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从小没被逼过作业的孩子,后来怎样了?
9月刚一开学,就有妈妈跟我倾诉她的烦恼:
她家二宝今年上一年级,可孩子被分到了一个新老师的班级,这个妈妈一直纠结:
新老师没经验怎么办?
孩子“开头”都没能占尽先机,以后怎么会好?
焦虑的情绪,让她寝食难安。
我很理解这个妈妈的想法,太过竞争的大环境,让父母们都希望孩子从小时候就走到“在上游”的稳定路线。
不出意外的话,孩子只要这样一直走,就能有还算不错的未来。
可一个孩子,若没有被唤醒内在动力,光靠父母的“算计”,是很难完成自我超越,并一直走在上游的。
暑假里,我又重温了一遍《夏山学校的孩子们》这部纪录片。
夏山学校的孩子,起步都不早,开头也并没表现出“优秀”。
可大部分孩子无论个人发展,还是贡献社会,都做出过很杰出的成绩。
最重要的是,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我。
他们非常明确的知道,什么样的生活适合自己,而且有信心也有动力去达成这个目标。
我们为孩子创造好的外部条件确实很重要,可作为父母,最重要的,是要唤醒孩子对生活的追求和热爱。
因为一个被点燃激情的孩子,潜力才是无限的。
夏山学校的第一批孩子们离校已经有近70年了,但我觉得纪录片中的很多教育理念,都有非常好的参考价值,值得每个父母去品味。
被尊重的孩子
更容易释放潜力
夏山学校创办于1921年,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它至今仍然存在,并被很多家长追捧。
《窗边的小豆豆》中的“巴学园”就是以夏山学校为原型创办的。
学校最初创办时,孩子们从五岁到十五岁的都有,孩子们在十六岁左右离开校园,大多都会上高中,接续接受教育。
夏山学校的宗旨是:
让学校适应孩子,而不是让孩子适应学校。
看起来非常理想化,可学校却真的做到了尊重和信任孩子,并让孩子在自治和信任中找到了学习的动力。
夏山学校的课程不是强制性的,它的课表,是给老师用的。
学校在郊区,有一个能供孩子自由玩耍的院子。
孩子们可以选择去上课,也可以选择爬树或在院子里跑来跑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一切都按照他们自己的意愿来。
很多人看到这里都很担心:
如果孩子一直玩下去怎么办?
确实,很多孩子刚到学校时,都不会先选择去上课,而是自由玩耍。
但因为孩子们拥有绝对的权利和被尊重的感觉,他们玩起来不会有任何压力,更不会有负罪感。
而且总是没有目的的玩,孩子也会厌倦,同时,同伴效应也起了很好的作用。
孩子们最终都会和同伴一起,选择回去上课。
当孩子们回到课堂,因为学习是他们主动要做的,所以无论上课还是学钢琴、画画、手工,积极性都特别高,效率也好。
要是老师因故没来上课,孩子们还会怨声载道。
著名的“马斯洛需求理论”就告诉我们:
当一个人生理、安全、社交和被尊重的需求都被满足后,他们会主动去追求并实现自己的潜能。
真正的教育,不是压迫也不是诱导孩子学习成长,而是点燃孩子内心的火焰。
有句哲理说:
鸡蛋从外面打破是食物,从里面打破是生命。
当有足够的温度、爱和尊重,生命才能具备潜能,主动打破一切束缚,破壳而出。
夏山学校正是为孩子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安全有温度的环境,孩子们才有机会释放生命向上的天性,以丰富的创造力,享受生命的喜悦。
把权利交给孩子
用生活去教育他
每个进入夏山学校的孩子,都会被告知:
不要把你当客人。
在这里,孩子是自己生活真正的主人。
夏山学校是寄宿制,每周六,孩子们都要在礼堂举办“自治会”。
大家一起讨论生活、学习规则。
在很多人看来,让孩子自己决定生活里做什么,不做什么,简直不敢想象。
可夏山学校的孩子们做到了,他们经过讨论,把生活里的规则细化:
不能拿小刀、不能抽烟、不能在室内骑车、取餐要排队、东西要放回原处等等,这些都是孩子们自己规定的。
孩子们还总结出一条“总则”:
每个人都不能用自己的特殊行为,去打扰别人。
有段时间,孩子们提议,取消熄灯睡觉时间,想几点睡,就几点睡。
提议很快就得到全部孩子的附和。
可没几天,他们又强烈要求,重新拟定熄灯时间。
因为晚上放录音机的孩子太吵了,大部分人都想要睡个好觉。
因为规则都是孩子们自己讨论决定的,所以孩子们执行起来,严格又认真。
