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一周年,西方的“年度总结”开始吹牛了!
全文共3370字,图片9张,预计阅读时间为9分钟。
文章转载自“戎评”。
▼
讲个笑话。
2月14日,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克·米利下了个论断——
“俄罗斯输了,他们在战略、行动和战术上都输了。”
你看,战略层面也输了,战术层面也输了,连行动层面也输了,俄罗斯是不是一败涂地?
那这仗还打个啥呀?就等着俄罗斯摇白旗呗!
然后CNN在报道的时候,还给米利这个论断盖了个戳,附和说哪怕“从最客观的标准来看”,普京也已经输了。
好,话撂这儿了。
然而,等到隔天的2月15日,米利似乎忘了这茬,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又说,“俄乌冲突可能没有赢家”,因为俄罗斯不能吞下整个乌克兰,乌克兰也不可能把俄罗斯赶出去。
呵呵,这话和前一天明显不是一个意思啊。
那为啥同一个人,两天两个口风呢?
很简单,前面“俄罗斯全输”的论断,是说给美国人听的。
按照CNN的注释,俄罗斯没能占领基辅吧?没有推翻泽连斯基政府吧?没能切断乌克兰与西方的关系吧?俄罗斯还成了“被遗弃的国家”吧?
所以,俄罗斯输了。
那俄罗斯为啥输了呢?
因为拜登成功地团结、领导了西方世界,带领“正义力量”打败了“侵略”呀!
你就说拜登牛不牛吧?
至于第二天的“没有赢家论”呢,则是在欧洲说给欧洲人听的——因为这一天,米利正在布鲁塞尔劝欧洲人多给乌克兰输血。
既然要输血,那肯定不能说已经赢了。
所以米利就抛出了“没有赢家论”,翻译成人话就是——我们前期的援助是成功的、有效的,让俄罗斯人赢不了;但现在乌克兰也赢不了,因此我们应该再接再厉,再多放点血,把胜利的天平砸到我们这边来!
各位,什么叫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这就是了!
其实米利的这种左右互搏,还只是最近西方“舆论造势”的一个侧面。
如果我们留意一下就会发现,这段时间西方各路人马,都在积极对俄乌局势发声——
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警告说,“普京必须意识到他赢不了”,因为北约会继续给乌克兰送弹药;
美国驻北约大使说,美国将继续尽其所能地向普京施压;
布林肯又老调重弹,警告中国不要支持俄罗斯,还给中国“划下红线”;
哈里斯则直接给俄罗斯扣了顶“反人类罪”的大帽子;
连“铁公鸡”朔尔茨,居然也呼吁起欧洲盟友给乌克兰送坦克了;
包括拜登,本周也准备出访波兰和其他“前线国家”
......
为啥突然都积极起来了?
很简单——因为马上就是俄乌冲突爆发的“周年纪念日”,到了西方政客们展示“政绩”的时候了!
作为周年总结,这时候美国和北约都在努力向外传递出三个信息——
其一,西方联盟是精诚团结、信心十足的;
其二,拜登的美国,在这场冷战后西方联盟最为紧密的反俄行动中,是一直在发挥领导作用的;
其三,普京已经输了,只是不肯承认,或者,至少未来普京是赢不了的。
最近的西方媒体,也在按照这个框架开始洗脑造势——
总之就是一个意思——西方强大而坚定,而俄罗斯则是国内国外满盘皆输!
好,那顺着这波舆论,如果非要站在一周年这个节点来评估,是不是真如西方所宣传的,俄罗斯真的输了呢?
前几天戎评刷某乎时,看到有网友为了证明俄罗斯军力衰弱,举了个例子——
如果美国打墨西哥打了一年都没打下来,你敢相信吗?
大概意思就是,美国如果南下墨西哥,几个月就能给人平推了,对比之下,俄罗斯目前的进度,实在是菜鸡。
咱且不说美国在阿富汗、伊拉克、叙利亚是怎么打仗的,就说这个比喻,其实很不恰当。
为啥?
因为美国打别人的时候,打的都是顺风局。
在舆论造势上,所有美国的敌人都先被打上了“邪恶”的标签,只要美国出兵,名义上都是“以义军讨不义”,联合国反对都没用;
在战备对比上,冷战后美国军事、科技、经济实力长期是全球最强,军事打击+经济绞杀,基本上打谁都是降维打击;
在作战力量上,每次美国出兵,背后都是山呼海啸一群北约小鬣狗,基本都是集中北约力量群殴一个国家。
这种顺风仗,你跺你也麻!
