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加冕,燃油车绝唱
传统车企要在 2030 年完成转身,而新势力认为淘汰赛已经开始。
文丨窦亚娟 司雯雯 吴晓宇
编辑丨王海璐
2023 年的上海车展终结了未来市场是燃油车还是新能源车的争论,新能源车成为绝对主角。车展上首发了 150 多款新车,约有 100 辆是新能源车。
这不仅是国内车企的共识,海外大型车企也做出了选择。
大众宣布 2030 年完成绝大部分中国车型的电动化。沃尔沃、奔驰、劳斯莱斯也都将电动化转型的时间表定在 2030 年。本田宣布在 2040 年前停售燃油车。宝马并不打算放弃燃油车,但它的展台上摆满了新能源车。
传统豪华品牌也拿出了现阶段最有竞争力的产品来上海参展,纯电版奔驰 EQG 概念车、纯电版迈巴赫 EQS,以及世界上最贵的电动车劳斯莱斯-闪灵(575 万元起售)。不过,他们的讨论度都不如兰博基尼对面的比亚迪仰望 U8、U9,仰望甚至需要排队入场。
疫情三年,隔断了海外车企与中国市场密切沟通的机会。他们急迫地想要找回之前的市场地位,却发现牌桌已经坐满了中国本土品牌。中国汽车行业三年变化被压缩进了一次车展。
大众集团包下两架飞机,将集团及大众汽车、奥迪、保时捷、兰博基尼等品牌的董事会成员打包从德国带到了上海参展。梅赛德斯-奔驰董事会主席康林松一周前就落地北京。宝马半个董事会包机来上海,在 BMW 创想未来之夜中,宝马中国 CEO 高乐第一次在公开场合用全中文演讲。
“中国市场从燃油车向纯电动车的转型非常快,超过了世界上所有其他地方的总和,也比我们想象中更快。” 保时捷全球执行董事会成员冯佩德说。
这是国内新能源车企经受疫情停产、供应链断裂、缺芯少电的洗礼后,大浪淘沙的成果。淘汰赛已经开始。
“这个行业最过瘾的三年正式开始了!” 理想汽车 CEO 李想在车展开幕前发布微博称,“2023 年-2025 年是智能电动车的三年淘汰赛,技术、产品、交付三大综合能力往死里卷,木桶理论,缺一不可。”
华为终端 BG 、车 BU CEO 余承东认为,2025 年将会是智能电动汽车时代的一个分水岭。智能电动汽车时代与十多年前的智能手机时代惊人地相似。“无论今天是多么强大的公司,将来有可能会消失掉。”
理想、小鹏、问界定下了今年城市驾驶辅助开城计划,极氪、蔚来、岚图、问界、极星都要重新定义新豪华。竞争在升级,而且全球竞争最激烈、最精彩的市场就在中国。
《晚点 Auto》选取了 17 位汽车从业者在上海车展期间的发言,记录最激烈竞争来临之时,中国汽车市场的排位角逐赛。
燃油车会消失吗?
