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72岁王石苦劝年轻人干到老

72岁王石苦劝年轻人干到老

公众号新闻

大佬们身体力行,活到老干到老。


来源 | 市 界
出品 | 资人说(touzirenshuo)




“现在老年人普遍长寿,如果不延迟退休,社保会支撑不住。”

谈及老年人话题,万科创始人王石开篇明义,随后把维度拔高至价值层面:

老年人,重要的是继续为社会创造财富。

这是4月16日《老俞闲话》的一个场景。

节目上,72岁的王石和60岁的俞敏洪相互寒暄,随后话锋一转,一段关于“延迟退休”的讨论随即展开。

王石是“延迟退休”的积极支持者。在他看来,退休后旅游或培养爱好,这是大众对退休生活的两大想象,但“不够”。

一来,不够有生命活力,二来,不足以让多数人反复消耗光阴。

言语之外,王石也的确言行一致。

受访当天,“王石进军私募基金”的消息在财经圈传开。

众说纷纭之中,“72岁”的标签反复出现,似乎在刻意强化其“延迟退休”的形象。

对谈的另一主角俞敏洪则不同。

2020年,俞敏洪公开表示“已经在考虑退休”。

谈及规划安排,他憧憬自己会去做更多“好玩的事” —— 读书、旅游、对话型直播,他都想尝试。

对俞敏洪而言,延迟退休虽是社会议题,但关乎个人选择。

“延迟退休”不算新话题。

相较于王石和俞敏洪的热搜体质,“延迟退休”四个大字更能引发争论。

近些年,其“支持者阵营”也逐渐从专家向企业家扩容,不仅王石,泰康人寿董事长陈东升、携程董事局主席梁建章都是坚定簇拥者。

只不过,无论企业家们如何论述“人的社会属性”“社会的养老负担”,仍充满争议。

毕竟,老板们的退休,有强烈的个人意志和自我选择;

普通人的延迟退休,写满过劳的疲惫,以及对诸多不确定性的焦虑,在一份媒体的调查问卷中,一半以上的人把票投给了“不知道能不能活到72岁”。

01

60岁退休,太早


“社会保险金会支撑不住。”

这是王石支持“延迟退休”的首要论据。

此外,王石还把话题升维到了社会生物学,以及人在社会中的价值上。
“从社会生物学的角度来看,现在的老人和过去的老人已经不是一个概念了,60岁到85岁之间仍然是充满活力的年龄段。”交谈中,王石目视俞敏洪,娓娓道来。

“‘人活70古来稀’的说法已经过时了”,这句话被重复说了很多次。

紧接着,王石试图得出结论:既然人到70不一定古来稀,那么基于人的社会属性,老人想要继续生存,重要的就是继续为社会创造财富和价值。

“旅游、练书法这些只是修身养性,两三年就没意思了。”

从社会背景到个人价值,王石对于“延迟退休”的看法自能形成逻辑闭环,但也忽略了群体差异。

从某种程度上,这也是专家们、企业家们屡次发声,后招致吐槽的原因。

“以后想过60大寿,都得和30岁的领导请假”“65岁退休,还能活到退休那天吗”

“延迟退休之后,这届打工人的‘35岁’更焦虑了”......在被延迟退休焦虑裹挟的当下,普通人的自嘲里有恐惧,也有无奈。

这份无奈来自于群体差异: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体制内打工人和体制外打工人,大家的延迟退休可能不是一回事。

事实上,王石并不是第一位公开为“延迟退休”发声的企业家。

早在延迟退休板上钉钉之前,时年61岁的泰康人寿董事长陈东升、49岁的携程董事局主席梁建章都发表过类似的支持言论。

“从全世界来看,中国过去的60岁退休算是比较早的。大家这么年轻就退休,国家、社会和家庭需要花很多钱给退休人养老,这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陈东升在2018年交流时表示,过去早退休是为了给年轻人腾位置,现在环境变了,可以慢慢提高退休年龄。

同年,梁建章接过话筒,继续为“延迟退休”站台。

其言论与前者大同小异,“打个比方,女性研究生毕业20多岁,然后上20多年班退休,这就意味着其一生中有2/3的时间需要社会支持”。

“人口专家和企业家都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都需要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梁建章发现的问题是,如果不延长退休时间,未来每个中国年轻人需要缴纳的税、社保会非常高。

而他给出的解决方案一目了然:

延迟退休。

如果说王石、陈东升、梁建章是出于“为社会减负”的考量,向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搜狐创始人张朝阳则是把“不退休”三个字刻进了骨子里。

“人是在劳动中进化,是劳作的命,也没有什么退休的概念。”