但俄罗斯就不一样了。
在舆论造势上,乌克兰背后几乎站着全世界的主流媒体,从开战伊始,俄罗斯身上就焊死了“反国际法”“侵略者”“独裁国家”这些标签,形象一早就被“邪恶化”了,某种程度上,俄罗斯的军事行动一直都有种“逆流而行”的意味。
战备对比和作战力量上,那就更一言难尽了。
在开战之初,你可以说俄乌是在一对一单挑。
但是自从北约突破“防御性武器”的限制,开始向乌克兰输送重型装甲车、火炮、多管火箭炮、无人机、坦克之后,还说俄乌是在单挑,那就有点耍流氓了。
要知道,到2022年10月初,西方对乌克兰的援助承诺,就已经达到了1260亿美元,其中75%以上用于战事开支,而当年乌克兰GDP也不过1300多亿。
等于说,去年西方差不多拿出来乌克兰一年的GDP,托底了这场战争。
再具体点说,从一开始,这场战争就不是俄乌两国国防体系的碰撞。
而是一种分工更明确的方式——乌克兰出人出地,整个西方提供指挥、训练、情报、武器弹药等等全体系的支援。
至少从去年下半年西方“直接而深入”地介入后,俄乌冲突实际上已经不是俄乌的冲突,而是俄罗斯和整个北约系统的直接对抗了。
换句话说,再不是乌克兰以一国之力对抗俄罗斯,而是俄罗斯以一国之力对抗整个北约了。
那从这个角度看,账就得换一种算法了——
北约国家GDP大约50万亿美元,占世界份额的差不多一半,而俄罗斯GDP只有2万亿美元,不到2%;
北约国家军费支出差不多1万亿美元以上,而俄罗斯还不到一千亿。
更关键的是,从2014年开始,俄罗斯可是一直承受着西方制裁,而北约是不受限制的!
这种情况下,1 VS 30,打到现在这个程度,你能说俄罗斯输了?
借用CNN的灵魂拷问——
经济上,你拖垮俄罗斯了吗?
军事上,你打跑俄罗斯军队了吗?
政治上,普京下台了吗?
国际舞台上,西方振臂一呼后,广大亚非拉国家反俄了吗?
没有!
现在成天在哀嚎的是谁?
欧洲啊!
更何况,随着乌克兰自身的军事和经济资源走向枯竭,越来越依赖西方的供应,西方和俄罗斯拼起战争潜力来,也已经越来越力不从心了。
俄罗斯的特点我们都知道,皮实,耐操。
资源全面且丰富、军工体系相对成熟,本来兵力是个短板,但在去年开始动员后,这块短板一定程度上也给补上了。
对比之下,北约的产能短板就很明显了。
斯托尔滕贝格已经直言,乌克兰的弹药消耗率超出北约的生产率“很多倍”,北约盟国的库存都已经耗尽了。
就连美国的产能都跟不上,除了挪用卖给台湾的武器,最近还把秘密藏在以色列的弹药拿出来应急了。
而随着俄军“春季攻势”的展开,短期内,战争的规模和烈度又必然会继续升级。
这种情况下,以当前俄乌越打越血腥、处处“绞肉机”的模式,北约又能维持多久的高投入?又有多少战略物资可以往乌克兰送的?
当然了,不是说北约总体实力不如俄罗斯,而是一来,冷战结束后,北约确实“虚胖”;二来,北约不是一个国家,不可能像普京那样统一动员,所以存在内部协同的问题。
就说送坦克这事儿。
一开始“铁公鸡”朔尔茨是不愿意给乌克兰送“豹-2”的,然后很多欧洲国家就拿德国做挡箭牌,说这是你德国产的坦克,你不率先同意,我们想给也没法给啊。
结果现在朔尔茨扛不住压力了,不光宣布自己支援14辆,还表态要和盟国一起捐两个装甲营,也就是60辆。
哎,这时候那些吵吵着要德国捐坦克的国家,什么丹麦、希腊、瑞士、瑞典,一个个又开始装死了,当初喊口号喊得最大声的芬兰,也说自己只能帮忙训练坦克兵。
一直到现在,德国的“坦克联盟”,还只凑齐了“半个营”,比乌克兰300辆坦克的需求,不知道缩水到哪来去了!
美国那边呢,原先“援乌”是铁板一块的、是政治正确的,但一来,在美国的“敌人列表”里,中国可是大大优先于俄罗斯的,二来,在“美国优先”的口号下,美国民众对援乌的怨念也开始反弹了。
于是,现在“乌克兰问题”就不再是铁板一块了,而是两党斗争的一个重点议题。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今年共和党向总统大位发起冲锋,美国的援乌政策必然会进行重新辩论,美国国内对于援乌的分歧,也必然会越来越大。
这其实就把压力给到了乌克兰一边了——除非在今年之内,泽连斯基能在战场上打出一波“关键逆转”来,巩固金主的信心,不然,美国必定会逐步抽离乌克兰,重新调整对中俄的战略。
这也就决定了,当乌克兰本身失去战争能力之后,西方是可以给“打到最后一个乌克兰人”的信念续命的,不过也仅限于和俄罗斯僵持下去。
但仅凭着西方联盟三心二意的支持,是根本不可能把俄罗斯给彻底打趴下的!
所谓的俄罗斯“满盘皆输”,不过是西方政客的周年业绩总结而已。
反正吹牛也不费炮弹,怎么吹不是吹呢?
关注公众号:
有理儿有面
理 性| 揭 秘| 探 讨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