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领导人扎堆访华,为何而来?
► 文 观察者网 王慧、张菁娟、房佶宜 编辑 冯雪
随着欧洲各国领导人纷纷将中国加入自己的外交行程,欧洲政坛近期正掀起一阵“访华热潮”。
自去年11月以来,德国总理朔尔茨、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先后开启了自己的“中国行”。这两天,法国总统马克龙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也来了,而且是联袂访华。
他们为何而来?扎推访华背后有哪些主要任务和行程?未来中欧关系和中法关系将如何发展?在俄乌冲突延宕升级之际,马克龙和冯德莱恩此访对冲突解决有何推动作用?
针对上述问题观察者网对话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所所长崔洪建、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冯仲平、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欧盟研究中心主任王义桅进行深度解读。
马克龙访华,为何喊上冯德莱恩?
马克龙和冯德莱恩,一个是欧盟成员国元首,一个是欧盟主要机构领导人。有分析认为,他俩“组团”访问中国,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双边外交惯例。
“这体现出马克龙在外交上的灵活性。”冯仲平说,去年底马克龙曾向德国总理朔尔茨建议他俩一道访华,但最终因为种种原因未能成行。
冯仲平认为,马克龙之所以邀请冯德莱恩,“一方面是想抬高法国的地位,体现法国在欧盟内的影响力;另一方面,是想让中国看到欧洲国家之间、欧盟委员会及各成员国之间的团结合作。”
至于两人访华的目的,可能侧重点不同。冯仲平提到,两人在经贸和俄乌问题上的想法是相同的。“都想促进中欧/中法的经贸合作,都希望推动中国在俄乌问题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王义桅表示:“他们反复强调‘同行不同访’,说明他们有不同的日程安排。”
观察者网注意到,中方宣布两人访华的措辞各不相同,马克龙为“应邀”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冯德莱恩为“中欧双方商定”访华。
4月3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宣布:应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法国总统马克龙将于4月5日至7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4月3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宣布:经中欧双方商定,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将于4月5日至7日访华。
王义桅说,法国政府现在正处于“内忧外患”当中,马克龙和冯德莱恩同行,是想拉欧盟给自己“垫背”,“好处自己拿,坏处欧盟机构兜底”。
“毫无疑问,法国想要抓住中国的机遇,同时也对美国失望。近期,在中国的斡旋下,伊朗和沙特和解,这也让世界感觉到中国的影响力不断增大。”王义桅补充道。
4月6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法国总统马克龙、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举行中法欧三方会晤 图源:新华社
“中法、中欧间在寻求中国方式和欧洲方式的对接”
马克龙和冯德莱恩此次访华,一个备受关注的议题无疑是俄乌冲突问题。
在正式访华之前,马克龙和美国总统拜登通话,两人表示愿意共同与中国接触,以加快结束乌克兰危机。
4月6日,中法欧三方领导人举行会晤时就乌克兰危机交换了意见。
冯德莱恩和马克龙介绍了欧方看法,表示中方不是乌克兰危机的制造者,欧方赞赏中方为推动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所做努力,期待中方发挥更加重要作用,愿同中方合作,找到劝和促谈的办法。
在乌克兰危机全面升级一周年之际,中国外交部发布《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
“法方很看重这个立场文件,”崔洪建说,这不是通常意义所说的和平方案,而是一个共同方向。中方把国际社会几乎所有的重大关切都涵盖进去,然后拿出来共同讨论,在这个基础之上再和各方进行对接。
文件共十二点,中方提到了人道危机、核电站安全、粮食外运、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等问题。
“这些都是法方和欧方的重大关切。”崔洪建说:“法方认为中方释放出积极意愿:有意愿去帮助事态往缓和的方向走,而并非是他们之前所以为的那样置身事外。同时,法方也看到了中方想要通过拿出自己的基本主张来凝聚各方共识,和各方意愿对接的现实。”
“这让法方和欧方意识到,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和中方对话甚至合作是有空间的,也是现在促成三方会晤的原因。”