康林松(Ola Källenius),梅赛德斯-奔驰董事会主席:
“燃油车和电动车还会共存十年。”
理想、蔚来和小鹏等多家新能源品牌都将传统豪华品牌看做竞争对手,康林松表示,梅赛德斯-奔驰已实现全品牌电动化,未来还将持续推进 “全面电动” 战略。不过,只要还在售卖燃油车,就不会停止精进内燃机的性能。
他认为,未来十年内,燃油车和电动车还会共存。在这十年的末尾或者下一个十年,会进入电动车市场占有率很高的时代。奔驰会掌握好节奏,在 2025 年推出全新纯电架构,如果条件允许,在 2030 年向电动化全面转型。
安伯扬(Björn Annwall),沃尔沃首席商务官兼副 CEO:
“每年推出一款纯电动车型,2030 年转型为纯电豪华车企。”
安伯扬说,汽车市场竞争一直都很激烈,“和以往的市场竞争没有本质区别”。
他们希望市场竞争变得更加激烈。面对电动化趋势,沃尔沃的规划是在 2030 年转型为纯电豪华车企。安伯扬说,很多新势力在过去 5 年推出创新产品和车型,但并没有都成功,一些传统主机厂也希望做出电气化转型,也不全都成功。
但沃尔沃很自信,原因是定位高端市场、战略清晰,并且保持着盈利。2023 年第一季度,沃尔沃的营业利润为 184.09 亿瑞典克朗(约 17.4 亿美元),同比增加 45 %。
齐普策(Oliver Zipse),宝马集团董事长:
“燃油车和电动车可以兼顾,宝马有能力发展多种驱动形式,没有其他企业可以做到。”
宝马并不打算舍弃燃油车,至少到 2030 年会如此——这也是多家传统燃油车巨头宣布向新能源转型的最后期限。
但齐普策认为,燃油车和电动车可以共存,这不是单选题,“燃油车和电动车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宝马会根据市场需求全面发力,不需要押宝。
他的理由是,在当前全球汽车市场,纯电动车的占有率不足 10 %。“为什么不去更做大体量的市场?” 齐普策说。他认为汽车不同的动力形式会长期并存,宝马多管齐下的优势也会凸显出来。
宝马转型的节奏,是在 2023 年推出 11 款纯电动产品,到 2030 年,纯电动车型占集团全球销量的一半以上。
冯佩德(Detlev von Platen),保时捷全球执行董事会成员:
“未来二三十年,还是会看到很多燃油车行驶在路上,比如 911。”
时隔三年来到中国,冯佩德说,马路上的汽车已经有他不认得的品牌。中国市场从燃油车向纯电动车的转型速度超过了他的想象,“可能超过了世界上所有其他地方的总和”。
这三年,新能源汽车品牌改变了他熟悉的市场格局。冯佩德认为,走向纯电动车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保时捷的目标是到 2025 年,电动车型占新车交付量的一半,2030 年,纯电车型占新车交付量的比例超过 80 %。
剩下的 20 %,他认为不属于纯电动车。保时捷 “双 e 战略” 之一是 e-Fuels,这种使用再生能源和二氧化碳合成的清洁燃料会应用于燃油车型。
押宝中国市场
贝瑞德(Ralf Brandstatter),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董事长、CEO:
“集团的态度很明确,在中国、为中国。”
贝瑞德认为,中国汽车市场正在经历飞速变革,“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市场具有相同的速度。” 为匹配中国市场的速度,大众中国区从狼堡获得了更多自主权。
车展期间,大众在合肥设立科技公司 “100%TechCo”,预计 2024 年运营。“中国本土主机厂的决策速度非常快。而大众汽车要从全球层面进行更多维度的考量。成立 ‘100%TechCo’ 就是让决策变得更为顺畅快速。” 贝瑞德说。大众的规划是,2030 年底前完成绝大部分中国车型的电动化。
中岛裕树,丰田汽车 CTO、副社长:
“即使早知道中国是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还是再次感受到品牌数量之众、新能源汽车之多。”
