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饿到“失明”!营养不良能导致跳蛛光感受器退化|环球科学要闻

饿到“失明”!营养不良能导致跳蛛光感受器退化|环球科学要闻

科学

将环球科学设为星标

周一至周五

第一时间掌握

最新鲜的全球科技资讯



· 机器学习 ·
颠覆蛋白质结构设计,强化学习算法设计“真正有用的蛋白质分子
图片来源:Ian Haydon/ UW Medicine Institute for Protein Design

近年来,人工智能(AI)工具在蛋白质的功能预测、结构设计上有了许多突破性进展。此前的AI工具都是采用“自下而上”的设计思路,也就是从蛋白质单体到寡聚体再到特定结构的蛋白质复合物。但这种像拼拼图一样的方式导致无法从全局优化整个蛋白质结构。最近,一项发表于《科学》Science)的研究用强化学习算法开发出了“自上而下”设计蛋白质结构的工具,它能根据预想的结构特性优化蛋白质结构,设计出真正有用的分子。

强化学习是一种机器学习算法,它能通过与环境的互动进行学习并做出决策,比如强化学习可以在棋盘上测试数百万种不同的走法,学习获胜或失败的经验,而后更好地做出决策。研究人员转换思路,将搭建蛋白质分子的过程想象为走一步步棋。他们为强化学习模型提供数百万个简单的基础分子,并设定预期的结构特性作为目标,这样模型就会进行大量随机尝试来接近目标。这些起始分子会以一个基础结构为起点,不断延伸加长,并以特定的方式扭曲,直到最后扭曲成所需的形状。研究人员通过电子显微镜证实,很多人工智能设计的纳米结构都能在实验室中生成,显示出这项技术的准确性及高度可定制的潜力。这项技术是利用人工智能进行蛋白质科学研究的里程碑,潜在的应用极其广泛,比如适用于糖尿病、脑损伤、中风等适用血管治疗的疾病,甚至还可能设计出更精确地传递将干细胞分化为各种细胞类型的因子,提供调节细胞发育和衰老过程的新方法。



· 生物学 ·
饿到失明:营养不良能导致跳蛛视网膜光感受器退化

图中的黑点即为视网膜上损坏的光感受器(图片来源:Buschbeck Lab)

近日,在一项发表于《视觉研究》Vision Research)的研究中,研究团队发现营养不良的跳蛛光感受器会退化。此前,研究团队使用检眼镜(可以拍摄蜘蛛视网膜)检查野外捕获的跳蛛的眼睛时发现,一些跳蛛的光感受器上出现了黑点,这表明这些光感受器已经退化、失效了。电子显微镜的观察结果也显示,对应的感光细胞正在死亡。研究者怀疑,这是营养不良导致的。

作为验证,研究团队将跳蛛分为两组,一组喂食正常食物,另一组仅喂食一半分量的食物。结果显示,食物不足的组中,跳蛛出现了更多退化的光感受器,并且集中在光感受器密度最高的视网膜部分。研究者表示,这一过程类似于人类的黄斑变性,并且也有证据表明,人类的黄斑变性与代谢和能量传递困难有关。研究者希望借此探索人类黄斑变性的成因与治疗方法。



· 微生物学 ·
小鼠太空骨密度下降可能与肠道微生物有关


在太空中,人类和啮齿动物的骨密度会下降,但我们并不确定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近日,一项发表于《细胞·报告》Cell Reports)的研究表示,太空中肠道微生物群的变化可能与骨质流失有关。

我们的骨骼不是静止的,即使已经成年,在被称为骨重塑的过程中,骨骼中的物质也在不断添加、移除和移动。最近的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可能通过各种机制影响骨重塑,包括与免疫和激素系统的相互作用。微生物也会因为自身的代谢而产生各种分子,其中一些代谢产物与负责骨重塑的细胞间接发生相互作用。

研究者将20只小鼠送往国际空间站,其中10只在4.5星期后回到了地球,剩下的10只在轨道上停留了9星期。研究团队调查了两组小鼠的微生物群落后发现,在暴露于太空的微重力环境下时,小鼠肠道中的乳酸菌和多雷亚菌含量更高,这可能会导致代谢产物的变化,并影响小鼠的骨重塑过程。研究者表示,这样的肠道微生物变化可能是因为太空中的小鼠无法像在地球上时一样吃掉自己的粪便,从而无法将微生物重新循环入肠道。



· 考古学 ·
古埃及动物密封棺木的新发现

棺木上面有两只蜥蜴形象(顶部和侧面图),中子成像显示出纺织物包裹材料和一块8mm长的骨头(箭头处)。(图片来源:Daniel O’Flynn/大英博物馆)


动物被制成木乃伊在古埃及很常见,此前有研究指出,一些制成木乃伊的动物曾被奉为神灵的肉体化身,而其他的可能作为神灵的供品或用于仪式表演。此前研究人员发现了由铜化合物制作的6个棺木,它们的密封方式很少见,之前对这些棺木进行X射线扫描的尝试未能成功。最近,《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发表的一项研究报道了利用非侵入性成像技术对6个古埃及密封动物棺木内部的扫描结果,为古埃及动物棺材的制作和使用提供了更多信息。

