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专精特新产业峰会,指明哪些风向?
点击上图▲购买峰会回看
助力专精特新,成就隐形冠军
2023年4月21日,“潮向东方·专精特新产业峰会”在浙江绍兴成功举办,峰会邀请了政策制定者、经济学家、产业研究学者、投资人与一线企业家,就产业创新、智能制造、技术创新、企业数字化等主题发表演讲,向参会者呈现了一场思想盛宴。
如今,距离潮向东方·专精特新产业峰会已经过去了6天,峰会的热潮却仍未褪去。
峰会当天我们邀请到了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党委书记、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朱宏任,朱会长发表了“以‘专精特新’激发产业升级新动能”的主题致辞,开启了峰会精彩纷呈的一天。【点击此处,立即查看】
上午,参会嘉宾相继从资本赋能、产业创新、行业发展等角度发表了相关演讲内容,为了使未到场的企业家们了解到嘉宾的精彩观点,小巴已为大家整理出了吴晓波老师、秦朔老师、叶军老师、张奥平老师在本次峰会的演讲精华。【点击此处,立即查看】
为了助力更多中小企业发展,峰会嘉宾们在探讨完宏观趋势后,还从行业前瞻的角度就“纺织行业”“高端制造”“硬科技”等主题发表了演讲。
纺织产业作为我国传统的民生产业和支柱产业行业,如何焕发新生实现新的跨越?目前高端制造行业转型升级的出路又在何方?数字化时代来临,硬科技领域面临着哪些重大机遇?
本文摘录了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信息化部原主任翟燕驹 、丹麦哥本哈根商学院终身教授李平、TCL创投管理合伙人马华在峰会现场的精彩发言,希望与大家一同学习分享。
嘉宾演讲精华
翟燕驹
纺织产业是我国传统的民生产业和支柱产业,我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体系最完善、门类最齐全的纺织产业链。纺织服装是我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的五大产业之一。
在初步建成纺织强国的基础上,行业如何实现新的跨越?纺织行业需立足“科技、时尚、绿色”的行业新定位、新标签,不断深化数字技术与纺织工业的融合,建设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
▶▷ 纺织行业两化融合的发展形势
目前,纺织行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提升较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行业两化融合整体水平稳步提升;
二、研发设计工具、ERP等普及率已达到较高水平,相应的应用已经能够覆盖大部分企业;
三、生产设备数字化、网络化不断增强,但绝对数值仍然有待高,数字化、网络化的基础还需要进一步打牢;
四、MES普及率近年来的增速明显较快,说明行业数字化车间建设得到了企业的重视,正在加快普及;
五、以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等为代表的新模式新业态应用逐步扩大,数字化支撑下的行业创新能力正在逐步增强。
▶▷ 两化融合推进纺织行业转型升级的主要着力点
第一,推进制造能力高端化。其中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纺织工业的融合是关键内容,主要推进的方面包括:智能化装备的研发应用;企业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与改造;符合行业特点工业软件应用覆盖面的扩大;企业生产经营主要业务场景的数字化应用;智能化车间/ 工厂建设;纺织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等。
第二,提质降本增效。是企业转型升级的主要目标,两化融合能够有效促进该目标的实现。
第三,优化经营管控。通过MES、ERP等工业软件将业务流程、工业知识等软件化,有力提升、优化企业生产经营的管控水平。
第四,实现产业协同。如在跨产业园区协同方面,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汇聚、联接不同产业园区,实现产业园区之间资源共享、对接、协同,可充分发挥各园区的特长,实现优势互补。
第五,践行绿色发展。能源成本在纺织企业制造成本中占有较高的比重,根据纺织行业发展纲要制定的目标,“十四五”末,纺织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降低13.5%和18%。在印染企业节能减排方面,通过应用数字化手段梳理计划排程规则、实施能耗在线监测、建立质量管控预警体系、加强设备运维等,可取得明显节能减排效果。
第六,推动模式创新。个性化定制是数字化转型重要新模式,纺织服装行业是开展个性化定制比例较高的行业,近年来相关技术与应用得到较快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消费升级的需要。
第七,赋能产业集群、园区。当前,纺织产业集群、产业园区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与落地应用正在加快,可有效服务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政府部门的监管。
丹麦哥本哈根商学院终身教授
高端转型升级的出路在什么地方?