中国市场对丰田纯电动汽车的重要性正在上升。它的目标是,到 2026 年,推出 10 款纯电动汽车,届时每年销售 150 万辆纯电动汽车,其中 “大部分需要中国市场完成”。
为实现目标,丰田决定,推进中国专用纯电动车的研发。中岛裕树在发布会上说:“重要的并不是制造自己想要制造的汽车,而是制造真正让中国消费者感到喜悦的汽车。” 作为参照,2022 年,丰田纯电动汽车全球销量是 2.4 万辆。
阿西瓦尼·古普塔(Ashwani Gupta),日产汽车董事会成员、COO:
“中国汽车市场已经跨过了转折点,燃油车会减少,中国汽车行业将很快实现电动化。”
三年前,古普塔认为中国的汽车转型会从内燃机过渡到混合动力技术,再进入纯电动阶段,现在,中国汽车市场发生的 “巨大变化” 改变了他的想法。
自主新能源品牌正在抢夺日系汽车的市场。2023 年一季度,日产中国销量 16.2 万辆,同比下降 36.8 %,而比亚迪同期的销量是 55.2 万辆。古普塔承认,“本土汽车制造商已经从合资汽车市场中抢占了较大的市场份额,趋势很明显”。
到 2026 年,日产将在中国推出 7 款电驱化车型,包括 e-POWER(日产的混合动力技术)与纯电动两种动力方式,2030 年的目标是电驱化车型销量占 80 %。
秦力洪,蔚来联合创始人、总裁:
“守住,进球。”
“千万不要质疑中国这么多新公司怎么那么乱,如果乱劲不在咱这,在别人那,咱们多失落。” 秦力洪说。他认为现在的市场竞争,就像一场球赛最关键的那 10 分钟,守住了,进了球,全球走向就会更主动,但也不是今年、明年过完就是行业的终局。
他的判断是,淘汰赛最后剩下的 “肯定是两位数,十几家得有”。汽车行业不同于电商、航空公司、手机行业,不会被寡头垄断。就像燃油车市场,十几家车企中,会有些非常小众而有特点的公司,比如法拉利、保时捷,还有奔驰、宝马、奥迪、沃尔沃,甚至凯迪拉克,也都 “各有各的站位”。
余承东,华为常务董事、终端 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 CEO:
“2025 年,会是智能电动车和燃油车的分水岭。”
余承东认为,2025 年相当于手机行业的 2013 年,“是行业的大变迁”。他 2013 年负责华为终端业务,亲历了很多手机厂家在那时消失。智能电动汽车时代的大变迁,他认为如果不能抓住自动化的机会,无论今天是多么强大的公司,将来有可能会消失掉。“巨人倒下的时候,可能身体还是温热的”。
他说,智能电动汽车的行业属性已经发生了重要变化。过去,发动机、底盘是主导,制造属性强,在智能电动汽车时代,科技属性、消费属性更重要。
“掀桌” 降价,作用不大?
钦培吉,沃尔沃大中华区销售公司总裁:
“为什么有些选手全网崩溃了?因为他的体系被击溃了。”
2023 年 3 月,近 40 家车企卷入价格战,战火集中在燃油车阵营。到 4 月,沃尔沃宣布降价,部分车型优惠 3 万-6 万元。“沃尔沃依靠强大的体系力顶住了压力,错峰调整价格。” 钦培吉说。他认为沃尔沃作为成熟车企的体系能力,是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突围的利器。“不要认为很多企业有很臃肿、冗长的决策流程。你要想它为什么能活一百年?”
他认为新势力擅长的产品、研发能力,传统车企都能搭建起来,而传统车企的体系能力,需要长时间的磨合与验证。“新势力有的,我们三年就能学会;我们有的,新势力十年也学不会”。
冯佩德(Detlev von Platen),保时捷全球执行董事会成员:
“价格战不是长久之计,保时捷也从来不想参与到价格战中。”
中国汽车市场价格战正酣的 3 月中旬,保时捷宣布保持售价,不参与价格战。冯佩德强调:“中国的正向增长不应该基于价格战,价格战只会伤害客户对产品、品牌的信心”。
