杀出一条“血路”,成为“就业排头兵”榜上的“黑马”。
那么对工科生来说,除了用技能获得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还能放大哪些方面的能力,做专精技术或超越技术的工作呢?我们采访了12位来自工科大类中不同专业的学长学姐,看看他们的职业发展之路。
在学校里面硕士阶段没有实习,还是以学校的任务为主。这是我第一份工作。我觉得联想是一家非常尊重员工的公司,包括在面试过程当中,面试我的老板他会使用敬语。这会让我觉得来到这家公司工作,不仅仅是作为工厂中的一颗螺丝钉,而是真正作为同事在和大家的相处。因为现在的电脑越做会越来越轻薄,上面的接口节会比较少,我们就推出dock类产品。通过一根USB的线,就可以将电脑扩展出N个接口。我是目前负责dock类(拓展坞)的研发负责这一个产品,从最开始的设计、选芯片、布局布线做板子,以及最后的验证,当这个项目上线之后,它后期的这些debug和维护。我觉得首先最重要的技能不是专业技术,而是与人沟通的能力。因为这个项目,是很多的人来共同完成的。我们之前在对于这个产品的保护机制上做过设定,但是在后续的维护阶段,发现这个保护机制的设定等级,并不完整,我们也是及时地联系了供应商,结合我们的工程师,一起来探讨如何来进行修改,所以沟通交流的及时、清楚到位都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时候是不能做到十全十美的,这个时候包括我们的成本、功能,以及各种的价格问题,要做出各种各样的让步,这是不断的向各方面取得平衡的一个过程。在学校阶段,每隔一定的时间就会开组会,大家会依次来分享在这一个阶段自己所取得的成果,以及实验上面的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把自己的知识和他人分享的这个能力,在现在的工作当中也有了很好的应用。很多事情我们身为工程师并不能够亲历亲为,我们要将这些相关性的任务派发下去,由不同的同事协同、共同合作来完成,这个时候让其他的同事能明白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以此来作为它能完成这一部分工作的基础。研究生期间在一家外企实习,岗位也是供应链的质量工程师,那时了解到供应链中各个部门日常的工作是什么样子的,也对这个非常有兴趣。毕业之后有半年的工作经验。在顺丰做管培生,在快运的业务部门做市场数据分析专员,但并不能满足我对整个供应链的认知,之后通过春招进入了宝洁公司,做现在的这个工作。工业工程师需要有很好的沟通能力。因为你需要每天和各种各样的人去沟通。大部分的时候都是在跟研发的小伙伴一起去想新的想法,怎么能把想法落到实际中,最后生产出来这个产品。从硬技能来讲,要对整个的生产工艺有一个非常清楚的了解。从我们工程部的角度来讲,就是对生产的设备实际的运行情况要有非常清晰的认知。机械最简单的一个问题就是这个机器,能不能动?为了让它能动,我们可以要做到哪些条目?为了实现我们这个工艺能顺利地进行,我们需要对设备做哪些改造来帮助它完成这个目标?从我们工程部的角度,我们需要对整个的生产工艺、生产的设备实际的运行情况要有非常清晰的认知,这对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意义。大三的时候在学校的一个比赛中获得了比较好的一个名次,被投资人看上了。我就跟朋友们一起创业,做了一个无人机公司。四个月时间里面挣了大概十几万,当时投资人就说,既然你们做航拍这么挣钱,那就来北京。之后我们就去北京发展了,单独成立一个传媒公司,做了有两年多时间,逐渐就从航拍变成了一个做各种宣传片的一个传媒公司。后面就去了一个MCN做短剧,这是个很新的东西,回报的方式比较不确定。加入元气森林是一个比较机缘巧合的事情,接了一个任务,这个的领导刚好是元气森林的视频部门的老大,做完之后他觉得挺好,就把我们招进来了。所谓的创意营销,做最多的事情就是通宵、熬夜、修改和去盯供应商。元气森林有十几个业务部门,每个饮料品牌是一个事业部。每个事业部都有它们各自的视频需求。比如说气泡水这个事业部要求,我们签了两个代言人,要拍广告。那我们就会讨论要给他们拍什么样的广告,有什么样的创意,找一些具体的参考,同时要开四五轮的会议决策具体的方案。这些都定下来之后,我们再去找合适的供应商、招投标,整个流程都得参与。然后到拍摄日当天去现场去跟进一个情况,结束了之后,在后期阶段要不停地、不停地修改。最后到成片发布上线,需要的硬技能就是,首先要懂具体的业务。我们拍片要懂一些摄影、导演、文案。软技能的话,更多的是一些创意上发散上的东西,我们收到一个需求之后,要把它发散成很多的细分的内容,把它转化成一个创意,一个具体的可以说服品牌的方案。因为这个行业非常的辛苦,但我觉得是需要用平常心看待,你想要做出一个好的作品,那肯定是要经过多次打磨多次修改的。热情和兴趣是支撑不停进步、不停学习的非常重要的点。