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智能设计缓解老年人的社会孤独?
新加坡国父李光耀曾提到,“老龄化是一个趋势,而不是暂时的现象。人类面临的一个挑战是如何在老龄化时代里找到新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
目前,国内的老龄化市场研究大多局限于关注老年人的生理需求和经济层面,而忽略了老年人的情感需求和心理问题,这种情况可能导致对老年人社会隔离和孤独等问题的忽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江南大学的李存副教授在荷兰和中国多地进行了田野调研,通过更加人性化和智能化的设计促进老年人的社交互动,提升他们的满足感和幸福感,也为未来的智能产品设计和老龄化产业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需求。
我国已进入老龄社会,有关老年人口的统计数据屡屡被强调。据预测2035年左右,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占总人口的30%以上,正式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在老龄化的诸多议题中,老年人的孤独和精神健康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家庭交往弱化和社区交往萎靡导致老年人社会沟通降低。一方面,少子化趋势使得家庭规模小型化,且子女的孝道仍停留在丰富老年人物质生活而忽略其精神需求。另一方面,老年人生理机能明显下降,退休后社会角色消失,与社会网络脱节,社交参与度大幅度降低,从而导致老年人的社会隔离(Social isolation),对于老年人身心健康和社会稳定都会带来不利影响。
据调查,当前我国老年人的社会隔离发生率为34.9%,孤独感发生率为68.3%。老年人的社会隔离早已成为我国日益严重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而提升老年人的社会沟通,保持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是减缓老年人过早成为社会依赖、应对社会老龄化的重要方面。
那么,如何从适老化和智能化设计的角度介入并缓解老年人的社会隔离和孤独感?
针对该问题,笔者认为适老化的产品设计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提升老年人的社交参与、提高老年人的数字素养和培养跨代交流。
增加老年人的社交参与,让老年人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关注;提高老年人的数字素养,则可以让老年人更容易地参与社交活动和社区活动;推动跨代交流,将年轻人和老年人联系起来,让他们相互了解、学习、帮助和支持,促进跨代交流和互助。
笔者发现,老年人在使用智能数字产品时普遍存在技术障碍,进一步加剧了他们的社交隔离和孤独。根据相关研究,老年人在使用智能技术时主要面临以下三个困难。
第一,老年人对新技术的使用容易感到焦虑。I. E. Hyman指出,尽管老年人愿意学习使用电脑等设备,但大多数人感到技术并不属于他们的世界,因此在使用时会经常感到焦虑。这也是老年人使用智能设备时经常担心误操作或弄坏产品的原因之一。
第二,老年人因年龄增长而导致生理机能减退,这在心理和生理上都会导致一定的局限性,容易在与智能产品交互时出现问题。M. Valle等人指出,老年人的认知因素也会影响他们对技术的接受程度。
第三,当前的技术设计对老年人不友好。大部分技术设计更加注重年轻人的使用体验,并没有考虑到老年用户的实际需求。M. Ziat指出,触控式界面设计以视觉为导向,缺乏物理反馈,容易导致老年人在使用时发生错误,进而引起挫败感。
面对这些技术障碍,适老化的产品设计有哪些注意事项?需要遵循哪些原则呢?笔者总结了以下四点:
考虑用户的身体和认知能力:老年人可能会有一些身体上的限制,如运动缓慢或手部颤动等问题。设计界面时应该考虑这些问题,例如提供大尺寸的按钮和控件,以便他们更容易操控。
易于理解和操作:老年人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来阅读和理解屏幕上的信息,因此应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和界面,并避免使用过多的菜单和选项,以减少老年人的困惑和挫败感。
明确的反馈机制:老年人需要更多的反馈来确认他们的动作是否成功,因此设计应该提供明确的反馈机制。例如,在按下按钮或拖动滑块时提供视觉和听觉反馈,以确认用户的操作是否成功。
借助已知的模型:老年人通常有大量的经验和知识,因此真实的交互(tangible interface)应该借助已知的模型来帮助老年人更好地理解和使用。例如,将操作和符号与他们熟悉的物理对象和概念相匹配,以帮助老年人更好地理解新的界面。
以人机交互的设计界面为例,虽然触控屏幕是目前主流的人机交互方式,但实体交互是一种更自然且容易被老年人接受和适应的交互方式,与界面进行物理接触可以有效地增强老年用户的自信心,提高老年人的用户体验和参与度,值得在适老化方面进行研究和思考。接下来,我将借助几个案例来初步展示实体交互在适老化设计中的优势。
/01
老年公寓的互动式画廊
在荷兰,老年人大多选择居住在老年公寓。一方面,老年公寓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老年人由于行动能力下降很难外出。另外一方面,老年人对信息科技的陌生导致他们游离于主流的网络社交圈。
一开始,我们发现老年人特别喜欢在公寓里看着窗外发呆,甚至一坐就是一整天,但是窗外的风景,几乎永远不变、枯燥乏味。
如果能把外面的景色传递到老年公寓内,是不是会带来一些新的变化?