中国市场已连续八年成为保时捷最大的单一市场。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市场的销量占比约 26.49 %。冯佩德说:“如果保时捷不能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那在全球汽车市场的成功,也无从谈起。” 但保时捷就是保时捷,“不会受任何量化目标的影响。”
李瑞峰,长城汽车首席增长官:
“有多少企业在上面豪情万丈地提出价格,下边惊叹、‘哇塞’、鼓掌的时候,他心里流了多少血,有些东西他连成本都 Hold 不住了。”
这一轮汽车价格战,多家自主与合资汽车品牌都参与其中,长城汽车也被卷入,被动地 “采取了一些措施”。李瑞峰认为,这种不健康的竞争对中国汽车品牌,甚至整个中国汽车行业都带来非常不好的影响,特别是在疫情之后,整体消费信心都比较弱的时候。
他表示,一些企业由于库存压力等原因,以近乎腰斩的定价抢夺市场,是一种不理性的选择。车企应该平衡中短期、中长期的战略,在维持企业长期经营的基础上去参与市场竞争,否则只会自掘坟墓。
“我们现在为他鼓掌,也许就是为他将来不久后的 ‘送终’。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排期表,大家接龙,我们看一看下一个倒下的是谁。” 李瑞峰说。
卢放,岚图 CEO:
“如果价格战有用的话,大家的车早卖完了。”
岚图也参与了价格战,今年 3 月,岚图也给出了部分车型为期 90 天、无门槛享受 3 万元的限时补贴以及 OTA 升级等优惠政策。降价在一定程度刺激了销量,今年 1 月、2 月,岚图交付量呈下滑趋势,分别交付 1548 辆、1107 辆,3 月,岚图销量达到 3027 辆,同比增长 116%,环比增长 173%。但这个成绩在新能源车企中仍不算出色。
卢放没有公布今年的具体销量目标,但他说,整体上是在去年基础上翻一到两倍。2021 年岚图累计交付 6791 辆,2022 年销售 1.94 万辆。按照卢放要求,今年的销量目标应该在 3.88 万~5.82 万辆之间。“这是一个底线目标,是保障作为企业先活下来的基础”,他表示。
在卢放看来,真正的竞争不只是靠价格的竞争,真正的竞争是整个体系能力和效率的竞争。“无论是在研发端、制造端,还是销售端,岚图希望以极致的效率面对当前和未来的竞争”。
豪华,谁说了算?
冯佩德(Detlev von Platen),保时捷全球执行董事会成员:
“ 虽然中国市场不断有新品牌和新产品入局,但纯电豪华车领域,谁能够真正胜出还未可知。”
传统主机厂和新势力品牌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重新定义豪华。保时捷常在靶子上。
冯佩德的评价是,这些新势力非常聪明,创造出了专属于他们的客户群体,特点是看中技术和数字化、注意车内舒适度。保时捷关注到了这些趋势,“不是停滞不前”,但保时捷的重点是专注保时捷的 DNA ,这经历了时间的沉淀,不是一蹴而就的。
他认为,就豪华车领域而言,保时捷的纯电车型已显示出 “极大的创新性”,包括豪华品质、先进技术和驾驶体验。
秦力洪,蔚来联合创始人、总裁:
“在高端市场,打造爆款不是一个正确的战略。”
蔚来最新的定位,已经从 “中高端” 调整为 “高端” 汽车市场。秦力洪认为,高端市场需要有适当的多样性,因此打造一个爆款并不是好战略。蔚来追求整车技术平台统一,在材质和细节上找差异,让每一款车都找到属于它的用户群。
他提出,高端市场有一个 3×2 矩阵:“3” 是指产品、服务和用户社区,“2” 是有原创性的、高级的精神内涵,和更好的体验。只有两方面、六个环节都做好,实现乘数效应,才能真正塑造好一个高端品牌。
余承东,华为常务董事、终端 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 CEO:
“冰箱、沙发、彩电都是小康水平,不是豪华标准。”
问界也定位豪华车市场,在 M5、M7 两款车后,第三款车 M9 的定价上升到了 50 万- 60 万元。发布会上,余承东称问界 M9 是 “1000 万元以内最好的 SUV”。
他说豪华的标准不只是硬件。“冰箱、沙发、彩电都是小康水平,不是豪华标准,真正的豪华标准要超出大家想象。”
