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2》中强调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从何而来?为何重要?
《流浪地球2》中的人工智能MOSS
“大同作为中国人的社会理想,并没有因为西潮的涌入而无人问津,而是作为社会达尔文主义与现代民族国家体系的批评维度,更是促进了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 先秦诸子中,儒家、墨家、道家对理想社会的构想大不相同?
➢ 尧舜禅让、汤武革命,究竟该如何理解儒家经典中一再重复却看似矛盾的政治母题?
➢ 公与私、家与国,二者之间一定是对立的吗?
北京大学儒学研究院干春松教授新作,立足文明的多样化,突破民族、地域、国家局限,将人类之命运结为一体,重温儒家的大同理想; 详细梳理中国经典中的理想社会、公私观念在“天下”语境中的转变、大同小康观念与现代中国的发展,勾勒了儒家思想对国家形成的诸多影响; 帮助现代人理解中国传统的秩序原理,体察近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复杂面向。
全球化时代,民族国家固然是基本的政治单元,但亦出现了许多超越民族国家的人类共同利益,故将人类之命运结为一体。钱穆先生说,“吾国自古政治,即抱有一超阶级超民族的理想”(《政学私言》),此一理想的最简洁的表达就是“天下为公”的“大同”。
本书的写作得到国际儒联和活字文化的支持和鼓励,特别是李学军和吴浩的推动。在写作过程中,又得到常达和张华元等人从资料到文字上的帮助。特约编辑黄昕也提出了许多表达上的改进建议,在此一并致谢。
干春松
2022年1月
相关图书
“中华文化新读”系列
作者: 干春松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 活字文化
出版年: 2022-11
主要篇目
第一章 中国经典中的理想社会
社会理想也有“百家争鸣”
王者无外:儒家之爱中的亲情和普遍性
《礼记·礼运》之“大同”“小康”及其解释史
第二章 公天下与家天下
公私之间:公私观念的演化
选贤与能:先秦政治转型中的公私观念
禅让与革命:神话和理念
世袭制度和人伦秩序
平等和差序:一些理论性的延伸
第三章 大同、小康与现代中国
康有为的“大同”“小康”论及其影响
无政府主义、民生主义对大同理想的再理解
大同理想与社会主义的中国化
大同观念与新儒家的社会理想
史家吕思勉的大同释义
出版说明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