原本大学专业是工科相关,我的专业学到是很严谨的流程思维,要把很多的不同的流程和节点精密地配合在一起。我们现在其实拍片子、做广告或者做一些TVC的内容,可以说是影视工业,它可能涉及到,前期的筹备、中期的建组、拍摄的当天,以及后期。每一个节点它其实都涉及到了五六个工种、四五个部门,还是相对比较复杂的。这时候就需要对每个部位的每个关键节点的业务,有一定的认知,同时还有总的管理的思维,把它们结合在一起。我在读书的过程中发现,我做的东西越来越理论,但我更希望做一些实际的东西。我拿到硕士学位就回国了。毕业之后是去了一家外企,做矿山设备的。在那里让我从一个职场小白到一个职业项目经理。因为我参与了一个全球最新概念引入中国的过程,我一边跟着师傅干,一边去逐渐磨炼自己的项目管理能力,再到单独去带项目。我还考了PMP的认证。后来去了一家更大的全球性的企业,是做安检设备的公司。我在这个公司学会了如何去独立地做从0到1的新产品开发。这可能也是后来极智嘉去相中我的一个原因,我在极智嘉是刚刚一年。主要是把公司内部的一些新产品开发的项目组织起来,让新产品开发在公司内部顺利推进,完成从立项到新产品上市的整个过程。一个主要的工作就是,从前期的设计、制造、调整、测试,一轮又一轮的产品迭代。你首先就要学会适应技术,但是你又不能被技术左右,有时候要跳出技术从更高的层面去思考,如何去解决问题和推动项目的进展。你面临最大的困难就是你不知道会遇到什么样的困境,你如何协调资源去解决这些问题,这是每天其实你都要面临的一个困境。一定要去走出去,跟大家多熟悉。我们经常管这个词叫刷脸,以很平等的姿态和大家相处,询问一些技术的问题。因为你聊的每一个人都比你技术要强,有关他的专业领域,我们要虚心接受对方的技术。这样你的沟通和协调工作就会变得容易一些,同时你也能发现一些每个人背后有他自己的困境。对于这些困境,你更容易去思考有没有其他的解决方法。传统工科可能更适合高科技企业,对于一些新的概念上手会更快一些。同时也比较善于做复杂的逻辑的分析,可以把一些复杂的东西拆成简单的,进行管理。我更适合做跟人打交道和大规模协调的事情,我从上高中开始,一直就在学校的社团组织、学生会工作,大学也在学生会工作,读研究生的时候也在中国的学联组织大家进行活动。比起特别扎实的技术,我可能更善于组织大家去完成一项共同的工作。作为项目管理的角色,更关注是如何利用手中资源,去共同解决一系列的问题,而不是投入资源去先把单一的问题去解决到100分。我应该是跨行比较多。刚毕业的时候校招到国企方面的一个钢铁行业,在数字化科室工作。第二份工作是在一个私企,负责机械设备、弱电方面的,做开发、或者说是程序编辑那方面的工作。后来由于某些原因,入行到这个IP行业,做了专利代理所的助理职位,需要跟着带你的老师的节奏走。经过一年的学习,才能自己独立地完成专利方面的撰写工作。并且在那一次工作经历中考到了专利代理师的证。2018年到华三来。跨行业需要想清楚自己的能力以及对所跨的行业的喜爱程度有认知。IP行业就是知识产权方面,是一个比较新兴的行业,我们很多重要专利、重大项目、新兴的技术,都会去申请一些海外的专利,这些专利会根据市场的需求进入不同的国家。我们是负责专利申请方面的撰写、审核,以及后续审查意见的答复。我的工作首先是要跟发明人,也就是所谓的技术联系人了解这个技术,然后撰写这个专利的一个申请文件。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对专利审查的过程中,会下发专利有没有授权的可能,需要进行一个三方沟通。看代理所反馈的专利申请文件,看它有没有撰写错,理工科背景能对各领域的技术都要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包括云计算、大数据、大安全等都会涉及。所有的新兴技术都可以拿来申请专利,技术研发人员在研发新的技术,我们也要跟着学新的技术。另外我们还需要一定的文字功底,专利文档里面体现出来的文字逻辑,就是技术逻辑的文字表述。大学是一个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习能力、扩展眼界的地方。自动化专业会接触到通信方面的内容,它是具有逻辑性的,由每一个步骤组成就是完整的方案。我的工作要从文档中厘清楚现在会存在什么技术问题,给出方案实践过程,能够解决什么技术问题,这和思维逻辑有很大的关系。毕业后是以京东管培生的身份加入到京东集团,定岗之后有 3 年左右的时间在京东的服务体系,主要做培训跟业务拓展相关的工作。三年之后在京东物流的事业部,主要做硬件产品研发相关的工作。现在是在京东健康主要做药企合作数字化营销解决方案。药企的产品在上市之前有一部分的研发,它也需要做这种营销推广的工作。上市之后,它也需要对医生,对患者这样的一个群体做相应的一个教育,然后实现这种产品最终在医患之间的这种认知,从而产生这种产品的一个销量。我认为是我的工作非常有前景,且具有挑战,所以确定在这个行业里的这个业务板块里去扎根。