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童年失落,被逼过早成人的孩子,身份的颠倒会带来哪些后果…

童年失落,被逼过早成人的孩子,身份的颠倒会带来哪些后果…

公众号新闻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阅读第一
ID:Readfirst

由李庚希、胡先煦等演员主演的电视剧《大考》此前在多平台热播,引发热议。其中,由胡先煦饰演的学霸周博文,除了要专心于紧张的高三学习,还担负起了“一家之主”的角色。


剧中,周博文曾在同学群里诉苦,说自己还需要管着父亲。在他这个年龄,别的同学都因为被父母管着而烦恼,或者因为父母不管而失落,可他与父亲之间的角色却产生了“颠倒”




周博文的父亲常年沉溺于游戏,家庭的重担都落在了周博文母亲的肩上。周博文的母亲是一个温柔善良、任劳任怨的女人,总是一味迁就纵容着自己的丈夫。在这样的情况下,周博文不得不充当了“家长”的角色,想帮着母亲管教父亲。



有人说,周博文“一家之主”的经历,对未来的他而言是一笔宝贵的财富。生活中,也会有家长采用类似的方式教育孩子,以此来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小的时候,大家都会玩过家家的游戏,在其中学着大人一样扮演父亲或者母亲的角色。但是,如果生活中和父母角色互换,过早承担起成人的义务,对孩子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熊父母”把孩子逼成爹妈


很多孩子是在被逼无奈下长大的,我们常说的“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是其中的一类型。这是一种将孩子“工具化”的无奈,毕竟,父母在外打工挣钱的多子女家庭,总有些孩子需要在父母不在家时,充当一家之长。


1967年,Salvador Minuchin将这种基于父母而非孩子意愿的亲子关系命名为“父母身份化”(parentification)。


父母身份化是一个人在童年或少年的时候被迫像成年人一样照顾父母或其他兄弟姐妹,满足他们的需要,保证他们的健康,保护他们不受伤害,让他们安全、快乐。简而言之,父母不会照顾孩子,而是孩子照顾父母。



2011年,研究者Lisa Hooper 描述了父母身份化的两种形式,分别是工具型父母身份化(instrumental parentification)和情感型父母身份化(emotional parentification):


工具型多发生在儿童从事照顾的体力工作基本承担了父母许多或全部的身体责任,如照顾年幼的弟妹、照顾生病的父母、烹饪以及完成其他家务。当孩子担任这个角色时,他/她满足了家庭的身体或工具需求,可以缓解无法正常工作的父母的正常焦虑。


工具型父母身份化的经历包括:


- 经常为全家人准备三餐

- 经常洗全家人的衣服

- 负责购买家庭用品

- 负责打扫屋子

- 经常需要想办法赚钱帮助家里缓解经济压力

- 负责给弟弟妹妹洗澡、穿衣服、哄睡觉

- 负责管理弟弟妹妹的行为


情感型中的孩子负责满足父母和其他兄弟姐妹的情感需求,扮演照顾家庭的角色。在这个角色中,孩子被置于几乎不可能满足父母情感和心理需求的角色中,孩子成了父母的知己。


情感型父母身份化经历包括:


- 常常在父母情绪低落的时候开解父母

- 常常充当父母之间的裁判,判断婚姻关系中的是非对错

- 常常充当父母之一的拯救者,同情一方恼怒惩罚另一方

- 常常充当父母的同盟者负责监护、教导弟弟妹妹

- 常常充当父母的同盟者协调父母和其他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

- 自己的情绪常常没有机会表达,被忽视或被指责

- 自己的情感需要常常被嘲笑或被忽视



以上两种类型的父母身份化也时常会同时出现。尽管工具型父母化看起来更累人,但实际上,情感型父母化造成的伤害更深:


一个孩子或许可以像成年人一样洗衣服做饭,操持家务。但是,一个孩子要如何让在婚姻中不快乐的母亲开心起来?要如何安抚父母家庭经济状况的担心?这些对孩子来说,都是过于沉重而且不公平的任务。