由此,为了提高公寓里老年人和周围社区的交流和互动,我们做了一个名为互动式画廊的设计。作为一个参与性的风景分享产品与系统服务设计,它由两部分组成:风景收集器和互动式画廊。
◎设计作者:Cun Li、Xu Lin、Kai Kang 指导:Jun Hu, Bart Hengeveld, Caroline Hummels
我们邀请了当地的社工和志愿者,将风景收集器放置于任何他们想分享风景的地方,它会自动捕捉风景,并在一定时间间隔内,将风景图片发送至云端。
而互动式画廊放置于老年公寓内,它可以将这些风景图片进行实时展示,供老年人观看。这就呼应了我们一开始设计的出发点——将外部的景色传输到老年公寓内。
此外,我们发现当地有些老年人依旧有邮寄明信片的习惯,这个装置还可以让老年人将风景打印成明信片,邮寄给分享风景的志愿者,从而增强老年人和当地社区志愿者的交流。当然他们也可以邮寄给亲友,增强和亲友的联系,或自己保留。
通过这个设计,我们尝试通过以风景图片的分享形式,结合新的交互方式,提升老年人与和当地社区的人、亲友、甚至老年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这个作品也在荷兰设计周上进行了展出。
/02
可移动的智能打包机
在江浙地区的新农村,我们发现当地的老年人有晒蔬菜和果干的习惯,还会在家门口贴上标注联系电话的牌子,用于售卖自家酿造或手工制作的食品。
然而,由于居民区的独栋排列以及居民活动范围较小,这种宣传方式的效果并不理想,“酒香也怕巷子深”成为了农村手工零售行业面临的棘手问题。
虽然我们一开始的目标是提升老年人的社会沟通,但我们发现通过改善手工零售品的包装,提高其社交属性,不仅可以缓解产品滞销,扩大宣传效果,还能够推动农村老年人的社会互动。
为此,我们设计了一个基于江苏农村公共活动空间区域的智能化移动互动打包装置。该装置的造型十分具有趣味性,类似小火车的形态,方便移动,具有食品包装、印花打印、以及小样赠送等功能。
◎设计作者:肖甲倩 王悦 连文思
考虑到老年人使用触控屏幕相对不便,并为了吸引不同年龄段的用户使用,我们特别对装置的交互方式进行了设计,使用了抓娃娃机的摇杆和按钮。我们希望这个智能打包设计可以提升年轻人对老年人手作食品的兴趣,并增进两代人间的交流。
/03
让老年人参与社区活动策划的“放映机”
在社区调研中,我们发现老年人跳广场舞与年轻人玩篮球、滑板等娱乐活动之间存在场地冲突,代际矛盾日益激化,引发了不少社会问题。
如何缓解广场舞之争背后的代际冲突,让两代人彼此更为和谐亲近?
我们通过对老年群体早中晚三个时间段的娱乐社交活动进行观察和访谈,得出老年人的社交活动主要有三种类型:兴趣爱好、锻炼身体和街道活动。
虽然老年人通常乐于参加社交生活,但随着身体素质的衰退,难以找到合适的活街道动。社区工作人员与老人隔代,所策划的活动有时并不符合老年人的爱好。
我们希望可以让老年人和社区年轻工作人员共同来策划街道的活动。
为此,我们设计了一款可以播放社区活动信息的投影装置,老年人通过转动手柄切换活动,点击按钮报名活动,并打印票根作为凭证与纪念。同时,老年人也可以点击投影中的选项,参与活动策划。
该产品的造型类似老式电影胶卷放映机,符号化地提炼出回忆的主题。从造型、材质,以及交互方式等方面呈现老物件的复古感受,摆脱了冰冷的屏幕触控,使用复古的手柄转动,以满足老年人的怀旧心理,使老年人更愿意亲近且使用。同时,该设计结合了数字定位激光3D投影技术和体感互动投影技术,实现投影的点击和操作。
该设计的目的是让老年人参与街道系统活动的通知与策划,与街道工作人员取得合作。两个群体互相帮助,互相体谅,将街道活动与老年人的爱好结合,形成良性循环,不仅让老年人获得成就感和正向反馈,同时增强了两个群体的理解和沟通。
需要说明的是,国内的两个设计案例目前仍处于概念阶段。下一步,我们将首先制作低保真原型,通过收集用户反馈来改进设计,然后将根据反馈信息进行修改和改进,制作高保真原型。最后,我们将进行现场实验,以进一步测试和优化设计。
在《活到一百岁》这本书中,作者吉恩·柯恩探讨了如何让人们拥有健康和富有意义的长寿人生。未来,我们可以利用科技、创新和人性化设计,探索和应对老年人的需求,帮助他们享受更加舒适、健康和自主的生活,打造一个更加包容和智慧的社会。
参考文献:
[1] Hyman Jr I E. Conversational remembering: Story recall with a peer versus for an experimenter[J]. Applied Cognitive Psychology, 1994, 8(1): 49-66.
[2] Valles M, Manso F, Arredondo M T, et al. Multimodal environmental control system for elderly and disabled people[C]//Proceedings of 18th Annua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IEEE Engineering in Medicine and Biology Society. IEEE, 1996, 2: 516-517.
[3]Czaja S J, Charness N, Fisk A D, et al. Factors predicting the use of technology: findings from the Center for Research and Education on Aging and Technology Enhancement (CREATE)[J]. Psychology and aging, 2006, 21(2): 333.
[4]Ziat M, Yao H Y, Schmitt R, et al. Frontpanel: Tangible user interface for touch-screens dedicated to elderly[C]//Proceedings of the 2016 CHI Conference Extended Abstracts on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 2016: 3808-3811.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