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高峰和夏俊杰双双盯上近10万亿的大赛道,有机会?
风险提示:本文为转载文章,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作者:风云君的研究笔记
来源:雪球
这几日的医药板块,在投资观点、事件以及行情上都悄悄发生了不少大事。这个高达几万亿市值的常青行业,正在吸引越来越多投资人的目光。
首先,一向以逆向投资著称的管理人仁桥的夏俊杰,公开在最新的月报中表达了对该行业的思考。夏俊杰首先回顾了医药行业近年来,各个子行业先后“沦陷”的逻辑:集采之下,市场先是抛弃了仿制药,去追逐创新药和器械;当国产化后的创新药和器械也面临集采时,市场又去选择了不受内部政策影响,受益全球产能转移的CXO;而当面对中美关系及医药创新周期大的波动时,CXO也被抛弃了。
那医药行业就没有投资机会了吗?显然不是的。夏俊杰看好医药的逻辑也很直接:“中国人口的老龄化进程还在快速推进,医保的支出也会不断增长,医药始终都是一个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产业”,所以“机会仍然是巨大的”。逆向的这个特点,确实在这一波分析之下体现得很充分。
其实早在夏俊杰之前,亘曦资产的董高峰就已经真金白银地买了非常大仓位的医药。其实也正是借助这部分医药仓位,亘曦去年Q4的业绩反弹极其迅猛。关于董高峰看好医药板块的逻辑,风云君在给大家一直推荐的厚雪长坡俱乐部的私下交流中,有听到比较完整版的链条。
首先是基本面,这一点和夏俊杰的观点非常相似,医药行业内需依然非常强劲。在去年疫情之下,收入增速居前的行业中,除了煤炭等周期性行业之外,医药行业的排名是非常靠前的,有着很扎实的基本面逻辑。
再者就是估值。在一系列情绪的冲击之下,生物医药行业的估值处于20年的低点,修复的空间比较值得期待。
最后避不开的还有一个资金面。去年四季度以来,医药仓位在公募基金的配置也从以前的15%杀到了接近5%以下,配置比例很低,处于10年周期的一个低点。这样的低配,稍有反转便是一轮相当可观的行情。
10年低位的资金面+20年底部的估值面,你有没有嗅到一点不一样的味道呢?
除了以上两位大佬公开看好这个行业外,据风云君的了解,看好医药行业当下投资机会的,还真不少。
比如专一做医药投资的管理人如雪球上素以专业和坦诚著称的青侨阳光,以及专注港美股创新药械的建平等,早已摩拳擦掌,在全力迎接新一轮全球货币宽松下的创新药投资机会了。青侨更是在最新的3月月报里直言:在“美联储加息超预期”与“中国经济前景不明”这两大因素明显缓解之后,港股医药从今年1月起的回调是“良性健康且必要”的,并不影响其中周期向上的预期。
此外还有一些做全行业覆盖的管理人也都已经重度参与了医药行业的投资。像极其注重安全边际、最近刚刚创出净值历史新高的毕盛投资,早在去年,就已将近四成的仓位都放在了港股生物保健行业,而看好的逻辑,竟和董高峰出奇得一致。而在中欧瑞博、仙人掌等管理人的组合里,生物医药也早已调整为第一大持仓行业了。
以上这些管理人的观点和操作,往往是偏中周期(6个月以上)甚至长周期的——比如,在毕盛投资的投资框架之下,医疗保健行业因其稳定可持续而被赋予了3年以上的投资期——可与此同时,你会发现,一些短期的市场信息也很有意思:
(1)上周的后两个交易日,美股创新药指数(XBI)、恒生医疗保健以及A股的生物医药指数,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其中创新药龙头领涨。风云君第一时间和一些管理人做了沟通,核心因素是美债利率下跌以及AACR(美国癌症研究协会)大会的催化作用,每年的AACR会议是创新药行业投资的重要事件,今年的大会预计于4月14日至19日举办。
(2)周五,净流入生物医药行业的资金,竟和净流入当红炸子鸡TMT三大行业的总资金相当,可也真是许久未见的奇观了。(数据来源:东方财富。表中个股仅为数据统计,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
虽说短期的数据并不值得过分的解读,尤其对于我们私募投资人而言更是如此,但在生物医药行业长期逻辑的基础之上,当越来越多的短期有价值的信息出现时,中长期的反转,或许就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了。
而在挑选对应管理人时,风云君前文提及的专做医药的青侨、建平,以及综合型、轮动型的亘曦、毕盛等,应该都能比较好地搭上这趟车,也因此值得投资人的重点关注。什么?你说行业ETF?对不起,如果这些人连行业指数都跑不赢,那我们的确没有关注它们的必要了。以青侨(红线)为例,2019年年中以来,尤其是近一年以来,相对于生物医药指数(橙色)和中证医疗指数(蓝色),还是有非常明显的超额的。
如何更好地洞察各种类型私募产品的真相?欢迎关注专注私募研究的风云君:
专注私募基金,分享私募基金测评、私募行业话题、基金经理认知、产品归因分析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