第一,产学研联动。
未来高端产业转型升级的出路其实就是创新能力的提升与创新人才的获得,而这与产学研合作体系的搭建、与“企业-政府-高校”三螺旋创新体系紧密相关。
所谓产学研实际上是指高校的基础研发,高校+企业合作的基础应用转化,以及企业的应用研发。目前,中国在“学”与“产”领域创新严重不足,图中我们可以看到,“研”处于“产”和“学”的接合部分,又被称为“创新死亡谷”。
创新死亡谷是指科学家在新技术发明出来后,但由于没有桥梁可以实现商业化,以至于没有办法发挥作用,因此很多创新都在走向商业化的过程中死掉了。
产学研联动的重要性由此可见:只有产学研联动才能走过创新死亡谷。
不仅如此,想要打破“创新死亡谷”,需要政府出面去组织,联系高校和企业的密切的合作,通过产学研联动,把我们大量的科研技术商业化,能够转化成企业的生产力,这也就是“三螺旋模式”,企业、高校、政府三个方面相互密切协作,共同打造创新创业商业生态。
关于产学研体系,我最近在研究三个范例,美国的硅谷、荷兰的埃因霍温和中国的深圳,发现三种三螺旋创新模式,分别是:以高校率先启动的硅谷模式;以企业率先启动的埃因霍温模式;以政府率先启动的深圳模式。
第二,中国的产业集群需要从竞争转变为合作。
国内的产业集群多是自然形成的,像慈溪的小家电、义乌的小商品等等,它们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比较有限,产品高度同质化,就容易陷入红海竞争。
所以,“专精特新”企业应该通过差异化构成新型的产业集群。当产业集群里面有更多的专精特新企业,并在其中扮演主体作用,那么产业集群就能避免同质化、呈现差异化,使产业集群形成“合作大于竞争”的形态,站在这个角度去思考,建立产业集群大脑,产业集群平台,产业集群的产学研三螺旋,才能走出一条高效发展之路。
马华
TCL创投管理合伙人
了解专精特新城市行
点击按钮▼立即报名
合作咨询:陈老师15867135397(微信同号)
合作支持
主办单位:专精特新城市行组委会
承办单位:890新商学、蓝狮企服
学术支持:浙江大学管理学院专精特新研究中心
战略合作伙伴:钉钉
行业合作伙伴:现代纺织技术创新中心、乾雍纺织、台绣、凌迪科技Style3D、惠利玛产业互联网、绿宇纺织、迎丰股份、东进新材料、精功科技、梅盛新材料
文化同行伙伴:参灵草|可以喝的冬虫夏草
支持单位:中国中小企业协会、绍兴市柯桥区经济和信息化局 、浙江省并购联合会、中南高科、长三角(嘉兴)专精特新企业服务基地、浙江省职业经理人协会 、杭州智能制造产业协会、浙江省工商联中小微企业工作委员会、杭州市新零售协会、杭州跨境电子商务协会、上海市电子商务行业协会、省中经发政企合作中心
合作媒体:中国贸易报,中国企业家、南风窗, 浙江日报、投资者网、企业家杂志、时代甬商、天下网商、搜狐城市、凤凰网财经、网易财经、36氪企服点评、锌财经、产业头条、野马财经 、甲子光年、增量研究院、和恒咨询、犀牛财经、法国雷恩商学院、刺猬公社、战略投资家、CIBA新经济、云核变量智库、蓝狮子、吾球商业地理
茶歇支持:净土白茶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