没人告诉孩子们,应该去怎么做,否则会有什么后果。
可孩子们都习得了很重要的融入社会的能力。
毕业后从事时装业的露西说,夏山学校教会了她照顾自己和身边的人,还学会了如何与人和谐相处。
成为医学博士的基思觉得,夏山学校让他懂得了规则和秩序的意义,也理解了自由的原则。
而这一切都源于,夏山学校把生活当成课堂,让孩子们在真实的生活中,触摸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
著名教育叶圣陶曾说:生活即教育。
很多时候,父母的教育或说教,收效甚微,可如果用身边的人、事、物去教导孩子,却往往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育不只是传授知识
夏山学校的校长尼尔认为:
教育,不光是要传授知识,更要教孩子适应社会的技能。
夏山学校的孩子们,每周二晚上,会到校长房间听演讲,中低年级的孩子则分组阅读。
周三晚上是社交时间,孩子们会聚在一起跳舞,音乐都要自己挑选,自己决定。
周五晚上有话剧的学习,周日晚上孩子们则欣赏影视剧。
这些多样的创造性活动,让孩子的眼界变得越来越开阔。
在审美、社交、自治等方面,能力都飞速提升。
每周六是最重要的全员大会,孩子们会“指控”不好的规则,或同学的不恰当行为。
有一次,一个男孩指控另一个男生骑走了他的自行车,并把车轮弄得歪歪扭扭,没办法骑了。
起初,孩子们讨论的结果是:
要惩罚搞破坏的孩子。
可老师提示:“惩罚他,自行车就能恢复原样吗?”
后来孩子们想出各种办法,恢复自行车原样,并提出让搞破坏的男孩,多承担责任。
这样的指控,不是为了真正的惩罚,而是让孩子独立思考,承担责任,找到最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多样的锻炼中,夏山学校的孩子们,沟通、动手、思考的能力,都非常突出。
最重要的是,每个孩子都有创造性的人格,他们学会了不被胁迫,也不盲从别人,能按自己的想法去生活,去思考。
高度接纳
让孩子无畏失败
纪录片中,从夏山学校走出去的孩子,都过上了“成功”的生活。
这种成功,不是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而是他们都坚定的,走在自己的轨道上。
这一切,都源于夏山学校充分接纳每个孩子。
在这里,孩子们即使不像别人一样表现突出,也能获得尊重。
因为被接纳,孩子们也非常认同自己,敢于按照内心的指引去生活。
富雷尔在夏山学校时,成绩并不突出。
但因为手工和陶瓷特别厉害,他很受尊重,他所接受的教育,也一直在告诉他:
成功就是做你喜欢并擅长的事。
在毕业后去日本的一次传授手工的经验中,富雷尔忽然意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幸运的是,他自信、能力都是有的。
他奋起直追,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就拿到了经济学学位。
后来,他走遍了90多个国家,取得经济学文凭,成为第三世界国家里许多企业的顾问,还参与到英国一些企业的管理工作里。
人生,其实没有绝对的低谷和制高点。
当一个孩子对世界无所畏惧,对自己永远保有尊重和认同时,他的人生,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因为,再大的困难,再多的挫折,他也不会否定自己,也能勇敢站起来,继续向前。
夏山学校的成功,跟英国的教育环境和多轨教学的体制分不开,但它的理念,也确实能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发。
它告诉我们:从孩子本位、从人性出发的教育,是可行的。
它用正向的东西,唤醒孩子的生命活力,唤醒孩子对生活、对未来的向往和探索欲望。
而我们要培养孩子的最终目的,也不过如此。
亲子 / 教育 他是《狂飙》里最值得痛惜的角色:自卑敏感的孩子,都是怎么养成的? |
亲子 / 教育 “不婚主义的小姨”火了:你可以不结婚,但一定要有钱 |
亲子 / 教育 父母在这4件事上狠抓,孩子多半会是“学霸命” |
做个合格的父母
长按识别二维码
做个合格的父母
长按识别二维码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