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让这个“最孤独”的乐器,找到了数十万知音
京族姑娘赵霞出生、成长在广西东兴京族三岛之一的万尾岛。这里面朝南海,坐落海防线上,紧邻越南。天还没亮的时候,岛上的村民们就已经赶到码头,在朦胧海雾的笼罩中,把刚打来的鱼,一筐一筐抬上车,再运到更远的县城里卖掉。一天忙碌下来,延绵的海岸线开始变得暗红。
这时常有一名中年男子会抱着独弦琴,走到自家房顶上坐定,接上音响,拨响琴弦。独弦琴特有的悲凉音色,会在晚霞到来时传遍全村。这是赵霞儿时记忆中,对独弦琴的最初印象。
赵霞“独弦琴【京为天人】”抖音号开播
20年后,已经成为京族独弦琴艺术自治区级传承人的她,通过直播把这个曾鲜为人知的乐器带到了超过40万观众的眼前。几乎每晚,赵霞都会在自己名为“独弦琴【京为天人】”的抖音号开播,为数千听众演奏独弦琴。在赵霞发布的一条抖音视频里,她和自己的学生们身着京族服饰,站在故乡的海岸边,拨响独弦琴。这一次,声音不再显得那么寂寥清冷。
01
“只有三个会弹独弦琴的姑娘”
进入赵霞的直播间,观众们一眼就能发现独弦琴的独特。琴身一端突出着共鸣器,延伸出一根长竹片;另一端则用楔子固定琴弦。一米长的琴身两端,只连接着一根琴弦。不过,这样一根琴弦,却能演奏出6个音区,3个八度,可谓“一弦出百音,独弦可成曲”。
赵霞和她的独弦琴
作为京族的传统乐器,独弦琴艺术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市的京族聚居区广为流传,已有数百年历史。但早年间,传统的独弦琴传承从不记谱,加上京族人口仅有两三万,许多年轻人也进入城市工作,导致鲜少有人愿意学琴。
“很多京族年轻人都不知道独弦琴是自己特有的民族乐器。而且早年间,老式的独弦琴未经改良,音色悲凉,延音不够,整个表现力很受限制。”赵霞回忆,包括自己在内,少年学琴时并没有学会欣赏这门乐器。
独弦琴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苏春发谈到这项几近失传的技艺时,曾不无唏嘘的说,“40年前,在京族三岛会弹独弦琴的,掰着一个手的指头都能数得清。”
赵霞在家乡东兴市京族三岛演出独弦琴
16岁时,赵霞正式学琴,渐渐体会到独弦琴空灵音色的魅力。更让她沉醉其中的是,独弦琴虽然结构简单,精进演奏却极需技巧——左手拨动琴弦的同时,手掌外侧需要轻压琴弦定音;另一只手轻抚摇杆,用完全不同的手部节奏操作,为曲子注入各种技巧与情感。
几年后,赵霞虽学有所成,但当毕业回到家乡后,她发现演出的机会非常有限。更多时候,赵霞只能在当地的景区中兼职,为访客表演独弦琴,一次报酬50元。缥缈不定的工作与收入,让她一度觉得未来不会再与这个“孤独”的乐器产生联系了。
直到2006年,赵霞意外地接到了一通邀请电话。那时的她正在万尾岛的金滩酒店做前台工作。一档名为《民歌·中国》的民歌盛典节目,正在全国各地召集少数民族歌手、音乐家参与。到了京族,当地文化部门想组成一个三位姑娘的组合,可找来找去只找到两位,始终凑不齐最后一位。
赵霞参与《民歌·中国》节目录制画面
电话最终打到了赵霞这里。排练邀请让赵霞兴奋不已,只不过对于刚毕业没多久的她,一个月的收入加起来也就七八百块。赵霞回忆起这次改变人生轨迹的机遇时感慨:“我当时没钱做演出的衣服,也没有好琴可以用。幸好当时文化局决定承担全部费用,我才有机会参加这次演出。”
最终,在舞台上,三位京族姑娘演绎了一首《过桥风吹》。造型奇特、音调悠远的独弦琴,也走进了大众的视野之中。在节目中,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民族音乐艺术家们。他们同样穿着自己民族特有的服装,带着民族特有的乐器走上舞台,技惊四座。
这一次经历,让赵霞心里重新燃起了另一团火焰。
02
与独弦琴相伴20载,
她教出数百学生
赵霞决定拜师,继续学习和传播独弦琴这门民族技艺。