崔洪建认为,马克龙此行也希望可以摆脱美国在乌克兰危机上对于欧洲的控制和主导,他也想找到一种方式让欧洲的外交发挥作用。
“从这个角度来看,中法、中欧间其实是在寻求中国方式和欧洲方式的对接和合作,这是有合作空间的。”
4月5日,马克龙在红砖美术馆发表讲话 图源:视觉中国
3月31日,一名法国总统府的消息人士向表示,鉴于与俄乌两国的密切关系,“中国是地球上为数不多的国家之一,也许是世界上唯一的国家,可以对俄乌冲突发挥‘力挽狂澜’(game-changer)的影响”。
在当前的局势下,中国确实可以发挥独特作用。
冯仲平说,“中国正处于一个有利地位,我们和俄乌两国都保持接触,并且一直在促谈,希望推动事件政治解决。更重要的是,中国不是当事方。法国等欧洲国家尽管想要在外交上发挥作用,但是他们已经卷入太深了。”
“现在和中国具有同等影响力的大国,可能没有一方拥有这样的条件。”崔洪建说,中国在对待乌克兰危机问题上,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
“在人道主义援助方面,中国非常积极,和各方讨论如何减少危机的溢出效应。但是在实质性卷入问题上,包括提供武器、实施制裁等,中国坚持自己的原则。这使得俄乌冲突在转向政治解决方向时,中方最有发言权。”
崔洪建还特别强调了中方的影响力。他说:“中国既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也是有核国家,在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原则上、在反对核战争问题上,中国都有优先的发言权。”
签单签单签单!“今年中欧关系会进入一个高潮”
中法经贸合作是马克龙此行的又一大重点。他的随行代表团阵容豪华,60多位法国企业界人士包括空客公司、法国电力、阿尔斯通等知名大公司高层。德媒称,马克龙带的是一个“CEO代表团”。
马克龙的这一操作和朔尔茨如出一辙。去年朔尔茨访华时,大众、宝马、西门子、阿迪达斯、巴斯夫等众多中国民众熟知的德国品牌高管均在其随行商界代表团当中。
4月6日,中法两国元首共同见证签署农业食品、科技、航空、民用核能、可持续发展、文化等领域多项双边合作文件。
其中,法国飞机制造商空中客车公司当日宣布,与中国签署了160架飞机的批量采购协议,总价值约200亿美元,并将在天津建设第二条生产线。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与法国达飞海运集团在北京签订合作协议,协议包括建造2型16艘超大型集装箱船,金额达210多亿元人民币,创下了中国造船业一次性签约集装箱船最大金额的新纪录。
据外媒报道,商业代表团在此次访华行程中签署了二十多项商业交易。法国官员称,在马克龙4月7日到访广州期间,可能签署更多协议。
空客A320NEO飞机 资料图
马克龙在访华过程中强调,欧洲决不能与中国“脱钩”,驳斥了有关中西方之间紧张关系“不可避免地呈螺旋式上升”的说法。
他说,有一种有关西方与中国之间关系的印象是,对华经济“脱钩”已经开始,唯一剩下的是速度和强度问题。“无论如何,我不相信,也不想相信存在这种情况。”路透社称,马克龙的此番言论受到法国商界广泛的欢迎。
冯德莱恩也表示:“当前,欧盟与中国的联系广泛而复杂。我们如何管理欧中关系,对我们经济发展的前景起决定性作用。正因如此,我认为与中国‘脱钩’的战略既不可行,也不可取。”
然而,观察者网注意到,冯德莱恩在访华前关于不能与中国“脱钩”的表述略显模糊。她说,欧盟不希望与中国“脱钩”,但需要平衡与中国的关系,降低欧盟对华关系的风险及对中国的依赖。
“如今,欧盟内部对对华政策的分歧较大,一些亲美派呼吁和中国‘脱钩’,还有一些人认识到中欧间有巨大的共同利益,且不认为中国对欧洲构成所谓挑战或威胁,希望维系合作。”崔洪建说,作为欧盟的负责人,冯德莱恩只能在两者间找平衡,所以她说“拒不‘脱钩’,但是也要降低风险”。
但他认为,这里的“风险”具有两层含义:
第一是客观上各国都要共同应对的风险,比如逆全球化风险、地缘政治冲突带来的供应链、产业链的风险、一些国家搞单边主义带来的风险等等。
第二是主观上臆测出的风险。这类风险大多针对中国,其假设前提就是大国都会搞武器化,比如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任时对欧洲搞的贸易工具化,他们认为俄罗斯总统普京搞能源武器化,把能源当作武器收拾欧洲,因此想当然地认为中国日后也很有可能把市场武器化,限制出口等。这些很多都是主观上的臆测和联想,没有多少现实依据。
因此,“在去风险问题上,中国要和欧盟说清楚:首先,双方都面临相似的风险挑战,更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其次,批判其主观臆测和联想出来的风险,不能说美国那么做了,或者说欧盟认为俄罗斯那么做了,中国就一定会那么做。相反,中国恰恰是在推进制度型开放和高水平合作。”崔洪建说。
他认为,“今年中欧关系会进入一个高潮,双方相向而行的意愿很强烈。”对于欧洲来说,经济复苏和地缘政治危机是当前面临的两个主要挑战,而这两个挑战又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欧洲认为美国靠不住,而中国经济的复苏会带来利益,因此他们需要借助中国,希望加强同中国的经贸合作。其次,他们要借重中国,在帮助缓和乌克兰局势、找到更多政治解决的出路方面,和中国的合作不可替代。
来源|观察者网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