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爆发一年,给世界带来哪些改变?
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战火导致大量人员伤亡,成千上万民众流离失所。
那么,这场冲突有什么影响?
今天知乎答主们就分享了他们自己的亲身经历。
和平的可贵
战争开始的时候,我正在乌克兰留学,我不知道给世界带来了什么改变,但这件事情让我真正感受到了和平的可贵。
2022 年 2 月 24 日,从未想过一场的战争在我眼前爆发。
早晨五点左右,还在睡梦中的我被巨大的爆炸声吵醒,随之我看见窗阳台门伴随着爆炸声在抖动着。紧接着手机在耳朵旁疯狂震动着,我们留学生群里被战争刷了屏,恐惧无助感遍布全身。
依稀记得 23 日我和朋友们下课,路过银行,看到汇率(美金与格里夫纳)从 1:32 变成了 1:40,汇率有史以来第一次涨这么多,于是我们赶紧去了大型超市进行囤货,希望担心的事情不会发生。
没想到还是发生了。独居的我望着马路对面的电视塔发着呆,看着马路上疾驰的车辆和拖着行李箱去往防空洞的乌克兰居民,我该怎么办,是和他们一样去往防空洞还是依旧在自己的小公寓呢?
面对在防空洞不可预知的因素和疫情盛行期,我选择了居家。我撕掉了贴在窗户上的窗花,把家里的桌子椅子全部顶住了门,将浴缸铺好,看着留学生群里互助信息,听着邻居上下楼慌乱的步伐还有楼下药房买药的争执声,神经高度紧张。
我居住的公寓就在南北交通必经之路旁,对面是电视台和电视塔,白天只能断断续续睡几小时,晚上就坐在沙发上听外面的炮火声,对面的枪声,和路上来来往往的坦克,武器运输声。
在 2 月最后几天,身边的朋友已经陆续接到大使馆的电话,似乎曙光来了,我开始重新收拾行李,等待大使馆电话。
2 月 28 日晚我先是听到了楼下的枪声;晚上 11 点左右,我楼下停了四辆坦克一直不熄火,凌晨一点我看他们还是没有离开,开始害怕;3 月 1 日凌晨两点,我开始进行最后收拾整理;1 日早晨 10:00,坦克依旧没有离开,我拿着行李慌忙离开公寓,去寻找我的大巴车。
3 月 1 日下午两点,我到达了大巴车上车地,认识了很多在乌留学生和中企员工,并和他们一起离开基辅。途中,我们手机都要处于关机状态,否则仪器将会误认为是大批军队靠近,我们也不能拉开窗帘,以免看到战争留下的残骸。一路车不停,晚上 10 点,我们终于抵达乌克兰边境的人道主义通道附近。
这时我终于可以打开手机,没想到,一开机就看到了电视塔被炸毁的消息。
我一阵后怕,如果我没有及时离开会怎样?这里和我的公寓仅仅只隔着一条马路啊。
2 日 00:30 左右,我们徒步入境摩尔多瓦,1:20 我们登上了大使馆安排的车辆,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那晚是我那几天睡得最沉的一觉,尽管在大巴车上,尽管只有三个小时。
3 月 3 日我们在罗马尼亚等待入境,推着行李徒步走,在边境冒着大雪大风等待,一路上会有好心居民给我们发放饮用水和面包。
3 月 4 日凌晨,在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我和其他留学生一起,终于踏上祖国的飞机。
回国后,我们通过网络继续上课。
以前我只从老一辈人嘴里听说过战争的残酷,如今自己经历了一次,眼见着战士们保家卫国死于战场,人民们精神身体也被伤害,才知道和平是如此的珍贵。
祈祷和平
我是一名在乌克兰留学的在读美术博士。俄乌冲突爆发一年了,我未曾离开过这片土地,也因此有很多见闻和感触。
在这里,我想以纪实回忆的形式,和大家分享下这一年发生在身边的故事,与自己的心路历程。
一
2022 年二月初,还在寒假。俄乌战争的小道消息已经传来了,但是并没有太多人在意。直到 2022 年 2 月 24 日清晨,睡眼朦胧的我被微信电话吵醒,内容也非常简短:「炸了!」
对于这突如其来的消息,我属实难以相信,但是紧随着的就是铺天盖地的新闻把我打入了现实。哈尔科夫的朋友们都陆续给我发来了情况,所有人都陷入了对未知的恐惧中。我立刻打包好了所有的贵重物品,奔向了超市,购买生活必需品。
安顿好了自己,我便给哈尔科夫的所有老师,乌克兰朋友,中国朋友,都去了电话问平安。他们人身安全都没问题。基本都躲在防空洞中,或者把自己紧锁在家里。
这种紧张的氛围下,我也开始犹豫该不该离开。
我实在无法在他们最危难的时刻弃之不顾,和他们所处的环境比起来,我的境遇简直就是天堂。
而且利沃夫处于乌克兰最西部,离波兰,匈牙利,斯洛伐克等国家都非常近。战争形势更加严峻前我也有充足的准备时间。抱着这样的想法,我暂且留了下来。