研究人员利用中子层析成像技术扫描了6个密封动物棺木的内部,这种技术基于放射源发射中子穿透物体的能力,能对物体进行成像。研究人员发现3个棺木里有骨骼,包括一个完整头骨,其尺寸与包含北非地方性物种在内的一类壁虎的头骨尺寸相近,另外2个棺木内发现了断裂骨骼的证据。他们还在3个棺木里发现了可能用亚麻制成的织物碎片,亚麻在古埃及木乃伊制作中很常用。他们推断,这些动物在被放进棺材前可能曾用亚麻包裹。研究人员在3个不带圆环的棺木中发现了铅,他们认为铅可能曾被用来平衡其中2个棺木的重量并用于修补在另一个棺木中的洞。他们推测,之所以选用铅可能是因为铅在古埃及被视作一种神奇的材料,因为此前研究提出铅曾被用于爱情的魔法和咒语中。



· 神经科学 ·

大麻素也能增进线虫的食欲


众所周知,大麻会让人有一种“饥饿感”。它不仅会让人们想吃得更多,还会让他们渴望美味、高热量的食物。4月20日,发表在《当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上的一项新研究表明,线虫(秀丽隐杆线虫)对大麻素的反应与人类完全相同。

已知大麻素通过与大脑、神经系统和身体其他部位的大麻素受体结合而起作用。这些受体通常会对体内自然存在的相关分子做出反应,这些分子被称为内源性大麻素。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在进食、焦虑、学习和记忆、繁殖、新陈代谢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者发现,内源性大麻素会让线虫吃得更多,并且也会吃更多自己喜欢的食物,并且内源性大麻素的这些作用取决于线虫大麻素受体的存在。在进一步研究中,研究团队用人类大麻素受体替换了线虫的大麻素受体,结果发现线虫对大麻素的反应保持正常。研究者表示,这一发现强调了大麻素对线虫和人类影响的共通性。

撰文:不周、二七

编辑:不周、二七

封面来源:Unsplash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人工甜味剂吃多了,或会影响免疫力;“凭空发电”的“电池酶”|环球科学要闻研究发现ChatGPT能影响人类的道德判断;科技部拟颁科技伦理审查办法:涉及人类胚胎、个人信息需审查|环球科学要闻禁食时间越久,身体抗感染能力越差,而且一次禁食就会有影响|环球科学要闻我们的脑子都进水了,视觉刺激还能影响它流得有多快;霸王龙可能有嘴唇|环球科学要闻男男生子不是梦?科学家首次使两只雄性小鼠产生后代|环球科学要闻2035年我国平均预期寿命将增至81.3岁,男女性寿命差距增至7岁|环球科学要闻“9核大脑”的章鱼,走路时脑袋里是怎么想的?科学家终于测出来了|环球科学要闻夸夸文学城的沈香美女马斯克脑机接口人体试验被拒,FDA称其存在安全风险;每天多走500步,老人心血管疾病风险可降低14%|环球科学要闻追剧是件苦差事,聊聊《狂飙》演化7500多年的"超能力":3个突变,永久远离一种致命的寄生虫感染|环球科学要闻重绘银河系形状!我国科学家改写银河系旋臂结构|环球科学要闻迄今最清晰!JWST捕捉到天王星的11个光环;人的记忆并不可靠|环球科学要闻满月当周,自杀率会显著上升|环球科学要闻想靠锻炼预防痴呆?这个方法不一定有效;HIV能将遗传物质藏进白细胞|环球科学要闻进入人体后,HIV会迅速建立病毒库;一天排尿量是体重的300倍,它有省力技巧|环球科学要闻科学家观测到迄今最深的鱼,生活在约8336米的深海,承受的压力超过80兆帕|环球科学要闻印象科学家发现“快速醒酒针”,已通过小鼠实验;科技部重组后不再管理具体科研项目|环球科学要闻速溶咖啡或会导致端粒缩短,每天多喝一杯约等于减寿0.38岁 |环球科学要闻探月工程总设计师:2030 年之前中国人的脚印肯定会踏在月球上去;星舰或在1~2个月内再次发射|环球科学要闻甜点为什么会上瘾?因为它改变了你脑子里的奖励回路,每天一点就能起效|环球科学要闻第三位确认治愈的HIV感染者出现!造血干细胞移植再现“奇迹”|环球科学要闻史上最亮伽马暴成果出炉,中国科学家做出关键贡献;每周1~2天走8000步有助于降低死亡风险|环球科学要闻塑料污染可能已经“长进”了岩石|环球科学要闻OpenAI开放ChatGPT模型API,开发者可将其集成到自己的产品中|环球科学要闻改革开放几十年迷外驯化入骨髓SpaceX星舰发射推迟至4月20日,发射前9分钟发现压力阀故障;贫困是美国第四大死因|环球科学要闻数学水平能遗传吗?能,甚至还有“代数基因”和“几何基因”|环球科学要闻规范 AI 聊天和绘画,网信办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恒温动物用鼻子给大脑降温 |环球科学要闻《自然》:张锋团队开发全新的蛋白质递送系统,或将革新多种疗法;诺基亚将在今年把4G网络带到月球|环球科学要闻英国通过精准育种法案,允许对宠物等进行基因编辑;美国一核电站发生核泄漏,泄漏了超过150万升核污水|环球科学要闻COSTCO的佛跳墙,牙痛的始末无处可逃!99.8%的陆地空气污染超标,仅0.001%人口生活在健康空气中|环球科学要闻马斯克着手开发TruthGPT来最大限度寻找真相,以对抗ChatGPT|环球科学要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