所以,《大考》中的周博文成为一家之主,对他而言真的是“甜蜜的负担”吗?恐怕并不是。


自私的父母
与“溺爱”的孩子


哪一类家庭会更容易造成父母身份化呢?研究发现,在以自我为中心的父母组成的家庭中,父母身份化发生的概率更大


Homer Martin, MD和Lybi Ma研究发现,以自我为中心的父母对外时通常表现得很要强,但实际上,他们经常会表现出情绪上的无助。



我们都知道,自私的人在孩童时期往往会被过度纵容,大多数要求都会得到满足。成年后,自私的人仍然期望得到类似的情感迎合,即使这种迎合来源于他们的孩子。


研究人员Patricia Kerig报告称,照顾父母的情感需求常常会让孩子感到不知所措,孩子可能会出现抑郁或焦虑的情况。父母身份化的孩子认为他们的父母需要照顾,并认为他们必须要满足父母的愿望。


角色颠倒的孩子很难与以自我为中心的父母保持人际界限。他们无法对父母说不,会因为父母变的情绪变化感到不安,也会因为没有扮演好预期的角色而害怕被抛弃或失望。


情感上,需要帮助的父母和“溺爱”的孩子之间形成了一种共生关系。但最终,孩子会因为屈从于父母的需求而受到伤害。

  

父母身份化
会如何影响孩子?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对于经历父母身份化的孩子而言,或许终其一身都难以走出童年时的阴影。

在Lost Childhoods: The Plight of the Parentified Child(《失落的童年:父母身份化儿童的困境》)一书中,作者Gregory Jurkovic报道了多个在父母认同环境下被剥夺失去童年的孩子的故事。报道中,有孩子因为父母身份化辍学,也有孩子因此而无法交到朋友。


 

《失落的童年:父母身份化儿童的困境》


研究人员Katz和Rabinowitz指出,父母身份化的孩子往往面临着自卑、抑郁、焦虑,甚至自杀的风险也会加大。他们心中往往形成了一种固定的人际相处模板,所以也可能会与其他家庭成员和朋友形成一种角色颠倒的关系。



长大成人后,父母身份化对感情生活也会造成影响。这意味着,经历父母身份化后,成年后的他们会倾向于寻找以自我为中心的伴侣,因为这种伴侣正需要他们过度的情感关怀。


从童年起,有父母身份化的孩子就背负着巨大的压力,他们很难为那些占用个人时间和精力的人设定情感界限,并表现出难以处理人际关系中的拒绝和失望的情绪。


有时,父母身份化也会延续到成年。物质父母身份化延续到成年是一种经济和体力的负担,而情感父母身份化延续到成年则变成了充满痛苦的关系缠结。


不过,尽管父母身份化会给成年带来诸多困难,但带来也并不完全是消极的后果。在一些情况下,也会带来好的影响——创伤后成长(post-traumaticgrowth)。很多父母身份化的孩子在成年后往往更有责任感、更擅长应对压力。


研究者Jurkovic发现,若童年或少年时扮演父母的角色的时间不长,那么这种偶尔的角色颠倒是有适应功能的,它有助于家庭渡过难关也让家人的关系更紧密。


反过来,如果这种角色颠倒是:长期的、超过年龄所能承受的限度、并且扮演父母者本人的需要完全被忽视甚至被否认的,这种时候父母身份化就会带来破坏。


评估与修复


父母身份化会带给孩子难以愈合的创伤。如何评估一个孩子是否处于情感上照顾父母的角色呢?以下有几个很重要的场景供大家参考:


第一种是父母离婚,对孩子有共同监护权但分开居住的情况。法院决策者应确保孩子不会与一个以自我为中心,可能会颠倒亲子关系的一方相处太长时间。


第二种情况涉及收养,第三种情况则涉及寄养安置。收养、寄养安置的父母应该仔细检查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特征,以及与孩子建立角色颠倒关系的倾向如何。



如果童年经历过父母身份化,并因此受到了创伤,该如何修复呢?治疗师 Antonietta DiCaccavo 提出以下建议:


  • 要接受自己曾经被父母身份化的事实。允许自己失望、愤怒,为自己哀悼,不再想如果没有发生这一切会怎样,也不再向父母要求补偿。


  • 察觉父母身份化对自己的影响。自己有哪些惯性反应是由于曾经扮演过的父母的角色在蠢蠢欲动,反思这些反应在现在、在自己已经是成熟的必须为自己负责任,也必须让他人为他们自己负责任的时候还是必要吗,还有没有更成熟更健康的选择。


  • 给自己时间,完成童年没有完成的功课。学习以健康的方式和他人建立联结,学习人际关系的边界,了解成人的任务是什么,小孩子的任务是什么,重新建立稳定独立的自我认同;学习自我放松,给自己一些机会像孩童一样玩耍。



在不同的文化语境和时代里,父母身份化的现象都存在,如古时的“卧冰求鲤”、“恣蚊饱血”……只不过人们对此做出了不同的解读。研究者们提出“父母身份化”这个概念,是想为亲子关系和个人发展提供一种观察与研究角度,能够帮我们认识过去和现在的自己


作为父母,应当更加谨慎地考虑自己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是否发生了颠倒,并尽量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对于曾经经历父母身份化,如今仍受到困扰的成年人,也想告诉他们:过去做大人辛苦啦,现在还请好好爱自己。

不过,影响一个人性格形成的因素可以有很多,将一切成年后的性格缺陷简单归因于童年因素并不明智。我们无法左右父母能给予自己一个怎样的童年,但我们可以在成年时选择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欢迎分享至朋友圈,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观界VIEW 诚意推荐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百度文心一言背后的大模型,将给基础设施带来哪些挑战?硅谷银行破产事件愈演愈烈,将带来哪些影响?俄乌冲突爆发一年,给世界带来哪些改变?信用良好反倒会增加房贷成本,为什么每天精读一篇China Daily,会带来哪些改变?(限时福利)人工智能会带来人的普遍自由还是普遍弃民?ChatGPT给创业者带来哪些机会万玛才旦:凝视故乡的失落,抵达真实的情感炒气球滾阴沟间谍卫星路过炸吗国产肿瘤mRNA疫苗研发加速,将给患者带来哪些突破性改变?接入ChatGPT后,这个“降本增效”利器会给游戏客服带来哪些影响和变化?反思计划生育三十年,独生子女给社会带来了哪些难题?2023亚城企业家俱乐部新春聚会两会科技圈代表换届!马化腾/马云/李彦宏任期届满,何小鹏/王坚等带来哪些热词?百度文心一言会带来哪些新机会?ChatGPT爆火,可能对教育产生哪些影响?会给教师带来哪些帮助?蔡英文窜访,给美国对华出口带来哪些恶果?ChatGPT会给数字政府建设带来哪些变革?金一南:援乌超级坦克联盟,给俄乌战场带来哪些变化?DDR5 vs DDR4,带来哪些提升?合资理财公司添新丁!法巴农银理财获准开业,将带来哪些惊喜?观点丨马亮:ChatGPT会给数字政府建设带来哪些变革?借力ChatGPT,能给我们财务分析带来哪些提升?聊聊辟谷(二)马克龙访华,会给中法医疗合作带来哪些契机?那些从小没被逼过作业的孩子,后来怎样了?12年后学生少了3000万,将带来哪些改变4月21日专精特新峰会,吴晓波、朱宏任、秦朔等会带来哪些精彩观点?信用良好反倒会增加房贷成本,为什么?我养的文心兰开了 别的兰花还是绿植人民币再次“破7”,后续将带来哪些影响?纳斯达克指数连续走强,科技股的牛市是否来临?金一南:俄乌冲突给我们带来哪些思考?回国之旅,不沾小便宜张继科事件愈演愈烈:从小“被逼”和“没被逼”的孩子,长大后过着截然不同的人生【财闻联播】国家统一将给台湾带来哪些好处?国台办回应!佛山发生地震,广州有震感!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