二月末的乌克兰仍然寒风凛冽。看着最后一辆大巴远去时,我的内心产生了对未来巨大的动摇。说我不害怕,不想家,不想回到祖国,是假的。
回去宿舍的路上,我一直在犹豫该怎么决定。
到房间后,我的博导给我发来了信息,问了我的打算。我回答我可能会留在这里,因为利沃夫的形势目前相对安全。他支持了我的决定,并对我说:
「你也是哈尔科夫过来的,现在那边处于危难中,很多的学生会逃往这里。也许你可以帮助他们。」
我一直喜欢阅读各类文学,尤其喜欢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于是我听从了博导的建议,决定暂时留在乌克兰。
一边观望战争形势,一边为普通人提供一些能力范围内的帮助。
二
后来,我果然收到信息,得知哈尔科夫美术学院的学生和导师要转移到利沃夫美院了。为此利沃夫美院的宿舍开始自发组织为哈美的难民提供免费食物。
我曾经在乌克兰哈尔科夫和其他城市、乡村进行了大量的油画写生创作,也有很大一部分被我带回了国内。每张作品都能激起我的回忆,我是舍不得出售的。但既然它们诞生于这里,在特殊形势下,卖掉他们作为回馈也合理。
所以我拜托亲戚为油画拍了照片,在朋友圈零售。希望借此筹款买一些食材,用来帮助这些难民。
每天我都会去买菜。通常是煮一大锅意大利面,三包给 20 人分正好。再炒一锅菜,倒一包番茄酱,水淀粉收汁。每人一勺面浇一勺菜,量就够了。偶尔也会炸些肉块,香肠,蘑菇之类的。
每当防空警报响起,我们就一起去地下室。聊聊哈尔科夫的事,或者一起打 UNO 牌,这也基本是所有学生在地下室放松心情的方式。
战争的形式逐渐稳定下来。比起东部南部战场的激烈,利沃夫基本平静。偶尔会有导弹,但是因为距离较远,我们都有充足的避难时间。
后边我便投入巨量的精力进入创作之中,画画是我一直以来放松内心最有效的方式。也许是一种补偿机制吧。长时间的停步让我画画注入了更多的激情。
但不久后,新的问题又产生了。乌克兰的能源设施一段时间内被严重破坏,为了给前线供电,乌克兰各个城市都开始大范围停电,每天只供电 8 小时,而且每天时间段不同。
更要命的是,已经深秋入冬了,我在画室里被冻得拿不起笔,而且室外光无法满足对画面观察的需要。我的心情也因此陷入一段时间的低谷。
2023 年元旦那天,我照例给我所有的老师去了电话问候。
听着电话那边他们的声音,我的思念之情无以言表,我决定去哈尔科夫看望他们。
三
到了哈尔科夫,从火车站出来时,那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仿佛时间被凝固般,各种回忆如泉涌。我独自走在街上,从火车站走向市中心。路上的人都带着笑脸,看不出经历过战争的样子。
不过想想也是,选择留下的人,内心一定是无比坚强的。
我走到大一老师的画室,我问了看门老头。他说已经没有人在这里画画了。之前导弹把窗户都震碎了,那时零下十几度,里边像一个大冰箱。
我给大一老师去了电话,和他约好了,来学校接我。他的性格是个十足的乐天派,但是对战争行为非常反感。他住的地方和第一天交战的居民区很近,便带着我去看了一圈。
有的楼直接被前后打穿,透着窟窿能望穿阴霾的天空。一个粉色的小象儿童玩具被刻意留下,在一片灰暗的狼藉废墟中,对比格外显眼。墙上到处密密麻麻的,全是弹孔。地上坑坑洼洼的,满是炮坑。
还有很多生火的痕迹,据我老师描述这是因为战争初期人们只能在室外生火做饭。
留在哈尔科夫的老同学也约我散步,我们进了大学站的地铁,候车的地下站台里居然摆着圣诞树。她和我讲,元旦是在这里庆祝的。
坐上了回程的火车,那天也正是中国的除夕。家里给我打来了视频电话,我见到了爷爷。他对我说:「你选择的都是正确的,你放弃的也都是正确的。」
我不顾周围的人,放任眼泪落下。爷爷的话给了我莫大的力量和勇气。我也认识到了,我退学的念头正是我懦弱的体现。我应勇敢面对它。即使最后没能成功,但过程上不要后悔。
赶在春节回到了利沃夫,和一些朋友们,一起包了饺子,做了些菜。边上放着春晚。内容没人在乎,只是添了些仪式感。
现在我偶尔关注一下战争的新闻,和家里保持着联系,时刻鼓足勇气对未来充满信心,同身处乌克兰的所有人一样,期待着战争结束和平到来的那一天。
知乎热门文章
张益唐在知乎讲述人生经历:原来是贝多芬和杜甫的铁粉
当刑侦出身的民警去解决地铁纠纷,网友求他别升官
有哪些美食曾经是「穷人食物」现在却是「奢侈食物」?
本文内容来自「知乎」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
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