回到家乡后,赵霞找到了从十五岁时便师从独弦琴第一代民间艺人苏善辉、一生致力于独弦琴演奏艺术的何绍,开启了习琴之路。为了学琴,赵霞每周都要先坐中巴,再转三轮摩托,从东兴市赶到防城港市,一来一回花去近三个小时。不上课的日子里,赵霞就在自己的出租屋里练琴,早晚各两三小时。她这第二次拜师习琴,一学就是11年,直到2017年恩师何绍去世。
赵霞知道,自己的使命仍在继续,她依旧寻找着一切能传播独弦琴文化的机会。与此同时,独弦琴与赵霞也得到了认可:2011年,京族独弦琴艺术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9年,赵霞成为京族独弦琴艺术自治区级传承人。赵霞还带着学生组成了“东兴市哈妹组合”,再一次登上央视舞台,表演经典曲目《过桥风吹》。
赵霞以“东兴京乐乐团”团员身份在节目中介绍独弦琴
2015年,赵霞开始开展独弦琴的教学。最初,教室就设在家里,学生也只有三人。为了让更多人愿意学习独弦琴,赵霞和伙伴们便在当地的中小学进行普及宣传。“独弦琴不像古筝、二胡,本就被人所了解。要说服大家愿意学习、参与到独弦琴的非遗传承里来,就要让大家先了解。前八节课,我们都做成免费公益的。如果感兴趣,就欢迎你留下,继续学。”
逐渐,赵霞两个教学点的学生,最多同时有超过100人。这些年来,她已累积带出六七百名独弦琴学生,其中不乏远道而来慕名学习独弦琴的。“给我印象最深的学生,是一对从辽宁营口来的72岁夫妇。他们本身会一点独弦琴,但是找不到老师来精进,所以专门从外地过来。到这里需要从沈阳坐车到南宁,搭动车到防城港市后再坐大巴到东兴。”
03
疫情下转战直播间,
独弦琴不再“孤独”
赵霞的独弦琴传承班正走上正轨,但突如其来的疫情很快就给了她和伙伴们当头一棒。
“疫情最严重的时候,生源直接少了一半。后来也一直没能持续地开课。”无奈之中,赵霞尝试在抖音更新自己的演奏片段,并开始不定期的直播。
最初,零星的互动,与难以应对观众的随机点曲,让赵霞的直播间显得有些冷清。不过逐渐,赵霞开始尝试把一些流行歌曲改编成适合独弦琴演奏的曲调,重新定调、编排指法,让这个古老技艺,重新获得了生命力。
“独弦琴演奏的曲子都是非常抒情的慢节奏,我想试试它能不能演出欢快、诙谐的音乐。”赵霞说,自己在做抖音的第二年,发布了用独弦琴弹奏的《猪八戒背媳妇》,飘逸雅致的古琴与一袭黄衣飘飘的女子出现在镜头前。但左手一扬,反而是一首熟悉的诙谐的曲调,“录好视频一发,没想到就上热门了。”
当天的直播间里,上千观众涌了进来。观众的留言,也从最开始——“第一次见一根弦的乐器,这就是传说中的‘一根筋’吗?——这样猎奇的评论,慢慢变成欣赏与共鸣。
赵霞在直播间演奏
直播也让赵霞收获了打赏收入。“现在主要就是靠直播这一块,这个太重要了,”赵霞谈到直播间带来的收入,不无感慨。这份收入让她能够持续补贴到独弦琴教室的亏损中去。“虽然现在的重点是放在了抖音上面,但是独弦琴教室我还是想坚持下去。如果疫情再持续的话,我和另外几个老师可能会再做个抖音号,讲讲京族文化和独弦琴技巧。看能不能再增加点收入,去填补支出”。
在赵霞的直播间中,她偶尔还会弹唱那首独弦琴经典曲目《过桥风吹》。
“今天过桥遇大风,风吹了风吹了,斗笠被吹上了天空。”悠扬的歌声像在述说情感,更像在讲述赵霞在独弦琴传承路上的起起伏伏。相传,独弦琴最初是京族先民,受到桅杆的绳索、橹与船的摇摆碰击发声启迪,模仿制作出的。曲折的命运虽已写在了它的基因之中,但故事的结局,它却又总能满帆归港。
在直播间中重新焕发出活力的赵霞,就像自己年少时,每天在晚霞时分把独弦琴声传遍全村的独弦琴一人。看似孤独又执着,却在不经意间,把传承的种子埋在了他人心间。
- End -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
作者 | 刘之静
编辑 | 木 土
统筹 | 杨园园
排版 | 静 山
投稿、投简历:[email protected]
广告、商务合作:
nfcnewmedia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