这是张朝阳对退休的认知。

在他的逻辑里,人生意义等同于劳动,自我价值来源于认真工作。

02

大佬为何不退休


大佬们也身体力行,活到老干到老。

在张朝阳看来,人要不断去奋斗,去成就,去过有意义的人生。

也正如此,在互联网中似乎已经“消失”了的张朝阳,59岁年近六旬,却一头扎进知识直播,树立了一个完全割离于企业家的“物理老师”形象。

相较张朝阳对物理的热爱,72岁的王石非常注重养生,是全能运动达人,跑步、爬山、游泳,一样不落。

事业上,他虽从万科退休,却也活跃在一线,先后通过投资的方式加入体育和碳中和领域,2023年再进军私募基金。

66岁的陈东升仍担任着泰康董事长兼CEO,活跃在各种论坛中发表演讲,讲大健康、寿命、养老,为自己的公司站台。

梁建章今年54岁,大家对他最深的印象是过去几年亲自下场,开启携程旅游套餐直播,为了吸引消费者注意,他不惜cosplay扮起唐僧,据悉,他用40余场直播创造了超11亿总GMV。

大佬们老骥伏枥,呼吁延迟退休背后,“养老金”的情况如何?

这要从社保中养老金的原理讲起。养老金俗称退休工资,顾名思义就是退休后才能领,主要用于保障公民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需要,做到“老有所养”。

需要注意的是,养老金由国家、企业、个人三方面共同负担,国家的部分就是现在年轻人交的养老金。

也就是说,养老金的多少除了取决于自己的平均工资和缴费年限外,很大程度也取决于当下社会的平均工资,也即正在工作的年轻人能缴纳多少资金进入统筹账户。

然而,近年来,中国老龄化程度逐渐加深,退休的老人在变多,上班的年轻人在变少,出生率在降低,这就导致现在上班的这一代年轻人,一方面承担着目前养老金的供给,另一方面等自己变老时,却很有可能发现,那时交养老金的人群减少了。

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老龄司司长王海东曾做过预计,“十四五”时期(2021年到2025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3亿,占比将超过20%,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

2035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不仅老年人在变多,这部分群体的寿命也在变长。

《中国可持续发展总纲(国家卷)》预测,2050年,90后开始退休时,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会达到85岁。

据《中国统计年鉴2022》,2021年,我国老年人口抚养比(中老年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达到20.82%,呈现持续上升趋势。

也就是说,在我国每5个年轻人需要至少赡养1个老人。

这个数字在2010年是11.9%,大概8个年轻人养一个老人。

在老龄化日益加深的未来,养老保障体系未来面临的挑战可想而知。

站在生育率下滑和老龄化加剧的交汇期,中国延迟退休被提上日程。

中信证券报告写道,延迟退休改革具体方案或在2023年正式公布,并于2025年正式实施,预计2055年前后实现65岁男女同龄退休。

梳理到,目前,大部分国家的现行退休年龄通常在65岁及以上。

英国法定退休年龄为66岁,男女同龄;

美国从2021年开始将男女退休年龄从66周岁逐渐迈向67周岁;

日本2020年修订通过的《高年龄者雇佣安定法》提出“企业有义务达成雇佣劳动者工作到70岁”,意味着日本社会或即将正式进入70岁退休的时代;

2023年4月,法国政府将法定退休年龄由62岁推迟至64岁。

03

怎样才能体面养老


面对这样的趋势,许多中青年人对养老的预期也从“靠国家”逐渐向“靠自己”转化。

与之相对应的是,国家养老体系中第三支柱被寄予了厚望——以个人养老金为主体,通过个人储蓄或理财的方式,民众可以设立合理的长期投资专户,提升个人退休后的养老金替代水平。

2022年11月,自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式推行后,不少用户开立资金账户,并向其中存入了数额不等(1.2万元以下)的资金。有人选择保守的存款类产品,有人选择基金和理财产品,以期获取一定的投资收益。

值得关注的是,个人养老金作为个人的长期投资专户,目前仍存在投资产品单一的问题,每年的存入金额上限仅有1.2万元。

且账户内的资金,要等到退休后征税3%才能一并取出。

而对于追求高品质生活的用户而言,仅仅依靠养老金生存远远不够。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想要“体面养老”,更多还是要依赖自身的财富积累。

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关于“有多少钱才能体面养老”的讨论中,83年出生的李倩表示:

“除了基本的日常开支,文化旅游也是一笔很大的开销,最重要的是预留一大笔钱用于医疗准备……考虑到通胀因素,没个几百万是不行的。所以年轻人们,努力攒钱吧,奋斗才是唯一的出路。”

对于刚毕业不久的南星来说,养老是一个陌生的话题。

但老龄化趋势影响之下,她也开始考虑为未来的养老生活做准备。

“我的资产不多,现在就是开源节流,能省一点是一点。我打算学一学理财,等到有些钱了再适当进行一些投资。”

刚刚起步的人生,就要面临老无所依的焦虑。当意识到毕业不久的小朋友已经在考虑养老问题时,小兰苦笑表示:

“太难了,每个月除了房贷车贷, 现在看来还要为养老做准备。”

90后林达则表明了自己的决心——他想在不依靠儿女的基础之上实现体面养老。

因此,他将收入和存款分成了三部分:

