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企该如何面对历史性拐点
防走失,电梯直达安全岛报人刘亚东A
来源:财经十一人
作者:滕勇 王侃 杨建强
中国钢铁行业将面对“需求萎缩、盈利下降、环保承压、原料自主”四大挑战,兼并收购、产能出清、破产倒闭在所难免,钢企需要从战略重构、精益运营、全球化三方面入手,在新形势下寻找生存发展之路
自2000年起,在全球化、城镇化和工业化三大因素驱动下,中国钢铁产业持续扩张发展,粗钢产量从2000年的1.3亿吨增长到2020年的10.53亿吨,2000-2020 复合增长率达11%。2020年中国粗钢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约56%,占到全球钢铁市场的“半壁江山”。
2020年以来,在多重因素影响下,中国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钢铁行业的历史性拐点也随之到来。2020年国内钢铁表观需求量达到9.25亿吨,触历史峰值,之后便以-1.3%的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逐年下降,预计该趋势未来仍将持续。
科尔尼判断,中国钢铁行业持续20年的粗放式扩张已经结束,未来行业发展将面对“需求萎缩、盈利下降、环保承压、原料自主”四大挑战,值得国内钢铁企业高度重视。
行业下行趋势确立,四大挑战浮现
挑战一:总量萎缩、结构调整。
在中国钢材消费结构中,以基建、住宅、商业、工业产房为主的建筑钢材占比达60%,其次为机械制造、交通和金属制品用钢,分别占比约15%、7%和7%。
本轮钢铁下行发生在中国经济减速大背景下,房地产、基建和制造业三大市场均面临不同程度的需求萎缩,导致中国钢铁需求量于2020年见顶。2020年国内钢铁表观需求量达9.25亿吨,之后便逐年下降,预计2025年钢铁需求将降到8.68亿吨。
结合对各细分市场驱动因素的判断,科尔尼认为,中国钢铁市场尽管总量萎缩,但依然存在结构分化机会。具体而言,螺纹、普线等低端钢材需求加速下降,优特棒线材、冷轧板卷等中高端钢材需求稳中有升(见图表1):
(请点击放大看图)
建筑用钢:随着城镇化率进入尾声,中国房地产行业将迎来调整期,2022年新增开工面积预计较2021年下降~25%、2023~2024年将继续以-5%~-10%的CAGR下降;基建行业作为中国经济发展重要驱动力,预计相对保持稳定。房地产需求的下降将导致螺纹钢、普线等建筑用钢需求出现较为显著的下降; 热轧板卷:交通、机械装备及金属制品行业预计将保持稳定,支撑国内热轧板需求保持相对稳定; 中厚板:民用船舶行业预计将继续保持微弱增长,但商用车、工程机械等行业预计迎来下降,同时上述行业因高强减重措施的逐步推进,国内中厚板需求将呈下降趋势; 冷轧板:乘用车产量短期内预计将保持平稳、长期将迎来缓慢增长,但随着新能源汽车占比快速增长以及汽车轻量化、以铝代钢等举措的实施,将带动冷轧板需求微弱下降; 优特钢棒线材:乘用车产量预计长期将迎来缓慢增长,同时国内制造业升级将支撑优特钢需求呈现增长趋势。
挑战二:钢材价格骤降,盈利能力下降。
2020年初,全球各主要经济体为对抗疫情纷纷实施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2020-2021年铁矿石和钢材等大宗商品价格暴涨。但进入2021年中期,钢材价格快速下跌,目前已接近2018年以来的最低点,主要原因包括疫情影响、房地产需求骤降、价格竞争导致的踩踏效应等。
随之而来的是钢企盈利快速下滑,亏损企业数量增加。据中钢协统计,2022年1-8月钢铁行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87.7%,于7月开始面临全行业亏损;2022年国内钢铁企业亏损数量逐月增加,至8月已达到892家(见图表2)。
我们预计钢铁行业未来将迎来一轮残酷的调整,一系列的兼并收购、产能出清、甚至大量的钢企倒闭潮将难以避免。对于广大的区域型中小钢企,由于缺乏地缘优势、经营管理粗放、资金实力不足,如何在下行趋势中独善其身、坚强地“活下去”,已成为众多行业参与者们无法回避的逆境之殇。
挑战三:环保压力大,降碳迫在眉睫,必须在“碳减排”和“保生存”之间找到平衡。
挑战四:矿石依赖进口,缺乏定价权。
随着未来国际形势的日益复杂,铁矿石高度依赖进口和单一供应来源,势必将对钢铁产业的供应链稳定性带来冲击,也对钢企供应链保障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对此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并制定了相应战略——成立中国矿产资源公司、引导国家队布局海外权益矿山、提高铁矿石议价能力。
但上述战略无法在短期内改变国内铁矿石依赖进口且缺乏定价权的局面。因此,钢铁企业需要执行更积极主动的铁矿石保供策略,最大限度上优化供应链稳定性及铁矿石成本。
我们根据企业性质、规模体量两方面维度,将国内钢企分为五类群体(见图表3):
钢企运营转型主要面临降本增效、提升质量及合理利用产能三大诉求,其中降本增效是钢企精益转型的核心诉求。钢企精益运营转型应当从运营机制和支撑体系两方面着手,运营机制优化主要围绕供应链、精益生产和销售转型三方面开展,需要同时开展组织管控、人才绩效、数字化/信息化等支撑体系的优化方能形成长效机制。针对具体问题,从“人、机、料、法、环”等方面寻找对策,并从管理机制、工具方法、员工能力与意识等三方面进行优化,最终实现降本、提产和提质的转型目标。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