在余承东看来,超出想象的豪华,除了空间、舒适度,还包括 “真正的科技”。华为已经为此投入了多年,最新一次发布会上,展示了融合智能驾驶导航的 AR-HUD (抬头显示)、开远光不会晃到对方司机眼睛的智能车灯,以及看视频不眩晕的光场屏等等。未来智能可能也会成为豪华的一部分属性。
冯旦,极星中国区总经理:
“没有一个超豪华品牌是纹丝不动的,极星愿意去踢一脚试试看。”
极星定位超豪华市场。冯旦认为,这个市场对新品牌相对友好,不像今天大众车市场的竞争那么激烈,主要的新能源产品来自造车新势力。但冯旦认为,极星和中国的新势力不是对手关系。“特斯拉、比亚迪抢了哪个新势力的量?它抢的是原来大众、丰田和 ABB(奥迪、奔驰、宝马)的量。只不过后面很多新势力起来了,互相之间也会竞争。” 冯旦说。
在冯旦看来,极星和新势力共同的对手是燃油车。燃油车厉害的地方在于,百年建立的品牌的溢价和众多消费者对它的认可,但这不是坚不可摧的。“我们认为电动车的革命是自下而上的,最终我们的成本和使用感都会赶超传统豪华品牌,这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刘杰,理想汽车销售副总裁:
“消费者的选择已经不像以前那么固化,会出现跨车型品类的选择,乃至跨价格段的选择。”
定位中高端车市场的理想,去年总共卖出 13.3 万台车,位列 30 万元以上新能源车销量第一,同时也是包含燃油车在内的 30-50 万元 SUV 销量第一。今年理想开始向三四线城市下沉,过去,这个市场对 BBA 等传统豪华品牌的忠诚度很高,但刘杰认为,今天消费者的行为已经不像从前那样固化。
根据理想的统计,20 万元以上新能源车在三四线城市的渗透率已经超过 20%,去年的增速达到 80%,“类似于一、二线城市在 1-2 年前的情况。” 刘杰说。
他认为三四线城市的中高端市场增长潜力非常大。“今天消费者更重要关注的还是产品和品牌整体对它提供的价值,车型和价位之间的壁垒没有那么明显。” 刘杰说。
城市辅助驾驶:卷成标配
何小鹏,小鹏汽车董事长、CEO:
“2023 年,XNGP 的驾驶能力相当于 4 年-5 年驾龄司机。”
何小鹏说,“今天没有一个自动驾驶真正做得好”。原因是第一在城市里难度大,第二很贵,第三支持的车型少。
但他认为,“五年里面全部都会解决”。最近的目标是,XNGP 在中国的城市内的体验,今年内超过 FSD 在美国的体验。他说,未来五年,智能化会成为刚需,排进用户购车的前三大决定性因素,无人驾驶时代将真正到来。
这需要车企将智能辅助驾驶做到以下三点:足够安全;足够大范围的使用;足够便宜。
陈默,图森未来董事长:
“说 L4 级无人驾驶是扯淡,我没法反驳。”
图森的主业务是 L4 级别自动驾驶卡车,但去年决定增加 L2+ 新业务,基于英伟达芯片自研域控制器。车展期间,图森推出域控集中式大感知盒子,做成标件卖给主机厂。
陈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有人说无人驾驶扯淡,他应该是指乘用车 L4 级无人驾驶,我无法反驳他。”
无法反驳的原因是,包括 Waymo 在内,全世界没有一家 L4 公司完成商业化。“我希望我们是第一家实现商业化的 L4 公司,去证明给世界看,但现在我们证明不了”。
郎咸朋,理想汽车智能驾驶副总裁:
“未来没有高级别智能驾驶的车,就不能称之为智能电动车。”
理想对城市 NOA 的定位是,终身免费。郎咸朋说,标配和免费都是理想从第一天开始进入智能驾驶就制定的策略,从没有变过。
他觉得大家 “卷起来” 了,但是赞成 “大家一起来卷”。因为大模型人工智能算法等技术发展、用户接受程度都到了 “拐点”。越竞争,发展得就越快。
衡量各家智能辅助驾驶能力的尺度之一是覆盖城市的速度,“看看谁敢说 10 城、50 城、100 城”。理想的计划是,2023 年底覆盖 100 个城市,不过,“现在大家还属于嘴上说的状态,具体还是要看实际表现”。
· FIN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