40%用于理财投资,30%作为流动性资金用于生活开销,剩下的30%用来储蓄。

截至目前,32岁的他已经存下了将近100万元。

除了投资理财之外,许多人也在财富能力允许的情况下,将保险作为自己的养老保障之一。

以51岁的王甜为例,她在2023年春节期间购入了一款寿险产品。

“我买的是三年期寿险,每年交10万元,三年期产品,到了第四年可以回本,如果一直放在账户里可以享受3.5%的复利递增。”

谈及购买保险的原因,王甜表示:

“我很快就要退休了,趁现在财富状况允许,为养老早做打算。”

无独有偶,家住北京的80后王明,也在2022开始买入国家试点的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产品,每个月存上3000元,到60岁退休时大概可以每月领上6000元,无疑,这也能让他的退休生活多一份保障。

由此可见,部分即将步入养老阶段、亦或是正在打拼的年轻人群,已经开始尽自己所能为养老做准备。

如同林达所言,养老政策随时变化,可能直接影响晚年生活质量,我们没有商业大佬们的底气,只有钱在手里才是最踏实的。



  ·   END   ·  



近 期 活 动


----------------------------------------

----------------------------------------


阅 读 推 荐


· 从8位大佬在乌镇互联网大会的演讲中,我看到了这个趋势

· 沃衍资本魏斌:制造业投资大有可为,选对方向才是关键

· 雷军小目标:做世界TOP5,每年至少1000万辆

· 沈南鹏:15年投了上千创业者,我发现这样的CEO能成事

· 张一鸣:为什么我不赞同控制人力成本?


视 频 推 荐


合 作 对 接


寻求报道、商务合作、投融资对接媒体互推、开白、投稿、爆料等……

扫码添加投资人说运营者微信,备注「商务合作」详细沟通。



超 级 社 群


【投资人说】正在组建超级投资者社群、超级创业者社群、超级读者群、超级媒体群等,目前总人数已超1000人。


关注【投资人说】微信公众号,发送信息「进群」,与各行业精英直接交流,共同进步。



旗 下 媒 体


发现在看了吗,戳下看看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杭州灵隐寺疯了吗?早上7点被年轻人挤爆!排队烧香,狂买周边… 为何年轻人疯狂迷上寺庙旅游?干到80岁不退休!美国人401(k)账户大缩水,余额蒸发23%非常惊讶,卖魔芋也能上市:一毛钱没融,1年干到5亿收入卖吸管年入3亿,这个义乌人干到了世界第一舌尖上的全球变暖|从一颗葡萄干到一朵玫瑰花的距离导游被投诉后威胁游客:“卖车卖房卖土地,也要和你干到底!”旅游胜地深夜通报:属实,严肃处理别错把少女当成宝了,中年女人的气质最馋人,这5位女星才是顶级周迅18岁半裸出镜,46岁经历9段爱情,如今婚姻名存实亡杭州灵隐寺疯了吗?早上7点被年轻人挤爆!排队烧香,狂买周边设计,试问:年轻人为何疯狂迷上寺庙旅游?72岁王石再创业;零跑汽车被曝销量造假;贾跃亭发文谈FF首台量产车下线;库克成为执掌苹果时间最长CEO丨邦早报干到世界第一,对手心里慌了境外日本、境内大理,年轻人下一站会挤爆哪里?|2023年轻人“报复性出游”报告媒体评年轻人不上课不上进只上香:奋斗才是年轻人底色72岁王石,大动作!杭州灵隐寺早上7点被年轻人挤爆!排队烧香,狂买周边设计,试问:年轻人为何疯狂迷上寺庙旅游?张朝阳:年轻人不要熬夜,早上6点就起来!王石:年轻人可以熬夜、打游戏上瘾,但要做出名堂72岁,王石杀进创投圈72岁的王石又创业了70岁王石再创业,要打造​「碳中和社区」|看见2033"从前是我们羡慕年轻人,现在是年轻人羡慕我们"100个好习惯:一鼓作气,一干到底!72岁王石又创业,再战资本江湖热搜第一!经济学家:年轻人不生小孩不对,子女也是消费品!媒体评论称吓跑年轻人,网友:建议多生少说射气球是独裁专制黑箱操作精品72岁王石,突然出手了!俞敏洪:看不起网络直播那些“买买买”的嚎叫噪音!他还调侃王石攀珠峰,王石回应:81岁还要登!超模刘雯晒照,穿着三角裤出镜!网友:尺度不小但很时尚研究真实的年轻人,而不是想象中的“年轻人”干到老!最新数据显示:墨尔本人要干到这个岁数才能退休...王一博文盲风波越闹越大,大批粉丝攻击央媒,圈内大咖纷纷发声!二愣子总裁和鸡睡了20年,还把一家鸡场干到了2000亿产品负责人带团队不懂管理,就自己干到累死!每日焦点——研究指美国年轻人肥胖和糖尿病人数上升 美国人干这种工作的越来越多40岁“北斗女神”走红!16岁上大学,32岁成中科院最年轻博导…这才是年轻人应该追的星!早财经丨这国首都发生激烈交火,致25死183伤;薇娅丈夫豪掷2200万拿地,总投资3亿;70城房价环比全线上涨;72岁王石再创业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5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