药企的数字营销,给我们的客户、药企,、非药企等医疗器械的机构,提供数字化营销的解决方案。它在推广的过程中其实是需要做医生的教育跟患者的教育的。首先专业技能方面,需要对行业的认知、对药企诉求的了解,以及做方案的一些能力。所有的解决方案都是资源整合的过程,形成一套标准的、完整的、可验证的解决方案输出给对方。怎么样调动更多的资源来支持这个项目,是我们在做这块业务的一个难点。因为不断地要去跟不同的团队沟通,所以组织和协调能力也是在这个岗位上必备和需要去沉淀的能力。另外,我觉得这个好奇心是一个底层,虽然我已经工作了十年,但是我对很多的事情都充满了好奇和很多未知的想象,还想去探索更多的东西。工科训练了我比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动手能力会比较强一些。看到新的事物的时候,我能快速地知道它大概分几个模块,每个模块我需要怎么去做,在运营的过程中需要涉及到一些流程的卡点。这个卡点,我会分析它到底是因为什么卡住的,有可能是人的问题,有可能是系统的问题。那我会基于人的问题跟系统问题分别去解决,然后最终实现整个业务的串联。其次是组织协调能力。做学校的社团、社联的工作,跟更多的人去接触沟通。我在做一些新的业务的时候,能快速知道这个业务涉及到哪些体系能给我支持,且在相应的体系中有曾经共事过的同事,能帮我获取更多的资源。七、我了解业务,所以我在marketing团队很快就脱颖而出飞机在所有的制造行业里边是最领先的一个制造行业,其实早在30年前它们的数字化水平已经非常高了。有些人可能认为博士毕业应该去做研究,但是我希望我学到的知识,能够扩展到其他的领域中。第一份工作去了IBM公司,做制造业的解决方案的工作,比较偏售前,和许多客户沟通,锻炼了我的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解决突然发生的困难和挑战。后来我们的大部门,需要一个有做市场营销的品牌经理。由于我对行业、业务的了解较深,在市场营销团队里就很快脱颖而出了。举个例子,当时中国的电子制造业突飞猛进,尽管我的级别并不高,但我洞察到了一个公司的新发展路线,通过一系列的努力,我触达到了这家公司的CEO和董事长,并向他们阐述了有关这个公司的业务出海和内部国际化发展趋势,表明了合作意愿。对方公司对此也表示了浓厚的兴趣,由此契机,我进行了策划并办成了活动。同时我还和总部争取资源调配,将出海相关的同事与对方公司的高管进行了交流,最后促成了两个公司的紧密战略合作。在当时一年的时间,我们的业务大概在这家公司增长了12倍。我用了大约两年的时间提升了好几级,从管理岗位拓展到了做产品、技术、渠道以及战略合作。在IBM工作了16年之后,我去了华为。做全球的一些品牌战略,但我发现我还缺公关传播。为此,我就利用业余时间做咨询,看了很多书,同时应聘到了戴尔大中华区的公关传播总监的职位。新华三在ICT这个领域中是一个龙头企业,也非常欢迎年轻人的加入,我们会培养年轻人的管理能力,激励年轻人的发展,帮助他们走进管理岗位。我主要负责新华三集团的品牌形象打造、市场营销以及公关传播等一系列的工作。每当我看到一些新的理念、新的方法应用到我们的工作中,并产生了效果时,我是非常兴奋的。但最痛苦的时候就是挨领导骂,因为老板不认可你,你的团队可能也不认可你。在这时候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千万不要气馁,要直面挑战,要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你有坚定的信念,就能够找到办法,克服困难,优秀的品牌营销人,首先需要急业务之所急,必须要懂业务。因为品牌营销在To B类型的公司中的目的就是支撑业务的发展。第一,你要有足够的专业度,不要让别人置疑你的专业性。从公司给你说“谢谢你”,到公司“需要你”,认可你的价值,到“非你不可”,这会是你非常有成就感的时候。作为一个管理者,首先在带团队方面,一定要用真心,如果你能真心待人,大家会感受到的。第二,一定要有抓大放小和授权的意识,不要CMO去做总监的事,总监去做基层经理的事情,不要出现类似这样的情况。因为这样会导致大家很疲惫且没有成长的空间。但在授权的过程中,不要完全放水,授权是要把握一定的度。对于工科,逻辑思维能力很重要。因为很多东西都是要推导。如果大家能把它上升到一个顶层规划的能力,能够从一个思维中总结出一个方法论,这就很重要了。工科学长学姐们多次提到了逻辑思维。逻辑,帮助他们更高效地理解机器,更清晰地把解决方案展示给他人。而来自极智嘉的项目经理梁征在采访的最后说:“现在这个社会,任何高科技的东西都不可能是一个人干出来的”。跨部门沟通能力、调动资源的能力,正在被越来越多工科背景的职场人重视起来。不过我相信,这件事,对于爱钻研的工科学子来说,不会是什么难事!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